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以後追著孩子餵飯累死,1歲以前這種食物就要多吃

2020-12-14 騰訊網

媽媽們有追著寶寶餵飯的經歷嗎?孩子在前面扭著屁股可勁地跑,你端著飯碗舉著湯勺在後面噠噠地追。一頓飯下來,你和寶寶的運動量都超標。

為此,很多媽媽花了很多心思給寶寶買玩具、陪寶寶玩耍,就為了讓他乖乖地吃完飯。

其實不需要這麼麻煩,只要一種食物,不用陪玩,也不用花太多錢,既能鍛鍊寶寶,還能讓寶寶學會自己吃飯,這種食物就是——手指食物!

什麼是手指食物?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顧名思義,手指食物就是適合寶寶用手抓著吃的食物。

這個概念對很多媽媽來說還比較陌生,因為在大多數家庭中,「大人餵、孩子吃」還是一種毋庸置疑的餵養模式。

圖片來源:網絡

在全國性的餵養調查中,有 30% 家長在十多項錯誤餵養方式中至少佔了一項。而給孩子自主進食的機會,是被很多家庭忽略的。

手指食物,有利於幫助寶寶自主進食。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特別建議為嬰兒準備一些便於用手抓捏的手抓食物,鼓勵嬰兒嘗試自己餵食,比如香蕉塊,煮熟的土豆塊和胡蘿蔔塊,饅頭,麵包片,切片的水果蔬菜和撕碎的雞肉等。

香港衛生署

當寶寶懂得伸手抓食物時,家長可以預備容易拿起的食物,給寶寶抓著吃。如嬰兒餅乾或煮軟已切成 7 至 10 釐米長的番薯、菜莖、紅蘿蔔、西蘭花等。

《7~24 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

耐心餵養,鼓勵進食,但決不強迫餵養。鼓勵並協助嬰幼兒自己進食,培養進餐興趣。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當孩子能獨自坐起來的時候,你可以給他一些用手拿著吃的小食物,讓他學著自己吃。大多數孩子在大約 8 個月大的時候可以學著自己吃東西。

手指食物有哪些好處?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1. 提高寶寶的自信心

寶寶如果自己有機會像崇拜的成人一樣吃東西,會提高他們的自我評價,增強信心。

2. 增強寶寶的自理能力

讓寶寶學會自理,並非不管他不愛他,而是讓他從能力和心理都真正獨立起來。

3. 方便大人

如果孩子能自己吃一些食物,家長也能得到一些休息。

4. 擺脫餵養困境

對於一個抗拒餵食的寶寶,家長可能會覺得「我做得不好吃」、「孩子出了什麼問題」。因為擔心寶寶的健康,而在焦慮中使用強迫餵食、道具哄逗等錯誤的餵養方式。

其實,你只是沒找到那個關鍵點:讓寶寶自己吃。

何時添加手指食物最好?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可以選擇以下三種時間開始:

1. 剛添加輔食時

這個階段讓寶寶戳戳、拍拍、捏捏,感受食物質地,提高進餐興趣。不要指望他能真的吃進嘴裡多少,抱著「就是給你浪費、給你玩」的心態就可以了。

2. 8 個月左右

大部分 8 個月的寶寶探索世界的興趣更濃,動手擺弄面前食物的意願更強烈,受到挫折時不愉快也能很快被下一波好奇心修復。經過兩個月「逮啥吃啥」的生活,他們的手—眼—口協調性有所發展,更容易把食物送入嘴裡。

如果是提早添加了輔食,手指食物也可以相應提早。8 個月並不是硬規定,更推薦用下面第三種方法。

3. 當寶寶很抗拒被餵食時

抗拒勺子:勺子伸過去時扭頭躲避、皺眉頭、拍掉勺子裡的食物、搶奪勺子扔到地上;

食慾降低:對食物不感興趣、吃幾口就哭鬧、餵到嘴裡的頂出來;

情緒煩躁:拍桌子、用頭撞餐椅、啃椅子、還沒吃就哭鬧。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那我家寶寶還沒出牙,是不是不能添加?

