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糊了這麼多年,終於明白了芝士、奶酪、奶油、黃油的區別了!

2021-02-07 mom看世界


「芝士」,現在實在太火。啥啥東西只要加上「芝士」兩個字,必成網紅。芝士奶蓋茶、芝士蛋糕、芝士火鍋.誰讓我們女生就喜歡香香軟軟、又黏黏糊糊的食物呢!


芝士這麼受歡迎,到底是個什麼寶貝?「起司」、「奶酪」、「乳酪」、「奶油」、「黃油」, 又是什麼鬼?親戚嗎?還是它們和芝士有區別?

反正,以前在國外生活的時候,面對超市裡眼花繚亂的奶製品,我是傻傻分不清的。我和室友就一不做二不休,挨個吃,鬧出了不少的笑話。比如,直接把奶油(Cream)抹在麵包片上。


後來,做了媽媽,不能免俗地,我也加入了烘焙大軍。這才慢慢真正了解這些西式食物。



芝士,英文名Cheese,也有人把Cheese翻譯成起司、起士等等。其實包括,芝士、起司、起士、奶酪、乳酪、乾酪這一大堆名詞,都是一回事!


好吧,再一次被中文的博大精深所感動。


上面的都屬於芝士,那奶油、黃油、牛油又是What?聽著感覺有複雜。




其實沒有這麼複雜,將它們的名字歸歸類就一目了然了:


Cheese=芝士(音譯)=奶酪=乳酪=乾酪(國際用詞)=起士、起司(臺譯)

Cream=奶油(淡奶油/稀奶油)=奶油(港譯)

Butter=黃油(國際用詞)=牛油(港譯)


我從奶油、黃油、芝士的製作過程來解釋其中的區別吧。


首先,要說明的是,芝士、奶油和黃油都是以牛奶為原材料的。當然,也有植物奶油和植物黃油,個人覺得口感差很多,而且總感覺沒那麼健康。


牛奶是什麼?牛奶是水、乳脂、蛋白質、糖類和微量元素等物質的混合物。而奶油、黃油、芝士都是對牛奶中的水、脂肪、蛋白質成分進行分離或濃縮所得到的產物。


1. 奶油(Cream)


正常情況下,未加工牛奶的乳脂含量大概在3.5%左右。這些乳脂是以顆粒狀態懸浮在牛奶中的。這種懸浮並不是很穩定,只要靜置一段時間,乳脂就會上浮到牛奶表面。把這樣的表面一層收集起來,便能得到我們所說的奶油(Cream)。利用離心技術,可以迅速實現這一過程。


雖然奶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可不全是「油」,它的脂肪含量只有12%到38%,不會超過50%,本質上還是一個水包油的乳化體系,只是脂肪顆粒稍微密集了些。所以,奶油看上去跟牛奶差不多,只是稍微濃稠一點。

根據國內的標準,脂肪含量在 10%-80% 的乳製品都叫稀奶油。但實際上根據脂肪含量的高低,奶油分化出很多種類。我們常見的兩種:打發奶油(Whipping Cream,脂肪含量30%-38%)和半對半奶油(Half-and-Half Cream,脂肪含量12% )


蛋糕上那種固體的奶油怎麼來的?做過烘焙的媽媽都知道,打發啊!簡單地說,是通過打蛋器的高速攪拌,讓空氣小泡進入淡奶油內部,使脂肪結構發生融合和結晶,進而變成我們常吃的固體奶油(Whipped Cream)。奶油內的脂肪含量過低是不能打發的,一定要大於30%才可以。



在超市冷藏櫃裡,還有一種罐裝,一按能噴出來的打發奶油。我們常喝的星冰樂上那一坨就是。它和蛋糕上的打發奶油,本質上沒有區別,只是口感更輕,但是結構比較不穩定,很容易消泡,所以不適合做蛋糕上的裱花


半對半奶油(Half & Half Cream)顧名思義,是一半奶油和一半牛奶的混合物,所以它有牛奶的醇香,也有奶油的絲滑口感。美國人主要拿它當咖啡伴侶使用,有時候也用來做菜


