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fen廚房】三杯雞

2021-02-27 70和80後

簡介

三杯雞是江西菜,在臺灣被發揚光大。色澤紅亮的雞塊吸足了醬汁和九層塔的獨特香味,非常誘人。我喜歡用雞翅中來做這道菜,口感更好。在三杯雞中加上鮮嫩的春筍,搭配很和諧,適合春天。

用料 雞中翅10個春筍2支生薑10片蒜瓣5、6瓣米酒10湯匙老抽1湯匙生抽2湯匙麻油共計4湯匙冰糖十幾粒九層塔1小把三杯雞的做法

1

雞翅中洗淨,對半剁開;春筍剝殼切滾刀塊。

2

燒開一鍋水,將春筍塊放入煮1、2分鐘,撈出瀝乾備用。

3

鍋燒熱,鍋中倒入2湯匙麻油,將薑片放入用中小火慢慢煸炒,至薑片表面起皺微焦,香味充分釋放。

4

加入雞翅中、蒜瓣,翻炒片刻。再加入春筍,繼續翻炒,至雞翅表面微焦。

5

加入10湯匙米酒、1湯匙老抽、2湯匙生抽、2湯匙麻油、2湯匙冰糖,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燜煮。

6

待湯汁濃稠後,放入九層塔,蓋上蓋子燜半分鐘即可。

小貼士

1、九層塔屬於羅勒的一種,羅勒實際上品種非常多,但我們在國內一般能買到的也就是一種啦,所以也可以說九層塔就是羅勒。江西的三杯雞原本是不放九層塔的,被臺灣發揚光大後才往裡加了在臺灣很常見的九層塔。

2、三杯雞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做這道菜需要一杯米酒、一杯醬油、一杯麻油(江西版的是用豬油)。但其實三種調料並不需要嚴格分別用一杯,按比例搭配會更好。菜譜中的比例是按照我自己的口味來的,建議大家邊做邊嘗,根據口味靈活調整。