手指食物的提供,以及輔食粗糙度的變化,都不以寶寶的出牙數為判斷依據。只要寶寶想自己吃了,就該提供手指食物;只要寶寶吃了足夠次數的輔食、到了一定月齡,就該增加輔食的粗糙度。

錯過添加敏感期了,現在是不是太晚?

「敏感期」這個詞可能被想像得過於嚴重。在寶寶最需要、也最適合鍛鍊的時候及時提供環境及幫助,能讓他更好地掌握;但當時沒添加,也不代表寶寶永遠都不會了,現在添加可能需要花更長時間來讓寶寶習慣自己吃。

添加什麼樣的食物最好?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什麼月齡添加什麼食物大有講究。

不同月齡的寶寶咀嚼能力、處理食物的方式是不同的。如果給他不合適的手指食物,相當於給小學生做大學生的題,肯定遭到失敗。沒達到鍛鍊目的不說,還可能惹怒或嚇到了寶寶。

階段 1(6~7 月齡):胡蘿蔔、土豆、南瓜……

階段 2(8~9 月齡):芒果、發糕、牛油果……

階段 3(10~11 月齡):蘋果、餃子、哈密瓜……

階段 4(1 歲+):其他……

總體來說,初期的手指食物軟硬程度應該是這樣的——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你拿起來不會散不會斷;你用拇指食物輕輕一捏可以捏爛。

切成不同大小和形狀的食材需要蒸/煮不同的時間,多試幾次就能找到規律。用蒸或者煮的方式都可以,煮出來的食物更「溼潤」一些。

手指食物就是要做成長條狀的嗎?

寶寶抓握東西的手法是不斷進步的。

剛開始只能把東西包裹在小拳頭裡(像握一支筆),此時給他提供長條棍狀的食物會更適合。

隨後他會把手掌打開,用拇指和其他四指相對著抓起東西(像抓一個本子),此時除了長條狀,還可以給片狀的食物,。

當他能用拇指食指對捏起較小物品的時候,塊狀的、圓形的食物都可以提供了,幾乎所有食材的形狀都能搞定。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寶寶吃手指食物常見難題

1. 被卡住

寶寶吃手指食物出現卡住的情況非常正常。這就像寶寶學習走路,剛開始總是踉踉蹌蹌要跌倒。但每次失敗都積累了經驗,總有成功的一天。

但如果寶寶每次吃手指食物幾乎都要卡住,有可能是你提供的食物並不合適,

發現寶寶被卡住,家長可以這樣:

提前學習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備不時之需;

保持冷靜:哪怕心裡波瀾壯闊,表面還要風平浪靜。拍背、餵水、大呼小叫等反應都會讓孩子更恐懼、更哭鬧、甚至加重乾嘔的反應。沒被食物嚇到,反而是被家長嚇到了。你只需要冷靜地看著他、溫柔地告訴他「沒關係」就可以了,等他平靜下來,可以再繼續嘗試。

2. 吃太多吐了

食物處理成比較適合寶寶一兩口的大小,比如發糕要切成條或者片,如果你直接給他一坨發糕,寶寶肯定是全部塞嘴裡的。

如果有很多手指食物要提供,每次給一兩根就可以了,不要全部擺放在面前。

如果你已經做到了以上幾點,就只需要耐心等待了。「到底我的嘴巴能處理多少食物」這個問題,交由寶寶自己去學習和領悟。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3. 不愛吃

寶寶剛接觸手指食物時,食物 ≈ 玩具。他並不認為「這是要給我填飽肚子的東西」,「不吃它就要餓肚子的」,所以不要期待他馬上認識到這一點。

拍、玩、捏、丟,都是對「這個奇怪的玩具」感興趣的表現,他對待其他玩具也是一樣的動作。只要對食物感興趣,就一切好商量,怕只怕連拍玩丟都沒有。

拿同樣的食物餵自己吃,示範給他看;

讓他拿起來餵給你吃;

抓著他的手往嘴裡放,引導遞送的動作。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如果這些你都試了,寶寶還是不往嘴裡去,那可能與天生氣質有關,如果他是謹慎、觀望、遲疑的寶寶,對手指食物的熱情也會較低。

4. 吃進去就吐出來?

