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大清洗過後,紅軍五大元帥死了三位,德日這才敢舉兵犯境

2020-12-21 懶人歷史視頻

一個制度內只要權力不受監督就會造成泛濫,即便是在1934正處於如日中天的蘇聯也不例外。此時因時任列寧格勒省委第一書記的謝爾蓋·米洛諾維奇·基洛夫遇刺身亡,直接觸發了史達林所發起的大清洗運動。這次運動直到今天,依然對俄羅斯人民是一股揮之不去的陰霾,並且在蘇德戰爭一開始蘇軍兵敗如山倒的局面也離不開這次清洗所造成的惡果。

而此後史達林一直處於蘇聯絕對的領導位置,所以並沒人敢拿這件事做文章,直到多年以後俄羅斯人民才對此進行深刻的反思與悼念。而為什麼說這次大清洗使蘇聯在二戰中呈現潰敗的狀態,甚至日本關東軍都敢主動冒犯呢?這與被清洗掉的人有著密切深刻的關係。

當時史達林為奠定自己在蘇聯絕對的領導地位,軍隊高層自然也成為清洗的重中之重,當時蘇聯紅軍總共有五個元帥。分別是圖哈切夫斯基、布留赫爾、葉戈羅夫、布瓊尼和伏羅希洛夫,其元帥之名並非是虛銜,而是實打實的手握重權之人。

其中圖哈切夫斯基是當時的列寧格勒軍區司令、西方方面軍司令等要職,並且擔任過蘇聯紅軍軍事學院的院長,可以說在軍隊中都是桃李滿天下的存在。其不僅在軍隊中人脈分布根深蒂固,更是大縱深戰略的創始人,並且對蘇聯未來可能面臨的戰爭局勢還有著高瞻遠矚的預估。在其著作中曾寫到對希特勒應建起全面的防禦等謀略,很可惜這個被譽為是「紅色拿破崙」的元帥最後也慘死在大清洗當中。

同時一同被清洗掉的還有遠東集團軍司令,布柳赫爾以及空軍司令、裝甲部隊司令、以及很多的經濟學家、科學家和革命者等,死亡人數達68.2萬人之多。這番清洗過後,蘇聯軍隊一度陷入群龍無首的局面,所以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初,蘇軍缺乏有效的領導指揮,甚至有軍史專家曾經說過,如果圖哈切夫斯基等人不死,希特勒未必敢率先發動蘇德戰爭。而另一邊的日軍也是在接納了一部分逃亡蘇聯的諜報人員後,獲取了一些機密文件,並瞅準布柳赫爾等人被清洗掉這種青黃不接的時期才敢發動攻擊。幸好此後接任的朱可夫進行最嚴厲的還擊,這才讓日本帝國主義又聞風喪膽。

總的來說,蘇聯這次的大清洗仍然是弊大於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史達林的統治地位,但在當時以及後續給蘇聯整體造成的損失來說是無法挽回的。當時很多有見識、有想法的學者與科學家都不幸遇難,以至於在後期冷戰時期與美國集團的對峙中不僅人才儲備呈現青黃不接的尷尬處境,就連在很多錯誤的決策中都不能有人提出積極的反對意見。