相關焦點

  • 寧都三杯雞
    起源發展三杯雞發源於江西省,不僅江西省內廣泛流傳,還流傳到了臺灣成為了臺菜的代表,江西省內以南昌三杯雞,寧都三杯雞,萬載三杯雞最有名最具代表性
  • 臺式三杯雞
    如果這三種食材都沒有,你又很想自己做一道臺式三杯雞,那就不放了吧!其實這道菜的主要味道還是三杯料汁,最後加的九層塔只是一個點綴提香,就像我們做菜最後放香菜調味一樣,如果實在沒有,也不太影響口感!做臺式三杯雞可以選擇雞翅雞腿,或是整雞。2、煮好的雞翅撈出瀝水備用。3、準備一杯米酒汁180克、一杯油:將20克芝麻油和30克花生油混合、一杯醬油:10克老抽40克生抽混合。如果用整雞來做,用料加倍。4、鍋裡倒入油,放入大蒜和姜塊翻炒出香味。5、倒入雞翅翻炒片刻後加入醬油和米酒。6.加入10克冰糖和一勺鹽,小火煮。
  • 【15fen廚房】西班牙海鮮燴飯
    點擊【閱讀原文】可購買15分の美味蔬菜
  • 三杯雞做法大全.
    做法:1、九層塔擇去老梗,蒜頭去皮,蔥姜分別切成段和片;2、雞腿清洗乾淨,剁成小塊;3、鍋裡放入清水、雞塊、蔥結、薑片燒開,2分鐘後關火撈出衝洗乾淨;4、炒鍋加熱,倒入香油和花生油,放入蒜粒小火煸香;5、再放入蔥段和薑片煸炒出香味;6、放入雞塊炒至變色,然後倒入米酒
  • 拼音帶fen的字大全_83個拼音含fen的字組詞 - 小孩子點讀
    13、焚(fén),12畫,上下結構,部首:火組詞:焚燒(fén shāo) | 焚毀(fén huǐ) | 焚化(fén huà) | 焚香(fén xiāng) | 焚書(fén shū) | 焚屍(fén shī) | 14、芬(fěn),7畫,上下結構,部首:艹15
  • 心聲逸動|三杯雞
    三杯雞發源於江西省,後來流傳到臺灣省,成了臺菜的代表性菜品。其中,江西省內以寧都三杯雞、南昌三杯雞、萬載三杯雞最有名和最具代表性。2018年9月,被評為「中國菜」之江西十大經典名菜。關於這三杯雞的來歷啊,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相傳數百年前,萬載縣康樂鎮郊有一戶農家,姐弟二人相依為命。適逢天旱民不聊生,只好讓弟弟出外謀生。
  • 臺式三杯雞美食做法,宅家吃到正宗的臺式三杯雞!
    雞在大家面前不是什麼稀奇古怪的食物,美食的飯桌上基本都有,雞也是人們必不可少的食物,在生活中大家肯定有自己喜歡吃的做法,一般都是辣子雞,家常炒雞,炸雞,烤雞,這幾種的做法在生活中很多,也很平常,但是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道非常有名,上檔次的美食菜品,就是《三杯雞》有的朋友知道這道美食
  • 高纖維版本 -- 臺式三杯雞食譜
    其中三杯雞接受度高,食材取得也方便,重口味下飯又下酒也是臺菜的特色之一。而本篇要講的食譜經過稍微調整,增加蔬菜類的比重,使更多種類的蔬菜能吸收三杯調味後帶來的神秘香氣,也能多增加纖維質的攝取。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正宗版本最後調味的臺式九層塔取得不易,以及廚房電磁爐火力不夠而改良的烹飪方法,由類似悶煮的做法取代正宗的旺火幹燒。
  • 正宗臺灣三杯雞烹飪,整個過程不加一滴水,雞肉味濃真好吃
    三杯雞以前是江西地區的一道傳統菜,因為烹飪時不放湯水,只用油一杯、米酒一杯、醬油一杯製作而成,三杯雞也因此得名。後來流傳到臺灣,成了臺灣最具代表性的菜品。雖然三杯雞烹飪起來沒什麼技術難度,但是三杯調料的用量卻有所講究,只有三杯調料的比例恰當,成菜後才會肉香味濃,口感柔韌。
  • 三杯雞真的是三杯的嗎?過來看一看!
    此外,在中國大陸也有許多臺灣人來這裡工作的痕跡,比如在街道的旁邊,我們就可以隨處看到有關臺灣的街頭小吃,比如魚蛋啊、烤串、或三杯雞等。那時的臺灣,很多人眼裡都是以小吃聞名的,因為臺灣的夜市,可以說是很多人吃東西的理想之地。她們覺得臺灣的夜市才是真正的夜市,整夜漫步於臺灣的夜市,仿佛自己的整個胃都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許多人想要去臺灣逛逛夜市。
  • 調好汁,燜一燜,連湯汁都能泡飯的名菜——三杯雞【孔老師教做菜】
