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霞珠日剛過,看看那些驚豔世界的波爾多品種,在新世界有怎樣的表現?

2021-02-18 新世界聯盟NEW WORLD ALLIANCE

9月3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赤霞珠日,一起看看那些驚豔世界的波爾多品種,在新世界有怎樣的表現。

波爾多在世界赫赫有名,更是啟蒙了不少中國消費者。說到為什麼喜歡波爾多,品種居功至偉,波爾多混釀在人們心中更是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即便是不懂酒的小夥伴,說起赤霞珠、梅洛等波爾多經典葡萄品種也是如數家珍,隨著認知的拓寬,像是馬爾貝克、佳美娜、品麗珠和小味兒多這樣的品種也漸漸為我們熟知。

那些讓世界趨之若鶩的波爾多品種,在新世界有著怎樣的表現呢?我們今天將把這些一一道來。

被譽為「紅葡萄品種之王」的赤霞珠,毫無疑問,在新世界六國都有種植,在南非、加州以及智利,赤霞珠常被用做單一品種釀造,在紐西蘭,赤霞珠和梅洛的混釀也格外出彩。馬爾貝克是阿根廷的名片,佳美娜是智利冉冉升起的新星,而加拿大則是優質品麗珠的天下。

除此之外,梅洛、小味兒多等品種都在新世界各國均有各自精彩的表現。

△波爾多品種在新世界6國的種植情況一覽

首先看看種植數據一覽。

在智利, 共有68447公頃的波爾多品種被種植,阿根廷緊隨其後,共有65734.3公頃,其中單是馬爾貝克這個品種就佔據了44387.5公頃。加州種植最多的赤霞珠佔9712公頃。紐西蘭共種植了1133公頃的梅洛以及250公頃的赤霞珠。在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總共種植了 641公頃的梅洛,310公頃的赤霞珠和230公頃的品麗珠。在安大略省,品麗珠和梅洛分別佔全省葡萄酒總產量的11%,而赤霞珠則佔全省VQA葡萄酒總產量的7%。在南非,共有460公頃的葡萄園用來種植波爾多品種,超過了南非葡萄園總面積的50%,其中其中赤霞珠佔242公頃,梅洛佔111公頃,馬爾貝克佔73公頃,品麗珠的種植髮展迅速,目前佔34公頃。

再看看出口情況。

和其他葡萄品種一樣,新世界6國的主要出口對象集中在英國、美國以及一些歐洲國家,但是我們發現中國在這些新世界國家的出口市場上開始佔據越來越多的份額。智利出口的赤霞珠、佳美娜以及波爾多混釀都在中國排首位。紐西蘭、阿根廷、南非以及加拿大的出口至中國的波爾多品種也都逐年遞增,中國現在已成為南非紅葡萄混釀的第五大出口目的地。

說到葡萄品種我們必先追根溯源,一起來看看第一株西拉在新世界6國裡是何時被種植的吧。

除了加拿大起步略晚,新世界5國種植並釀造波爾多品種的歷史都可以追溯至19世紀中後期。

01 在智利,大多數波爾多品種是由西爾維斯特·奧查加維亞(Silvestre Ochagavia)於1851年引入邁坡谷。

02 在紐西蘭,赤霞珠與梅洛混釀已有很長一段歷史,可追溯至19世紀中期。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早期,赤霞珠成為紐西蘭最主要的紅葡萄品種,而梅洛則是到了80至90年代,才漸漸嶄露頭角。

03 在阿根廷,有資料記載的第一個種植馬爾貝克的商業葡萄園於1865年出現在門多薩北部的拉斯赫拉斯 (Las Heras)的下轄鎮潘奎華(Panquehua)。

04 赤霞珠於19世紀70年代首次在加州納帕種植。它由鸚歌(Inglenook),查爾斯庫克(Charles Krug)和貝靈哲(Beringer)等著名生產商率先種植。在1900年代初期的禁酒令期間,優質葡萄酒的生產暫停了,1930年代禁酒令結束後,葡萄園重新開放,主要以種植赤霞珠為主。即便如此,在整個1960年代,加州種植的赤霞珠也相對較少。直到1997年,它才成為納帕谷(Napa Valley)的主要品種。今天,它是該州種植最多的品種。

05 雖然赤霞珠至少在19世紀後期就開始在南非種植,但波爾多混釀在南非仍然很年輕,由來自帕爾(Paarl)的韋爾格明德(Welgemeend)釀酒廠在1979年生產出南非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波爾多混釀。在波爾多混釀裡同樣佔據重要地位的梅洛於1970年代才被廣泛種植,並由斯泰倫博斯的歐福佳酒莊(Overgaauw)於1982年首次裝瓶面世。

