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奶油、淡奶油、黃油、酸奶油、奶酪……傻傻分不清?讓您一圖讀懂

2021-02-16 園味下午茶

經常做烘焙的朋友都知道,烘焙中所用油的花樣實在是多,黃油、鮮奶油、淡奶油……本是從牛奶而來的各種「油」怎麼就衍化出這麼多種花樣了呢?數著就已經眼花繚亂,更不用說使用了。可是要玩轉烘焙和美食,各種油不能搞錯,這篇文章幫你對各種「油」徹底弄明白。

一、一圖看懂奶製品大家族「家譜」

一切從全脂牛奶說起……

二、稀奶油、淡奶油、打發用奶油有啥區別?

配合上圖,一切都那麼清晰明了。

稀奶油(cream):又叫鮮奶油。將牛奶靜置一段時間,其中的脂肪會慢慢浮到上層。利用這個密度的差異,再通過離心的原理可以將牛奶的脂肪層分離出來,脂肪含量在 10%-80% 的乳製品都可以算作稀奶油,大多數為30-40%,其中還含有一些脂溶性的維生素例如維生素A、D等,其含水量還較大,故比較「稀」。

 順便說一下,牛奶分離出稀奶油之後,剩下的部分就是大家熟知的脫脂牛奶,因為脂肪大部分脫掉,所以脫脂牛奶味道非常寡淡。

淡奶油=輕奶油:上面說的稀奶油(鮮奶油)是從牛奶中分離出來的奶油的總稱,根據稀奶油中脂肪含量的高低,又可分為輕奶油(light cream)與重奶油(heavy cream)。輕奶油也叫淡奶油,脂肪含量低於36%。而重奶油又叫高脂奶油或濃奶油,脂肪含量大於36%。

打發用奶油(whipping cream):無論輕奶油還是重奶油,都可以製作打發用奶油,不過要說效果還是重奶油更好一些。打發用奶油經過打發以後,就是我們平時所見的生日蛋糕上的裱花奶油了,此外在慕斯蛋糕中,也經常會需要打發用奶油。如何打發呢?這裡有竅門:奶油須冷藏狀態下才好打發而不容易化掉,所以在打發鮮奶油(whipping cream)之前,最好將它冷藏12個小時以上。

三、黃油、奶油、奶酪又是啥?

 它們雖然外表看起來有些類似,不過卻不是一個層面上的東西。

黃油(butter):有的地方也叫奶油,其實是一回事兒。在香港還流行叫「牛油」,當然最標準的稱呼還是「黃油」。它主要是以稀奶油(鮮奶油)為原料進一步分離出來的脂肪部分。黃油中有時還會添加一些其他的成分(例如鹽等),其脂肪含量為80%以上,主要以飽和脂肪酸為主,含水量較少,所以室溫下為固體,其加工性能與牛油、羊油等動物油有些類似。(這也可能是黃油為什麼在香港被叫做「牛油」的原因所在,當然從牛肉脂肪層提煉出來的油脂也稱為牛油,不可混淆。)

奶酪(cheese)=芝士=乾酪=乳酪同樣是淡黃色的固體,奶酪與黃油營養成分有天壤之別。奶酪,一般就是在牛奶或羊奶中加入適量乳酸菌發酵劑和凝乳酶,經發酵使奶中的蛋白質凝固,排除乳清,並經一定時間的成熟而製成的發酵乳製品。大概每10斤牛奶才能濃縮製得1斤奶酪,可見奶酪營養價值之高,堪稱是一座營養「小寶庫」,例如奶酪中的鈣含量大概是普通牛奶的6~8倍,而蛋白質含量高達牛奶的9倍。

PS,烘焙裡常見的奶酪有以下幾種:

奶油奶酪(cream cheese),是一種未成熟的全脂奶酪,色澤潔白,質地細膩,口感微酸,非常適合用來製作奶酪蛋糕。奶油奶酪開封後非常容易變質,所以要儘早食用。

