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十月初一貼對聯過羌年,羌族的羌年還有什麼有趣的傳統?

2021-01-07 小廚房大學問

我國是個文化大國,56個民族一個家,文化傳統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趣味,例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藏族的酥油燈節等等,這些除了傳統節日外民族特有的節日,儀式不同,時間不同,但都十分有趣,而讓筆者特別感興趣的一個少數民族節日,就屬羌族的羌年了。

羌族,我國西部地區一個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絕大多數羌族人都是聚居在高山或半山地段,居住在寨子裡,少數羌族人居住在公路沿線各城鎮附近,會和其他一些民族的人雜居。他們有著自己特有的羌語,當然,漢語也是他們的語言。

羌族人有自己的小年,每年農曆九月的最後一天至十月初三這段時間舉行,節日裡,各家各戶會貼上對聯,為別人送上祝福,會用麵粉做成雞、牛、羊等形狀的祭品祭祖,還要拜牛王廟,祈禱牲畜健康無病疫;這段時間家人相聚,在邀上鄉裡鄉親,唱著歌,跳著「鍋莊舞」、「蘭壽舞」,飲著自家釀好的「砸酒」,觀看參加「推桿」比賽,載歌載舞,熱鬧非凡,甚是美好。但過這個節日的前提是:當年寨子裡不可以有成年人過世,否則當年只能過春節。

古羌人很崇拜牛、尊重牛,所以一直以來,牛是羌族的圖騰,在蘿蔔寨每年農曆的十一月十日,都會舉行祭山還願活動,隨著嗩吶聲,寨子裡的人圍著寨子行走一圈,祭祀誦經祈禱,許上五穀豐登、平安吉祥的美好許願,晚上,大家圍坐在篝火旁,吃完團圓飯,盡情的對歌跳舞。

除了這些,羌族人的傳統習俗你還知道什麼嗎?

羌族人的服飾在不同地區有些許不同,但他們都是穿著比較寬鬆的棉布或綿綢,男女都會包頭帕,年少年長穿著有別,年長的以單一的藍色為主,年少的穿著顏色多樣,佩戴多種做工精美的配飾;男女也有別,女性穿著較豔麗,佩戴銀牌、領花等多種配飾,男性的簡單,配上腰刀、菸袋這些即可。

羌族人的建築主體分為碉樓和碉房,以石砌築,堅固實用,外觀雄偉,一般建在向陽背風、有耕地水源的地段,冬暖夏涼。而他們的飲食以玉米、洋芋為主,蕎麥、各種豆類為輔,蔬菜種類多種多樣,肉類以豬膘肉為主,他們所吃的不就是現如今大家都在追求的健康飲食嗎?

現如今羌族的傳統習俗越來越少人傳承,現代的生活方式對它產生了太大的影響,很大青年人都不願學習傳統習俗文化了。處於瀕危狀態的羌族傳統習俗,你不決定來看看嗎?

