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USDA全球油籽市場貿易報告:印度削減棕櫚油關稅 需求提振油脂...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油粕面

印度削減關稅提振棕櫚油進口

每周FOB植物油出口報價(20205月至11月)

全球最大棕櫚油進口國印度11月底下調棕櫚油毛油進口關稅10%,以遏制食品價格上漲。自5月以來,棕櫚油出口價格已飆升逾60%,創下6年來的最高水平。植物油的高成本,加上COVID-19的經濟影響,抑制了印度2019/20年的需求和進口。作為對關稅削減的回應,2020/21年棕櫚油進口預測將增加20萬噸,因為較低的關稅將使消費者更能負擔得起棕櫚油。向日葵油預測減少了10萬噸,以應對全球供應緊張和市場上棕櫚油進口的增加。由於COVID-19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弱,假設2021年經濟好轉,植物油需求有望恢復。

五月份以來,所有主要植物油的價格都大幅上漲。關鍵產區的不利生長條件,加上中國強勁的需求,推高了油籽價格。這些因素導致目前油價上漲,同時印尼和馬來西亞棕櫚油生產放緩,減少了可出口供應。自2019年11月以來,棕櫚油和其他食用油之間的價差已經縮小,因為高價格促使人們轉向棕櫚油等較便宜的油。只要植物油價格保持高企,這些趨勢預計將繼續下去。

市場要點

阿爾及利亞新建壓榨廠擴大大豆進口

阿爾及利亞大豆、豆粕和油進口

阿爾及利亞大豆進口量大幅增長,從2017/18年度的不足150噸增加到2019/20年度的55萬噸以上。據美國大豆出口協會(USSEC)稱,阿爾及利亞第一家大豆壓榨廠於2020年初開始運營。隨著壓榨能力的不斷提高,阿爾及利亞有望成為大豆出口的增長市場。2018年以來,阿爾及利亞一半以上的大豆進口來自巴西,約20%來自美國,其餘由加拿大和烏克蘭供應。2017/2018年,受家禽飼料行業推動,阿爾及利亞是豆粕進口大國之一,進口量150萬噸。然而,在過去兩年裡,豆粕和豆油的進口量有所下降,預計還會進一步下降,因為家禽飼料的需求和食用油的消費越來越多地被國內壓榨所滿足。

如果阿爾及利亞效仿埃及、突尼西亞、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這四個國家在過去15年中啟動或擴大了大豆壓榨能力)的趨勢,那麼大豆加工最終可能佔到豆粕總消費量的90%或更多。歷史還表明,加工設施的增加往往先於豆粕和豆油消費的加速增長,在設施建立後的10年裡,市場增長了2至9倍。這為美國大豆出口打開了機遇,加上巴西,佔全球大豆貿易的85%左右。

本月,隨著產品產量的增加,也被添加到FAS大豆平衡表表資料庫中。

歐盟對美國花生徵收25%關稅,影響尚不清楚

歐盟對美國花生,包括貝殼(120241)和果仁(120242)徵收25%的關稅。根據美國協調代碼第20章出口的焯過的花生也包括在內,因為它們在進入歐盟時被列為花生仁。該關稅於11月10日生效,但不包括在該日期之前裝載和運輸的花生。自2018年6月20日起,已對美國花生醬徵收25%的關稅。

歐盟花生進口

在2019/ 2020之前的5年裡,美國對歐盟的出口約佔花生出口總額的27%,相當於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出口份額,價值約為1.6億美元。截至2020年7月的12個月裡,與美國花生銷售年相對應的總出貨量大幅下降至8000萬美元。2019/ 2020年的花生總量降至前一年水平的一半,約為8.2萬噸,總出口份額降至11%。

美國2019/ 2020年出口的下降是由於阿根廷花生的大量供應和激進定價影響了所有市場的出口量。不與阿根廷競爭的美國帶殼花生的銷量未受影響,接近2018/19年的水平。自2017/18年以來,花生醬出口額下降了80%,出口量下降了84%,此前在營銷年度的晚些時候,歐盟對美國花生醬徵收了更高的關稅。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從加拿大進口的花生醬增加了近9倍,達到5400噸。由於這些花生醬主要由美國花生製造,美國花生生產的花生醬出口淨降幅要小得多,僅為三分之一多一點。