馬蘇裡拉奶酪(mozzarella cheese),受熱後容易融化,因為製作過程中經過了機械壓掉和拉伸,拉絲能力比較強,常用來製作比薩。

切達奶酪(cheddar cheese),是一種原制奶酪,也是烘焙中最常用的奶酪品種之一,在大部分超市都能買到。切達奶酪品種有很多,顏色與味道根據品種不同也有很大區別,顏色從白色到淺黃色不等,味道也有濃有淡。

帕馬森奶酪(parmesan Cheese),市面上的帕馬森通常是筒裝的芝士粉,原身則是硬性乾酪。芝士粉可以用來烤餅乾和鹹口的磅蛋糕。

馬斯卡彭奶酪(mascarpone cheese),是用輕奶油加入酒石酸後轉為而成的濃稠狀態。所以馬斯卡彭奶酪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奶酪,可以理解為凝結奶油。因為不像奶酪那樣經過發酵,所以馬斯卡彭奶酪口味清新,是製作著名甜點「提拉米蘇」的必備原料。

  小提示:在選購奶酪的時候,因為奶酪的中文名可能不盡相同,所以最好要查看包裝上的英文名字,以免買錯。

四、黃油和植物黃油有什麼區別?

  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黃油是天然的,而植物黃油是人造的。其實植物黃油的「藝名」還有很多,例如植物奶油、麥淇淋、起酥油等,其實本質是一回事兒。黃油來自於牛奶,這個容易理解,然而人造黃油如何造、與牛奶有沒有關係呢?

 人造黃油其實與牛奶沒有半毛錢關係,而是由液態的植物油,通過氫化反應而製得。其本質還是油,只不過脂肪的飽和程度由不飽和轉化為飽和,於是油的外在形態也就由液態轉化為固態。這種油的加工性能與黃油可有一拼,只不過價格低廉得多,更「掉價兒」的是,在氫化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對身體不太好的反式脂肪酸,所以人造黃油有些招人嫌棄。

說了半天,大家明白了嗎?

 說明:文章原創,首發《中國家庭醫生》。圖片來自網絡(第三個除外),不做商業用途,有版權爭議請與本人聯繫。如果受用,歡迎您轉發分享,或許能幫到更多朋友。其他商業轉載請聯繫,謝謝。

