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初秋養生,你不得不看的幾條建議!

2020-12-18 荊棘開花嗎

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而且有「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說法。在中醫裡,講脾不離胃,講胃不離脾,脾胃是整體概念,包括整個消化系統。

脾胃有問題,不但影響食慾、睡眠、情緒,時間長了,還會引起器質性疾病。相反,脾胃健運,能讓身體氣血充足,保證各個器官有條不紊地工作。

但是,在壓力大、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喝酒、暴飲暴食、愛吃冰冷、吃醃製食物、久坐少動、焦慮緊張……種種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讓原本脆弱的脾胃更不堪重負。

脾胃不好會有哪些症狀?

1、臉色發黃。一個人的臉色暗淡發黃,可能是脾虛,主要表現為吃飯不香,飯後肚子發脹,有腹瀉或便溏症狀。

2、鼻頭暗淡。用手摸摸鼻頭會發現有一個小坑,以小坑為中心,周圍就是反映脾臟生理功能、病理變化最明顯的區域。如果鼻頭髮紅是脾胃有熱證,表現為特別能吃,但吃完容易餓、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膩等。

3、睡覺時會流口水。《黃帝內經》中還指出「脾主涎」,這個「涎」是脾之水、脾之氣的外在表現。一個人的脾氣充足,涎液才能正常傳輸,幫助我們吞咽和消化,也會老老實實待在口腔裡,不會溢出。一旦脾氣虛弱,就會出現睡覺時會流口水的情況。

4、精神狀態不佳。脾胃運化失常,容易導致健忘、心慌、反應遲鈍等。相反,脾胃健運,能讓大腦得到滋養,就會神清氣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

夏季養脾胃的6個建議

1. 規律飲食、定時定量、細嚼慢咽

這是保養脾胃的第一步,特別是本來有胃病的人,更要少吃辛辣、刺激和生冷食物。此外還要注意三餐定時,吃飯要細嚼慢咽,更不要邊走邊吃,吃飯時不要做其他事情。

2、揉鼻頭

首都醫科大學中醫學系教授王鴻謨介紹,每天揉鼻頭二十分鐘,可以改善胃脹氣等症狀。

3、按摩足三裡

足三裡(膝眼下3寸處)是「足陽明胃經」的重要穴位之一,每日按揉50-100次,能調中理氣、健脾和胃,適用於各種類型的脾胃病變。

4、吃對食物

夏季是養脾的關鍵時期,應該結合健脾祛溼等方法進行食補,蓮子、綠豆、絲瓜、陳皮、鯽魚、鴨肉等食物都是不錯的選擇。另外,多吃薏仁、茯苓和粳米煮的粥,也能起到滋養脾胃的作用。

5、揉肚臍

一隻手掌心貼著臍部,另一手放在手背上,順時針方向揉腹,每次5分鐘,每天1-2次。此法能溫陽散寒、補益氣血、健脾和胃、消食導滯。

6. 飯後慢慢走

中醫有「以動助脾」的養生觀念,飯後散步有助於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但是不建議吃完飯馬上散步,而是要休息至少30分鐘再進行。

