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叛逆真的好嗎?12-18歲孩子家長一定要看

2020-12-15 騰訊網

孩子永遠聽話,不叛逆就好了!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不經歷叛逆期?

但其實,家長們有這種想法就很危險。

因為,叛逆是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轉折期。孩子不經歷叛逆,就意味著沒有真正長大。

相信看完今天的內容,你就不會再如此「憎惡」孩子的叛逆期了。

01

叛逆是個好開始

從孩子一生的發展來看,叛逆其實是一個好的開始。

叛逆是生理成熟和思維能力提高的表現

青春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生理髮育成熟、認知能力提高。

叛逆說明孩子生理上成熟了,變得更聰明了,才有跟家長反抗的資本。

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維水平提高的結果,是孩子成長的表現。

所以說,叛逆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一種成長和進步。

叛逆是自我同一性發展的需要

父母常常把自己的生活經驗灌輸給孩子,企圖讓孩子按父母的設想去生活,結果造成孩子的對抗情緒。

如果孩子一直很乖、不叛逆、不惹事,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作「同一性早閉」。

這樣的孩子未來往往缺乏主見,容易盲從,不喜歡改變,無法應對挑戰。

他們會迴避變化和壓力來獲取安全感,當遇到挫折時,容易喪失目標和信心。

因此,鼓勵孩子叛逆,就是認同孩子自我同一性發展的需要。

孩子需要自我一致的情感與態度,需要提高自我貫通的能力,需要自我恆定的目標和信仰。

而叛逆,正是他們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一種途徑。

叛逆是不良情緒的發洩途徑

腦發育的不均衡使得青春期孩子容易產生情緒問題。

如果他們把這些不良情緒全都掩飾起來,不叛逆、不發洩、不吐露,那麼孩子的內心必然會堆積起大量的負能量。

所以,叛逆是孩子疏導不良情緒、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種重要方式。

叛逆是對人際關係調整的一種適應

進入青春期,孩子開始疏離父母,更多地與同伴相處。

這種人際關係的調整對孩子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

叛逆其實是孩子適應人際關係調整、成長為獨立個體的一種方式。

在青春期之前,依戀是親子關係的重要特徵。

在青春期順利完成依戀到自主的轉變,對孩子未來良好的社會適應性十分重要。

心理學研究表明,同伴交往對孩子的社會化發展有重要影響。

在與同伴的相處中,孩子學會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學會怎樣理解他人,這都是社會化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素質。

心理學研究還發現,同伴關係對孩子成年後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有顯著的預測作用。

中學階段擁有充足的朋友,與朋友保持穩定而較親密的友誼的孩子,到了成年期,往往人際交往比較順利,且心理健康水平較高。

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發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這對孩子未來的發展都很重要。

02

順利渡過叛逆期的三個關鍵

叛逆是一個好的開始,但好的開始並不意味著好的結束。

雖然叛逆對孩子的發展有利,但並不意味著家長可以對孩子的叛逆放任自流。

只有家長處理得當,孩子才能順利度過青春叛逆期,才能在叛逆中成長。

面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長應該學會一些應對方式,抓住肯定、調整和對症下藥這三個關鍵詞。

要肯定叛逆是孩子成長的表現

當家長遇到孩子叛逆、不聽話、不配合、不溝通時,一定不要認為孩子叛逆是對自己威嚴的挑戰,而要承認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認知能力提高、自我同一性發展的結果,是他們成長的表現,是一件好事情,至少是好的開始。

家長不要盲目否定孩子的不守規矩,對孩子勇於自我探索的表現要加以肯定。

得到父母的認可之後,孩子可能就不會那麼叛逆了,起碼程度不會更深。

要以叛逆為契機及時調整教養角色和教養方式

叛逆意味著孩子長大了,家長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養角色,應該從起主導作用的教育者,轉變成陪伴孩子成長的陪伴者。

陪伴,就意味著以孩子為主,父母處於非主導地位;就意味著一種無言的支持和認同,意味著一種平等的朋友關係。

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叛逆問題,既提醒家長要及時轉變教養角色,也提示家長前期家庭教育的失誤所在,是家長改變教養方式的重要契機。