    比如我這次做的是一隻雞約2斤,一杯油是30毫升芝麻香油,一杯生抽是30毫升加老抽15克毫升,一杯糯米酒是100毫升。按這個比例做出的三杯雞味道,色澤都非常的棒,喜歡的話,你可以試試!  三杯雞【食材】三黃雞1隻 / 羅勒葉一把/ 姜蒜適量生抽30毫升 / 老抽15毫升 / 糯米酒100毫升 冰糖10克 /
  • 臺式三杯雞好吃的秘密,這樣真的下飯!
    5.倒入米酒5勺,醬油膏2勺,老抽1勺,然後放入小米椒,把食材混合均勻蓋上鍋蓋,中火大概燜15分鐘。6.燜得差不多了,加入九層塔。7.在翻炒幾下,燜個30秒,加入黑麻油,自己撒一點羅勒碎,可以增加雞腿的香味,然後可以出鍋了。
  • 鹽語食譜——三杯雞
    三杯雞應該是先把雞塊炒到斷生,然後倒進砂鍋再用小火慢慢燜!一般用冰糖炒糖色,而不是直接用老抽上色;Anyway,雖然不夠正宗,但是,勝在操作簡單,味道也好,娃娃用湯拌飯,吃了一大碗。2、鹽語酒釀比較甜,而且為了多留一些湯汁用來拌飯(絕對是米飯殺手,哈哈),菜譜裡的酒釀汁量比較多,可以適當減少酒釀汁,適量加點糖;3、醬油和老抽都有鹹味,請根據自己口味放鹽;4、三杯雞一般認為是一杯油、一杯酒、一杯醬油,但這裡的「一杯」不是絕對數字。一般來說,比例為油:酒:醬油=1:4:2比較合適。
  • 大蒜菜譜:臺式三杯雞
    5、放入7,8片生薑片繼續煸,直至薑片也呈金黃色後,加入三杯料,若干粒大蒜頭,蓋上鍋蓋,中火燜15分鐘臺式三杯雞的做法小貼士1.其實喔,最土法的三杯雞,都是用砂鍋直接燜出來的,端上來的時候,飄著米酒的醇濃,九層塔的清新,這種混搭使得三杯雞格外不同,更充滿誘惑。三杯雞裡的大蒜頭,很好吃很好吃,全熟的大蒜吃了不會口臭,菇涼們都儘管放心食用吧,不要有後顧之憂。
  • 不加一滴水教你破解家庭版三杯雞
    這寒風嗖嗖一刮什麼局也提不起興趣就想宅在家躺在被窩裡摳摳手機追追劇無奈肚子總是不爭氣一到點就咕嚕咕嚕直叫外賣不想吃出去又怕冷那不如乾脆在家裡動手做這次要學的可是道eng菜哦你吃過三杯雞嗎如果你愛吃、會吃、還會做,是一名正經的吃貨;如果你是廚房小能手,有獨到的做飯小竅門或者生活小妙招,快快留言告訴小編,沒準下一期就是你哦~導演 | 真真   攝像 | 老土   文案 | 周周本文為香香美食原創,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
  • 電飯煲做三杯雞
    7、煮飯程序結束後,讓它繼續燜一會兒就可以出鍋啦~~~小訣竅1、用電飯煲烹飪三杯雞,是不用放水的,只需要倒入少許醃汁即可2、整個烹飪程序就是按煮飯鍵一次,待煮飯程序完成後,稍悶一會兒就可以出鍋了。為了讓雞肉均勻受熱和顏色更加靚,在烹飪其間是要給開蓋雞翻身兩三次,再蓋蓋繼續烹飪就可以了,如果喜歡吃幹一點的,也可以多按一兩次煮飯鍵,增加烹飪時間。
  • 當意式青醬意粉遇上臺式三杯雞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篇文章《自己種過的草,哭著也要吃完》,實在符合博主目前的處境。面對瘋長的羅勒,今天終於有空處理它們,摘了一大把下來,早上做青醬意粉,晚上做了三杯雞,完美。
  • 家傳三杯雞
    我有了自己的廚房之後我也做三杯雞。傳到我這一代,用料上我作了一些調整,豉油我用李錦記蒸魚豉油,這個豉油顏色淡,味道也淡,不會奪去雞本身的味道,做出來雞金黃色的賣相很好。作為靈魂的酒,我用梅酒,每年沙溪的鄉親都會送我一兩瓶自己浸的梅酒,我喝不完就用來做三杯雞了。梅酒每家做出來總有各自的風味,或濃或淡,或偏酸或偏甜,我因應而調整糖的分量。
  • 臺式三杯雞不可少不加一滴水,無敵簡單好吃到停不住
    臺式三杯雞,所謂三杯是一杯麻油,一杯米酒,一杯生抽老抽所來的,這道菜的好吃在於要用麻油來炒,還要有九層塔來調味,不然就失去那個味道,超簡單的做法,超好吃,連添三碗飯都不夠整個製作過程中,不加水,只用這三杯醬料來烹飪,這樣做出的雞肉鹹香柔韌,肉香嫩滑
  • IH電飯煲版三杯雞—濃香四溢製作簡易
    2、把煮熟的雞撈出後,不要急於洗鍋,洗淨大米放入尚有雞汁的鍋內,按正常程序煮飯,煮出的飯吸取了雞汁的油香,實在是太太太太美味啦~~再炒個青菜,就是有葷有素、營養豐富的一頓!電飯煲版三杯雞,宴客自吃兩相宜!強烈推薦給忙人、懶人、宿舍僅有電飯煲的同學、租房做菜不方便的同學、所有熱愛美食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