歪果仁對於牛奶的加工製造那真是費勁了心思,在奶油的基礎上,他們還發明了酸奶油(Sour Cream)。這種用乳酸菌發酵後的奶油,可以直接抹在吐司上,或用餅乾、薯片蘸著吃,也可以用於烘焙蛋糕和餅乾。



2.黃油(Butter)


有時候我們會弄混奶油和黃油,是因為按照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定義,奶油和黃油是一個東西。剛開始的時候,Butter就被翻譯成奶油。

如果,之前我們打發奶油不用打蛋器,而用攪拌機,結果會怎樣?

在沒有空氣進入時,攪拌機高速轉動的葉片會把脂肪球結構破壞,脂肪便聚合在一起形成了固體。把這些固體收集起來,擠壓掉多餘的水分,便能得到黃油(Butter)。所以,黃油80%的成分是脂肪,只有一點點水。


如果說奶油是水包油的乳化體系,那麼黃油就是有油包水的乳化體系。



黃油的用途非常廣泛,可以做曲奇、麵包、塗抹吐司等等,當然烹飪西餐的時候也會被當做「油」來使用。


我們在超市買黃油的時候,會發現存在兩大類選擇——有鹽黃油(Salted Butter,含有1.2%-1.5%的鹽)和無鹽黃油(Unsalted Butter)兩大類。一般的建議是,無鹽黃油用於烘焙,有鹽黃油作為調料,比如抹在吐司上。但由於有鹽黃油的含鹽量很低,所以用來做曲奇,口味上不會有太大的區別。


我很喜歡在熱熱的麵包片上抹黃油,一般塊狀黃油塗抹起來比較困難,推薦大家試試易於塗抹的黃油(Spreadable Butter)。



圖片只是舉例,並非推薦品牌


3. 芝士(Cheese)


最後,看看更加複雜的芝士和奶油、黃油相比,芝士的製作,完全是另一條技術路線。


因為芝士是通過發酵和凝乳來得到的。牛奶裡含量最多的蛋白質叫酪蛋白(Casein)。在凝乳酶的作用下,這些酪蛋白會發生凝集,而變成固體。把固體收集起來,按照奶酪種類的不同,有的要進行發酵,有的要進行熟化,最後製得的就是美味的芝士。


一般的芝士,含有30%左右的水、35%左右的脂肪、32%的蛋白質和少量的礦物質。所以,與奶油、黃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不同,芝士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和蛋白質。



全世界的芝士,據說有8000多種!西方人能發明這麼多種芝士,說明他們真是太愛芝士!邱吉爾在二戰時曾說過:「一個為世界提供300種以上奶酪的國家是不應該滅亡的。」 戴高樂總統的看法則是:「要統治一個擁有600種奶酪的國家,是很困難的。」


這麼多種芝士怎麼挑選?有人說,應該像挑選紅酒一樣,看產地和年份!聽起來高深莫測的感覺。我覺得,一般人不用這麼高大上,知道常見的幾種就夠用的了!比如:


布裡芝士(Brie Cheese)



顧名思義,來自法國布裡。法國最著名的芝士,有「奶酪之王」的稱號。淡淡的奶香味混雜著一點榛子的味道,與微甜的香檳是最佳絕配。另外也可以烘烤各種餡餅,製作沙拉、三明治和甜點等。我不喝酒,每天切一塊空口吃,也很好吃。


馬蘇裡拉芝士(Mozzarella Cheese



這應該是我們最常吃到的芝士,產自義大利。最大的特點是加熱後可以拉絲,所以一般pizza用的就是它!還有千層面,港式焗意粉、焗土豆泥,用的都是它!


