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憂參半的洋酒市場,保樂力加在下一盤什麼棋?

2021-01-08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酒訊

以威士忌為代表的洋酒,市場還集中於東南沿海的現狀下,保樂力加在華的首家威士忌工廠卻深入內陸,布局在了峨眉山下。這家位於四川的麥芽威士忌工廠,在8月29日正式宣布破土動工後,業界一方面擔憂保樂力加新工廠會對國內威士忌生產企業帶來擠壓效應,更多的卻是在探討,以威士忌為代表的洋酒產品是否真正迎來了春天。更重要的是,儘管洋酒在中國酒水市場「叫好不叫座」的境遇,讓同為「舶來品」的洋酒,較葡萄酒「地位」更低,但葡萄酒業務發展屢屢受挫的保樂力加,不得不在洋酒業務上深入挖掘,以抵禦葡萄酒板塊表現不佳帶來的負面效應。中國作為保樂力加在亞洲最大的市場,四川新工廠能否推動保樂力加洋酒業務在內陸市場突圍,仍有待觀察。

借新廠加碼中國市場

酒訊記者了解到,保樂力加在四川峨眉山下投資建設的這家麥芽威士忌酒廠,預計將投資10億元人民幣。整個項目的佔地面積為13公頃,計劃於2021年正式投產,預計將在2023年正式推出第一批中國麥芽威士忌。但該工廠的產能多少、生產的產品種類,目前並未公開透露。記者從公開消息中也獲悉,保樂力加之所以決定將在華的首家工廠設在峨眉山下,當地名山好水的天然條件符合企業對於產品生產地的需求。有觀點更認為,名山之下的新廠區,在保樂力加的新工廠還未推出產品之前,便已給這家工廠未來的威士忌產品賺足了噱頭。

但噱頭明顯不會是保樂力加耗費巨資深入中國內陸布局的重要原因。在業內人士看來,藉助內陸工廠突圍洋酒頗為局限的市場,增加保樂力加洋酒業務的「籌碼」,或是這家新工廠最重要的任務。

目前,中國已成為保樂力加在亞洲最大的市場。根據保樂力加集團2019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企業在中國市場取得了高達21%的銷售額增長。在此情況下,加大布局中國市場顯然成為保樂力加持續挖掘業績增長潛力的重要手段。與此同時,企業將工廠布局在遠離沿海的內陸,更被業界視為保樂力加期望率先突破中國洋酒市場的局限性,鞏固現有地位的同時贏得更多的市場話語權。

放眼中國洋酒市場,儘管各大巨頭已在華耕耘多年,但目前洋酒的主流消費市場依然局限在沿海地區,尤其是以潮汕地區、包括港澳在內的珠三角,是威士忌等產品的核心銷售市場。但在北部、西部等廣大內陸地區,洋酒的市場地位遠低於白酒和葡萄酒。另外,酒訊記者在進行市場走訪時也發現,目前無論是商超渠道還是街邊菸酒店,洋酒在貨架上佔據的比例都極小,消費者諮詢的頻次也遠低於白酒與葡萄酒。不僅如此,在消費場景上,洋酒的局限性也頗為突出。以北京為例,目前僅在夜店、酒吧等娛樂性場所有較廣泛的使用,但在商務宴請、聚會等中國最重要的消費場景中,洋酒無疑是失語的。業內人士表示,在這樣的現狀之下,保樂力加提前布局本土化生產基地,無疑將贏得先機。

葡萄酒「潰敗」後的選擇

不過,有觀點認為,作為一家國際性的酒水巨頭,同樣擁有烈酒與葡萄酒業務的保樂力加,不選擇葡萄酒業務加大布局,而是以巨資投入洋酒板塊,一方面與企業旗下洋酒業務的優勢有關,另一方面,或是因為企業葡萄酒業務表現不佳。

酒訊記者在此前的調查中了解到,保樂力加旗下的葡萄酒業務在中國市場出現困境。有不願具名的經銷商告訴記者,保樂力加旗下重要的葡萄酒品牌傑卡斯,在中國基本上是通過保樂力加核心洋酒品牌馬爹利的渠道來進行運作的。但由於高端烈酒與葡萄酒在渠道上的區別,葡萄酒市場拓展困難,也很難在競爭激烈的葡萄酒市場上掀起水花。公開數據也顯示,保樂力加2018-2019財年上半年財報中提及企業旗下戰略性國際品牌增長了10%、戰略性本土品牌增長了11%、專業品牌增長了11%;而以傑卡斯為代表的戰略性葡萄酒品牌,則大幅下滑了8%。