家長要對孩子的行為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但在制定規則和做決定時要考慮孩子的需要和想法,聽取並接受孩子的意見,並對制定的要求作出解釋,說明原因。

先了解孩子的叛逆類型,再對症下藥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為,主要有三種類型:

暴躁型——對父母、老師的要求劇烈反抗,經常跟父母吵架或發脾氣,有時跟父母冷戰;

沉默型——不願跟大人溝通,對事情漠不關心,對父母的話沒有反應,不喜歡跟老師接觸;

陽奉陰違型——當著大人的面贊成大人的要求,但是自己的行為表現卻相反,父母說什麼都表面答應,但是依舊我行我素。

對不同類型的叛逆行為,父母可以採用不同的應對方式。

對暴躁型叛逆的孩子,不要硬碰硬;

對沉默型叛逆的孩子,耐心等待慢慢溝通;

對陽奉陰違型叛逆的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真誠。

青春期叛逆的背後是孩子特定階段的發展特點和內心需求。

叛逆不可怕,叛逆只是成長過程中自然出現的問題。

錯誤應對叛逆才可怕,它會讓孩子在叛逆的路上與成長的方向背道而馳。

希望大家做一個有心的家長,多去觀察孩子的特點、了解孩子的需求。

對孩子的叛逆行為做到心中有數,抱著接納的胸懷,及時調整自己的家教方式,讓整個家庭平穩渡過孩子的青春期。

綜合自|網絡

整理|學習控

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BLA BLA TIME

( 互 · 動 · 時 · 間 )

看完本文,你還希望孩子不叛逆嗎?

