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每天都在嚷嚷著減肥減肥,但是對於減肥以後自己身上的脂肪去到了哪裡卻是一無所知。
那麼減肥過程中,我們體內的脂肪究竟是被燃燒掉了?還是被轉化為了肌肉呢?還是透過汗腺從毛孔裡以汗液的方式被排出來了呢?
想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人體是如何獲得能量的吧!
這個問題很簡單,我們能夠獲得能量的途徑就是通過吃東西。我們所食用的食物中富含多種多樣的維生素以及營養物質,而我們就是通過吃東西,來給我們的身體補充足夠的能量,以此維持我們的正常生命運轉。
其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以及脂肪就是為我們提供能量的三大營養物質。
而1克的碳水化合物可以為我們提供4大卡的能量,1克的蛋白質也可以為我們提供4大卡的能量,1克的脂肪則能夠為我們的身體提供9大卡的能量。
當我們攝入這些營養物質以後,其中一部分會轉化為能量供我們使用,來維持身體正常的運轉,而多餘的那部分營養物質則是會被轉化為脂肪儲存於我們的體內,以備使用。
那麼我們如何來減少身體內的脂肪?
雖然我們看到過各種奇葩的減肥方式,如暴汗服,喝減肥奶昔,抽脂減肥,吃減肥藥……
但目前為止最安全的減脂方式還是這一個:持續保持每天攝入的熱量小於身體每天所消耗掉的熱量,讓身體始終處於熱量赤字狀態,那麼體內這些多餘的脂肪就會被拿出來使用掉。
簡單舉例,假如你的基礎代謝是1800大卡,每天都是久坐型人,不做任何運動,也很少做家務。
根據下列公式套用計算:
很少運動或不運動 每日熱量消耗=基礎代謝*1.2一周中高強度的運動1至3次 每日熱量消耗=基礎代謝*1.5一周中高強度的運動4至6次 每日熱量消耗=基礎代謝*1.8
那麼你每天所消耗的熱量大約為1800X1.2=2160大卡,想要安全地減脂,每天保證減少300-500大卡的熱量攝入,就可以得出每天的飲食熱量範圍應該控制在1660-1860大卡之間。
只要保證每天的攝入熱量在這個範圍之間,並且儘量保證營養攝入均衡,那麼你就能夠持續獲得減脂的效果。
那麼減脂成功後,脂肪到底去了哪裡?
其實,我們人體的脂肪細胞都會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當我們處於幼兒階段的時候會大量的增加。而當我們到了青春期的時候數量則會達到一個巔峰值,在達到巔峰值以後脂肪細胞的數量基本上就比較穩定了。
因此,簡單來說我們所看到的胖瘦也不過是由脂肪細胞的體積大小來決定的。
此外,脂肪液滴的主要構成物質就是甘油三酯,因此甘油三酯的存量的多少也是會影響到脂肪細胞的體積的。
當我們體內的脂肪開始為我們提供能量的時候,這些脂肪組織之中的甘油三酯則會被挪用出來。同時它在脂肪酶的作用下被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從而產生我們人體所需要的熱量,二氧化碳,水以及三磷酸腺苷等物質。
最後會以汗水或者是尿液的方式從我們的體內被排出,而二氧化碳則是以呼吸的形式被排出去。
當我們的脂肪細胞中的一些甘油以及脂肪酸減少的時候,我們體內的脂肪細胞的體積也會隨之變小。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從外觀來看就會瘦了一些。
記住了,脂肪和肌肉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組織,更不可能會互相轉化。
之所以我們會產生這樣的誤解,主要是因為脂肪和肌肉的關係。
當某個人本來很強壯,但後來疏於鍛鍊又大吃大喝,皮下脂肪會把肌肉蓋住,讓人看不見肌肉的線條,所以很多人會誤以為已經練好的肌肉都變成了脂肪。
飲食影響身材:你吃了什麼,就會成為什麼。
事實上,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是最能夠影響到我們的體重的。
而大多數肥胖人群體內的瘦素都會出現抵抗的情況。所謂瘦素抵抗的意思就是,雖然體內的瘦素能夠正常分泌,但是身體以及大腦卻感知不到瘦素的存在,所以就算是瘦素分泌的再多,也是起不到任何的作用的。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大腦感知不到瘦素的存在,所以此類人群不會有及時的飽腹感,從而就會吃的更多,吃的越多體重自然就越容易胖了。
根據國外的相關研究人員研究發現,攝入過多的精製糖以及經過加工的果糖,都是極其容易引起瘦素抵抗的。
此外,還有很大一部分的加工食品中都會含有糖或者是油,而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食物的口感,從而增加銷量,獲取更多的利潤,因為不好吃的食物是不會有市場的。
我們要知道的是,在眾多的加工食品當中,或多或少的都會使用一些添加劑以及食用香精,而這些東西如果被我們人體攝入過多的話,不但不會給我們增加營養,同時還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甚至還會消耗掉我們人體內為數不多的礦物質以及維生素。
最後總結來說,在我們的減肥過程中,不但要關注我們身體熱量的攝入,同時還要關注我們人體營養素的攝入以及它們的來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很好地控制體內營養成分,只有在滿足了身體的需求下控制熱量的攝入,我們的減肥歷程才能夠稱得上是健康的。
好了,這一期的分享就是這樣了,如果你有想要了解的方法,可以在文末給我留言或者直接私信我。
我是波普董,只說你能看懂的健身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