【漢服】你能分清直裾、直身、直裰、道袍嗎

2021-03-01 漢服同袍


很多人分不清直裾、直身、直裰、道袍,各類讓人哭笑不得的回答也是畫風太清奇。今天不做衣服,來一起討論下他們的區別,如何簡明扼要的分辨出這幾款漢服的不同。

預警:僅作交流用,歡迎討論。請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漢服的在當代的變化。

我們把以上分為兩組:

1.直裾、深衣

2.直身、直裰、道袍

直裾最初是指裙裾為直形,與曲裾相對。指的是一個種類,並非一個形制。

現在漢服商家將其看成一種形制,並廣泛流傳開來,被大眾所接受。

在目前的漢服體系中,將直裾歸為「常禮服」的性質,可在正式場合穿著。

戰國直裾袍

目前是認為這樣的關係:直裾屬於深衣的一種。深衣是大類,指上下衣連在一起。

按照現代商家的通用做法,直裾是上下分裁的,仿戰漢時候的樣子把下裳部分裁成三片,多做成大袖、直袖。且下擺不開叉,衣緣從上衣延續到下裳。

這三者歷史上存在一定的混亂,很長時期是包含、或互有交集、或嚴格區分。

>>>>直裰

直裰:衣服兩邊像褙子一樣開兩個衩,無擺。

>>>>直身

直身:開衩加外擺。看外面多出來一塊布,就是外擺。


>>>>道袍

道袍:同樣開衩,內通常有褶、暗擺


這個正好有點透明,可以看清衣服裡面有很多內擺、暗褶。

現在同袍所制道袍,打開可看到暗擺的樣子。

關於這幾個形制的不同你還有哪些補充?歡迎在下方寫留言和大家共同交流。

根據知乎作者張氏文武、貼吧鼠妖大人等回答整理

關注漢服手工

      少撕逼,多讀書

↓點擊「閱讀原文」看更多精彩教程

相關焦點

  • 漢服形制 - 如何區分直裾、直裰、直身、道袍?
    衣裳制 - 對襟齊腰襦裙直裾最初是指裙裾為直形,與曲裾相對。直裾袍屬於深衣制,上下分裁再縫合,左右不開叉,直裾袍通常作為常服,男女都可穿著,直裾出現的比較早,馬山出土的戰國時期的直裾袍為目前最早的實物,東漢之後,直裾逐漸普及成為深衣的主要模式之一。
  • 漢服形制之道袍,直身,直裰
  • 道袍、直身、直裰你知道區別在哪嗎?快來看看吧!
    道袍是一種起源於中國元\明時期的服飾也可以用作平民男子的襯裡長袍或婚紗。道袍的特點是右角撐片,兩側均開叉,擺在內側,領口通常飾有白色或純色領子。袖子是寬大的琵琶袖子。可以用宮絛等系住。直裰起源於唐代,從宋代開始流行。僧侶和學者經常穿著直裰。
  • 【圖賞】漢服:穿越千年的美麗(男士篇)
    ▲男女直裾4、圓領袍流行於唐代。▲明制圓領袍6、直身、直裰、道袍三者皆是明代士人常服,應用於各種日常場合。其區別在於,直裰兩側開衩無衣擺,行動時能露出裡面的褲子;直身有衣擺遮擋,但衣擺縫在外,能看出衣擺;道袍衣擺縫在內,即暗擺。直裰從宋朝開始就有,到明代發生變化(具體可參加百度百科,現代漢服所講的直裰基本指明代直裰)。道袍在漢服體系中指漢服的一個款式,並非道士袍。
  • 漢服的基本款式 - 直裰
    直裰:又稱直身,直裰是從宋往發端便有的一種服飾,為宋明時期讀書籍人常穿的格式,夫君穿著直裰,顯得格外和氣, 直裰左右通裁,二側開衩,方便舉動。
  • 如何區分漢服中的曳撒、貼裡、直身、直裰四種形制?
    在漢服中,男生的服飾除了一些上衣下裳,更多的形制是威武帥氣的袍類。可是有幾種袍類漢服形制實在相似,讓很多漢服小夥伴傻傻分不清楚,甚至有些商家也不明白就亂標註名稱。今天跟大家區分一下這幾種易混形制。這四種漢服形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交領右衽,衣擺很長。
  • 漢服小知識 | 古意與日常並行 —— 直裰
    在漢服運動剛剛興起的十多年前,比較流行的漢服便服款式是短褐。時至今日,漢服已經進入了向考究和時尚的轉變,大家考慮的都是什麼樣的形制考究、怎麼穿好看,如何把這兩者同時實現。作為可以日常穿著的便裝,短褐顯然早已不能滿足這種需求了。相比之下,直裰、貼裡、圓領袍等形制便更有優勢。這篇形制科普便從明制男子便服——直裰(duō),開始講起。
  • 作為漢服迷,你知道多少種漢服?
    漢服是我泱泱華夏文明最美的文化傳承,自黃帝至公元17世紀中期,漢服承載了我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優良傳統,受著中華的韻味薰陶,而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漢服復興的熱潮,讓我們共同去撿拾這五千年的優雅。一、什麼是漢服?
  • 漢服的這些形制你都知道嗎?
    這裡主要是根據各個歷史時期來分類了,那麼在此就要說明一下,並不是古代的所有衣服都叫做漢服,首先,漢服,即華夏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漢裝,華服漢服是漢民族傳承了數千年的傳統民族服飾,是最能體現漢族特色的服飾。其次,漢服的歷史是從戰國時期到明末。那麼,下面進入今天的正題。1.
