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美女輟學又復學 為夢想走出大涼山闖蕩都市 如今發布首個單曲

2020-12-14 狗頭牛眼看世界

冷者說寧,一個不讓人詫異而又過目不忘的名字,一個為歌手夢想不斷奮鬥的名字。冷者說寧是一位美麗的彝族姑娘,1995年出生。她自幼生活在四川大涼山,經歷過輟學又復學,最後隻身走出大涼山,闖蕩成都、廣州等大都市,為了歌手夢想不斷努力,如今終於錄製了自己首個MV。

冷者說寧由於家境貧窮,雖然當年考上高中,卻一度被迫輟學外出打工,來給上學的哥哥賺取生活費。但是,由於冷者說寧在校時成績優異,尤其是英語成績特別出色,在老師的幫助下她受到了愛心人士的資助,最終重返校園。

高中畢業以後,冷者說寧像不少彝族年輕人一樣走出大涼山,但是能像她一樣接受過良好教育並擁有較穩定職業的卻不多。冷者說寧憑著自己的努力在廣州打拼,成為一家公司的銷售人員。冷者說寧的工作是向客戶銷售塑膠原料,對於每一種原料的用處,她都了如指掌。她能清楚地給用戶講解外形看似差別不大的各種原料能生產出生活中各種常見的日用品,如手機保護套、鞋子、護目鏡等。

公司寫字樓後方是一片山林,為了讓現在的生活有一絲家鄉的感覺,冷者說寧和其他同事在這裡一起開闢了一片菜地。冷者說寧很想念在家鄉以土豆和玉米為主食的生活,但是由於氣候和土壤不同,廣州這片土地無法種植這兩種作物。冷者說寧他們學著種植當地的各種蔬菜,種菜、除草、施肥,這些都是冷者說寧在家鄉時常幹的農活。這片菜地緩解了冷者說寧對家鄉的想念。因而,冷者說寧對這種生活和工作很是滿意。

在工作之餘,能歌善舞的冷者說寧經常為大家演唱彝族歌曲、表演彝族舞蹈、展示彝族服裝與飾品等。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宣傳,讓更多的人認識彝族、了解彝族、尊重彝族,樹立新時代彝族人的新形象。

與此同時,自信美麗的冷者說寧還經常在直播平臺直播唱歌。在成都工作時,冷者說寧經常抽空進行歌唱的商演活動。來到廣州以後,除了繼續演唱以外,冷者說寧希望自己能學會一兩樣樂器,以樂隊的形式繼續進行商演活動。前不久,冷者說寧還發布了自己的第一首單曲《夢焰》,錄製了首個MV《不要怕》。

《夢焰》中的一段詞,恰如其分地表達了冷者說寧為夢想奮鬥的心路歷程:

我用青春和無悔編制美麗的夢

大聲唱痛並快樂的思念~

夢焰點燃那顆小小稚嫩的心

夢焰燃燒所有青春的夢

讓我銘記生命之中每一次感動。

相關焦點

  • 打造音樂基地 彝族歌者把涼山唱給世界聽
    三個抱著吉他,留著長發,來自大涼山的年輕人,組成了中國第一支少數民族原創音樂組合,《走出大涼山》《七月火把節》等歌曲廣為傳唱,中國流行音樂自此開始,增添了獨具魅力的涼山色彩。27年後,在涼山州西昌市的工作室裡,「山鷹組合」主創「老鷹」吉克曲布,抱著吉他,撥動琴弦,哼唱的,依然是大涼山的歌謠。
  • 這個從大涼山走出的年輕人,要唱著家鄉的歌兒上春晚
    磁性的唱腔,如涓涓細流般緩緩流過聽者的耳畔……在央視綜藝《我要上春晚》的錄製現場,來自大涼山深處的彝族歌手海來阿木,以一曲深情的《別知己》,引得觀眾們眼眶泛紅。海來阿木說,這是一首寫給離別的好友的歌,歌詞寫滿了他的思念。
  • 我回到大涼山,是為了讓你們走出大涼山 -記黑龍江幼兒師範高等專科...
    一、走出大山 追求夢想三年前,那個陽光明媚的九月,一個還稚氣未脫的山裡孩子一個人背著行囊獨自走了4個小時的山路又換乘2個小時的汽車,再坐3天3夜的火車,終於從四川大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李子坪村來到了黑龍江牡丹江,踏入了坐落於北山腳下的黑龍江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校門,那一年他22歲。
  • 大涼山彝族女教師沙馬五作:成都有那麼多優秀的老師,不缺我一個
    作為一個普通的彝族女孩,沙馬五作從小受鄉村代課老師父親的影響,立下了當老師的夢想,她是村裡第一個考上本科的大學生。畢業時,沙馬五作選擇從繁華的成都回到大涼山當一名鄉村老師,「成都有那麼多優秀的老師,不缺我一個,大涼山的孩子們需要我去『拯救』。」
  • 《故宮日曆(親子版)》珍藏大涼山彝族少年的最美記憶
    庚子金秋(2020年10月13-16日),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金鳳臺藝術基金與山一公益,第二次在大涼山喜德縣拉克鄉中心校,與彝族孩子們一起體驗古琴,溫習論語,「雲遊」故宮,在鏡頭中發現生活的美,在創作中無盡的想像。我們一起接觸美、發現美、感受美、表達美。
  • 大涼山的「慢火車」,成了彝族老鄉的「致富車」
    阿西阿呷是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客運段5633/5634次「慢火車」列車長,值乘的「慢火車」途經「三區三州」之一的大涼山彝族聚居地,交通條件極為不便。她從事乘務工作24年來,以「一輩子一趟車」的真情,始終守護著這趟彝族同胞的致富車、便民車、希望車、連心車,用心用情服務彝族百姓出行,與沿線彝族同胞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被稱為「大涼山美麗的索瑪花」。
  • 女孩的棒球之路 通往大涼山外
    從去年起,這裡的一個棒球基地陸續從四川大涼山招收了20多名彝族女孩來到北京,準備組建一支對標國際標準的少年女子棒球隊。走出大山的女孩在這裡接觸到了陌生的棒球,也期待尋找人生更多的可能。9月24日,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棒球基地走訪的一所小學裡,女孩爾曲睜著眼睛,趴在桌上休息。爾曲被棒球基地的孫嶺峰教練選中,出發前家人不同意,最後她沒能前往北京。
  • 四川大涼山:彝族教師紮根鄉村15年 不離不棄為圓孩子足球夢
    瓦吾小學是一所位於大涼山深處的鄉村小學,地處海拔2600米以上的四川涼山昭覺縣阿並洛古鄉洛五阿莫村瓦吾社寨子。被群山環抱的這裡,一年四季時常雲霧繚繞,被當地人稱為「雲端小學」。2004年,剛拿到公辦教師資格證的25歲彝族漢子曲比史古從昭覺縣城徒步近15公裡,翻山越嶺來到了沒水沒電沒通公路、海拔2600多米的洛五阿莫村瓦吾社寨子,開始了迄今15年的鄉村教師生涯。
  • 少年》之外,大涼山的女孩和夢想也被帶到了北京
    而不為人知的是,在影片拍攝之後的2019年底,10名來自彝族的女孩也加入了這個棒球大家庭。北京市通州區漷縣鎮一處民宿大院,正是這群「棒少年」和「棒少女」們如今在北京的家。2020年6月份,拍攝團隊開始記錄下這支女子棒球隊的故事。從四川大涼山來到遙遠陌生的北京,自下山那天起,等待她們的一切都是嶄新的。
  • 觀察|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為大涼山帶來什麼?
    戲劇節戶外海報如果不是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很多人可能永遠不會知道,「大涼山」究竟是個怎樣的所在。西昌,涼山州的州府,除了人盡皆知的「衛星發射基地」,這個四季如春的城市,有著陽光下閃耀波光的邛海。冬天,從西伯利亞飛來的海鷗在這個城市的溼地裡流連,遠處群山連綿,天空湛藍如洗。人們悠閒地在湖邊散步,而火盆燒烤的煙火氣瀰漫在在城市的各個角落。