編輯:名蒸蛋柯南

相關焦點

  • 揭秘:蘇聯「大清洗」運動
    據史料記裁,蘇聯持續四年的大清洗運動嚴重的損害了國家的正常運轉,以至於在蘇德戰爭前期蘇聯節節敗退。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蘇聯大清洗運動。大清洗運動又被稱為蘇聯肅反運動,其是指在1934年至1938年期間爆發的政治鎮壓和迫害運動。在這場長達四年的運動種,大批蘇聯領導人收到迫害,使得蘇聯各界失去了許多優秀骨幹,堪稱一場史無前例的災難。
  • 蘇聯紅軍8個鮮為人知的真相
    1、1918年2月18日,德國撕毀和約,向新成立的蘇維埃共和國發動全面進攻。德軍很快佔領了芬蘭、波羅的海沿岸、烏克蘭、頓河流域,並向首都彼得格勒挺進。2月23日,蘇維埃組織起來的志願軍在彼得格勒南部擊退了德軍,保衛了彼得格勒。後來在1922年正式規定每年的2月23日是蘇聯紅軍誕生日。
  • 5名元帥3名被害,57名軍長50名被殺,蘇聯大清洗對軍隊影響多大
    1934年12月1日下午,列寧格勒省委書記基洛夫在列寧格勒斯莫爾尼宮遭到槍擊,當即殞命。基洛夫被殺後,史達林對蘇聯黨內開始進行肅反,說黨內有敵人滲入進來。這次肅反被稱為蘇聯大清洗運動。這次運動的影響超出我們想像,非常殘忍。我們今天不看其他方面,只看一下蘇聯大清洗對軍隊的影響。
  • 1945年,蘇聯紅軍為何獨自攻佔柏林?艾森豪是關鍵
    1945年5月2日,慘烈的柏林會戰終於結束,蘇聯紅軍在付出傷亡30萬人的代價下,攻佔了納粹德國的首都柏林。 講到這裡,大家一定會對1945年蘇聯士兵將蘇聯國旗插到 柏林國會大廈 ,那張經典照片印象深刻吧?這張照片意義重大,它代表了蘇聯佔領了柏林實現了復仇!
  • 布拉格拆掉蘇聯元帥雕像,只因沒戴口罩?捷克總統:濫用緊急狀態
    據海外網4月9日報導,近日,針對外國官員拆除二戰蘇軍紀念碑,抹黑蘇聯二戰歷史貢獻等一些行為,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對此予以了強烈反擊,他向俄羅斯偵察委員會提出請求,去追究拆除蘇軍紀念碑的外國官員刑事責任。
  • 二戰時期,莫德爾元帥為何被稱之為防禦大師和「救火隊長」?
    莫德爾名聲雖不入德軍三大名將,可他也算是個能力將軍,二戰末期,阿登攻勢中他憑藉自己出色指揮能力成功阻擊盟軍西線攻勢,差一點扭轉敗局,這一戰本就不是正義之戰,失敗是必然之舉,不久後,德國全面潰敗,莫德爾元帥失望異常選擇在杜伊斯堡附近森林中自殺。莫德爾出生在一個普魯士家庭,進入軍校完全依靠自己叔父。
  • 八路軍最初的三個師政委,兩位病逝,一位成元帥
    八路軍成立後,只有三個師,師長後來都是元帥,副師長有兩位也是元帥,只有蕭克評了上將,而且是第一上將。所以大家都說,八路軍的師長和副師長那都是元帥級別的。那麼,八路軍的師政委呢?在八路軍成立不久,我軍的優良傳統政委制度恢復,三個師的政委都是誰呢?分別是聶榮臻、關向應和張浩。按理說,這三位師政委也是元帥級別的,因為師政委和師長平級,還要大於副師長,所以,師政委也應該評元帥。那麼,這三位師政委後來都是什麼軍銜呢?
  • 他本是戰功赫赫的元帥,一戰失利被奪元帥軍銜,結局更悽慘!
    1940年,庫利克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成為蘇聯政壇舉足輕重的大人物,此時志得意滿的他恐怕不會想到他將來會有一個無比悽慘的結局。庫利克,1890年出生,曾經是沙皇部隊的低級軍官,十月革命後加入的紅軍。庫利克能平步青雲成為元帥,是因為他得到了史達林的賞識。在察裡津保衛戰的時候,庫利克是第14集團軍的炮兵指揮官,並與白軍的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立下了大功。後來,庫利克被擔任為第一騎兵集團軍的炮兵指揮官,這支軍隊是史達林當時能真正控制的唯一一支部隊,是史達林的嫡系部隊,在史達林的提拔下,庫利克的官也越做越大。
  • 史達林為什麼發動大清洗?蘇軍軍官層幾乎全軍覆沒!
    蘇聯解體後,1992年8月3日,俄聯邦安全部公布了1917—1990年「由於犯刑事罪以及根據刑法典犯類似罪」的總人數,共3853900人,其中在1937—1938年「大清洗」中被判刑的大約為130—150萬人,其中逮捕了120萬蘇共黨員,竟然佔當時黨員總數的一半。
  • 蘇聯大清洗:一場恐怖的人間悲劇
    蘇聯內務人民委員會是蘇聯在史達林時代的秘密警察機構,也是蘇聯進行大清洗活動的主要執行機關。他們協助史達林,製造了大清洗中的一樁樁冤案。內務部精心策劃的審判由於大清洗活動缺乏法律依據,史達林為了保持「公正性」,決定對「託洛茨基—季諾維也夫集團」進行公開審判。
  • 十大元帥,有幾人上過軍事學校?他們分別從哪個學校畢業?
    新中國十大元帥每一位都是卓越的軍事家,後來都入選了新中國36位軍事家。那麼這10位優秀的軍事家都是從那個軍事學院畢業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 朱德 朱老總作為十大元帥之首,他為新中國的建立可謂立下了汗馬功勞,1886年出生在四川南充市儀隴縣,13歲時便獨自一人報考了雲南陸軍講武堂,1917年便擔任滇軍旅長,這一年他才21歲,在四川參加反對北洋軍閥段琪瑞的護法戰爭。