切達芝士(Cheddar Cheese)



來自英國的全能芝士,幾乎可以代替其他任何芝士。也是最常見的芝士之一,比如做成薄片加在三明治中,也可搭配餅乾、做成醬汁、煮湯。


埃曼塔芝士(Emmental Cheese)



來自瑞士,突出的特點是較為較為幹硬,內部分布有大小孔洞。可以用來製造芝士火鍋,或切成薄片幹吃、製作蔬菜沙拉。




藍紋芝士(Blue-veined Cheese)



義大利、法國、英國具有出產。最突出的特點是其中夾雜的藍、綠、灰色的花紋,氣味也比較獨特。可以搭配蘇打餅乾或三明治、製成調味汁用於拌制沙拉。


奶油芝士(Cream Cheese)



美國、法國、英國等國家都有產出。奶油芝士是依靠乳酸菌發酵產生的乳酸將牛奶凝結變成固體的,而不同於大部分的芝士主要是依靠凝乳酶凝固的。奶油芝士的質地較為柔軟綿密,奶油味中略帶酸味。我們常吃的芝士蛋糕就是用它製作的,它也可以搭配水果或塗抹麵包。


給孩子吃奶酪(芝士)的建議


因為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等礦物質,應該常常給孩子吃芝士。


儘量給孩子吃天然芝士。芝士從成分看,主要可以分為天然芝士和再制芝士兩大類。我們之前介紹的都是天然芝士。而再制芝士是在天然芝士的基礎上,加入水和其它添加劑(香料等食品添加劑)合成的。美國的標準,其它添加成分不高於49%,而我國的標準線是85%。 


不建議給1歲以下的孩子吃芝士。所有芝士都含有鹽,再加上1歲以下的孩子有可能對牛奶蛋白過敏,所以不建議給1歲以下的孩子吃芝士。有的芝士是建議3歲以上的孩子食用,所以一定要先看清食用說明。


