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社評:「微笑曲線」展現中國經濟強大韌性潛能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微笑曲線」展現中國經濟強大韌性潛能

本報特約評論員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大海有風平浪靜之時,也有風狂雨驟之時,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中國經濟實力厚、動力足、調節力大、抗風險力強,長期向好發展的趨勢沒有改變。只要我們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轉危為機,變壓力為動力,2021年中國經濟必將繼續開足馬力,以不可阻擋之勢奔湧向前。

在即將收官的2020年,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經濟總量有望邁上100萬億元新臺階。在疫情大考的特殊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於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中國經濟經受住了嚴峻考驗,走出一條先抑後揚的「微笑曲線」,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巨大的潛能。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停工的企業,封閉的道路,冷清的機場……年初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世界按下了「暫停鍵」。然而,人們驚奇地發現,在中國,不但全民疫情防控迅速取得戰略性成果,而且一種韌性生長的力量很快打破困局,讓被疫情改變的一切快速重啟、復甦。

在新冠疫情給全球經濟造成嚴重衝擊的情況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出了一系列提振經濟的重大舉措,推動中國經濟增速實現反彈。回望這一年,中國經濟在疫情大考下經受住了各種風險挑戰,從重啟到復甦,從走出陰霾到重拾活力,經濟增速從一季度的「-6.8%」,到二季度「3.2%」的和三季度的「4.9%」,走出一條先抑後揚的「微笑曲線」,顯示了中國經濟強大的韌性活力和強勁的恢復能力,給人以充足的信心和力量。

雄辯的事實再次證明,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大海有風平浪靜之時,也有風狂雨驟之時,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種種跡象顯示,中國經濟升溫趨勢仍在延續。11月三大採購經理指數位於年內最高點,實現「九連榮」,市場預期不斷增強;11月出口增速高達14.9%,外需市場加快改善;11月金融數據多項指標回暖,狹義貨幣(M1)再創新高,顯示企業活力持續增強。不斷增加的轉正指標,超出預期的經濟表現,背後是內需持續回暖、生產加快復甦和新興動能強勢崛起。

以消費為例,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對消費造成了影響,但消費需求沒有消失,而是轉化成為強大的消費潛能。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我國餐飲收入4372億元,同比增長0.8%,增速年內首次轉正。餐飲業的不斷回暖和消費市場的日益復甦,顯示出在國民經濟穩中求進、長期向好的態勢下,居民消費能力全面、快速恢復,彰顯了中國市場巨大的潛力和社會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

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形勢下,綜合考慮周期性和結構性因素、全球疫情控制的不確定性等影響,我們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要更好地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強化科技戰略支撐,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繼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努力延續2020年下半年恢復性反彈勢頭,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十四五」開好局。

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國經濟巨輪暫時遭遇的一場風浪,但它改變不了巨輪行駛的航向。看全局看長遠,中國經濟實力厚、動力足、調節力大、抗風險力強,長期向好發展的趨勢沒有改變。只要我們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轉危為機,變壓力為動力,2021年中國經濟必將繼續開足馬力,以不可阻擋之勢奔湧向前。

