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12月8日報導,Airbnb上調了首次公開募股的詢價區間,將其潛在估值推高至420億美元。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Airbnb的上市時機在外界看來不夠"完美",但有業內人士認為,也正因如此,其上市後的表現將更加真實的反映企業運營現狀,成為共享經濟復甦前景的風向標。
除Airbnb外,國內市場的共享住宿、共享出行、共享充電寶等領域營業額均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共享經濟模式展現出極大的發展韌性與活力。
國內民宿方面,上半年國內旅遊人數同比下降62%,國內旅遊收入同比下降77%,大眾出行方式由境外遊、跨省遊逐漸向周邊自駕遊傾斜,出遊觀念的轉變也讓民宿平臺的交易量佔比從去年的24%提升到41%。
再來看網約車,2020年的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各大網約車品牌訂單量激增,不少共享出行領域的頭部品牌藉此契機開啟了業務細分、品牌打造的擴張之路,後疫情時代的持續發力讓人們不光看到了行業的進化之路,也看到了共享經濟的發展潛能。
危中藏機的還有共享充電寶這一高頻剛需產品,作為共享充電寶領域的頭部品牌,陳歐執掌的街電在十一長假期間日均租借訂單量已大幅超過五一小長假,訂單量大幅回升的背後,街電暗藏的場景戰略布局再次得到凸顯。
街電大數據顯示, 餐飲、酒店、電影、商場、生活消費等場景佔據節日期間訂單總量TOP 5。除此之外,各大客運站、高鐵站、機場等遊客密集場也成為了共享充電寶高頻租借場景,選擇出行的遊客均能享受到街電提供的便捷共享充電服務。
後疫情時代,共享經濟的潛能正在各大領域逐步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