有幾個可能:

經過一段時間的輔食,寶寶有了自己的食物口味偏好,經常提供的這種食物他不愛吃、吃膩了;

吐食物期到來了。不需要特別處理,吐出來的可以拿著再餵一次,還吐,就餵其他的,吐完收走所有食物。

5. 家長還要餵嗎?

寶寶能獨立完成一餐,時間大約在 1.5~2 歲之間,在這之前自己吃會比較狼藉,家長還是需要輔助餵食的。尤其是一些精細動作發育較晚的寶寶,控制手指食物的能力也會弱一些,如果完全靠自己吃可能吃不飽。

一餐食物可以提供一部分餵食的,一部分自己吃的,具體看寶寶自己進食的意願情況。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6. 吃進去拉出來不消化?

在食物軟硬程度合適的前提下,不會有過多「嚼不爛」的食物。胡蘿蔔、菜葉、香菇、木耳、玉米等食物,都是很難咀嚼徹底的,所以經常會在大便裡面看到,不用詫異。

7. 吃起來太髒怎麼辦?

建議一定要買幾個東西:

易打理的防水圍兜或反穿衣;

款式簡單好清潔的餐椅;

地上鋪報紙、浴簾或一次性桌布。

都能減輕餐後工作量。

如果是夏天,吃完後連人帶椅子一起衝個澡也很方便。

本文經由 註冊營養師,復旦大學營養學碩士 李靚莉審核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相關焦點