相關焦點

  • 中國經濟彰顯強大韌性 GDP增速由負轉正
    來源:央視中國經濟 站穩2020丨GDP增速由負轉正,中國經濟彰顯強大韌性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1.6%,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7%,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經濟學家樊綱把這個過程比作V字形反轉。「這個優美曲線不是一個U字形,是一個V字形,迅速的一個反彈,應該說是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 張玉良:中國經濟的韌性很大程度上來源於中國企業家的韌性
    來源:新浪財經11月29日,「2020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在四川瀘州舉辦啟動儀式。主題為「致敬時代驅動力」,以 「創新性、顛覆性、前瞻性、成長性、持續性」五大維度,尋找在這個轉型時代下引領商業之美,產業創變,時代之潮的引領性企業家。
  • 「中國經濟站穩2020」GDP增速由負轉正 彰顯強大韌性
    疫情在全球蔓延,外資依然對投資中國的前景充滿信心。商貿之都義烏,「義新歐」中歐班列迎來外運高峰。貨櫃卡車排起長隊,一眼望不到頭。一個個同頻共振的場景,彰顯著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復工復產以來,中國經濟以全球意想不到的速度恢復,一步步向上攀爬。
  • 外國媒體和機構:中國經濟具有強大韌性與活力
    多家外國媒體和機構對此予以積極評價,認為中國經濟加快復甦展現了其巨大韌性和蓬勃活力,也為推動世界經濟復甦和發展注入了重要動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措施強大有效」「中國經濟走在世界前列。」中國經濟復甦顯著,外國企業持續看好中國市場。「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措施強大有效。」南非《商報》刊文說,中國通過有效的公共衛生措施控制住疫情,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更加穩健靈活的貨幣政策來推動經濟復甦,為非洲國家在後疫情時代恢復經濟樹立了典範。
  • 外媒積極評價中國經濟穩步前行:具有強大韌性與活力
    多家外國媒體和機構對此予以積極評價,認為中國經濟加快復甦展現了其巨大韌性和蓬勃活力,也為推動世界經濟復甦和發展注入了重要動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措施強大有效」「中國經濟走在世界前列。」中國經濟復甦顯著,外國企業持續看好中國市場。「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措施強大有效。」南非《商報》刊文說,中國通過有效的公共衛生措施控制住疫情,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更加穩健靈活的貨幣政策來推動經濟復甦,為非洲國家在後疫情時代恢復經濟樹立了典範。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中國經濟的深層優勢和韌性活力
    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三季度經濟數據,一系列亮眼的數據表明中國經濟正延續穩定復甦態勢。前三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同比增長0.7%;第三季度經濟增速加快,同比增長4.9%。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經濟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逆勢上揚的發展成績難能可貴。
  • 佳能(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經濟韌性強
    「在全球貿易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的背景下,第三屆進博會如期舉辦,彰顯中國負責任大國擔當,對全球經濟復甦具有重要意義。」佳能(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小澤秀樹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表示。  在前兩屆進博會上,佳能所在的智能及高端裝備展區很受關注。
  • 極不平凡的2020,合肥如何劃出這樣一條「微笑曲線」?
    >一段段生動的剪影,一個個跳躍的數字,映照合肥經濟高質量發展中,超百萬市場主體釋放的強大活力。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來自一個個市場主體釋放的強大活力。這些深層次的「變量」會在更長遠的時段推動合肥充滿韌性的經濟行穩致遠,贏得未來。 政策加碼紓困惠企——市場主體強筋骨、增活力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基本「細胞」,「細胞」活力四射,經濟才會「身強體健」。
  • 韌性與活力: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掃描
    新華社北京8月6日電題:韌性與活力: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掃描新華社記者齊中熙、王雨蕭、樊曦今年以來,面對罕見疫情和世界經濟衰退帶來的衝擊,中國經濟走過了極不平凡的歷程。如今,全國復工復產進度如何,暑期出行情況怎樣,餐飲娛樂消費是否逐步正常?
  • 新聞觀察:經濟體量大產業鏈完善 讓中國經濟韌性強
    新聞觀察:經濟體量大產業鏈完善 讓中國經濟韌性強   國家統計局:1-2月份國民經濟經受住了疫情衝擊  昨天(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今年前兩個月的主要經濟數據。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投資、消費、工業、服務業等指標出現不同程度回落。那麼,如何研判疫情對經濟的影響?