在國際市場,保樂力加的葡萄酒業務也屢屢受挫。此前更有公開消息稱,可口可樂旗下澳洲裝瓶廠Coca-Cola Amatil計劃通過私募公司收購保樂力加旗下葡萄酒業務,而保樂力加打包出售的葡萄酒品牌涵蓋了澳大利亞、紐西蘭、美國品牌,其中便有傑卡斯酒莊在內。

對此,業內人士更直接將葡萄酒業務視為保樂力加的「拖油瓶」。在此情況下,儘管以傑卡斯為代表的葡萄酒業務在中國取得了一定的增長,但就「性價比」而言,顯然不如將資源集中在保樂力加擅長的洋酒業務上,獲得高收益的機會更多。

棋局未定的洋酒江湖

更重要的是,各大企業對洋酒在中國的前景頗為樂觀。這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保樂力加威士忌工廠落地。據酒類進出口商分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1-5月,烈酒進口量同比增長31.53%,進口額約為5.4億美元,約佔酒類進口總額的27.4%,同比增長16.4%。在尼爾森提供的全國現代商超渠道的酒類數據報告中,僅威士忌的銷售額和銷售量就分別比2018年同期增長12.7%和13.9%,高於白酒、啤酒、葡萄酒等大品類。中國酒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王琦也表示,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烈酒消費國,市場前景廣闊。未來五年,中國的烈酒消費市場將以兩位數的速度進行增長。

但大市場帶來的還有大競爭,保樂力加接下來需要面對的不只是LVMH這樣糾纏多年的競爭者,中國企業紛紛入局與洋酒同類別的威士忌、白蘭地市場,讓這場江湖之爭顯示出更為激烈的態勢。

據悉,張裕已建成國內首家白蘭地專業酒莊——可雅酒莊,欲藉此戰略布局白酒市場。並且在2018年,張裕白蘭地年產量已達到4萬多噸,年銷售金額近10億元,佔整個上市公司銷售收入的1/5;怡園酒業通過收購萬浩亞洲,正式涉足中高端威士忌板塊;瀘州老窖與Speyside Distillery籤訂分銷協議,在中國分銷這家手工釀酒廠的SPEY和Beinn Dubh品牌的烈酒;洋河更直接與保樂力加的競爭者帝亞吉歐合作推出名為中士忌的中式威士忌。

在競爭壓力陡增的情況下,市場是能夠進一步開拓,還是被進一步壓縮,目前很難預估。但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消費者酒水消費日趨多元化,未來保樂力加憑藉其品牌號召力,依然能夠在威士忌等主流產品中佔據優勢地位。同時,易酒批副總裁殷凱也表示,保樂力加的舉動將進一步帶動其他企業關注威士忌行業,吸引更多有實力的企業入局,推動國內市場魚龍混雜,部分小生產廠家監管困難的狀況改變。

