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類運動對孩子的專注力、思維力、想像力等能力是一個綜合的訓練,堅持學棋對孩子未來的學習很有幫助哦。知道嗎,在眾多的棋類中西洋棋很適合孩子做為棋類的啟蒙,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西洋棋吧 ~
為什麼是西洋棋?
大家知道圍棋,中國象棋,西洋棋都是熱門的棋類,三種棋都是奧妙無窮。那麼為什麼西洋棋可以作為小盆友的棋類啟蒙呢?
從事幼兒教育的專家魯紀做過一項測試:
把圍棋、西洋棋、中國象棋三種棋子同時擺在幼兒面前,幼兒最先拿起的是西洋棋!
對於幼兒來說
西洋棋是立體化的棋子,形象生動,立體感強,容易學會,特別適合幼兒學習。相比中國象棋、圍棋,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激發他的興趣。
西洋棋規則更為自由一些。相比中國象棋複雜、繁多的規則,孩子上手西洋棋更加容易一些。
可實施性更高。相比圍棋的耗時性,西洋棋所需時間相對較短,對於功課那麼忙的孩子來說,可實施性比較高。
西洋棋的國際範。中國象棋的普及性較為有限,圍棋也僅限於我國、日韓等亞洲國家。相比之下,西洋棋的普及面更廣,它的世界成員國僅次於足球,有一百八十多個成員國。世界各個地方都有人懂得西洋棋,特別是西方國家。很多中學、大學都設有西洋棋的俱樂部。
學習西洋棋十大好處
提高智力
提升
耐力
▲下棋能提高少兒的智力和耐力,智力和耐力是指學生能自我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直到最終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下象棋正好適應了這個過程。因此可以說象棋是智慧的體操!
邏輯思維
形勢判斷
▲ 下棋能提高兒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形勢判斷能力,從吃虧和得利開始,要下好棋必須得學會數學計算,學會邏輯分析,並預知其後幾步的情況,並有嚴密的計劃性作保證。 棋藝高超的棋手能做到走一步想幾步,具有很強的情景預判和全局判斷的能力。因而,學棋、經常下棋的孩子,往往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條理清楚、系統性強;學習數學時,常常能夠事半功倍。
注意力
專注力
▲ 下棋能提高少兒的注意力,棋盤上千變萬化,常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要戰勝對手,必須全神貫注。 兒童、青少年最常見的一個特點就是專注力不夠,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吸引。下一盤棋,常常需要幾十分鐘。孩子對勝利的渴望,將促使他集中注意力,思考自己的走法、關注對手的反應。長期的訓練之下,他的專注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強大的心理素質
▲ 下棋能提高少兒的心理素質。如處下風時的緊張感,佔優勢時的興奮感,贏下來的成就感,大好的局面下有贏變輸的懊喪感,棋局不斷變化的焦慮感等時時衝擊他們,以及要求他們有勝不驕、敗不餒,沉著冷靜、積極進取的良好品質。象棋不僅是智慧的比賽,更是雙方心理上的較量。
鍛鍊想像力
▲ 下棋能鍛鍊學生的豐富的想像力,敏銳的洞察力及獨特的創造力。因為象棋其四分之一是藝術的屬性決定了它。
提高觀察力
全局
意識
▲ 棋類運動中,每個棋子都有自己的行動規則和行動路線,棋子之間又有著密切的聯繫,棋子的每步移動都可能影響整盤棋的走勢和結果。棋手必須具有敏銳和全局的觀察力才能準確地把握棋局。孩子在學棋、下棋的過程中,慢慢地會從「看不到」、「看到一部分」,最後成長到「看到全局」,實現觀察力的蛻變。
鍛鍊記憶力
▲ 西洋棋中,先不說開局、中局、殘局棋譜、知名的攻防體系和經典棋局,就是棋手自己下一步要怎麼走,對手剛剛走了什麼都必須牢記於心。小朋友要牢記如四步殺、六步殺、西班牙開局、義大利開局等等。長期訓練下來,記憶力的確有所進步。
規則意識
尊重對手
▲ 下棋能養成少兒遵規守紀、懂禮貌的良好品質。嚴格的棋規能幫助他們養成「摸子動子,落子無悔」、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守紀律、守規則、懂禮貌、尊重對手的良好品質。「象棋是有教養的人們之間高雅的搏鬥
自我控制
自我調節
▲ 下棋能培養少兒自我控制、自我調節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如對時間的控制,對對手的控制,對對手不懷好意的挑釁行為的自我調適和排解等,增強自己磨練意志克服困難的能力。
擴大社交
體驗生活
▲ 下棋對少兒精神生活的豐富,社交面的擴大有幫助,還有助於他們集體意識的形成。同時還讓他們形成「棋如人生,人生如棋」的感覺。象棋同生活存在著較深的聯繫,無論是生活,還是象棋,都是由上升、成功和挫折形成的接連不斷的鏈條組成。已獲得的經驗豐富了生活和象棋,幫助人們在各種形式下做出正確的決定。」
幾歲可以開始學?
專業老師的建議:越早越好!4歲即可以開始。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剛開始就可以給孩子報俱樂部的課程。環境的影響很重要。俱樂部裡哥哥、姐姐對西洋棋的專注和熱愛會對孩子產生顯著的拉動作用。
但是,4歲小孩注意力只有5-10分鐘時間。開始上課的時候,他很可能坐不住,靜不下心來,千萬別著急、別強迫,慢慢來,時間長了自然就能坐得住了。堅持是關鍵。
4歲的幼兒重點不在於能下得有多麼地好,而在於通過西洋棋開發期邏輯性、空間性、紀律性和抗挫折性,通過4歲左右的啟蒙,待到六歲左右即可參加一些以鍛鍊為目的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