  • 李建秋:評《FT社評:中國應承擔起重振世界經濟之責》
    今天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出了一篇翻譯文章《FT社評:中國應承擔起重振世界經濟之責》。文章回顧了從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中國引領全球經濟增長,憑藉了4萬億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提振了全球的需求,但是也指出在2008年到今天,中國GDP同期增長3倍,信貸規模出現大規模增長,積累很大的債務。
  • 共享經濟利好頻出 陳歐的共享充電寶如何展露「韌性」?
    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Airbnb的上市時機在外界看來不夠"完美",但有業內人士認為,也正因如此,其上市後的表現將更加真實的反映企業運營現狀,成為共享經濟復甦前景的風向標。除Airbnb外,國內市場的共享住宿、共享出行、共享充電寶等領域營業額均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共享經濟模式展現出極大的發展韌性與活力。
  • 萊雅集團CEO:我們對中國經濟韌性和長期競爭力充滿信心
    來源:新華社原標題:「我們對中國經濟韌性和長期競爭力充滿信心」——訪歐萊雅集團執行長安鞏新華社巴黎3月12日電 專訪:「我們對中國經濟韌性和長期競爭力充滿信心」——訪歐萊雅集團執行長安鞏因此,我們對中國經濟韌性和長期競爭力充滿信心。」法國美妝巨頭歐萊雅集團執行長讓-保羅·安鞏日前在巴黎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強調。安鞏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暫時的,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擴大對外開放、消費升級加速以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中國經濟發展韌性的內在動力。」
  • 中國經濟盤點丨這條V型曲線,真給力!
    -6.8%,這是中國經濟一季度的增速;+3.2%,這是中國經濟二季度的增速;+4.9%,這是中國經濟三季度的增速。在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造成嚴重衝擊的情況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出了一系列提振經濟的重大舉措。
  • 「地評線」京彩好評:中國經濟何以化危為機、率先突圍?強大韌勁從...
    當部分西方經濟體面臨比春季更嚴峻的疫情衝擊時,中國不但早在上半年就有效控制住了疫情,且在年內就實現了以核心指標轉正為標誌的經濟回歸,為全球經濟復甦注入了巨大確定性。中國經濟何以化危為機、率先突圍?強大韌勁從何而來?從前11個月的主要指標數據來看,有三個方面尤為突出。
  • 對話劉世錦:如何看待明年中國經濟走勢、宏觀政策和經濟潛能?
    劉世錦表示,宏觀政策應隨經濟恢復逐步回歸常態,重點轉向發掘結構性潛能。劉世錦提出,開放型、內需為主的國內大循環需要「1+3+2」的結構性潛能擔當主角。其中,「1」指的是,以都市圈、城市群發展為龍頭,為下一步中國的中速高質量發展打開空間。「3」指的是,在實體經濟方面,要補上我國經濟循環過程中的三大短板。「2」指的是,以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為兩翼。
  • 印度財長西塔拉曼:「V」型復甦展現了印度經濟的韌性和強勁
    印度財長西塔拉曼:「V」型復甦展現了印度經濟的韌性和強勁    印度財長西塔拉曼:印度外匯儲備投資以安全、流動性、回報為導向    印度財長西塔拉曼:9月以後主要活動指標持續增長,有望在第三季度取得更好的業績    印度財長西塔拉曼:需要遵循新冠肺炎相關抗疫規定,直到疫苗批准,大範圍接種
  • 武漢文化產業在逆勢中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
    記者任勇 攝武漢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疫後重振進程中,文化產業在逆勢中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活力。今年前三季度,全市916家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306.8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6%,增幅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二季度到三季度實現了增幅今年首次「由負轉正」。文化核心領域逆勢上揚。
  • 北青:恆大換帥面臨巨大經濟成本 選擇本土教練更切合實際
    《北京青年報》對此發文分析稱,恆大換帥將面臨巨大的經濟成本。北青分析稱,由於卡納瓦羅在2017年底與恆大籤的是一份長達5年的合同。其單季薪酬有報導稱達到了1200萬歐元。因此如果恆大單方面與卡納瓦羅解約,球隊將面臨數以億計人民幣的高額賠償金,而換帥除了給俱樂部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之外,也會給球隊帶來負面影響。
  • ——從用電量曲線看中國經濟活力
    ——從用電量曲線看中國經濟活力新華社記者劉羊暘、高亢由負轉正,逐步回升,再到較快增長——今年以來,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勾勒出了一條總體上揚的曲線,從一個側面印證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用電量,向來是經濟運行的「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