相關焦點

  • "保樂力加"中國換帥 兩大洋酒巨頭開搶女性市場
    今年7月,在進入中國市場十多年後,保樂力加中國區將迎來首位「華人老闆」。來自香港地區、保樂力加原中國董事副總經理危永標將接替孔仕覃(Con Constandis),出任保樂力加中國董事總經理一職。
  • 保樂力加中國攜手騰訊發布《洋酒興趣粉絲藍皮書》
    2019年5月23日,中國上海——近日,保樂力加中國攜手騰訊聯合發布了《洋酒興趣粉絲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通過騰訊數據洞察與通過微信H5互動小遊戲發出的調研結果相結合的方式,共同探索線上洋酒興趣粉絲人群的行為特點、媒體偏好及生活方式,為洋酒行業提供了生動、有趣的消費者洞察。
  • 保樂力加投資10億在華建廠,洋酒的春天又來了?
    8月29日,世界著名威士忌生產商保樂力加宣布,在四川峨眉山腳下投資10億元建設一家麥芽威士忌酒廠,而這也是世界酒業巨頭在國內投建的第一家威士忌工廠,雖然威士忌消費在國內還是一個小品類,但卻看得出保樂力加深耕這一市場的決心。
  • 保樂力加在華現負增長 洋酒巨頭集體遭遇萎縮
    保樂力加在華現負增長 洋酒巨頭集體遭遇萎縮  「中國市場今年下滑之後馬上反彈上漲是不可能發生的,接下來市場會尋找底部,並鞏固底部,在這個過程當中,波動可能會稍微向下和窄幅上下波動。」  昨日,在「酒精對特定人群的影響」研討會期間,保樂力加中國董事總經理危永標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目前繼續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不大,但中國洋酒市場仍處於尋找底部的過程,馬上反彈是不可能發生的。  人頭馬君度業績下跌  根據人頭馬君度近日披露的2013/2014業績預告,其截至3月底的上一財年業績為10.32億歐元,有機下跌10.7%。
  • 保樂力加等洋酒巨頭在華業績剎車 行業短期或難回暖
    每經記者 郭夢儀 發自北京  日前,保樂力加、人頭馬君度、帝亞吉歐等全球知名烈酒集團分別公布了最新銷售數據。受中國限制「三公消費」等政策影響,多個洋酒巨頭在華業績急剎車。  對於整體市場下滑,洋品牌也在效仿白酒降低身段,推出了價位較低的產品。
  • 洋酒巨頭中國銷售業績轉暖:保樂力加今年一季度增長近4成
    洋酒巨頭保樂力加集團最新發布2014~2015財年三季度財報,財年前三季度(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下同)保樂力加營收共65.42歐元,同比增長2%,成熟市場營收38.92億歐元,與去年同比基本持平,新興市場營收26.50億歐元,增長5%。其增長離不開中國市場的銷售回暖。
  • 湖南邵陽在下「一盤大棋」?苦了邵東的人民,新機場望眼欲穿
    為什麼最後的選址在武岡呢,湖南邵陽在下「一盤大棋」,在最開始的時候,邵陽就不滿足於一個機場的存在,原本就打算修建兩座機場,而邵東人民望眼欲穿的新機場最後也是來了,那就是邵陽邵東機場,現如今這個機場規劃為軍民合用機場,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上世紀的70年代這個機場就已經建設了
  • 保樂力加亞洲主席葛柏熙:假酒是中國市場毒瘤
    「洋酒消費在華依然堅挺。」昨日,全球最大洋酒巨頭之一保樂力加亞洲主席兼行政總裁葛柏熙接受羊城晚報記者專訪時稱。  洋酒消費依然堅挺  羊城晚報:最近國內高端酒的消費有受到抑制的趨勢,請問洋酒業務有何影響?  葛柏熙:雖然目前對於高端酒有一些輿論壓力,但對高端洋酒的影響是微乎其微。
  • 浙江三花在下一盤什麼棋?
    那麼,三花究竟在下一盤什麼棋?  普通電商模式為什麼在冷凍冷藏行業行不通?  在中國,上至六七十歲的老人,下至10歲的小孩,只要會操作只能手機,絕大部分都有網購的經歷。可以說,電商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用現在流行的一句話說,冷凍冷藏行業卻是電商無往不利的「bug」。為什麼電商沒有在製冷行業全面鋪開?
  • 投資8億,美心在下一盤什麼棋?
    從洋人街到紅酒小鎮,再到生態農業旅遊示範區,美心集團到底在下一盤什麼樣的棋?集生態農業、紅酒釀造、休閒養老等一體日前,重慶美心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已經與涪陵區農業農村工作委員會、涪陵區藺市鎮政府籤署了投資合作協議,在藺市鎮泡桐村投資建設國際生態農業旅遊示範區田園綜合體項目。項目總投資8億元,分3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總用地約1300畝,投資約2億元。
  • 洋酒巨頭保樂力加在中國建首家威士忌酒廠