相關焦點

  • 羌歷年撞上十月一 這其中蘊藏著什麼秘密
    俗話說:「十月一,送寒衣」,農曆十月一是北方漢族一個重要的節日,與清明節、中元節並列稱為中國北方的三大「鬼節」。這些天很多漢族同胞都去掃墓,祭祀逝去祖先的的亡靈,有的還買了各種紙做的「衣服」焚燒。而在我國南方,有幾個民族則把農曆十月一當大年過。
  • 大家一起來過羌年跑「民馬」
    11月1日,四川省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成果展及2020年羌歷年慶祝活動暨米亞羅紅葉溫泉節新聞發布會在成都舉行。理縣是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4個核心縣之一,文化旅遊資源豐富,在今年9月已入選第二批天府旅遊名縣。
  • 羌山細語|為什麼羌族人的屋頂上有塊白石?羌族知識小課堂開課啦!
    想必來九皇山遊玩過的朋友,很好奇為什麼在景區的一些建築物,比如西羌酒店、天神殿等景點,屋頂上怎麼會有白色的石頭?今天小編就來為你介紹羌族的白石崇拜。白石崇拜是羌族信仰習俗。羌族信仰的神靈很多,但均無銅像,統統以白石為象徵,供於屋頂的塔子上,屋裡的神龕上、火塘旁,村外的山頭上和神林中等。屋頂的白石代表天神,火塘旁的白石代表火神,山頭上的白石代表天神,田地裡的白石代表青苗土地神等。有的人家屋頂上立有多塊白石,除代表天神外,還代表別的神靈。
  • 商朝活人祭祀來源竟是羌人戰俘,和現代羌族同源
    即便如此,從已經釋讀出來的2000片甲骨上就已經統計出用於祭祀的活人達到了14000人以上,至於沒統計出來的、還有盤庚遷都以前的,整個商代到底用了多少活人祭祀,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商朝還屬於奴隸社會,所以奴隸也許就是一個來源,另外還有對外戰爭獲取的戰俘,當然了,奴隸也就是活下來的戰俘。那麼,用於祭祀的活人到底是奴隸還是戰俘?如果是戰俘,又是來源於哪呢?
  • 56民族行將到四川理縣 大家一起來過羌年跑「民馬」
    11月1日,四川省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成果展及2020年羌歷年慶祝活動暨米亞羅紅葉溫泉節新聞發布會在成都舉行。理縣是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4個核心縣之一,文化旅遊資源豐富,在今年9月已入選第二批天府旅遊名縣。
  • 羌山細語,歲月失語,惟石能言
    羌族尚白,「以白為善」,崇拜白石,以白石作為偶象的表徵,羌語稱白石為「阿渥爾」。白石常常被供奉在山上、地裡、屋頂或廟內,另外在門楣、窗口、碉樓、神樹上(神林中)也供奉著白石,作為神靈的象徵。羌人對白石的崇拜,除了它為諸神象徵外,白石還是吉祥喜慶的象徵。羌人特別重視白石。正月初一拿白石進屋,表示招財進寶。打獵時,供奉白石,以求吉利。舊時羌人走親訪友,常將白石作為珍貴禮品相送,表達美好願望。遇有集體祭祀,家裡婚嫁等重大日子,人們往往在白石前禮拜,以志盟證。
  • 丁真之外,川西的另一神秘存在—羌人
    今天和大家挖掘一下川西這塊神秘之地除丁真之外的另一個存在——羌族。《說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羌,屬他稱,即古羌人是當時中原部落對西部(陝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遊牧民族的泛稱。羌族源於古羌,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老的民族。
  • 青海:古羌人的前世今生
    但是,商朝時期羌人與商朝之間存在著激烈的軍事鬥爭,我國3500年多前的甲骨文已出現了「羌」、「羌方」、「師伐羌」、「眾人伐羌」的文字記錄,如商王武丁的王后婦好率領13000人的軍隊徵伐羌人取得大勝的史實已從甲骨文中得到考證,特別是婦好已成為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女將領,由此可證明,至少在商朝時期羌人與華夏族之間的衝突從未停止過。
  • 青海古羌人,你在哪裡?
    商朝時期,羌人與商朝之間存在著激烈的軍事鬥爭,我國3500多年前的甲骨文已出現了「羌」「羌方」「師伐羌」「眾人伐羌」的文字記錄,如商王武丁的王后婦好率領13000人的軍隊徵伐羌人取得大勝的史實已從甲骨文中得到考證,特別是婦好已成為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女將領,證明至少商朝期間羌人與華夏族之間的衝突從未停止過。
  • 羌人一個古老的民族,大漢與它的關係如何?
    西北、西南地區即今青海東部、甘肅南部、四川西部以至雲南貴州一帶,生活著羌族和總稱為「西南夷」的許多兄弟民族。他們有的經營農業,居住城邑,已有君長;更多的從事畜牧,隨水草遷徙,還沒有建立君臣統治關係。羌族是我國西方的一個古老民族,長期生活在西海(今青海湖)周圍,以畜牧業為主,略有一點初級農業。