不建議給孩子吃含有黴菌的芝士。比如之前介紹的藍紋芝士。


奶油奶酪、奶酪布丁不宜多吃。這類再制產品裡的糖、脂肪含量偏高,偶爾吃吃無妨,但應該控制量。


推薦閱讀

寶寶吃水果的這四個坑,99%的媽媽都跳過


「性早熟食物黑名單」?別扯了,你是醫生也不行


曾經的女博士,現在的大學老師。飄過美國、澳洲,目前坐標北京。


養娃是一場永無止境的修行,我想在這個小小公眾號上和孩子們和姐妹們共同在書中和路上發現更好的自己。



關注mom看世界

*回復「書單」,查看《mom書單|150本優秀繪本講解》

*回復「100」,查看《美國教師協會推薦Top100童書,附26本詳細講解》

*回復「BBC」,查看《BBC評出100年來最偉大的11本兒童讀物》

*回復「名師」,查看《小學1-6年級,11位名師聯合推薦99本經典書目》

*回復「英語網站」,不可錯過的免費英語學習網站推薦。

相關焦點

  • 迷糊了這麼久,總算明白芝士,奶酪,奶油,黃油的區別了
    迷糊了這麼久,總算明白芝士,奶酪,奶油,黃油的區別了!前面題目中提到的這幾種東西大家應該都經常聽說吧,但是能真正分清楚他們的又有幾個人呢?估計也就一些烘培達人才能分清楚吧,反正是我迷糊了很久,最近才算弄明白了幾者的差別,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 芝士、奶酪、奶油、黃油到底區別在哪裡?
    而說起芝士,可能大多數人印象中是很西式的,而且一直搞不清楚芝士、乳酪、奶油和黃油的區別。作為骨灰級吃貨,必答題怎麼能草率!筆記記起來!----黃油(Butter)、奶油(Cream)、和芝士(Cheese)作為烘焙中常見的奶製品,都是以動物鮮奶(如最為常見的牛奶)作為製作的原料。它們的區別在於製作的過程中選用了不同的工藝,對動物鮮奶中的水、脂肪、和蛋白質進行分離或濃縮,因此在外觀和風味上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
  • 迷惑這麼久,終於明白芝士、黃油、奶油之間的區別,你買錯了嗎?
    去年芝士突然間就活躍在大家的面前,不管是吃什麼都會加上芝士兩個字,同樣伴隨著紅火起來的還有拉絲這個詞,加了芝士的食物就會變得又香又軟。但是我們喜歡的真的是芝士嗎?首先來說一下起司,起司其實就是芝士,因為芝士的英文名是cheese,中文音譯就是起司二字,同時奶酪、乾酪、乳酪都是同一個物品,都是起司的國際用詞,總而言之就是,這幾種東西其實都是同一種,只是名字不同。說黃油之前我們來看看那些由牛奶為原材料做出來的食物都有哪些。
  • 奶酪、奶油、奶油、芝士、牛油、黃油、酥油的區別
    每公斤奶酪製品都是由10公斤的牛奶濃縮而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脂肪、磷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是純天然的食品。就工藝而言,奶酪是發酵的牛奶;就營養而言,奶酪是濃縮的牛奶。 奶酪的起源,最普遍的說法認為它是由遊牧民族發明的。他們早先將鮮牛奶存放在牛皮背囊中,但往往幾天後牛奶就發酵變酸。
  • 奶酪、奶油、芝士、牛油、黃油和酥油的區別介紹
    奶酪的起源,最普遍的說法認為它是由遊牧民族發明的。他們早先將鮮牛奶存放在牛皮背囊中,但往往幾天後牛奶就發酵變酸。後來他們發現,變酸的牛奶在涼爽溼潤的氣候下經過數日,會結成塊狀,變成極好吃的奶酪,於是這種保存牛奶的方法得以流傳。奶酪也一直是這些遊牧民族的主要食物之一。
  • 如何區分黃油、奶油、奶酪、芝士、起司、乾酪?
    黃油、奶油、奶酪都是西餐裡常用的食材,它們的原料都是動物奶,先來看一下他們的英文名分別對應的是什麼:Butter=黃油(標準譯名)=牛油(港譯)Cream=奶油Cheese=奶酪=乳酪=乾酪=芝士,也叫起司或起士
  • 奶油、黃油、芝士、奶酪傻傻分不清楚,來漲一波「芝士」吧
    而在我們大家的印象裡,奶油常常是用來裱花的,那又是什麼奶油呢?如果你去看「稀奶油」上的英文,如果名稱裡面含有「whipping Cream」的,那就是可以用來裱花的裱花奶油啦~如果將「稀奶油」進一步脫水濃縮,那麼就可以得到Butter,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黃油,或者牛油,也有地方直接音譯為「白脫」。其實黃油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奶油」,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的奶油嚴格上應該叫「稀奶油」。
  • 芝士,奶酪,奶油,黃油……傻傻分不清楚
    芝士,奶酪,奶油,黃油,……都屬於烘焙中的乳製品製作的來源都是牛奶如果實在弄不清楚,不妨熟記下面的公式以免再次陷入懵逼狀態:Butter=黃油=牛油Cream=奶油=稀奶油=淡奶油=奶油>Cheese=芝士=奶酪=乳酪=起司=起士=乾酪你問為什麼起這麼多不同的名字完全是不同的翻譯惹的禍啊表示也很無奈啊~那麼,Cream、Butter和Cheese又怎樣區分呢?
