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4-1 牛頓第一定律

2021-02-19 高中物理微課堂

對定律的理解:

(1)、物體總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叫慣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其大小隻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是否受力以及處於什麼狀態無關。當物體受合外力為零時,表現為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當物體所受所合外力不為零時,慣性則使物體表現出具有維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趨勢。慣性的大小體現了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

(2)定律是指物體不受外力(客觀上難找到)或所受合外力為零,物體才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不變;有外力(合外力不為零)物體的運動狀態(或形變)發生變化。

(3)物體的運動並不需要力來維持,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4)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而是通過如伽裡略斜面實驗等大量事實基礎上的邏輯推理結果。

(5)牛頓第一定律是獨立的一條規律,不能簡單看成是牛頓第二定律的特例。

(6)牛頓第一定律的意義在於指出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指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且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即產生加速度的原因。

慣性:

(1)慣性是任何物體都具有的固有屬性。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它和物體受力情況及運動狀態無關。

(2)慣性的表現: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物體的質量大,運動狀態難改變,物體的質量小,運動狀態容易改變。

(3)關於慣性的理解:慣性是一切物體的固有屬性,與物體是否受到外力、物體是否運動均沒有關係,質量才是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運動狀態的改變:(是指速度的改變,若速度的大小,方向其中有一種發生改變或兩種都發生改變,則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高考物理微專題》共20個微視頻已在浙江微課網展示,歡迎大家瀏覽,謝謝點讚!掃描或長按下圖二維碼即可直達展示網頁,無需註冊!也可以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

網址二維碼:

相關焦點

  • 牛頓第一定律(必修1)|物理知識園地
    第四章:牛頓運動定律 第1節:牛頓第一定律一、歷史上關於力與運動的認識:1、亞里斯多德的觀點:①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才能運動;沒有力的作用,物體就要靜止在一個方二、牛頓第一定律:1、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2、成立條件:宏觀、低速運動的物體,物體處於慣性參考系。3、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 《牛頓運動定律》資料匯總!
    牛頓運動定律包括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和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三條定律,由艾薩克·牛頓在1687年於《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總結提出。其中,第一定律說明了力的含義: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第二定律指出了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體獲得加速度;第三定律揭示出力的本質: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2。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是高中物理的重點!
  • 初二物理--第八章-運動和力-1-第一牛頓定律
    牛頓第一定律: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ip: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是成立的條件,包含兩層意思:        1.完全不受任何外力        2.該物體所受的合力為零這個定律說明了:
  • 牛頓運動定律第一關——牛頓三定律
    一、牛頓第一定律:1、亞里斯多德的觀點: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請按程序先後次序排列,下列正確的是(       )  A、事實②→事實①→推論③→推論④                B、事實②→推論①→推論③→推論④  C、事實②→推論③→事實①→推論④                D、事實②→推論③→推論①→推論④ 3、牛頓第一定律
  • 八年級:牛頓第一定律
    【舉手提問】1.什麼力可以使運動物體越來越慢最後停下來?2.什麼是牛頓第一定律?三、牛頓第一定律伽利略曾對類似的實驗進行分析,通過推理得出:牛頓第一定律牛頓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分析事實,進一步概括、經過推理得出: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 牛頓運動定律
    一、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1.注意(1)運動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3)第一定律是牛頓以伽俐略的理想斜面實驗為基礎,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豐富的想像而提出來的;定律成立的條件是物體不受外力,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4)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第二定律的基礎,不能認為它是牛頓第二定律合外力為零時的特例,第一定律定性地給出了力與運動的關係,第二定律定量地給出力與運動的關係。
  • 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第一定律       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Newton first law)。— 牛頓艾薩克·牛頓 亞里斯多德這麼說  「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才能運動,沒有力的作用,物體就要靜止下來。」
  • 牛頓第一定律背後的故事
    牛頓第一定律的傳說1590年,25歲的伽利略對亞里斯多德的一個經典理論:如果把兩件東西從空中扔下
  • 詳細解析牛頓第二定律
    在牛頓第二定律中,我們一下涉及了兩個新的物理量:m和F。上面敘述牛頓第一定律時雖然討論過力,但只限於受力或不受力,並沒有給出力的定量定義。同樣,質量也只有粗淺的概念,什麼是質量並沒有解決。現在我們只有一個關係式,可是需要給兩個物理量下定義。牛頓認為,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量」。然而,這還不能作為定義。
  • 為什麼牛頓第一定律又稱慣性定律
  • 經典力學——牛頓三大定律
    經典力學——牛頓三大定律牛頓三大定律是力學中重要的定律,它是研究經典力學的基礎
  • 牛頓三大定律
    03牛頓力學接下來,牛頓就在這些工作的基礎上,建立了一整套描述物體運動的理論。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牛頓力學,也是高中物理的核心。牛頓力學有三大運動定律,理解了伽利略的發現,你就會覺得這些定律非常自然。然後你會發現:通過這些定律,我們竟然真的可以描述物體的各種運動。
  • 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
    一、牛頓第二定律的內容和表達式(一)、物體的牛頓第二定律1、內容: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
  • 牛頓第二定律及應用
    牛頓第二定律聯繫了運動力學與動力學1.內容: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大小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2.公式:F=ma。二、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1.瞬時性:牛頓第二定律說明力的瞬時效應能產生加速度,物體的加速度和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總是同生、同滅、同時變化,所以它適合解決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時的力和加速度的關係問題。2.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體的加速度方向由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決定。牛頓第二定律的數學表達式F合=ma中,等號不僅表示左右兩邊數值相等,也表示方向一致。
  • 【秘籍】原來這麼理解,牛頓第一第三定律這麼簡單!!!!
    一、牛頓第一定律 慣性1.牛頓第一定律(1)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2)意義:①揭示了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有慣性,因此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②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係: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即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2.慣性(1)定義:物體具有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
  • 牛頓第二定律
    牛頓第二定律(1)內容: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 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牛頓運動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運動狀態為止
  • ​牛頓運動定律知識總結
    ✿1. 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2. 慣性:物體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1)慣性大小隻與物體的質量有關;(2)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不是力。✿3. 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 高中物理|會考知識點總結:牛頓運動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運動狀態為止.(1)運動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2)定律說明了任何物體都有慣性.(3)不受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但是建立在大量實驗現象的基礎之上,通過思維的邏輯推理而發現的.它告訴了人們研究物理問題的另一種新方法:通過觀察大量的實驗現象,利用人的邏輯思維,從大量現象中尋找事物的規律.
  • 高中物理會考知識點總結:牛頓運動定律
    高中知識搜索小程序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