  • 羌山細語,凡所際遇,絕非偶然
    羌族最權威的文化人和知識集成者——釋比,在古老的羌民族遺留至今的奇特原始的宗教文化裡,人們相信萬物有靈,信仰多神教,羌族宗教儀式的執行者和通曉羌族歷史和傳說的說唱藝人,他熟知本民族的社會歷史和神話傳說,有較為豐富的社會經驗,具備一定的醫藥常識
  • 羌家人殺年豬趕刨湯,這是北川千百年的歷史記憶
    羌家人殺年豬趕刨湯,這是北川千百年的歷史記憶在北川羌族地區,羌歷年之後就開始殺年豬了。這個周末,鴻兒和幾個小夥伴也去了朋友家趕刨湯。第一個出場的是「喬治」,沒有鬼哭狼嚎,特別聽話,慢悠悠的,也不知道它曉不曉得將要面對的是什麼。殺豬的過程太血腥太殘忍,就沒拍照。這是專門為燙豬而生的澡盆……這個水溫什麼的講究可大了!
  • 羌人叛漢,漢宣帝問他誰適合統兵平叛,此人笑答非我莫屬!
    西漢初年,湟水附近的羌人依附於匈奴。漢武帝在河西設立了武威、張掖、敦煌、酒泉四郡,隔絕附近羌人與匈奴的來往,強迫其遷出四郡。 漢宣帝即位後,西羌較大的部落之一先零的酋長請求允許他們在特定時節可渡過湟水到漢民不耕種的土地放牧,漢宣帝沒有答應。從此羌人一意孤行,強渡湟水,邊塞郡縣對此無可奈何。
  • 世界頂級書法 藝術 珍寶 羌佛藝術作品欣賞
    作者簡介: 南無羌佛:農曆1955年5月15日出生於中國四川,自幼在高僧巨德的愛護下系統的攻讀三藏密典,16歲時寫下《僧俗辨語》哲學著作,
  •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是什麼日子,有啥講究?
    下午吃過飯跟姑娘去散步,看到街上好多人都在沿街擺的燒紙爐裡燒冥幣。姑娘很好奇就問我:「爸爸,今天是什麼節日嗎,為什麼他們都在燒紙,我們卻沒有」。我當時就給姑娘模稜兩可的說了句,可能是「十月一」,要給先祖們燒過冬用的錢物。自己對傳統節日有了解,但了解不深。抱著「為父師表」,解疑釋惑的態度,在一陣煙霧繚繞中趕快回家查資料。
  • 同樣是崇拜牛,羌族與印度之間是否有什麼聯繫
    但是並不是只有印度對牛有信仰,在我國也有這麼一個民族,有著長達千年的"牛信仰",那就是羌族,羌族分布在我國四川一帶,就有悠久的歷史,有著"雲朵上的民族"稱呼。羌族的"牛信仰"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有意思的是,這時候印度婆羅門文化通過婆羅門僧傳入秦地,兩者之間是否有什麼聯繫嗎?
  • 川西這座羌山冬至邀您賞雪,吃刨湯,感受濃濃年味!
    年豬豐收祭祀活動四五個彪形大漢拉著年豬浩浩蕩蕩的入場殺年豬、燃香、舉行祭奠儀式不僅體現了這一年豐收的喜悅更是感恩神靈保佑年穀順成隨後祭祀隊伍抬著6頭年豬跟隨釋比老人前往廣場伴隨著羌族人民的歡迎儀式敬酒、撒五穀、一起歡呼祈禱我們的生活更加的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在主持人宣布刨湯宴正式開始後篝火被點燃羌族姑娘小夥一起圍著熊熊篝火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陽舸 ‖ 流沙河與羌族詩人羊子的忘年詩緣
    2011年9月,《汶川羌》研討會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該作品獲四川省第四屆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巴金文學院第七屆茅臺文學獎,入圍第六屆、第七屆魯迅文學獎。 2011年4月25日上午,天氣晴好,春意盎然。10—12 點,在成都市中心著名的大慈寺禪茶堂,一場詩壇忘年師生的詩緣對話,在此隆重展開。一位是享譽海內外的中國詩壇耋將流沙河,另一位是詩壇新秀羌族詩人羊子。
  • 59 西漢前的羌人發展演變歷史,羌人也是藏族的先民之一?
    東亞歷史第59篇:中國少數民族歷史之西羌傳。 依據《後漢書•西羌傳》記載,羌人源出於三苗,主要分布於長江中遊之南,洞庭湖與鄱陽湖之間。堯帝時,三苗作亂,堯命舜發兵徵討,打敗三苗,並將他們流放到西北的三危山(今敦煌東南)及河關之地(今甘肅湟水流域)。古代的歷史學家認為這些被流放的就是羌人。
  • 東漢末年最後的三大名將,在涼州對羌作戰,世人尊稱「涼州三明」
    他們都在治羌中立功揚名,故而在當時被稱為「涼州三明」。 這三人,在對羌戰爭中都有過很傑出的戰績,在羌人中也有很高威名。我們來看看是哪三大名將。 延熹四年(161年),叛羌侵擾擄掠關中, 三公舉薦皇甫規為中郎將,持節監關西兵,討伐零吾、東羌等,將其擊破,斬首八百級。先零諸種羌仰慕他的威信,相勸降者十餘萬。延熹五年(162年)三月,沈氐羌攻張掖、酒泉。皇甫規發騎兵徵討。 之後皇甫規在涼州招撫羌人,安定羌變,緩解東漢朝廷與羌人之間的矛盾。羌人非常感慕,前後相歸降者逾二十萬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