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1 10:24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南醫大二附院重症醫學科孫立群——把命懸一線的病人「拽」回來
孫立群在自己工作的病區接受採訪。 南報融媒體記者 劉曉攝
在馳援武漢的江蘇醫護戰隊中,重症救治力量是擔任主攻的「特種部隊」,而來自南京的南醫大二附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孫立群又是其中為數不多的女性,為了不讓病患掉入深淵,她每天「在懸崖邊與死神拔河」,憑藉果斷處置和專業技術讓眾多患者轉危為安。2月23日,江蘇省人社廳、省衛健委出臺表彰決定,授予孫立群等9人「江蘇省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快人快語、雷厲風行、果敢幹練,這是孫立群留給團隊同事的印象,作為首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重症醫療組組長,農曆正月初一她就來到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帶領團隊一起參與危重病患救治,每天與死神「拔河」。「危重病人就是處在懸崖邊上,一不當心,他可能就掉下深淵了,我們就是在命懸一線的這個時候,來緊緊地把他拉住。」
不久前,團隊要為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更換氣管套管,但操作難度大、風險高、經驗少,孫立群說,「我有經驗,我上」,不顧近距離接觸可能被噴濺的危險,為患者更換氣管套管;在隊友救治一名大量胸腔積液的新冠肺炎患者時,放置引流管遇到困難,孫立群自創「江蘇製造」的連接頭,解決了難題。
孫立群坦言,一線救治患者中,她經歷著「救人一命」的喜悅,也有「未能如願」的傷感:「有些重症患者病情變化太快了,我們儘管迅速做出響應,全力以赴救治,但仍然得不到我們想要的結果,這是最痛心的。」
首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是到武漢支援時間最長的一支隊伍,一個多月來,孫立群和隊友們與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的醫療力量混編,擴充到了多個病區。眼下,「連軸轉」了一個多月的她們迎來「二次挑戰」,整建制接管該院27病區,60張床位已全部住滿。
整建制接管一個新的病區,團隊面臨著一系列新的問題,「管理流程、各項制度需要重新建立,還有大家都幹了30多天了,肯定多少都會有一些疲勞的,但是在任務面前,我們還是要克服困難、堅決完成。」孫立群說,我們有信心在武漢打造一個「江蘇模範病房」,通過重新梳理感控流程、規範制度、精準醫治,提升病人治癒率、降低死亡率。同時保護好戰友保存戰鬥力。
「哪裡需要就去哪裡」,對於此次出徵武漢,孫立群認為這是作為醫生本能的反應。「到一線就是來戰鬥的,沒想過能獲得表彰,此次獲評省先進個人,這也是對我們團隊的一個激勵,鼓勵我們以更加旺盛的鬥志早日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孫立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