相關焦點

  • 沒有叛逆期的孩子真的好嗎?有孩子家長一定要看!
    「孩子永遠聽話,不叛逆就好了!」 嗯???這樣的想法,很危險哦。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很多父母都擔心不已。 甚至有家長問我:「孩子一定要經歷青春期嗎?
  • 13歲的「叛逆」孩子,家長要如何教育?
    13歲的孩子處在青春叛逆期初期,已經具備很強的獨立意識,他們不認為自己是需要「被教育」的孩子了。他們一方面心理上需要獨立來證明自己,一方面又離不開家裡的培養環境與物質支持,所以會經常處於矛盾的叛逆狀態。
  • 青春期叛逆有很多類,而這一類最可怕!13-18歲孩子家長定要看!
    父母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儘可能支持他們,在其遇到困難、失敗時,應鼓勵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揚。家長還要有勇氣向孩子請教,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過失。 上了初中的孩子,顯著的特點是變: 生理上在變,孩子開始發育了; 心理上也在變,家長會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孩子不聽話了,甚至還可能與家長對著幹; 你要東,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東。
  • 《無聲告白》之家長強加給孩子的「愛」,孩子就真的很快樂嗎?
    記得小時候上計算機課,教室後面就寫著「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所以現在的家長們為了順應時代的潮流——全能型人才要從娃娃抓起,小孩從幼兒園到小學,各種興趣班,培訓班一股腦的全給孩子附枷在身上,家長朋友們,還樂此不疲的討論這給自己孩子各種各種培養興趣,奠定基礎。真可謂是「欲加之愛,何患無辭」呀,可是都有沒有想過孩子喜歡不喜歡呢,學習這些課他(她)高興嗎?快樂嗎?
  • 孩子這些「叛逆」的行為,是自我意識強的表現,家長應該感到高興
    文|好孕姐很多家長在育兒的過程中發現,好端端的孩子,突然有了一些變化,他不再總是乖乖聽話。相反,有的時候孩子會發小脾氣,怎麼管也管不了,難道是孩子變叛逆了?最近,表姐家1歲半的孩子,出現一些「叛逆」的行為。比如,當他拿著玩具,你看他沒有在玩,就準備要把玩具拿走,他就立馬癟嘴哭。而且,當他看見一樣東西,沒有得到滿足時,也會哭鬧。表姐通過孩子以上種種行為,斷定孩子是被慣壞了,小小年紀脾氣這麼大。不過,我不那麼認為。在家長看來的一些叛逆行為,可能只是孩子自我意識強的表現。
  • 家長不懂得傾聽,可能會導致孩子自卑又叛逆,別再打斷孩子說話了
    這樣的情況出現多了以後,家長就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慢慢變得不愛跟自己說話了。那麼父母老是打斷孩子說話的動作,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呢?3、孩子會對父母產生抗拒的心理,親子間溝通困難,孩子變得叛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需要通過親密的溝通來維護,當孩子不願意再和父母進行溝通的時候,父母很難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內心世界,致使父母和孩子之間生出隔閡。父母總是不停打斷孩子的說話,也會使得孩子不願聽父母說話,行為變得叛逆。
  • 青春期孩子叛逆、不好管,怎麼辦?家長一起來看看這些實用建議!
    這部電影整體基調比較壓抑,其寓意引人深思,作為家長要充分重視這個特殊時間段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到底應該如何面對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如何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這個特殊的時期。就像《一僕二主》裡的楊樹苗,滿18歲的時候,她就覺得自己長大了,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兒,跟自己喜歡的人浪跡天涯,但父親說模特不是正經職業,浪跡天涯就是要飯,可當她倔強的邁出自認為能夠證明長大的那一步的時候,卻茫然不知道前方的路在哪裡。
  • 孩子叛逆不聽話總是作對怎麼辦?這樣做,比家長喊一萬句都有效!
    孩子人生中的三個叛逆期,細節如下:1.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2.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3.12-18歲時,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 男孩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變化,家長要管好,不然別怪孩子叛逆
