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人一個古老的民族,大漢與它的關係如何?

2021-01-08 歷史作坊

西北、西南地區即今青海東部、甘肅南部、四川西部以至雲南貴州一帶,生活著羌族和總稱為「西南夷」的許多兄弟民族。他們有的經營農業,居住城邑,已有君長;更多的從事畜牧,隨水草遷徙,還沒有建立君臣統治關係。羌族是我國西方的一個古老民族,長期生活在西海(今青海湖)周圍,以畜牧業為主,略有一點初級農業。匈奴統一北方後,羌人也受其統治。

漢景帝時,羌族首領留何率領部分羌人歸附,要求為漢王朝守衛隴西(治狄道,今甘肅臨漲)邊塞,於是逐漸東遷到臨洮、氐道、羌道(今甘肅岷縣、禮縣、容昌)一帶居住。漢武帝驅逐匈奴,開通河西四郡,漢人勢力越過黃河、湟水地區,建立起令居(今甘肅永登西)、安故(今甘肅臨洮南)、袍罕(今甘肅臨夏東)等據點,隔斷了匈奴和羌人的聯繫。

於是羌人諸部聯合起來並同匈奴聯絡合兵十餘萬圍攻鄰居等據點,打算逐走漢人。元鼎六年(前111),武帝派李息、徐自為等率軍十萬打敗了羌人,開始設置護羌校尉統管羌族諸部。羌人退出皇水地區回到西海周圍,武帝便遷徙內地漢人前往充實河西。

宣帝時羌人又逐漸渡過湟水,並與匈奴通謀,打算爭奪河西,羌族先零、罕開等部首領200多人聚會解除舊仇、結盟訂約,準備聯合反漢。神爵元年(前61),漢王朝派去的使者處置失當,先零羌首領楊玉等挾持罕開羌及諸小種起兵攻打城邑,殺逐漢官。

消息傳來, 76歲的老將,趙充國,自告奮勇承擔重任,率精兵萬騎深入據險自守,曉以威信,分化招撫,罕開羌及諸小種,孤立打擊先零羌。趙充國不顧朝臣多數贊同大軍猛攻斬盡殺絕的主張和宣帝嚴令進兵的斥責,以國家長遠利益為重,不計個人安危,反覆上奏分析形勢利弊,堅持區別對待、分化瓦解諸羌,以政治招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持重守險、以逸待勞、審慎進兵、不求速勝等原則。為免除後勤供應困難,,利於持久,還創議以士兵萬人屯田湟中,產糧自給。

宣帝將趙充國的建議交群臣討論,開始時只有少數人贊成,後來絕大多數人都支持了。經過一年多,羌人陸續歸順,堅持反抗的羌人大約只剩下4000人。於是趙充國建議罷兵,其後不久,歸降的羌人共斬帶頭鬧事的先零羌首領楊玉等人,餘黨4000多人盡降,局勢發展完全如趙充國的預計。於是漢王朝設置金城屬國以安置降順的羌人,其後他們就在這一帶與漢大雜居。