  • 不想以後累死累活餵寶寶吃飯,1歲前要多讓寶寶吃這種食物!
    沒有孩子之前,從來沒有想過吃飯會是一個問題,想想自己小的時候哪有讓爸爸媽媽催促著吃飯的,都是老老實實地坐在桌子旁,規矩地吃飯,吃完再下桌玩。 現在呢?各種催促,各種花招,為的就是讓孩子能好好吃飯,真是操碎了心啊!
  • 2歲前,讓寶寶學會4個吃飯技能,以後不用追著餵了
    8 個月——嘗試手指食物 如果不想以後總追著孩子餵飯,在他 8~9 個月大的時候,趕緊把手指食物安排上。▲手指泡芙條,發發超愛手指食物對寶寶鍛鍊自主進食非常有幫助,而且每個孩子都有不想吃輔食的時候,與其逼他多吃一口,不如把吃飯的主動權交給孩子,他會更願意吃哦~
  • 2歲的孩子吃飯滿屋跑?3種食物別再餵了,難怪娃變成「吃飯難」
    上周末的時候領著孩子去鄰居張奶奶家串門,沒想到都已經一點多了,張奶奶的小孫子還沒吃飯,一進門就看到張奶奶在給孩子餵飯。小孫子在家裡的客廳上躥下跳,張奶奶一邊招呼著坐下,一邊還得繼續追著孩子餵飯。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種情況,家裡恨不得全體出動,來哄著孩子吃飯,一頓飯磨磨唧唧能吃上一個小時,一直到飯都涼了,但是又不能讓孩子不吃飯,家長就開始採用這種追著趕著吃飯的策略。
  • 當媽的這樣給孩子餵飯,害了孩子還不知道
    相信每個寶媽都有這樣的經歷,每次吃飯的時候,孩子總是不配合,必須拿著飯和勺,滿屋子的去追他,明明自己肚子也很餓,卻一定要先緊著孩子。餵寶寶吃飯真的對他好嗎?很多寶媽都不知道,培養孩子自主進食的習慣,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 日本孩子吃飯不用操心,中國孩子吃飯要追著餵?食育課該上線了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乖乖吃飯,苦口婆心的去勸說孩子吃飯:「孩子你快點吃這個,這個好好吃啊!」「你還不好好吃飯我就把你飯拿去餵貓!」「你現在不吃晚點我就不給你吃了,晚上餓了也沒東西吃!」諸如此類。
  • 12歲孩子癌症晚期,平日裡追著餵飯,喝飲料,熬夜,都是罪魁禍首
    1.12歲的小男孩被診斷為肺癌晚期,父母晴天霹靂。錢江晚報前段分享了一個12歲男孩小家被確診為肺癌晚期的故事,讓全網的家長提心弔膽,也讓網友們倍感唏噓。12歲,最是青春年幼的年紀,甚至還處在身體發育的階段,怎麼想都跟癌症晚期這種事情是扯不上關係的,但是,經過湖南省腫瘤醫院的診斷,小家確實是癌症晚期。
  • 3種食物,吃一次等於吃8個塑膠瓶,孩子積食不長個,家長別餵了
    娟娟才6歲,平時嘴巴甜人也外向活潑,但是娟娟的父母總是擔心女兒的身高,因為娟娟的身高才跟4歲的孩子一般高,平時也不愛吃飯且易生病,把一家人折騰得夠嗆,上次因為腹痛被送進了醫院,檢查後是積食了。娟娟長期積食,脾胃不和,導致很多食物都消化不了,也就吸收不了營養,從而阻礙了娟娟的身高發育。
  • 4歲孩子入園不會用筷子,媽媽:給我娃配勺專人餵,園方:退學吧
    寶寶不會用筷子或者勺子吃東西,家人就只能東一口、西一口的喂,吃一頓飯少說也得一個小時,飯碗裡的食物也總是熱了涼、涼了熱。有的寶媽也許會說:「孩子還小,等他們長大了,就會自己拿筷子吃飯了」。這一句話深深的透漏出媽媽對孩子的溺愛,你有沒有想過你的這種溺愛有可能會毀了孩子。
  • 孩子獨立吃飯的黃金期,錯過了就等著追在屁股後面餵吧
    其實呀,娃不好好吃飯,很可能是餵出來的,不妨跟隨我的腳步,帶大家一探究竟!娃腸胃消化功能本來就比較薄弱,如果長期或是不按規律餵飯,很容易餵過量,導致娃腸胃生病,可以說是百害無一利!娃要是總被餵飯,吃飯可就缺了新鮮感,少了探索食物的過程,甚至還可能抗拒一些食物。要是娃到了五六歲還得餵飯,手嘴眼的協調能力怎麼得到鍛鍊?
  • 餵飯危害大!這3個壞處會害了寶寶
    作者簡介:盼盼,90後媽媽,家有19個月大的小棉襖當你點開這篇文章的時候,家裡八成是有個需要追著餵飯、不好好吃飯的娃了。好巧哦,我曾經也是。自從了解到餵飯會給自己以後挖很多坑之後,老母親我果斷放棄了,也同步了家裡的老人,儘量讓小傢伙自己吃飯。讓寶寶變成合格的小吃貨,我的秘訣就是四個字:學 會 放 手事實上,在我女兒1歲生日宴上,她就仿佛知道今天自己要長大一些一樣,扶著碗拿著勺子三番五次的嘗試,最後終於能夠用勺子把飯送進了嘴裡。
  • 育兒小課堂 | 你還在追著孩子餵飯嗎?