  • 5位元帥是他老首長,2位大將是他直屬上司
    如劉備屈尊三請諸葛亮,這才造就了經典的「三顧茅廬」。武松三拳兩腳乾死老虎,這才有了經典流傳的「武松打虎」 。《亮劍》中的主角李雲龍也是這種套路。比如,正面硬槓坂田聯隊,圍攻平安城等,硬生生把這些「反常」,變成了自己獨特的標籤,故而李雲龍給人以豪橫無比的感覺。但畢竟再反常(經典),也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否則就變成「反常為妖」了!
  • 世界公認的近代史上的十位偉人,看看你都認識嗎(上)
    1938年11月10日在伊斯坦堡去世,享年57歲。第九位:約瑟普·布羅茲·狄托約瑟普·布羅茲·狄托(Josip Broz Tito,1892年5月7日-1980年5月4日),國際共產主義戰士,南斯拉夫政治家、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曾任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總統、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總書記、南斯拉夫人民軍元帥。
  • 日本投降後,一夥日軍依舊血洗了中國這兩地,124名蘇聯紅軍戰死
    1945年8月8日晚,蘇聯政府向日本大使宣布聲明,將根據雅爾達會議精神忠於同盟國義務。次日蘇聯紅軍出兵東北。日本關東軍遭受重創,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雖然投降,但日軍與盟軍的局部戰事仍零星繼續。
  • 紅軍時期,我軍為何不採用蘇聯編制?曾經使用過,有幾點不適合
    井岡山的紅軍部隊主力,無論源自南昌起義還是秋收起義,其前身都是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國民軍革命軍部隊編制源自黃埔式軍隊編制。1924年9月,依靠蘇聯援助的8000支步槍,黃埔軍校正式組建教導團。這一時期,軍隊受蘇聯早期軍制影響,以「三三制」為原則。1925年8月,第一軍正式組建,下轄三師九個團,團轄三營、營轄三連、連轄三排直至各步兵班。
  • 史達林格勒保衛戰,21個德國師番號被撤銷,保盧斯元帥投降
    如果德軍佔領這一地區,蘇聯就會失去戰爭所需要的石油、糧食和重要的工業基礎,而德國此時也迫切需要這些資源。在一個大糧食倉庫裡,兩軍的士兵非常接近,甚至能夠聽到對方的呼吸聲,經過數個星期的苦戰,德軍不得不從這個倉庫撤走。在城中的另一個部分,由揚科夫·巴甫洛夫中士指揮的一個23人的小分隊,佔據了城中心的一座公寓樓,並頑強地堅守了58天。其間消滅了400餘名德軍,這座頑強的堡壘後來被蘇聯人驕傲地稱為「巴甫洛夫大樓」。
  • 繁雜的軍銜標誌——衛國戰爭前期,蘇聯紅軍軍官軍銜詳細圖解
    最近這些年,俄羅斯很熱衷拍攝以二戰為題材的影視劇,公子閒來無事時也經常追劇,看多了就發現一個問題:早期的蘇聯紅軍軍銜並不是由「星」+「槓」來組成的,並非如我們熟悉的「一槓三星」為上尉,「二槓二星」為中校等……上網查詢後方知,這套獨特的軍銜圖標,蘇軍只在1939年末至
  • 從英雄到「敗類」:蘇聯羅斯科索夫斯基元帥塑像在波蘭遭「斬首」
    據波蘭當地媒體報導,7月30日,萊格尼察市一尊蘇聯元帥羅科索夫斯基塑像被盜。塑像的身體被拋棄於希特尼茨卡婭大街附近的荒野,而元帥的頭顱已不知所蹤。據悉,這尊羅科索夫斯基元帥青銅塑像位於當地蘇聯紅軍墓地附近,也是萊格尼察青銅博物館藏品的一部分。銅像總重高達600公斤。7月30日早晨,博物館工作人員發現銅像失蹤之後,便向警方報了案。隨後,警方在一處荒野找到了已被斬首的塑像。
  • 中國軍隊的55式軍服,與同期的蘇聯軍服,為何非常相似?
    腿上打著綁腿,這是我國軍隊的傳統標配。腳上則穿著草鞋或者棉鞋,至於頭上,則是戴著經典的八角帽。從軍服樣式和軍服材料來看,都比較簡單。1937年,日本軍隊發動了七七事變,我國進入了全面抗戰階段。當時,為了團結所有的力量聯合抗戰,各地的紅軍部隊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其中,北方的紅軍部隊改編為八路軍,南方的紅軍部隊改編為新四軍。
  • 世界五大元帥,亞洲僅有一位上榜,韓國曾以為是他們的將軍
    美國媒體曾依照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和之後的歷史,來評價世界各國的各個將軍,之後進行了個榜單排名,列出了世界位列前五的元帥。這五位元帥在戰場中所展現的卓越的領導天賦讓世界各國都相當認可,然而排行榜裡僅有一位來自亞洲,並且來自我們國家。不過韓國人在得知這個排行榜單之時還很疑惑,原因是這名僅有的亞洲元帥並非他們韓國的將領,我們來看看你了解多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