歐盟對美國花生出口徵收關稅的影響尚不清楚,因為花生米出口已經較去年的歷史水平下降了一半以上。然而,儘管來自阿根廷的競爭持續強勁,美國出口總額預估僅略低於2019/20。25%的關稅將降低美國花生在歐盟的競爭力。然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買賣雙方吸收額外成本的意願。全球花生供應仍然有些緊張,特別是高價值花生,美國花生在這些地方最具競爭力,消化成本上漲的能力也更強。鑑於2019/20年美國花生出口量接近紀錄高位,部分因帶殼花生對華花生銷售強勁,對歐盟出口進一步下滑對出口總額的影響,將小於明年中國需求增加的影響。

2020/21展望

預計全球2020/21年度油籽產量為5.96億噸,較11月減少100萬噸。大豆、葵花籽和棉籽產量的下降抵消了油菜籽和花生產量的上升。油菜籽和大豆的出口增加了100萬噸,達到1.92億噸。大豆出口隨著加拿大和烏拉圭產量的增加而增加。

預計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油菜籽產量將上升出口。進口由於棉籽供應減少以及阿爾及利亞大豆新數據系列的加入,巴基斯坦需求強勁,大豆和油菜籽價格上漲。儘管阿根廷的大豆產量下降了100萬噸,但油籽壓榨量仍略有上升。阿根廷的大豆壓榨受大豆產量預期下降和壓榨量持續疲軟的影響,美國和其他市場大豆壓榨量增幅較大,包括阿爾及利亞的加入,抵消了跌幅。美國對油菜籽的需求持續強勁,大豆壓榨量不斷增長,全球期末庫存量仍略降。

本月蛋白粕和油脂貿易出現小幅變化,其中蛋白粕貿易呈下降趨勢,而油脂貿易則上升。阿根廷豆粕出口下降80萬噸,但部分被美國較高的出口預測抵消。菜籽粕出口略高,進一步抵消了阿根廷豆粕出口下降的影響。阿根廷豆油出口略高,儘管壓榨量下降,但生物柴油需求疲軟增加了食品部門的可出口供應。

受需求因素影響,油菜籽和棕櫚油貿易也略有上升。油脂庫存增加了100萬噸,主要是受阿根廷、阿爾及利亞和埃及豆油數據系列修正的帶動。預計美國大豆季節平均農產品價格將上調15美分,至每蒲式耳10.55美元。

出口價格

11月大豆出口價格

全球三大出口國的大豆出口價格連續第六個月走強,達到2014年年中以來的最高價格。由於強勁的出口需求、南美供應枯竭以及2019/20年度以來的庫存結轉率下降,價格在整個月內大幅上漲,但由於銷售開始放緩,11月底開始走軟。

11月豆粕出口價格

整個11月,豆粕價格進一步走強,主要與大豆價格攀升同步。

11月豆油棕櫚油出口價格

由於植物油需求強勁,南美大豆壓榨量減少,歐洲向日葵壓榨量減少,11月植物油價各持續上漲。阿根廷豆油價格均超過美國和巴西,導致美國豆油對阿根廷的價差為2017年5月以來最大。

棕櫚油價格繼續上漲至六年半高點,緊隨強勁的競品價格,以及對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減產導致供應緊張的擔憂。