    羨慕別人家的孩子食慾那麼好,那麼能吃,而自己家的孩子,吃個飯像打仗一樣,追著到處跑,吃兩口就不吃了?不愛吃飯,愛吃零食,到了飯點不餓,吃幾口就不吃耍脾氣。吃飯後覺得腹脹,容易噁心、嘔吐等等。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
  • 1歲寶寶能吃「大人飯」嗎?世衛組織:未達三個標準,再饞也別餵
    蕭兒媽媽在後臺提問:給寶寶添加一段時間輔食了,婆婆總說孩子大了喝米粉沒啥營養,偷偷背著我給孩子吃大人的飯菜,紅燒肉、火腿、米飯等樣樣沒落。雖然寶寶馬上滿1歲了,但我還是挺不放心的。在很多「老舊」觀念中,孩子從斷奶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長大,既然不用吃奶那就得吃飯。於是家長給寶寶添加了一段時間輔食之後,看他吃得挺好,為了圖省事兒就讓他跟著自己吃「大人飯」。
  • 寶寶自己動手吃飯,從1歲、2歲開始?不,從吃第一口輔食就要開始
    寶寶吃飯,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畫面:全家追著喂,甚至追到大街上、公園裡;寶寶不吃,怕餓了怕營養不夠,家長非「填鴨式」餵;飯冷了,回爐熱,熱一次又冷又熱;寶寶想自己動手嘗試,家長大喊「別動」,把桌子全擦乾淨,繼續給孩子餵飯。這些場景,有沒有太熟悉。但是,為什麼我們不能讓寶寶自己吃飯呢?
  • 2歲孩子被餵飯撐壞胃,醫生友情提醒,如果你也這樣餵飯趕緊改正
    養孩子很痛苦的一件事情就是餵飯,脾氣不好的家長千萬不要去餵飯,真的會氣到半死。孩子不喜歡吃飯,每次都是只吃一口,吃完就跑,一碗飯想要吃完,整個客廳至少要繞一圈。但是父母又擔心孩子,如果不吃飯對身體傷害過大,因此就想盡辦法想讓孩子吃得多,一不小心就造成了暴飲暴食。
  • 為什麼孩子「坐不住」兒童餐椅,只有座椅選的對,才能告別追著餵
    案例普普家的寶寶很是調皮,每次餵飯的時候普普都要追著孩子跑,吃飯就是一場遊擊戰,給寶寶買了餐椅之後,孩子一開始還很配合的坐在椅子上乖乖吃飯,可是到了後來就開始不老實了。有的時候飯還沒吃完就不安分的起身,站在椅子上。
  • 孩子吃飯總要人餵,如何讓娃獨立進食?
    以前都是一窩蜂的去追著喂,現在好像衝向另外一個極端,一窩蜂的逼著孩子自己吃,一歲不會用勺子好像就落後了似的。二,練級殺怪階段時間:1歲左右特點:娃表示一定要自己吃,堅決不要喂!要注意觀察,覺得娃折騰累了,就提供一下餵飯服務。如果被拒絕,那就乖乖撤桌子。不要妄想讓娃「多吃最後兩口」,你絕對餵不進去的,相信我!如果擔心寶寶實在吃太少,就提供一些手指食物作為補充。關於娃怎麼餵自己,用手還是用餐具,怎麼拿勺子等等統統不要管也不要教,頂多教一次做個示範,讓娃自己去探索合適他自己的方式。
  • 孩子吃嘛嘛不香?想大口吃飯用一百種的哄餵,不如做到這4「狠」
    孩子有一種逼急了就逆反的本能保護,吃飯也是如此,如果吃某種東西時很不愉快,下次再見到這種食物就會很討厭它,所以逼孩子吃飯反而會破壞正常食慾,甚至引起孩子厭食,長期得不到復原。然而,在吃飯的問題上,對那些恨不得掰開孩子的嘴餵飯的父母來說,他們不認為自己讓孩子多吃有什麼不對,也不相信這是幹涉,他們堅信這是關心和愛。假如有人讓他少管管孩子,多給孩子一些吃飯自由的話,就如同讓他放棄做家長的權利一樣難以接受。
  • 還在等6個月給寶寶餵米糊?BLW自主進食法,孩子吃飯不用追著餵
    這種輔食餵養方式,不僅可以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還可以鍛鍊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避開寶媽餵輔食的階段,讓寶寶從吃輔食開始,就可以自己吃飯飯。BLW自主進食法相比傳統輔食,有哪些明顯優勢呢?而且從寶寶一開始接觸輔食,就讓他鍛鍊自己吃,也就可以從根源上避免追著餵的問題了,為帶娃減輕了不少負擔。如何用BLW的方法給寶寶添加輔食呢?
  • 關於輔食的謠言,寶媽們不要輕信,別早早餵孩子「大人飯」
    ▼更易生病 專家建議,1歲之前,不要給寶寶食用鹽;滿1歲之後,可適當的循序漸進添加少量的鹽;滿3周歲時, 孩子多大能吃「大人飯」 通常情況下,當孩子滿2歲之後可嘗試給他們餵「大人飯」。
  • 1歲內輔食添加有規律,有種食物不適合給寶寶吃,很多家長還在餵
    孩子剛出生的那段時間,主要的食物來源就是母乳,其中豐富的營養物質能充分滿足生長發育的需求,等到添加輔食的時候,寶媽就要關注輔食的營養、性狀和味道,除了符合孩子的口味,還要起到鍛鍊咀嚼能力和促進發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