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油粕面
印度削減關稅提振棕櫚油進口
每周FOB植物油出口報價(2020年5月至11月)
全球最大棕櫚油進口國印度11月底下調棕櫚油毛油進口關稅10%,以遏制食品價格上漲。自5月以來,棕櫚油出口價格已飆升逾60%,創下6年來的最高水平。植物油的高成本,加上COVID-19的經濟影響,抑制了印度2019/20年的需求和進口。作為對關稅削減的回應,2020/21年棕櫚油進口預測將增加20萬噸,因為較低的關稅將使消費者更能負擔得起棕櫚油。向日葵油預測減少了10萬噸,以應對全球供應緊張和市場上棕櫚油進口的增加。由於COVID-19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弱,假設2021年經濟好轉,植物油需求有望恢復。
五月份以來,所有主要植物油的價格都大幅上漲。關鍵產區的不利生長條件,加上中國強勁的需求,推高了油籽價格。這些因素導致目前油價上漲,同時印尼和馬來西亞棕櫚油生產放緩,減少了可出口供應。自2019年11月以來,棕櫚油和其他食用油之間的價差已經縮小,因為高價格促使人們轉向棕櫚油等較便宜的油。只要植物油價格保持高企,這些趨勢預計將繼續下去。
市場要點
阿爾及利亞新建壓榨廠擴大大豆進口
阿爾及利亞大豆、豆粕和油進口
阿爾及利亞大豆進口量大幅增長,從2017/18年度的不足150噸增加到2019/20年度的55萬噸以上。據美國大豆出口協會(USSEC)稱,阿爾及利亞第一家大豆壓榨廠於2020年初開始運營。隨著壓榨能力的不斷提高,阿爾及利亞有望成為大豆出口的增長市場。2018年以來,阿爾及利亞一半以上的大豆進口來自巴西,約20%來自美國,其餘由加拿大和烏克蘭供應。2017/2018年,受家禽飼料行業推動,阿爾及利亞是豆粕進口大國之一,進口量150萬噸。然而,在過去兩年裡,豆粕和豆油的進口量有所下降,預計還會進一步下降,因為家禽飼料的需求和食用油的消費越來越多地被國內壓榨所滿足。
如果阿爾及利亞效仿埃及、突尼西亞、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這四個國家在過去15年中啟動或擴大了大豆壓榨能力)的趨勢,那麼大豆加工最終可能佔到豆粕總消費量的90%或更多。歷史還表明,加工設施的增加往往先於豆粕和豆油消費的加速增長,在設施建立後的10年裡,市場增長了2至9倍。這為美國大豆出口打開了機遇,加上巴西,佔全球大豆貿易的85%左右。
本月,隨著產品產量的增加,也被添加到FAS大豆平衡表表資料庫中。
歐盟對美國花生徵收25%關稅,影響尚不清楚
歐盟對美國花生,包括貝殼(120241)和果仁(120242)徵收25%的關稅。根據美國協調代碼第20章出口的焯過的花生也包括在內,因為它們在進入歐盟時被列為花生仁。該關稅於11月10日生效,但不包括在該日期之前裝載和運輸的花生。自2018年6月20日起,已對美國花生醬徵收25%的關稅。
歐盟花生進口
在2019/ 2020之前的5年裡,美國對歐盟的出口約佔花生出口總額的27%,相當於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出口份額,價值約為1.6億美元。截至2020年7月的12個月裡,與美國花生銷售年相對應的總出貨量大幅下降至8000萬美元。2019/ 2020年的花生總量降至前一年水平的一半,約為8.2萬噸,總出口份額降至11%。
美國2019/ 2020年出口的下降是由於阿根廷花生的大量供應和激進定價影響了所有市場的出口量。不與阿根廷競爭的美國帶殼花生的銷量未受影響,接近2018/19年的水平。自2017/18年以來,花生醬出口額下降了80%,出口量下降了84%,此前在營銷年度的晚些時候,歐盟對美國花生醬徵收了更高的關稅。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從加拿大進口的花生醬增加了近9倍,達到5400噸。由於這些花生醬主要由美國花生製造,美國花生生產的花生醬出口淨降幅要小得多,僅為三分之一多一點。
歐盟對美國花生出口徵收關稅的影響尚不清楚,因為花生米出口已經較去年的歷史水平下降了一半以上。然而,儘管來自阿根廷的競爭持續強勁,美國出口總額預估僅略低於2019/20。25%的關稅將降低美國花生在歐盟的競爭力。然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買賣雙方吸收額外成本的意願。全球花生供應仍然有些緊張,特別是高價值花生,美國花生在這些地方最具競爭力,消化成本上漲的能力也更強。鑑於2019/20年美國花生出口量接近紀錄高位,部分因帶殼花生對華花生銷售強勁,對歐盟出口進一步下滑對出口總額的影響,將小於明年中國需求增加的影響。
2020/21展望
預計全球2020/21年度油籽產量為5.96億噸,較11月減少100萬噸。大豆、葵花籽和棉籽產量的下降抵消了油菜籽和花生產量的上升。油菜籽和大豆的出口增加了100萬噸,達到1.92億噸。大豆出口隨著加拿大和烏拉圭產量的增加而增加。
預計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油菜籽產量將上升出口。進口由於棉籽供應減少以及阿爾及利亞大豆新數據系列的加入,巴基斯坦需求強勁,大豆和油菜籽價格上漲。儘管阿根廷的大豆產量下降了100萬噸,但油籽壓榨量仍略有上升。阿根廷的大豆壓榨受大豆產量預期下降和壓榨量持續疲軟的影響,美國和其他市場大豆壓榨量增幅較大,包括阿爾及利亞的加入,抵消了跌幅。美國對油菜籽的需求持續強勁,大豆壓榨量不斷增長,全球期末庫存量仍略降。
本月蛋白粕和油脂貿易出現小幅變化,其中蛋白粕貿易呈下降趨勢,而油脂貿易則上升。阿根廷豆粕出口下降80萬噸,但部分被美國較高的出口預測抵消。菜籽粕出口略高,進一步抵消了阿根廷豆粕出口下降的影響。阿根廷豆油出口略高,儘管壓榨量下降,但生物柴油需求疲軟增加了食品部門的可出口供應。
受需求因素影響,油菜籽和棕櫚油貿易也略有上升。油脂庫存增加了100萬噸,主要是受阿根廷、阿爾及利亞和埃及豆油數據系列修正的帶動。預計美國大豆季節平均農產品價格將上調15美分,至每蒲式耳10.55美元。
出口價格
11月大豆出口價格
全球三大出口國的大豆出口價格連續第六個月走強,達到2014年年中以來的最高價格。由於強勁的出口需求、南美供應枯竭以及2019/20年度以來的庫存結轉率下降,價格在整個月內大幅上漲,但由於銷售開始放緩,11月底開始走軟。
11月豆粕出口價格
整個11月,豆粕價格進一步走強,主要與大豆價格攀升同步。
11月豆油棕櫚油出口價格
由於植物油需求強勁,南美大豆壓榨量減少,歐洲向日葵壓榨量減少,11月植物油價各持續上漲。阿根廷豆油價格均超過美國和巴西,導致美國豆油對阿根廷的價差為2017年5月以來最大。
棕櫚油價格繼續上漲至六年半高點,緊隨強勁的競品價格,以及對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減產導致供應緊張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