        有任何聲音都歡迎您後臺暢所欲言喔~

相關焦點

  • 【乳品科普】奶酪(cheese) 黃油(butter) 稀奶油(cream),您分得清麼?
    傳統的奶酪由於聚集了奶中的酪蛋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鈣和磷,是非常好的補鈣食品。牛奶中因為含有大量水分,所以喝奶補鈣不如直接吃乳酪效率高。 奶酪可以直接入菜,也可以當零食吃,或者當配菜,配葡萄酒,能拉絲的馬蘇瑞拉奶酪常用於做披薩餅,瑞士奶酪還能做火鍋。奶酪放進烘焙食品裡可以讓味道千變萬化。
  • 黃油、奶酪、乾酪、芝士、奶油、乳酪傻傻分不清?
    大概是為了和固體奶油(黃油 butter)區分,才加上了 「稀」 字吧。然而稀奶油並不一定是 「稀」 的。國家標準規定,脂肪含量在 10%-80% 的乳製品都可以算作稀奶油。市面上大部分的酸奶油都是用乳酸菌發酵的,當然有的時候也會加入其他的一些酸化劑加快這一過程。酸奶油的地域特稱非常明顯,就拿美國來說吧,美國聯邦法規(21CFR 131.160)規定,酸奶油的總脂肪含量不得低於 18%。法國的酸奶油版本叫做 Crème fraîche,但脂肪含量更高,因此口感更加滑順,酸度也較弱一些。
  • 淡奶油,鮮奶油,稀奶油傻傻分不清楚?一招教你辨別!
    黃油、奶酪、奶油,這三大類奶製品是很多烘焙新手朋友們最頭疼的三類產品。
  • 芝士,奶酪,奶油,黃油……傻傻分不清楚
    那麼奶酪(cheese) 黃油(butter) 稀奶油(cream)到底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聯繫呢?芝士,奶酪,奶油,黃油,……都屬於烘焙中的乳製品製作的來源都是牛奶如果實在弄不清楚,不妨熟記下面的公式以免再次陷入懵逼狀態:Butter=黃油=牛油Cream=奶油=稀奶油=淡奶油=奶油
  • 芝士,奶酪,奶油,黃油……傻傻分不清楚 .
    ) 稀奶油(cream),知道它們都跟牛奶有關,也覺得形似更神似,可每每下手卻總拿不準到底需要哪一個,好不容易下決心買了,用起來才發現又買錯了!那麼奶酪(cheese) 黃油(butter) 稀奶油(cream)到底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聯繫呢?
  • 七十客·奶酪入門課 丨奶酪?奶油?黃油?我真的搞不清牛奶家族這些傢伙QAQ
    在今天的入門課中,酪崽決定簡單的給大家說明白奶酪、奶油、黃油這一大家子的家族關係。
  • 黃油,奶油傻傻分不清楚?
    |黃油:黃油就是butter,音譯為白脫,又叫牛油(牛油一般不指牛肉熬的油,因為牛肉熬的油難以食用),有的配方裡寫作「奶油」,原因是黃油是從牛奶活鮮奶中提煉出來的脂肪(牛奶中只溶於油而不溶於水的營養成分都包含在黃油中被提煉出來了)!
  • 烘焙必知:牛奶、酸奶、稀奶油、黃油、奶酪、鮮奶油究竟是什麼關係?
    一起來腦補吧:原料:純牛奶全脂鮮奶是奶油和黃油的原料來源。天然牛奶含有3%-4%的脂肪,含水87%左右。這些脂肪就是奶裡的「油」。按理說,油水不相融,但是牛奶中的脂肪卻不分層,因為它們是以微小的脂肪球存在於牛奶中,脂肪球的外面有一層能和水「親和」的蛋白質膜,幫助脂肪球均勻地懸浮在乳清當中。
  • 講真,這些乳製品可能你還真的分不清...
    什麼黃油啊、奶油啊、淡奶油啊、half and half 啊,明明都是看起來差不多的東西,究竟具體有什麼不同呢?今天,小妖精就跟大家說說奶油家族的那些事兒。說得好不如畫的好!這不,小妖精精心繪製了一張奶油家族族譜,先呈給大家感受一下奶油家族的龐大!2.
  • 黃油、奶油、奶酪?別再傻傻分不清!
    Butter=黃油(標準譯名)=牛油(香港譯名)Cream=奶油Cheese=奶酪=乳酪=乾酪=芝士,也叫起司或起士。Butter(黃油), cheese(奶酪), cream(奶油)作為奶製品,它們的聯繫在於起源都是動物奶。
  • 【課堂】讓你搞清楚黃油、奶油、淡奶油、鮮奶油和稀奶油都是什麼東西!!!
    烘焙新手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非常多,今天就只教大家如何正確的認識各種常見的奶油,讓你搞清楚黃油、奶油、淡奶油、鮮奶油和稀奶油都是什麼東西