相關焦點

  • 大漢之江:一條河與一個民族的淵藪
    據地質學考證,漢江是中國最古老的大河,在自然年齡上比長江、黃河還要早7億年。如果說長江、黃河是中華母親河,漢江則當之無愧堪稱中華祖母河! 《禹貢》之「九州導山導水示意圖」和沈括《禹跡圖》裡,古老黃河與長江曾多次改道,其流向和如今尤不相同,唯有漢江之地理位置始終未變。
  • 青海古羌人,你在哪裡?
    另外,先秦時期我國古籍對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古羌人以「西戎」「戎狄」「西夷」「西羌」等種種稱呼,體現了西部羌人與中華民族融合發展的密切關係。 公元前206年,起兵於江蘇沛縣的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史稱前漢),成為自秦始皇統一後中國的第二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國力強盛,延續了400多年,幅員遼闊,史稱大漢。因劉邦在推翻秦帝國後曾被封為漢王,地點在今天的陝西省漢中一帶,故稱國號為漢、居民為漢人、軍隊為漢兵,因影響深遠,其居民後來演變為漢族,成為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眾所周知,漢族是中國古代多民族在長期發展融合中形成的,不是單一的純民族。
  • 青海:古羌人的前世今生
    青海的原住民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推進了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今天在青海考古發掘的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卡約文化、辛店文化等人類文化遺址,已被確認為與古羌人有著密切關係而得到考古學界的普遍認可,由此說明,青海古羌人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佔據著重要地位。
  • 丁真之外,川西的另一神秘存在—羌人
    《說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羌,屬他稱,即古羌人是當時中原部落對西部(陝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遊牧民族的泛稱。羌族源於古羌,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老的民族。目前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汶川、理縣、松潘、黑水等縣以及綿陽市的北川羌族自治縣,其餘散居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縣、綿陽市的平武縣以及貴州省銅仁地區的江口縣和石阡縣。
  • 農曆十月初一貼對聯過羌年,羌族的羌年還有什麼有趣的傳統?
    我國是個文化大國,56個民族一個家,文化傳統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趣味,例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藏族的酥油燈節等等,這些除了傳統節日外民族特有的節日,儀式不同,時間不同,但都十分有趣,而讓筆者特別感興趣的一個少數民族節日,就屬羌族的羌年了。
  • 羌山細語,凡所際遇,絕非偶然
    羌族最權威的文化人和知識集成者——釋比,在古老的羌民族遺留至今的奇特原始的宗教文化裡,人們相信萬物有靈,信仰多神教,羌族宗教儀式的執行者和通曉羌族歷史和傳說的說唱藝人,他熟知本民族的社會歷史和神話傳說,有較為豐富的社會經驗,具備一定的醫藥常識
  • 西戎牧羊人羌族,民族文化為何令人仰視?從多姿多彩的民俗說起
    自古以來,就有天下少數民族出古羌的說法,大家比較熟知的羌、氐二族,以及壯族、藏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拉祜族等,其先祖基本上都與古羌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古羌族又屬於古代社會中西戎,最具代表性的部落聯盟。筆者認為,如果按照這個脈絡不斷延伸下去,可以發現羌族屬於古羌族後裔。
  • 56民族行將到四川理縣 大家一起來過羌年跑「民馬」
    11月1日,四川省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成果展及2020年羌歷年慶祝活動暨米亞羅紅葉溫泉節新聞發布會在成都舉行。理縣是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4個核心縣之一,文化旅遊資源豐富,在今年9月已入選第二批天府旅遊名縣。
  • 大漢豪門興衰300年,始於一個女人
    這其中有一個姑娘,名叫竇猗房。竇姑娘聽說自己在出宮名冊中,渴望回到家鄉趙國,就託關係找到負責此事的宦官,請他幫忙,把她列入去趙國的名單。宦官一口答應下來,做事卻不靠譜,愣是把人家的名字寫到去代國的名單上。名冊一公布,竇猗房得知自己無法還鄉,一路哭得梨花帶雨,無奈地前往代國。