06 加拿大的品麗珠、梅洛以及赤霞珠最早是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種植的,首先在卑詩省和安大略省的開創性釀酒廠進行的實驗。

新世界6國的釀酒先驅們為推動這些品種在世界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另外,來自海外的注資和移民以及政府的幫助也加速了品種的發展。

👉釀酒先驅

在智利,阿爾瓦羅·埃斯皮諾薩(Alvaro Espinoza)對聖麗塔(Santa Rita)和卡門(Carmen)的早期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他是邁坡谷的先驅。此外,在90年代末,輝煌的一代的釀酒師使智利波爾多混釀獲得了國際認可。活靈魂(Almaviva)、拉博絲特阿帕塔(Clos Apalta)以及馬克西米諾(Don Maximiano),他們都是黃金一代的典範。

△智利18羅漢之一的卡門(Carmen)擁有170多年的歷史,至今仍是智利精品酒的標杆之一

在紐西蘭,霍克斯灣(Hawke's Bay)的明聖酒莊(Mission Estate)是最古老的釀酒廠,由法國傳教士於1851年建立,最初種植並釀造葡萄是為了服務宗教儀式。同時,酒莊還在1870年發行了第一批用於商業銷售的葡萄酒,以幹型紅葡萄酒為主。Mission的釀酒團隊從未忘記法國的傳統,在整個1900年代,他們不斷派遣專人去法國學習葡萄栽培和釀酒技術,並帶回了廣泛的專業知識。

 

另外,霍克斯灣的德邁莊園(Te Mata Estate)已有超過120年的歷史,其中包括紐西蘭一些最古老的葡萄種植區。它以Coleraine混釀而聞名,被普遍認為是紐西蘭最好的葡萄酒之一。紐西蘭最早的單一園的Coleraine,來自1989年德邁莊園在哈夫洛克山(Havelock Hills)最古老的葡萄園中不同地塊生產的最上等葡萄酒的集合。另外,於1892年種植葡萄的哈夫洛克山也因其生產兼具平衡感,力量和優雅的葡萄酒而聞名。

New Zealand’s First Growth. Many critics consider Coleraine up there with the best Bordeaux blends in the world.

——Andy Howard MW, Decanter, UK

在阿根廷,被許多人視為馬爾貝克之父的勞爾·德·拉·莫塔(Raúl de la Mota)的貢獻尤為突出,正是因為他說服了一些生產商不要用其他葡萄取代馬爾貝克,才保證了馬爾貝克的產量。工程師阿爾貝託·阿爾卡德(Alberto Alcalde)是阿根廷重要的葡萄品種學家,他也是一位關鍵人物,他與其他品種學家合作研究改進品種特性。還有裡卡多·桑託斯(Ricardo Santos),他在1974年將馬爾貝克第一次出口到了其他國家,開啟了馬爾貝克在國際上的新篇章。

另外,許多阿根廷釀酒師熱衷於釀造世界級的精品葡萄酒,他們召集了米歇爾·羅蘭(Michel Rolland)、保羅·霍布斯(Paul Hobbs)、阿爾貝託·安東尼尼(Alberto Antonini)、漢斯·文丁·迪爾斯(Hans Vinding-Diers)和羅伯託·西普索 (Roberto Cipresso)等知名釀酒師到阿根廷來釀製馬爾貝克葡萄酒,他們也逐漸成為了阿根廷馬爾貝克的代言人。

在加州,查爾斯庫克(Charles Krug)是1860年代在納帕谷建立的第一家商業釀酒廠,它的成功也吸引其他釀酒廠在納帕駐紮。1800年代後期,鸚歌酒莊(Inglenook)在1889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上贏得了金牌,向世界展示了波爾多品種在加州的潛力。

禁酒令之後,酒莊重新開放,柏裡歐酒莊(Beaulieu Vineyards)聘請了後來被譽為「納帕現代釀酒之父」的Andre Tchelistchef,他發現除了納帕谷和索諾瑪縣,赤霞珠在中央海岸也能得到出色的表現,他對推進赤霞珠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除此之外,他還指導過許多後來成為行業中流砥柱的頂級釀酒師,並擔任眾多釀酒廠的顧問。

 △俄羅斯裔的Andre Tchelistchef,被譽為「納帕現代釀酒之父」

禁酒令之後,蒙大維家族也從明尼蘇達州抵達加利福尼亞。他們於1930年代在洛迪(Lodi)定居,並在納帕谷購買了查爾斯庫克(Charles Krug)酒莊,由彼得和羅伯特(Peter and Robert)作為負責人。1966年,羅伯特·蒙大維(Robert Mondavi)創立了羅伯特·蒙大維(Robert Mondavi)酒廠。他重新發現了To Kalon葡萄園的品質,提高了納帕谷赤霞珠的國際聲譽。