  • 大涼山「慢火車」成彝族老鄉「致富車」,她見證了這24年的變化
    資料圖 新華社發 胡仲平 攝阿西阿呷是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客運段5633/5634次「慢火車」列車長,值乘的「慢火車」途經大涼山彝族聚居地,交通條件極為不便。她從事乘務工作24年來,以「一輩子一趟車」的真情,始終守護著這趟彝族同胞的致富車、便民車、希望車、連心車,用心用情服務彝族百姓出行,與沿線彝族同胞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被稱為「大涼山美麗的索瑪花」。1971年,阿西阿呷的父親從部隊轉業,分配到成昆鐵路白石巖站。阿西阿呷就是坐著這趟「慢火車」長大的,對5633/5634次「慢火車」充滿感情。
  • 暖暖大涼山,灼灼戲劇節
    但就在11月7日立冬這天,第二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如期開幕。  除了為戲劇提供大舞臺,大涼山本身就是個充滿戲劇性的地方。《環球》雜誌記者剛在網上看到英國駐重慶總領事館總領事史雲森救落水女孩的視頻,第二天就與他在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同場觀看話劇《洋麻將》。  如果在戲劇節期間來到涼山西昌,你對這裡的固有認知很可能會被顛覆。
  • 大涼山這群女足小將,把足球顛在腳尖:有了重量也有了希望
    在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也有一群女孩子因為足球走出大涼山看到了關於未來的更多可能大涼山有一群女足小將瓦渣麼日各今年13歲,來自大涼山布拖縣拖覺鎮亞河村。她們先後獲得「峨眉山」杯全國中小學校園足球邀請賽第四名;涼山州青少年足球比賽小學組第一名;2020年四川省青少年足球錦標賽07年齡段女子組第七名的成績……不久前,日各被入選四川省足球隊並前往雅安集訓,為第十五屆全運會女子U18足球隊項目比賽做準備。
  • 大涼山走出「好醫生」 小小附子幫1.4萬戶「脫窮根」
    一張照片鉤沉回憶 為改變家鄉的貧困做點事  在耿福能的辦公室,一本畫冊記錄了這些年「好醫生」的扶貧足跡,其中一張照片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一位彝族小夥靠在耿福能的肩頭,手裡捏著一沓百元大鈔,兩個人笑容滿面。
  • 摘掉「帽子」露出笑臉 聽,大涼山的小朋友們在唱這首歌
    站在歷史交匯點上,回望過去五年輝煌成就,展望未來光明前景,新聞聯播從今天(11月28日)開始推出系列報導《「十三五」,我們這五年》,報導「十三五」期間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國家發展的壯麗圖景、人民生活的可喜變化,凝聚起奮進新徵程的磅礴力量。四川涼山州是全國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地區之一,四川省最後7個貧困縣全都集中在這裡。
  • 用愛辦學 為大涼山孩子建起翻山越嶺的通途
    用愛辦學 為大涼山孩子建起翻山越嶺的通途快樂人生,吉利相伴!串聯起西昌和雅安的「逆天工程」雅西高速,在崇山峻岭之間架起了通途;持續投入的教育資源,給予了大涼山年輕一代走出困境的底氣……這些努力的背後,也有吉利控股集團「吉時雨」精準扶貧項目的身影。
  • 大涼山為什麼這麼窮 你應該知道的七件事
    一位名叫木苦依五木的四川涼山彝族女孩用不到300字的篇幅寫下了父母相繼死去,自己想念母親的故事。   隨著「最悲傷作文」在網絡發酵,有人質疑這是槍手所為,中共涼山州委宣傳部還專門發出針對此事的調查報告,稱文章經過支教老師的整理。   很多網友開始捐款,但公益組織人士認為,涼山孤兒缺的不是錢,是愛。   大涼山貧困,但為什麼貧困?
  • 著名彝族歌手阿木2020年新歌《歸盼》震撼發布!致敬追夢人!
    期待了一個月阿木哥的新歌《盼歸》今天終於上線了,曾經的有一種愛叫放手到今天的盼歸讓我們看到了木哥的成功,一首盼歸寫出了木哥為了自己的音樂夢想努力拼搏堅持不懈的心酸過程和對家鄉的不舍和思念之情
  • 頑童MJ116再推全新單曲《走跳》,闖蕩十年從未曾變
    在推出了三首個人Solo之後,頑童MJ116再次集結,發布全新單曲《走跳》,帶領所有老鄉回到當年走跳街頭最純粹的場景。也藉由這首全新的作品提醒自己,無論飛得多高多遠,都不能忘記自己從哪裡開始。從木柵到如今即將登上臺北小巨蛋舉辦真正屬於自己的演唱會,這是頑童你知道的!
  • 河源本土客語搖滾樂隊九連真人發布首張專輯單曲《莫欺少年窮》
    近日,河源本土客語原創樂隊九連真人正式發布首張專輯單曲《莫欺少年窮》,引發業界熱切關注。據悉,自該曲目在去年愛奇藝綜藝亮相,以「黑馬」之姿驚豔了這個「夏天」(指綜藝《樂隊的夏天》),他們正如同河源市民殷切期盼的那樣,在引領新生代本土客語原創樂隊、原創客語音樂走向更大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