  • 漢服佳人,我從遠方趕來,赴你春日之約
    直裰:直裰(道袍、直身)是上下一體裁剪的長袍,為明代男裝的主要款式,同樣為直裾長袍,卻與深衣有很大的差別,主要區別在直裰兩邊開叉,開叉部分有遮擋的暗擺。
  • 新手漢服選購指南(男生篇)
    隨著喜歡漢服的人越來越多,也不斷湧現新手小白,要怎樣避免失誤,買到心儀的漢服呢?那麼,男生入手漢服,需要注意什麼呢?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吧!男生入手第一件漢服,該如何選擇呢?直這是相當合適的一類,既是,又甚為方便。直裰其實就是交領長衫,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做成窄袖、直袖或者琵琶袖(強烈推薦,袖子放手機之類的隨身物品非常方便,選擇琵琶袖的話建議稍做大一點會比較美觀),參加聚會、戶外活動都是優良選擇。
  • 漢服之僧衣道袍程子衣
    直裰是古代家居常服,也作「直掇」。斜領大袖,四周鑲邊得袍子,因背之中縫直通到下面,故名「直」,也指僧衣道袍。直身或稱「直裰」,與道袍相似。宋時已有此衣式,是一種寬大而長的衣生元代禪僧也服此衣,為一般士人所穿。
  • 原來圓領袍屬於通裁類的漢服,那麼你還知道別的嗎?
    在前面的文章裡面,已經給大家講過了一部分和男子漢服基本款式有關的內容啦!無論是正式的曲裾深衣,還是日常的短打裋褐,都是男子的基本漢服款式哦!當然啦,男子漢服的基本款式,還有很多其他的類別。最開始的圓領袍,大部分都是直袖或者是箭袖,而且只作為常服來穿著。後來,到了宋明時期,圓領袍的袖子日漸寬大,也慢慢的發展成了禮服。圓領袍的領型可以分為四種,分別是無領,微立領,寬領,立領。唐圓領一般為無領或微立領,這樣的領口會比較小,不過後面也變大了一些。
  • 男生如何搭配漢服才顯得高級?
    在之前的文章裡,已經給大家講過了許多和漢服有關的知識啦!但是呢,這些知識往往是和女子漢服有關的內容,關於男子漢服的這些內容,大家可能就不太知道了吧! 那麼,男子的漢服服飾都有哪些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吧!
  • 漢服入門科普|20種漢服形制介紹(下)
    直身是明代的一種重要服飾,與道袍,直裰一樣是明代士人所穿著的重要服飾。其特點是兩側有擺,且擺在外部。直裰是古代士大大家居的便服,是一種斜領大袖、四周鑲邊的袍子。後多指僧、道或士子所穿的衣服。道袍和直身非常相似,兩側側開衩有擺,區別在於,道袍擺在內。襦裙的一種,又有對襟半臂襦裙、交領半臂襦裙、袒領半臂襦裙等之分。主要區別在於上衣。
  • 現代漢服(一)
    曾有漢服吧的同袍整理過現代漢服體系兩版,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於漢服考據的不斷深入,原來整理的那版現代漢服體系錯漏百出,不適用於現在。         現代漢服體系還沒有定論的情況下,這裡我們先把它放在一邊暫且不談,來介紹一下今天在使用的常見的漢服。       ž玄端,又稱元端,是先秦時期的朝服及禮服。
  • 漢服的第一個款式叫「衣裳」
    畫中人物即分別身著直裾與曲裾深衣有曲裾與直裾之分,裾為衣服的大襟。直裾,就是衣襟從身子的側面垂直而下。曲裾,則是把衣襟接長為三角形,繞到身後,然後用絲帶系扎。直裾其實很像當時的內衣袍,而東漢後,它們也確實合二為一,變成既可內穿也能外穿的「袍」。隋唐時期,承襲深衣形制的袍,遇到了喜歡胡風的皇帝。於是胡人的圓領與漢族的長袍(交領)被合為一體,變為圓領長袍,而且還成了官服。祖制哪去了?別著急。遵從祖制的思想,早已融入中國人的血液裡,因此即便是袍改成圓領,也仍是上衣下裳制—在袍的膝蓋處,留有一道接縫,曰「橫襴」。
  • 漢服並非漢朝服裝 唐朝圓領袍明代道袍都是漢服
    漢服並非漢朝服裝 唐朝圓領袍明代道袍都是漢服 2015-02-26 13:43:55來源:綿陽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參與互動()   24日下午,西山公園迎春民俗文化活動繼續舉行,主題依然是漢服展示
  • 不同形制的男款漢服,風格可瀟灑可仙氣,男女都可穿著哦
    我們現在走在街頭經常會見到很多身穿漢服的小哥哥,相對於溫柔恬靜的女款漢服來說,男款漢服的風格要更加瀟灑幹練,同時也可以將人襯託得更加英氣。而且現在漢服的性別區分並沒有那麼明顯,很多女生穿膩了女款漢服,也會嘗試著穿一下更加帥氣的男款漢服,那麼不同形制的男款漢服都是什麼樣子的呢?
  • 服章之美 文化之味 稻香湖景酒店上演漢服秀
    「這就是高腰襦裙嗎?太美了!」10月30日,一場別具一格的文化演出活動在稻香湖景酒店舉辦。百姓免費觀賞漢服秀當天,參加演出的模特都身穿漢服,為大家上演了一場漢服秀文化演出,通過華美的服飾著裝,禮儀文化和對文化的講解,現場向市民演繹傳統文化的精髓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