  • 分布在古老雲南的民族哈尼族,有哪些讓人值得尊敬的民族信仰?
    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家,擁有五千年歷史文明的國家,我們有五十六個民族,很多少數民族的兄弟姐妹,其中哈尼族是一個比較古老的民族,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信仰,很多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信仰,這些信仰造就了人們的精神力量,所以有信仰的人的精神是豐富的,是有追求的。
  • 漢宣帝劉詢:幼年鋃鐺入獄卻成為大漢的中興之主
    漢宣帝畫像巫蠱之禍,太子劉據家遭變故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被人告發用巫蠱詛咒漢武帝,與陽石公主通姦,公孫賀父子被下獄身逢變故,鋃鐺入獄按說大漢的皇位與他幾乎再無任何交集,可是上天自有庇佑,大漢朝的皇位經過幾十年的傳承竟然傳到了劉病已身上。這位曾經的階下囚一躍成為大漢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並將大漢帝國推向最為強盛的地步。
  • 我大漢民族曾也是戰鬥民族!正確解讀大漢民族的戰鬥能力衰退史
    為什麼之前漢民族見誰打誰,後來卻一代不如一代呢?在封建時代之中,是不存在著民族主義的。因為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無論是誰來做皇帝,對於他們本身都是沒有什麼所謂的,只要這個皇帝勤政愛民,無論是哪個種族的,又有什麼關係呢?
  • 羌歷年撞上十月一 這其中蘊藏著什麼秘密
    俗話說:「十月一,送寒衣」,農曆十月一是北方漢族一個重要的節日,與清明節、中元節並列稱為中國北方的三大「鬼節」。這些天很多漢族同胞都去掃墓,祭祀逝去祖先的的亡靈,有的還買了各種紙做的「衣服」焚燒。而在我國南方,有幾個民族則把農曆十月一當大年過。
  • 羌人叛漢,漢宣帝問他誰適合統兵平叛,此人笑答非我莫屬!
    西漢初年,湟水附近的羌人依附於匈奴。漢武帝在河西設立了武威、張掖、敦煌、酒泉四郡,隔絕附近羌人與匈奴的來往,強迫其遷出四郡。 漢宣帝即位後,西羌較大的部落之一先零的酋長請求允許他們在特定時節可渡過湟水到漢民不耕種的土地放牧,漢宣帝沒有答應。從此羌人一意孤行,強渡湟水,邊塞郡縣對此無可奈何。
  • 從亂華前的五胡與中原王朝的關係,看西晉滅亡是否是自食惡果
    主要由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個少數民族組成,因而這一時期被稱為「五胡十六國」。五胡與中原王朝的關係向來是時好時壞的,要說好吧,春秋戰國、秦朝和西漢初年,五胡時常有侵略;可要說壞吧,這仗不是頻繁地打,相反還有貿易、和親、結盟和宗藩等關係和平交往,西漢中期至西晉中期,五胡表現地十分順從,像是人畜無害的小綿羊,可是在西晉晚期,小綿羊搖身一變成了兇猛的禽獸。
  • 摩梭人被稱「神秘的女兒國」,有怎樣的歷史?走婚不是隨便和混亂
    納西人是「西人」,摩梭人也是「西人」要追尋歷史上的「女兒國」,最早的當然要算神話傳說中的西王母古國,那是一個母系社會的古老部族。今天的歷史學家給這個神話傳說中的古國這樣一個大致的地理範圍:青海與新疆大部,甘肅全部。而這個神話傳說中的古國,應該是由羌人部落組成的,西王母即是羌人部落的首領。
  • 羌山細語,歲月失語,惟石能言
    這種以白石為中心的多神崇拜,或者說是以白石為諸神代表的諸神信仰,在其它民族是不多見的,非常獨特。白石因其供奉的地點不同,代表不同的神靈,供在用石塊專門砌成的石塔上或者房頂上的代表天神「阿巴木比塔」,供在山上的代表山神「赤黑瑟」,供在田地裡的代表地神「樹不瑟」,供在關帝廟的代表關帝聖君「色窩」等等。羌人對白石的崇拜,除了它為諸神象徵外,白石還是吉祥喜慶的象徵。
  • 商朝活人祭祀來源竟是羌人戰俘,和現代羌族同源
    另外,很多甲骨文卜辭裡,在記載祭祀祖先時,常常出現「十羌」「三十羌」「五十羌」「百羌」「三百羌」這樣的文字。而在挖掘的祭祀坑內的人祭屍骨數量,恰恰也經常是10、30、50、100、300這種成整數的數字,於是很有可能這些人祭就是來源於古羌人。
  • 59 西漢前的羌人發展演變歷史,羌人也是藏族的先民之一?
    東亞歷史第59篇:中國少數民族歷史之西羌傳。 依據《後漢書•西羌傳》記載,羌人源出於三苗,主要分布於長江中遊之南,洞庭湖與鄱陽湖之間。堯帝時,三苗作亂,堯命舜發兵徵討,打敗三苗,並將他們流放到西北的三危山(今敦煌東南)及河關之地(今甘肅湟水流域)。古代的歷史學家認為這些被流放的就是羌人。
  • 大家一起來過羌年跑「民馬」
    本次比賽設半程馬拉松和5.6公裡民族團結跑兩個項目,目前已經開放報名。  11月1日,四川省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成果展及2020年羌歷年慶祝活動暨米亞羅紅葉溫泉節新聞發布會在成都舉行。理縣是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4個核心縣之一,文化旅遊資源豐富,在今年9月已入選第二批天府旅遊名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