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經女記者部落
作者:喜迎轉贊評三連
創立並執掌大潤發23年的黃明端正式卸任後,大潤發正在加速其在多業態布局上的步伐。
近日,大潤發中型超市「大潤發Super」全國首個概念店在吉林長春開業。實際上早在今年9月,大潤發就已經在江蘇常州試水中超首店。
對此,大潤發Super項目負責人張皓明向「財經女記者部落」表示,在商品的總SKU(商品品類)上,長春概念店更精簡,也配有餐飲區。總體來說,長春大潤發Super概念店更接近未來大潤發中型超市的標準形態。
疫情爆發以後,中小業態吸引著永輝、沃爾瑪等不斷入局,多業態布局的確成為商超發展的大方向,不過也有行業人士認為到底中小店應該怎麼去做調整還基本在摸索當中。由大轉小同樣面臨著諸多挑戰。
加碼二三四線中超業態
大潤發對於中小業態蓄謀已久。去年,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CEO黃明端在接受公開採訪時就表示,未來,大潤發的發展重點將會是中小超市、社區團購、重構大賣場。
中型業態的靈活性是為大潤發所看重的原因之一。「從外部市場來看,中型業態將會越來越成為線下零售實體的主流,滿足1萬平米的大賣場這種業態的物業越來越少。」張皓明表示。
在零售專家、上海尚益諮詢創始人胡春才看來,大賣場的競爭力下降一方面在於隨著網際網路購物興起,大賣場商品的豐富性已經越來越難去適應部分消費者的一般需求。另一方面大賣場原先至少能覆蓋3-5公裡商圈,實際上目前覆蓋的商圈也只有一公裡,偶爾能覆蓋到兩公裡,這帶來低效的和無效的品類所佔用的空間非常大。在這種情況下,比較好的選擇就是把自己體量壓縮到3000平米以內,這樣擁有更多的盈利空間。
大潤發Super 則進一步定位於新零售生鮮生活型超市,服務半徑與社區更近,周邊5公裡做到1小時達,最快30分鐘送達。
從佔地面積上來看,大潤發中超標準形態要比此前試水的門店更為集約。相較於常州首店經營面積約3900平方米,此次開業的長春門店營業面積約3000多平米,與動輒佔地面積過萬的大賣場更是相去甚遠。
商品結構上,中超最終形態的總SKU數量為1.2萬,較常州首店1.5萬基礎上進一步有所減少。儘管有聲音稱,大潤發Super注重生鮮的能力建設和品類佔比,有意對標盒馬,從總的布局來看,大潤發中超快消品類依舊突出。其中,食品佔比高達85%,生鮮佔比20%,非食類的家紡佔比僅有0.2%,更是直接取消服裝這個大品類。據張皓明透露,依據後臺大數據,中超在大超原有的商品池裡保留商品廣度的同時進行了篩選。
截至目前,大潤發已涵蓋大賣場業態、中超業態大潤發Super以及小業態大潤發mini(小潤發RT-mini)。其中,後兩者為今年新布局的業態,截至今年十月,大潤發mini店門店數已達到16家,而中超則在本周將迎來第二家,明年計劃開出30-50家Super門店。
依傍數位化分羹市場不易
大潤發的多業態布局背後伴隨著阿里深入控股高鑫零售。
2017年11月,阿里巴巴集團投入約224億港幣(約189.9億人民幣),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成為高鑫零售第二大股東。今年10月19日,阿里巴巴發布公告稱,將以280億港元的價格增持高鑫零售的股份,收購完成後,阿里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72%的股份。此前有報導稱,阿里巴巴副總裁、零售通事業部總經理林小海接任黃明端大潤發CEO職位。隨後,今年大潤發年會上,黃明端正式卸任。
大潤發正在藉助阿里不斷加強數位化業務。尤其在2019年後,《2019年中國超市百強》名單中,連鎖五強位次發生較大變化,永輝超過沃爾瑪,正在緊逼第二大潤發。大潤發自身的供應鏈優勢以及盒馬的技術加持將成為大潤發維持現在位置的關鍵。
儘管盒馬此前打出下沉目標,但盒馬和大潤發中超之間差異仍比較大。胡春才認為,「盒馬主要定位在中高端人群,線上的業務佔比可能更高,大潤發還是偏向於中端和低端,以線下為主。」
而以往大潤發大賣場的數位化轉型還遠遠不夠。新零售專家鮑躍忠告訴「財經女記者部落」,從大潤發目前的做法來看,基本還是傳統企業在嘗試一些數位化渠道,比如到家模式,但還沒有完全形成一套數位化運營體系。
「在現在的這個零售市場環境當中,受到的挑戰會比較多,通過多業態能增強企業的發展空間,但是大賣場轉型做小店目前也走得比較艱苦,比較代表的也是永輝。」鮑躍忠認為,固然傳統大賣場去做多元化、多樣化布局是一個很重要趨勢,能否由大轉小業態成功,仍有待市場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