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通訊員 劉孝誼 記者 李琪
日前,湖南省教育廳已經發布「分步」開學的具體時間,孩子終於可以返校了。那麼,疫情會帶給孩子們怎樣的壓力?如何做好開學前的心理準備?
4月2日,本報請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曹玉萍教授支招。
要學會自我保護
曹玉萍教授表示,青少年正處於青春發育期,情緒易于波動、身體心理敏感性可能增加。
疫情期間擔心被感染、被傳染自然是常有的。這種壓力如何正確引導?首先孩子要學會正確防護,記住「戴口罩、勤洗手、少串門」三個原則。此外,飲食之前、回家之後記得洗手。其次,要學會接納情緒,疫情期間復學,短時間內出現不安是正常的。因為這種擔心有自我保護功效,反而可以增強孩子的自我防護意識。最後,還要學會釋放情緒。當心情被壞情緒影響,建議找一些輕鬆愉悅的活動來轉移注意力,讓自己放鬆下來。比如,給同學打電話聊天、看視頻、聽音樂、做手工、運動等。如果負性情緒過於強烈,建議進行熱線心理諮詢。
作息時間提前調整
超長的寒假,以及在家上網課,孩子們的生活節奏可能變慢。有些孩子甚至過度沉溺於電子遊戲,生活節律紊亂、晝夜顛倒。很多孩子對這種學習狀態從接受變為習慣,面對開學甚至出現了抵抗情緒,
因此開學之前要做好充分準備。
首先是早睡早起,逐漸恢復與學校的作息時間相一致。如果假期習慣熬夜晚起,則可將距離開學這段時間進行分段調整,讓孩子有一個適應階段,逐漸將紊亂的生物鐘慢慢調整過來。其次,正點就餐,家長儘量讓孩子正點就餐飲食,恢復胃腸「作息」時間,保證重回高強度學習所需的營養。
最後還要增加運動,建議逐漸增加一些運動時間,以適應復學後上學的路途奔波,以及學校要求的運動。
需要保持良好心態
有些孩子會擔心學業趕不上。目前距離中考、高考均不到3個月,對於畢業生,這種擔憂會更加深刻。
曹玉萍教授表示,開學前要整理知識,查漏補缺。建議整理一下前期的複習知識,查漏補缺,復學後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進行複習。同時,不要過度擔憂,注意力放在學習的過程上,做好了過程自然有好的結果。
良好的心態需要保持,任何一場重要的考試,不僅僅只考核知識技能,同時也是心態的較量。良好的心情和心態可能讓學習的知識得到充分發揮。
建議:請家長重視孩子們的情緒
曹玉萍教授建議,家長們要重視孩子們的情緒,幫助他們健康的回到課堂上。
做孩子的粉絲,幫孩子理性分析。青春期的孩子,在逐漸形成自己對事物的看法,特別是高中畢業生,諸如關於學習的方法、關於高考專業方向的選擇,應支持孩子,幫他做理性分析,而不宜以家長自己的心願而定。
夫妻之間需要通力攜手,父母的意見分歧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不利於心理健康發展。對孩子不過多求全責備,要善於發掘孩子的優點和長處。
創造輕鬆的家庭氛圍,保持孩子的良性情緒,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