相關焦點

  • 印度採購提振產地報價 棕櫚油做多基礎仍存
    此外,印度調降馬棕進口關稅,在國內植物油低庫存的狀態下,積極入場採購馬棕,提振產地報價大幅走升,加劇棕櫚油進口利潤倒掛,對連棕形成較強支撐。印度採購提振產地報價近兩周產地棕櫚油報價大漲,主要受到印度恢復採購的強力驅動。根據前期協議,印度將自2020年1月起下調馬來西亞毛棕櫚油進口關稅至37.5%,精煉棕櫚油進口關稅至45%。
  • 2020年10月油料市場供需形勢分析:國內外油料油脂價格普遍上漲
    (二)國際油籽和食用植物油價格繼續上漲。  (四)全球油籽、食用植物油庫存消費比繼續下降。據美國農業部(USDA)10月份預測,2020/21年度,全球油籽產量6.06億噸,比上年度增4.9%;消費量6.10億噸,比上年度增2.0%;貿易量1.91億噸,比上年度增0.6%
  • 馬來西亞棕櫚油利空消息打壓棕櫚油價格
    1月1日-15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比12月同期增7.54%,單產增8.86%,出油率降0.25%。1月1日-1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比12月同期降1.47%,單產增0.07%,出油率降0.29%。1月1日-5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比12月同期降28.84%,單產降26.63%,出油率降0.42%。
  • 棕櫚油緣何持續上行?
    12月18日,國內油脂期貨振蕩上漲,棕櫚油主力合約漲幅超過1%。南華期貨農產品研究中心趙偉峰認為,油脂價格上漲最主要的推動力量來自產地棕櫚油價格的上漲。談到棕櫚油價格上漲的原因,趙偉峰認為,主要是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比較緊張,MPOB發布的11月報告顯示,產量繼續下降,庫存小幅下調,而分析機構預期12月份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仍可能進一步下降。
  • 進一步上行動能減弱 棕櫚油漲勢何時休
    油脂價格上漲最主要的推動力量來自產地棕櫚油價格的上漲,而棕櫚油價格上漲的原因,主要是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比較緊張,MPOB發布的11月報告顯示,產量繼續下降,庫存小幅下調,而分析機構預期12月份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仍可能進一步下降。此外,拉尼娜氣候持續為東南亞地區帶來強降雨和洪水。
  • 棕油上破5000關口了還可以追嗎?
    消息面上,據生意社報導,棕櫚油基本面出口數據強勁,關稅政策支撐,馬來棕櫚油產量預估下調,MPOB數據,5月底棕櫚油三個月首次下滑。多重利多因素提振,棕櫚油短暫下跌過後,迎來上漲。產量方面,印度植物油生產商協會(IVPA)表示,2020年馬來西亞的棕櫚油產量將下降3%,為1921.1萬噸。
  • 大豆、玉米、油脂……農產品漲勢此起彼伏 2021年將處於「持久牛市...
    「豆二下半年的上漲主要是受到美豆上行帶動所致,2021年10月前是美國大豆供給全球市場,而USDA報告卻一直在調降產量和庫存,豆二走勢或將繼續跟隨美豆走強。」劉冰欣說。2021年三大油脂或將繼續振蕩上行近期國內工業品板塊表現較為強勢。
  • USDA12月供需報告前瞻及對國內油粕市場影響幾何?
    引言:隨著南美天氣狀況改善緩解了此前市場對產量前景擔憂,加上傳聞中國考慮取消一些美豆合同及技術拋盤活躍,這令11月底以來芝商所旗下CBOT大豆期價承壓並上演高位回落,截止12月8日已較此前多年高位1200美分下跌累計逾4%。值此之際,周四晚美國農業部(USDA)將攜最新月度供需報告登場,此次報告對美豆市場有何影響呢?國內油粕行情又將對此作何反應?
  • 聚焦棕櫚油最新研究 探討食品可持續發展 國際棕櫚油可持續發展...
    12月2日,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與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共同主辦的「2020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期間,舉辦了「國際棕櫚油可持續發展論壇」。本論壇由金光農業資源集團支持,論壇邀請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就棕櫚油生產、應用、營養、結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最新研究進展,以及後疫情時代國際棕櫚油市場形勢等方面進行了交流與分析。
  • 國際棕櫚油可持續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
    但近年來,其巨大的消費需求與有限產地之間的矛盾日益激烈,如何可持續使用棕櫚油引發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12月2日,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與國際食品科技聯盟舉行的 「國際棕櫚油可持續發展論壇」上,國內外的專家就棕櫚油生產、應用、營養、結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最新研究進展,以及後疫情時代國際棕櫚油市場形勢等方面進行了交流與分析。