    家裡生了兒子的家長,大多都很苦惱。那就是當男孩進入青春期以後,各種問題就隨之顯現。尤其是孩子叛逆和比較敏感的性教育話題,讓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無從下手。這也是很多青春期孩子叛逆的原因。其次,性心理的變化。因為生理的變化和性激素的影響,男孩的性心理也會有變化。比如會對異性產生朦朧的好感和好奇,會有接觸異性的衝動。如果家長不加以引導和控制,就容易發展成早戀。
  • 怎麼說孩子都不聽,孩子越來越叛逆?跟家長的「雙重標準」有關
    我們限制孩子玩手機看電視,但自己卻常常坐在孩子旁邊忘我地玩手機,卻將其理解為"我在陪伴";和孩子說要早睡早起,自己卻常常熬夜到第二天中午等等……在知乎上有一個很火的問題,5歲的女兒問:為什麼小孩要聽大人的話,大人卻不聽小孩的話?
  • 家長處理得好,就是孩子成長的契機
    孩子成年前會經歷3次叛逆期,如果沒處理好,會給孩子性格埋下隱患;如果處理得當,叛逆期也可以是成長契機。同事的孩子11歲,差不多到了青春期早期的階段,她向我們吐槽,孩子出現了各種「叛逆」的苗頭。一位同事聽完就這麼安慰她:「這就是孩子叛逆期,再忍忍,過了這個階段就好了。」
  • 「1~18歲」身高對照表,看看自家孩子的身高,今年達標了嗎?
    01「1~18歲」身高對照表其實大人們對孩子的身體是十分關心的,就有這麼兩張表格,「1~18歲」孩子身高體重表,通過身高表來看看孩子是不是身高都屬於正常的範圍男生身高體重表:有一位家長就發出了疑問,他的男寶寶在4歲的時候只有90cm,5歲的時候長到了110cm,這樣成長是屬於正常的嗎?
  • 孩子叛逆的背後,是父母無盡的限制!
    細問之下,原來小姑娘的媽媽自從她上了初中,就辭職在家照顧她,並且因為是女孩,所以管的格外嚴格:晚飯是一定要在家吃的,十點不睡覺是絕對不行的,難得的休息日想要出去逛街?可以呀,媽媽陪你一起。當我們看向網上、看向身邊會發現,類似的孩子被家長過度控制的例子層出不窮。就在前幾天,當全國都沉浸在高考的緊張氛圍中,一則新聞上了熱搜:高考前一天,來自四川的女生小王發現自己的身份證和戶口本都找不到了,當她向母親求助時,媽媽卻說,找不到就算了「大不了不考了」。
  • 孩子愛頂嘴並非叛逆,家長給「叛逆」重新定義,可緩和親子關係
    小楊的孩子最近令他特別頭痛,用一句話說就是「完全不聽話了」,以前自己說什麼就是什麼,叫怎麼做就怎麼做,可最近孩子總是反駁自己,每天上班特別忙,經常周末也要加班,好不容易回到家想休息一下,可是孩子卻不令人省心,讓他趕緊吃飯,他說不餓;讓他趕緊去洗臉刷牙準備睡覺,他說不想。
  • ...初中生被母親扇耳光引發悲劇,家長謹記,孩子青春期叛逆的20個表現
    父母無不愛其子女,但家人之間的相處方式也值得認真思考,不要因小事釀成大禍,尤其要關注、關心青春期裡的孩子。孩子進入青春期,大多會展現出各種叛逆情緒,做出一些叛逆的事情。很多父母會責怪孩子,但其實,家長不要總是找孩子的問題,也應該反省、檢討自己。如果您的孩子出現下列這20個細節,父母必須重視起來!
  • 4歲至12歲的孩子注意了,家長再忙也要看一下!
    緊急通知:內蒙古2008-2016年出生的孩子注意了,家長再忙也要看一下!最近,這門課程在各大家長群裡炸開了鍋。我家孩子到底適不適合學?學編程的費用貴嗎,具體是學什麼……今天我專門梳理了這些問題,幫家長們解決關於編程的一系列疑問。學編程到底有什麼用?有家長會感覺孩子小的時候說話做事不著調,學習上更是沒章法!歸根結底是沒打通思維的「任督二脈」。
  • 1-18歲身高標準表,你家孩子達標了嗎?家長不妨對照看看
    一個人形象好,不僅五官要長得精緻好看,身高自然也不能矮,所以父母對孩子的身高變化也是十分關注。1-18歲身高標準表,你家孩子達標了嗎?家長不妨對照看看。對於男孩子,孩子剛剛出生的時候身高大概在49-53cm;當孩子1-4歲時,身高漲幅比較大,四周歲時身高大概在100-110cm,身高中位數(標準)為105cm;孩子到在5-12歲之間,身高漲幅比較慢,到了12周歲,身高基本在150-160cm,身高中位數(標準)為152cm;之後孩子進入青春期,身高會大幅度增加,18歲到了增高巔峰期,18歲的身高標準為172cm
  • 孩子最近非常叛逆,說什麼都不聽,這種孩子該如何教育?
    而這本書的作者,養大了兩個很優秀的兒子,無論是兩三歲孩子的叛逆,還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他們都沒有遇到大的衝突。對於這個觀點,我是很贊成的。不是孩子叛逆,是父母成長太慢喜歡說孩子叛逆的,一般都是基於自己的話,孩子不聽,自己的想法,孩子不遵守,才會給孩子定性為叛逆。孩子兩三歲開始,有了自我的意識,不會像以前那麼依賴父母,那麼乖巧、那麼聽話;孩子青春期,開始質疑父母的意見,反對父母的管束。
  • 孩子叛逆怎麼辦?4個「錦囊」送給家長
    叛逆現象在孩子成長中 是普遍存在的嗎 根據有關專家研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兩個重要的反抗期: 第一個反抗期在2-4歲
  • 為什麼說孩子的14歲,家長就算再忙也要陪著孩子?過來人都懂
    父親不理解孩子的14歲,最終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劇前兩年,有一個關於14歲孩子的報導,小肖本身是一個懂事、善良的孩子,雖然有些貪玩,但是在學習上也是毫不含糊,成績也還不錯,大家也都說小肖是個好孩子。對於一個孩子,不可能要求他面面俱到,如果不給他玩耍的時間,那在學習上也會心不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