  • 芝士,奶酪,奶油,黃油……傻傻分不清楚 .
    那麼奶酪(cheese) 黃油(butter) 稀奶油(cream)到底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聯繫呢?芝士,奶酪,奶油,黃油,……都屬於烘焙中的乳製品製作的來源都是牛奶如果實在弄不清楚,不妨熟記下面的公式以免再次陷入懵逼狀態:
  • 黃油、奶酪、乾酪、芝士、奶油、乳酪如何區分?
    Butter=黃油(標準譯名)=牛油(港譯)Cream=奶油Cheese=奶酪=乳酪=乾酪=芝士,也叫起司或起士。為什麼cheese的中文名是這樣的呢?奶=乳,酪可以指以動物乳汁為原料,製成的半凝固食品。乾酪的「幹」字點明了cheese是固體或半固體,質地幹,含水量少的特點。而芝士,起司和起士是cheese的音譯。
  • 芝士、奶酪、黃油, 傻傻分不清!
    一根根大而肥美,嬌嫩多汁的豬肋排被金燦燦的芝士包裹 還帶絲(^з^)-☆簡直讓人無法抗拒!也是從那時起,我便愛上了芝士!可是,你造嗎?!!!芝士就是奶酪! 芝士就是奶酪! 芝士就是奶酪!(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在國外呆了這麼美多年,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 ̄^ ̄)ゞ曾經的我還這麼嫌棄老外吃奶酪,總覺得他們這輩子太虧了,沒吃過什麼好吃的,整天就知道奶酪、巧克力,巧克力、奶酪-_-#可,現在的我竟然也如此熱愛。。好吧,小編是山豬吃不來細糠,有眼不識泰山啦!
  • 漲知識|一篇文章教你如何區分芝士、奶酪、乾酪、起司、黃油、奶油、牛油······
    逛超市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各種黃油、奶油、芝士、奶酪等,依稀會覺得它們都和牛奶有某種關係,但是具體有哪些不同
  • 牛奶、奶油、黃油、奶酪的前世今生
    剛入烘焙的時候,經常被很多「長得很像「的材料名稱搞得暈乎乎,比如奶油、稀奶油、淡奶油、黃油、牛油、芝士、起司、奶酪….
  • 奶油、黃油、牛油和芝士的區別
    生產工藝主要成分營養價值主要用途奶油對全脂奶進行分離後,牛奶中的脂肪因為比重的不同,質量輕的脂肪球就會浮在上層,成為奶油脂肪含量為全脂牛奶的20%—30%介於全脂牛奶和黃油之間添加於咖啡和茶中,也可用來製作甜點和糖果黃油對牛奶或稀奶油劇烈攪動,使乳脂肪球蛋白質膜發生破裂,乳脂肪從小球中流出。
  • 【漲知識】奶油、黃油、麥淇淋、牛油和芝士的區別
  • 【專業焙烤】奶油、黃油、麥淇淋、牛油和芝士的區別
    奶油和黃油國家標準有淡奶油和奶油(黃油),對應的英文是cream和butter。奶油就是cream的音譯。淡奶油(奶油,cream)的脂肪含量一般為35-40%;奶油(黃油,butter)脂肪含量一般83%。
  • 【漲姿勢】如何區分黃油、奶油、奶酪、乾酪、乳酪
    、奶油、奶油奶酪、芝士」分辨不清,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黃油、奶油、奶酪都是西餐裡常用的食材,它們的原料都是動物奶,我們先來看一下他們的英文名分別對應的是什麼:Butter=黃油(標準譯名)=牛油(港譯)Cream=奶油Cheese=奶酪=乳酪=乾酪=芝士,也叫起司或起士
  • 妙可藍多的馬蘇裡拉奶酪和奶油芝士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奶油芝士,英文名為cream cheese,是用稀奶油製作的新鮮軟質芝士的統稱,是一種未成熟的全脂奶酪,色澤潔白,質地鬆軟細膩,口感微酸,非常適合用來製作奶酪蛋糕,也可以塗抹在食物上直接食用。奶油奶酪開封後非常容易變質,所以要儘早食用。
  • 新手烘焙指南 | 誰能告訴我,黃油、淡奶油、奶油奶酪…都有什麼區別?
    就拿最常見的烘焙原料:黃油、奶油、奶油芝士、馬斯卡彭芝士、馬蘇裡拉芝士……來舉個慄子,你真的搞得清楚它們之間的區別麼?它們的區別在於製作的過程中選用了不同的工藝,對動物鮮奶中的水、脂肪、和蛋白質進行分離或濃縮,因此在外觀和風味上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其實Cream嚴格上的叫法應該是「稀奶油」、「淡奶油」,它其中的主要成分就是鮮奶中脂肪,製作時通過離心的辦法將動物鮮奶中的脂肪分離出來,而剩下的部分就是脫脂奶。
  • 食物補課||扒一扒奶製品家族/奶粉/煉乳/奶油/奶酪/黃油/芝士等
    我曾非常疑惑,牛奶、奶粉、煉乳、奶油、奶酪、黃油、芝士、乾酪、奶片、奶油奶酪。。。。疑惑它們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