  • 方正中期:疫情全球化下 推動植物油市場價格下行
    來源:新浪財經摘要國內油脂市場的價格走勢在今年1季度出現了重大的翻轉,尤其是棕櫚油方面,由19年10月末開始市場炒作東南亞減產和印尼B30生物柴油政策的推動,掀起了一波強勁的上漲行情。然而在進入今年1月之後,油脂價格從高處快速滑落。
  • 棕櫚油期貨國際化正式起步,上市首日19家境外客戶參與交易,油脂...
    截至12月22日,來自10個國家和地區的62家境外經紀機構通過38家期貨公司在大商所完成了93組委託業務備案。在首日交易中,共有來自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19家境外法人客戶參與了棕櫚油期貨國際化首日交易。在棕櫚油期貨走向國際化的同時,全球大豆、棕櫚油等油脂油料市場正進入關鍵階段。
  • 2020年全球食用植物油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中國需求增長較大...
    產量增速放緩食用植物油是以食用植物油料或植物原油為原料製成的食用油脂。生活中常見的如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食用植物調和油等。據美國農業部(USDA)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食用植物油產量20338萬噸,同比增長2.3%; 2019年,全球食用植物油產量20391萬噸,同比增長0.3%。增幅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菜籽油、棕櫚仁油和椰子油減產,另外,2019年度全球棕櫚油產量和豆油產量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 期市收盤多品種重挫:雞蛋、棕櫚油、棉花跌停!橡膠跌近7%
    消息人士:沙特削減3月對中國原油供應量至少50萬桶/日外電2月27日消息,兩位熟悉情況的消息人士稱,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烏地阿拉伯正削減3月對中國的原油供應量至少500,000桶/日,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導致煉廠需求放緩。
  • 國際棕櫚油可持續發展論壇召開 聚焦棕櫚油最新研究成果
    月7日訊 12月2日,在「2020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舉辦期間,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與國際食品科技聯盟舉辦的「國際棕櫚油可持續發展論壇」在京召開。  棕櫚油具有生產效能高、應用範圍廣、貿易量巨大等重要優勢  當前,全球食品工業需要一個可靠和可持續的油脂解決方案,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與傳統油料作物不同,油棕作物從種植到收穫周期短,而棕櫚油屬多年生植物,具有商業生產周期長,產量高的特點。從全球各品種食用植物油的供應端和貿易情況來看,棕櫚油產量和貿易量佔比均居首位,分別佔據了35%、 60%左右的市場。
  • 中美關係繼續惡化,農產品市場受此影響,利多因素佔據主導!
    不過,USDA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7月16日止當周,美豆出口銷售總量為266.57萬噸,創下2018年12月份以來的最大單周銷售數量,其中對中國的銷售量升至169.59萬噸,出口銷售數據強勁,提振美豆價格。總的來看,在中國積極買豆的利好支撐下,短線美豆或仍以震蕩偏強運行為主。
  • 2020年5月油料市場供需形勢分析:國產植物油價格上漲
    中商情報網訊:國產植物油價格上漲,國際油脂價格下跌。國產油菜籽即將集中上市,受中加關係趨緊及進口大幅減少影響,價格有望趨穩。食用植物油進入傳統消費淡季,受需求弱勢影響,預計價格穩中趨弱。全球經濟持續低迷,食用植物油消費需求不振,庫存壓力增加,預計國際油籽和植物油價格弱勢運行。
  • 2020年7月油料市場供需形勢分析:國內外食用植物油價格繼續上漲
    (四)1-6月累計,食用油籽進口量大幅增加,食用植物油進口量小幅減少。1-6月累計,我國進口食用油籽4811.72萬噸,同比增16.6%,進口額196.45億美元,同比增11.9%;進口食用植物油485.81萬噸,同比減1.2%,進口額35.70億美元,同比增12.6%。
  • 油脂系列報告――菜油
    全球市場遭遇系統性風險的時候,通常具有剛需的農產品要比工業品更受資金的青睞,近期油脂走勢相對堅挺。10月下旬以來菜油上漲是在低庫存背景下,國家再次收儲引起的,即使在全球商品普遍遭到拋售、原油大跌的情況下,菜油仍然保持一枝獨秀。
  • 油脂油料將維持偏強基調
    中糧期貨研究中心美豆成本端易漲難跌,單邊受成本端強支撐,南美定產前逢低買仍舊是主基調,在目前的供需格局下市場不會放過任何推漲的機會,關注南美天氣,視減產幅度看油籽高度;國內近月大豆和豆粕供應充足,將會繼續施壓豆粕價格表現;油脂繼續維持偏強看待,產地和國內豆油庫存將繼續保持低位,價格不宜過分看空,油粕的強弱轉換還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