相關焦點

  • 「內傷脾胃,百病由生」,養好脾胃才是根本
    這裡提到了人體營養過程中的重要器官「脾胃」,也是中醫最常提到的。中醫的「脾胃」和西醫解剖學所講的脾和胃不是一個概念,它並不是簡單的代表消化系統中的某個器官,而是形態和功能的統一體。古語有云「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古人十分重視脾胃在人體中的作用,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主升、胃主降,二者互為表裡。
  • 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脾胃不好如何調理?
    中醫五行中脾胃屬土,肝屬木,這個土地不好了,上面的木頭就別想好,各種肝火大了,肝氣鬱結了,你肝不好,一般又會影響到眼睛,不然為什麼菊花茶功效是清肝明目!然後就是脾胃不好容易生溼氣,脾胃不好的時候就不能把水溼很好的運化變成身體的津液,這個水溼運化不了堆積在身體裡就會形成溼氣,溼氣重了之後人身體也會出現很多毛病,比如好生溼疹,比如人總感覺頭腦昏昏沉沉,比如大便黏膩不容易拉出來,怎麼擦屁股也擦不乾淨!還容易沾馬桶!
  • 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補脾是一切疾病治療的關鍵
    在中醫裡,提到胃就不能不說脾,脾胃是健康的「根」,若脾胃功能不強,就會引發很多疾病。因此養生必須先養脾胃,胃強身體才強壯,胃弱身體就虛弱。如果把長壽比喻成蓋房子,保護好脾胃就是打地基,根基不牢,吃再多營養品、保健品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 脾胃不好百病生?醫生提醒:謹記這3點,或可幫你養出健康好脾胃
    導語:生活中有很多的壞習慣會導致身體出現不健康的問題,尤其是在現今社會裡,人們常常在生活上比較的隨意,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什麼時候睡就睡,什麼時候睡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導致脾胃不好的情況非常常見。脾胃不好百病生?《黃帝內經》講:「脾胃是後天之本,脾胃不好百病叢生。」
  • 脾胃虛,百病生嗎?脾胃不好的人,大多有這4大特徵,該如何調理
    脾胃虛,百病生嗎?脾胃不好的人,大多有這4大特徵,該如何調理中醫把脾稱之為後天之本,《景嶽全書》記載:「胃氣為養生之王,是以為養生家必當以脾胃為先」。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已經和以往的古人產生了很大的區別,脾虛也不再是由營養不足而引起。
  • 脾胃不好百病找!中醫一碗湯,補脾益氣,脾胃一調百病安
    不過除了這個比較常見的以外,脾和胃居於人體中焦,所以脾胃之氣又被叫做「中氣」,脾胃氣虛又叫中氣不足,說到這很多人就想起來了,原來中氣是這個意思!但是,中氣的作用遠超出你的想像。「氣」與血相對,養生先養脾如何理解「氣」,詳細解釋見舊作《中西醫結合二十講》第一講。先說「中」。中者,相對於「外」。中醫分人體為中外。
  • 內傷脾胃
    內傷脾胃者辨有餘與不足內傷者謂勞役過多,飲食失節致傷脾胃之氣,氣虛而發熱也。東垣制補中益氣湯治之,其效捷如影響(比喻速度快,效果好)。
  • 脾胃養得好,百病不來找 名老中醫教你如何養護脾胃
    問題十之八九出在脾胃上。中醫理論認為:脾主運化,是「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脾胃功能正常與否,是保證人體健康與否的一個重要方面。口唇乾燥、流口水、便秘、黑眼圈、鼻翼發紅、肌肉鬆弛、舌苔厚重,你身體有這些症狀嗎?如果有,一定要當心了,可能跟脾胃不和有關。
  • 脾胃不好,則百病生!提醒:養脾胃的3個方法,值得我們借鑑
    脾胃健康對人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中醫有言:脾胃不好,則百病生。簡單一點講,就是脾胃健康,整個人都神採飛揚,充滿活力,如果脾胃比較的虛弱,則與之相反,若不經風甚至疾病找上門,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調理自己的脾胃。脾胃不好,則百病生第一病、腎虛腎藏精,為先天之本。脾主運化,是後天之本。
  • 夏季脾胃養護,巖藻多糖來助力
    中醫認為:「脾胃乃後天之本」,並有「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說法。脾胃不好,身體就容易出問題,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疾病,所以要對它們好一點。
  • 【養生】脾胃和,五臟安,百病消
