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Cream嚴格上的叫法應該是「稀奶油」,它其中的主要成分就是鮮奶中脂肪,製作時通過離心的辦法將動物鮮奶中的脂肪分離出來,而剩下的部分就是脫脂奶。「稀奶油」一般叫中的脂肪含量一般不會超過50%,通常情況下是12%-38%,脂肪含量越高的「稀奶油」,一般也更濃稠。
「稀奶油」的質感比起鮮奶更加濃稠,不過依舊是可以流動的狀態。而在我們大家的印象裡,奶油常常是用來裱花的,那又是什麼奶油呢?如果你去看「稀奶油」上的英文,如果名稱裡面含有「whipping Cream」的,那就是可以用來裱花的裱花奶油啦~
如果將「稀奶油」進一步脫水濃縮,那麼就可以得到Butter,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黃油,或者牛油,也有地方直接音譯為「白脫」。其實黃油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奶油」,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的奶油嚴格上應該叫「稀奶油」。因為黃油在「稀奶油」的基礎上進一步脫水,使得它的脂肪含量能達到80%以上,色澤也會變成微微的黃色。
如果說「稀奶油」是在水裡混著脂肪,那麼黃油就是用脂肪混著水。也因為如此,黃油相比「稀奶油」的乳香更加濃鬱,入口綿滑,如巧克力一般慢慢融化。很多歐美家庭都會用鹽和香料將黃油調味,做出不同風味的黃油,直接塗抹、製作菜餚、或是烘焙西點都很不錯。
奶酪,源自於西方,對於國內來說,它的覆蓋範圍沒有那麼廣闊,但是在歐美國家,奶酪可以說是全民食物。奶酪英文名「cheese」,音譯過來就是「芝士」。又稱乳酪、乾酪、起司等。
簡單來說,奶酪就是芝士,芝士就是奶酪,這兩者的關係就是指同一樣食物,兩種不同的叫法,源自於讀音文化的差異。
奶酪(芝士)是用什麼做的?
常見的奶酪色澤多是乳白色或者是乳黃色。當然根據奶酪製作方法的細微差別,奶酪又被分為了新鮮奶酪、白黴奶酪、藍紋奶酪等。
奶酪是以牛奶作為原料,經過濃縮、發酵而成的奶製品,它基本上排除了牛奶中大量的水分,保留了其中營養價值極高的精華部分,被譽為乳品中的「黃金」。每公斤奶酪製品濃縮10公斤牛奶的蛋白質、鈣和磷等人體所需的營養素,獨特的發酵工藝,使其營養的吸收率達到了96%~98%。
芝士與黃油有什麼區別?
芝士、黃油兩者的原料都是牛奶加工而來,不同之處在於,黃油是直接提煉於牛奶,而奶酪則是經過了發酵而來。
兩者所表現出來最大的區別,就靠數據來說話了:
熱量:
100g黃油含717千卡,100g奶酪只有371千卡
脂肪:
100g黃油有81g脂肪,100g奶酪只有32g脂肪
蛋白質:
100g黃油只有0.5g蛋白質,而100g奶酪有31g蛋白質
芝士與黃油都是乳製品,黃油的作用更多是應用在烘培、烹飪、餡料等輔助品使用。
同學們清楚這幾種產品的區別了嗎,有沒有漲「芝士」呀!!!
來源:綜合自網絡
覺得內容不錯
來個「一鍵三連」——分享、點讚、在看
看完不吐不快,就給我們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