    中式威士忌新品牌為了在本土化的同時「確保品質」,這家洋酒巨頭重點做了兩件事。「這家威士忌酒廠的生產設備將採用來自蘇格蘭一流的蒸餾瓶設計,採用國際標準工藝,同時邀請來自蘇格蘭和愛爾蘭的專家指導我們進行峨眉山威士忌的蒸餾和釀造。」齊德輝向小食代表示,這兩點可以「確保該廠的產品品質與保樂力加其他地區蒸餾廠品質沒有差別」。
  • 洋酒搶灘國內市場 人頭馬一天大賣兩萬瓶
    洋酒登陸國內市場已經有不少年,但一直在酒類銷售中佔比很小。洋酒市場:復甦中遇阻21世紀初,洋酒行業曾經在中國經歷了連續數年30%左右的增長。當年那代人對人頭馬等洋酒品牌有特殊的認知。據統計,包括威士忌、幹邑等品類的烈性洋酒,目前在中國整體酒類市場中覆蓋率只有2%。
  • 華為在下一盤大棋!任正非親自前往,美國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外界猜測,華為這是在下一盤大棋,畢竟5G技術雖好,但是也要和產業應用相結合才能發揮出強大的實力,而鋼鐵產業恰恰需要他們的5G技術。但換個角度想,很顯然美國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他們的封鎖不但沒有打垮華為,反而迫使華為找到了破局的辦法。
  • 保樂力加(中國)貿易有限公司
    保樂力加(中國)貿易有限公司自1975年由Pernod和Ricard兩家公司合併成立以來,總部設在巴黎的保樂力加集團通過快速的有機增長和收購保持了長期而穩定的發展。2008年對V&S的收購使保樂力加成為全球第二大葡萄酒和烈酒集團,並在高檔、超高檔酒類中名列全球第一。集團2008-2009財年的銷售額為72.03億歐元。集團業務和旗下核心品牌在中國市場迅猛發展的同時,保樂力加也積極著眼於中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 保樂力加的中國翻身戰
    四年前,對於走馬上任保樂力加中國董事總經理一職的法國人高晟天而言,等待他的是一個糟糕的局面。彼時的中國烈酒市場哀鴻遍野。由於三公消費限制以及經濟大環境的調整,中國的白酒企業在低迷中徘徊。而保樂力加這樣的洋酒巨頭也很難置身事外,受到大環境影響,其業績接連遭遇滑坡。四年後,高晟天終於可以如釋重負了。
  • 閱政觀|粵西三市,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所以,在這背後,粵西三市在下一盤什麼棋?有什麼看點?「龍頭」湛江的誠意在這一輪互動中,湛江作為粵西老大,很早就主動出擊。在省委主要領導5月7日至9日前往茂名、湛江調研後,湛江方面就立即出動。
  • 「微酒獨家」調高管、變大區,保樂力加重兵「謀」成都
    有行業人士認為:「近年來,中國市場的迅猛增長為保樂力加的業績打了『強心針』。此次在新財年進行人事、組織結構和市場方面的密集調整,應該是保樂力加嗅到了危險的信號,在進行新一輪的,自上而下的改善和優化。」洋酒公司仍面臨著極大的業績壓力。保樂力加的密集調整,一方面是為了維護銷售團隊與市場的穩定,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開發增量市場,提升整體業績。02福、廣難增,欲以成都攻略內陸保樂力加此次的調整透露出怎樣的信號呢?
  • 其實麻枝準在下一盤大棋
    其實大家大可不必這麼悲觀,實際上麻枝準他是在下一盤大棋。為什麼這麼說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文/小時麻枝準到底在下一盤什麼棋呢?而從預告中可以看出,這第10話也不像有什麼大的發展,反而還是在水日常。而從這個專訪中也能看出,他其實是在下一盤大棋。
  • 拓展電商渠道 保樂力加中國探索網絡智慧財產權保護新模式
    國際酒業巨頭保樂力加正加緊其在中國市場電子商務渠道的銷售布局。據悉,主打旗下葡萄酒產品的保樂力加葡萄酒官方旗艦店已於2013年年底剛剛上線;而這也是繼覆蓋全線產品的保樂力加中國官方旗艦店、專營絕對伏特加等白色烈酒產品的絕對伏特加中國官方旗艦店之後,保樂力加中國在近一年時間裡開設的第三家天貓網店,有力地證明了其在電商渠道發力的決心,以及積極拓展除夜店、酒吧以外的線上消費,為消費者選購產品提供更多渠道。
  • 資生堂在下一盤什麼棋?
    資生堂在下一盤什麼棋?根據《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 2016-2020年全國跑市場數據顯示,當前,國內CS渠道進口品佔比在15%左右。首先,是部分CS渠道目前主流品牌通過線上直播等方式,衝破了線上線下最後的價格帶,致使線下渠道商對其喪失信心。在剛剛結束的《化妝品財經在線》廣東市場調研中記者發下,現在廣東線下,「3.5折進5折出」的價格鐵律已被打破。90%的渠道商認為,因為線上低價傾銷,部分品牌疫後公信力盡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