    脾胃這個陣地一旦失守,身材走樣、容顏憔悴事小,暴躁易怒、氣血虧虛事大……反之,脾胃好,氣血和,人的性情也會少去許多糾結和稜角,也就更容易感覺到幸福和快樂。如果發現自己有胃痛、腹脹、反胃、腹瀉、便秘、身體倦怠乏力等現象,就是脾胃虛弱的表現,而如果發現經常打嗝、反胃、一吃就吐、下肢和眼皮水腫、便血、尿血、牙齦出血、失眠、腳臭等情況,也很可能是由脾胃虛弱引起的。
  • 脾胃虛弱百病生 8種調理脾胃的方法!
    中醫和西醫對脾胃的看法理解也各有不同,那麼脾胃虛弱有什麼表現,以及危害嗎?哪些方法可以調理脾胃?  脾胃中西醫理解大不同  脾胃主要是消化功能。西醫把脾胃腸叫消化系統。中醫認為脾胃絕不是消化那麼簡單。脾胃相當汽車的發動機,如果發動機出問題了,短期看可能沒問題,只是發動機本身的問題。但日久的話,尤其程度嚴重的時候,就可能影響到全身。
  • 脾胃是後天之本,脾胃好了,身體棒棒
    有句話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脾胃是後天之本」,可見脾胃是我們身體健康的根基,並有「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一說,可見,保護脾胃,多麼重要。我們吃下去的食物先由胃初步研磨、消化,再由脾進行再次消化,取精華、去糟粕,把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轉運至全身。 中醫認為,講脾不離胃,講胃不離脾,脾胃是整體概念,包括整個消化系統。脾與胃在生理上息息相關,在病理上也相互影響。 胃功能不好,必然會影響脾的運化,所以臨床上患者往往同時出現食欲不振、飯後腹部脹飽、消化不良等症狀。
  • 脾胃不好百病生,一味中藥,可調理一切脾胃不適
    人體的五臟六腑中,如果說脾胃是人體中最重要的一對組合一點也不為過,為什麼這麼說呢?中醫講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 常喝紅豆紅棗糯米粥,養生瘦身,皮膚健美氣色好
    在中醫看來,脾胃乃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中醫有「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一說,粥性質溫和,易於消化,營養豐富,故而最能養脾胃,脾胃健旺則「百病除」,就能達到養生的目的。粥,是一種將五穀煮成稠糊狀的食物,古時稱為包糜、酏,老百姓俗稱為稀飯。粥是歷代中國人美食和養生的最佳「代言」。明代詩人張方賢就曾寫過一首《煮粥》詩:「煮飯何如煮粥強,好同兒女細商量。
  • 脾胃不足百病生,這5個習慣正在損傷你的脾胃
    為何脾胃一虛百病生?脾胃是一對好兄弟,脾胃不和可以簡單理解為這對兄弟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很好地和諧相處或者繼續合作了。其清者即津液,由脾吸收運化送至全身各處。其濁者,由胃下行至小腸,再行進一步消化。經胃的初步消化之後,下送於脾,由脾再進一步消化與吸收。中醫說脾主運化的生理功能,可以理解成「人體食物加工廠」。
  • 百病多由痰作祟, 怪病從痰治!
    古語有云「百病多由痰作祟, 怪病從痰治」。諸種痰證,皆因外感風寒六淫之邪,或由內傷七情、飲食之患,致使氣逆液濁,津液停滯凝結所致。
  • 脾胃不好什麼表現?這樣保養簡單實用
    自古就有「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一說。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質量也會降低,出現入睡困難、驚醒、多夢等問題。 7、精神狀態不佳 脾胃運化失常,容易導致健忘、心慌、反應遲鈍等。相反,脾胃健運,能讓大腦得到滋養,就會神清氣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
  • 脾胃不和百病生!4個調理脾胃小方法,簡單實用,值得收藏!
    顧名思義就是脾胃的狀況可以影響皮膚的外在表現。如果把人體比作一棵大樹,「脾」就相當於樹根,「皮」就相當於樹葉,根深才能葉茂。所以,脾胃不好的人,從皮膚上就能看出來。2、脾虛皮膚衰老早:皺紋早生、長斑女性到了35歲,陽明經的經氣和氣虛開始衰弱,從而出現面色萎黃、頭髮脫落、皺紋早生、長斑等衰老症狀。
  • 脾胃不好百病生!紅醫生教你一招,健脾養胃,效果或比吃西藥好!
    導語: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患病的機率升高了很多,其中,對於很多久坐的上班族來說,脾胃疾病是最常見的疾病,從中醫的角度來講,脾胃功能受損,就會引發很多方面的疾病,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康是決定人壽命長短的重要因素。脾胃出了問題,很可能連累五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