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浴火重生英雄城 感恩奮進新徵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武漢」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聚焦「堅定不移推進文化強市建設」。
新聞發布會現場。 記者任勇 攝
武漢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疫後重振進程中,文化產業在逆勢中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活力。今年前三季度,全市916家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306.8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6%,增幅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二季度到三季度實現了增幅今年首次「由負轉正」。
文化核心領域逆勢上揚。新聞信息服務、內容創作生產、創意設計服務、文化傳播渠道、文化投資運營、文化娛樂休閒服務等主要文化行業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144.02億元,同比增長20.2%,增幅較上半年提高20個百分點。主要文化行業的強勁增長,支撐了武漢文化產業的整體上升趨勢。
新型文化業態增長強勁。廣播電視集成播控、網際網路搜索服務、數字出版等16個文化新業態行業小類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83.8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2.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42.2個百分點;佔全市規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比重為44.7%,比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
今年來,武漢「網際網路+文化」持續深入融合,網際網路其他信息服務、網際網路廣告服務、網際網路文化娛樂平臺等3個行業營業收入增速均超過100%。國慶中秋期間,武漢假日旅遊、長江燈光秀、武漢禮遇等文旅活動獲得國內外主流媒體和廣大網友熱烈點讚。武漢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正式揭牌投入運行,創建國家文化和金融合作示範區取得實質性進展。
今年11月,武漢文化發展集團、武漢鬥魚、微派網絡、兩點十分、《知音號》等18家企業(品牌)榮膺首屆「湖北省文化產業品牌」,佔全省文化產業品牌總數的60%。日前,武漢市公布了首屆十個「武漢市文化產業品牌」,涵蓋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等行業龍頭、「楚才」等家喻戶曉的知名活動、「紅T」等影響力「出圈」的時尚園區,代表了武漢文化產業的優勢特色。
在嚴格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武漢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成功舉辦了第三屆中國數字創意科技展暨2020中國遊戲節、第十五屆華語青年電影周、2020「中國好聲音」總決賽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精彩活動。(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葉飛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