  • 奶油、黃油、芝士、奶酪傻傻分不清楚,來漲一波「芝士」吧
    如果你去看「稀奶油」上的英文,如果名稱裡面含有「whipping Cream」的,那就是可以用來裱花的裱花奶油啦~如果將「稀奶油」進一步脫水濃縮,那麼就可以得到Butter,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黃油,或者牛油,也有地方直接音譯為「白脫」。其實黃油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奶油」,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的奶油嚴格上應該叫「稀奶油」。
  • 乾貨丨 一張圖帶你弄懂奶油、黃油、奶酪之間的關係!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這一張關係圖!!!1.奶酪 cheese 關係圖中沒有的奶酪就是我們說的cheese,中文就是我們常說奶酪,乳酪,乾酪,起司或者芝士。看過貓和老鼠的人都應該記得Jerry經常被一塊三角形的黃色東西吸引而被tom抓到,那一塊就是愛門塔爾奶酪。
  • 一張圖看懂牛奶、黃油、奶油的關係與區別
    黃油Butter、淡奶油cream、奶酪cheese……這些最早不是中國的,所以很多小夥伴都分不太清它們之間的區別,只知道它們的名字,今天十一就在這裡跟大家大概解釋一下常見的幾款奶製品之間的關係與區別
  • 烘焙中的那些油,黃油鮮奶油牛油大油,還真多,別傻傻分不清
    烘焙最離不開的便是各種油脂,人們經常說到的如:黃油、鮮奶油、淡奶油、奶油、奶油奶酪、牛油、大油、各種植物油……烘焙中的那些油,黃油鮮奶油牛油大油,還真多,別傻傻分不清!所以說,要想學習烘焙,得先從認識烘焙中的這些油學起。
  • 西餐中的奶酪、黃油、奶油、煉乳都是啥?誰的熱量最高?看看這個大盤點
    再看一下主要配料,奶酪、黃油、淡奶油、煉乳等等名字經常出現,簡直成了西餐的靈魂元素。這些都是啥?有什麼區別?哪一個熱量最恐怖?一、奶製品大家族「家譜」 一圖看懂無論奶酪、黃油,還是淡奶油、煉乳,一切都可以從「全脂牛奶」說起。因為這些都屬於奶製品,牛奶是他們共同的源頭。只是因為加工工藝不同,衍生出不同的產物,同時狀態質地、營養成分也不一樣。
  • 【課堂】| 芝士&奶酪還傻傻分不清?
    發現有人被芝士、奶酪弄暈了頭,今天就來了解下芝士的相關知識吧!    據說當時的人們常把動物的胃做成水袋來裝水或者牛奶。某天某個人驚訝地發現袋子裡的牛奶變成了一坨半固體狀的東西和一些半透明的液體。這位好奇心十足的人沒有把這袋牛奶扔掉,而是鼓起勇氣嘗了下這塊固體,發現居然別有一番風味。自此之後,奶酪就開始慢慢走進了人們的生活。
  • 奶酪、淡奶油、黃油…… 到底誰和誰是一家?
    文/田妞今天這話題,緣起某小夥伴某天發給我的一張圖——安佳芝士片。她跟我說,自己天天吃這貨,我瞪著包裝上巨大的「再制」兩個字,瞬間就跟她咆哮了:跟我混了這麼久!怎麼還會吃這種芝士片!這種再制奶酪根本不是奶酪啊!分分鐘丟掉沒得說啊!你居然還當寶樣的天天吃!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她被我吼的七葷八素,默默地把那沓芝士片丟掉了。
  • 西餐披薩裡用到的奶酪、黃油、淡奶油有什麼區別?
    ,就比如奶酪、黃油和奶油,可能就會混淆,錯把奶酪當黃油用、把黃油當奶油用。 西餐披薩裡用到的奶酪、黃油、淡奶油究竟有什麼區別呢?今天就來分辨一下奶酪、黃油和奶油,看看三者究竟有木有區別。
  • 烘焙圈子:​奶油、淡奶油、稀奶油、鮮奶油,亂七八糟的怎麼分??
    與黃油一樣,奶油也有植物性和動物性之分。而植物性奶油就是人工合成的與奶油類似的一種產品。植物性奶油唯一的好處是比較容易打發,但是它的口感和味道不及鮮奶油,而且從健康角度講,植物奶油具有反式脂肪酸,對人體非常不利。所以焙研公社建議大家使用一定要選用動物性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