在南非,歐福家酒莊(Overgaauw)是釀造梅洛這一品種的先驅。

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蘇馬克裡奇酒莊(Sumac Ridge)的哈利麥克斯沃特(Harry McWatters)是波爾多混釀的先驅,並且是加拿大第一家標記波爾多混釀風格時使用美國商標「 Meritage」的釀酒廠。隨後,許多加拿大酒廠採用了該術語。值得一提的是,在加拿大,很多酒標上標註赤霞珠-梅洛的酒,都可以使用品麗珠釀造。

除此之外,不列顛哥倫比亞的楊樹林酒莊(Poplar Grove),蘭科(Lenko)葡萄園的穴鴞酒莊(Burrowing Owl),安大略的雲嶺酒莊(Inniskillin Niagara),威蘭德酒莊(Vineland Estate),三十席酒莊(Thirty Bench),查姆斯酒莊(Chateau des Charmes),希爾布蘭德酒莊(Hillebrand,現為Trius),瑞夫酒莊(Reif)尼亞加拉的南溪(Southbrook)葡萄園以及科裡奧酒莊(Colio)和安大略省伊利湖北岸的霹靂島(Pelee Island),這些先鋒釀酒廠都值得被銘記。

👉海外移民與注資

馬爾貝克原產於法國西南部,在當地被稱為「科特(Côt)」。19世紀後期,根瘤蚜蟲摧毀了法國的葡萄園,人們忘記了「科特」,但對馬爾貝克的喜愛已經形成並保留了下來。19世紀後期,在義大利和法國移民的幫助下,阿根廷葡萄酒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同時,已經迅速適應了不同風土的馬爾貝克出產的葡萄酒甚至比在原產地表現得還要優秀。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們不斷的努力,馬爾貝克成為了阿根廷釀酒葡萄中的旗艦品種。

在南非,來自其他葡萄酒產國的投資以及釀酒人才推動了南非波爾多品種的發展,像是來自波爾多的魯伯特羅斯柴爾德家族(The Rupert and Rothschild partnership)、碧尚女爵酒莊(Pichon Comtesse Fame)的May-Élianede Lencquesaing女士以及納帕谷的著名釀酒師西爾瑪·隆(Thelma Long)等,這些名字都應該被銘記。

在加拿大,波爾多混釀的另一重大發展可以追溯至1998年,Vincor和法國的Groupe Taillan以及聖朱利安的Chateau Gruaud -Larose的所有者三方合資,一同創建了一家高級釀酒廠,旨在釀造高品質的波爾多混釀。這家名為Osoyoos Larose的合資企業是歐洲主要生產商首次向歐肯那根山谷投入大筆資金建設的,在32公頃的的葡萄園中種植了6個主要波爾多品種,至此,波爾多混釀這種風格的門檻在加拿大得以提高。雖然該合資企業於2013年解散,但這給了加拿大一個證明自身能釀造出比肩波爾多優質葡萄酒的機會。

👉政府幫助

根據歷史記錄,1853年4月17日,阿根廷第一所農業學校——標準農學院——是在阿根廷記者和政治家多明戈·福斯特諾·薩米恩託(Domingo Faustino Sarmiento)的倡議下建立的;薩米恩託後來成為了阿根廷的總統,是阿根廷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由於農學家米歇爾·阿梅波蓋(Michel Aime Pouget)對於把法國品種在安第斯環境下種植很有建樹,所以薩米恩託邀請了他來管理這所學校,以使法國葡萄適應門多薩的土壤,他提倡以法國為模版,在阿根廷增種新的法國葡萄品種,以提升本國葡萄酒產業的競爭力。

產區和風格永遠是通往品種背後的一把鑰匙,一起來看看。

01 在智利,卡恰波谷(Cachapoal Valley)、科爾查瓜谷(Colchagua Valley)、邁坡谷(Maipo Valley)和庫裡科-莫萊谷(Curico – Maule Valley)是波爾多混釀在智利的重要產區。

 

△來自莫萊谷的Odfjell Orzada,是智利有機種植的典範

屢獲殊榮的智利波爾多混釀來自邁坡(Maipo)較為涼爽的地區,它位於安第斯山脈(海拔較高的地區)的山麓地區,尤其是上普恩特(Puente Alto)的子產區上邁坡(Alto Maipo or "High Maipo")。在邁坡,葡萄酒表現出極高的複雜性,濃鬱的黑果風味,辛辣並帶有明亮的酸度,這是涼爽氣候下的典型葡萄酒,其酸度來自由安第斯山脈拉吹向內陸的涼爽的海風。

在科爾查瓜(Colchagua),葡萄園分布在從東部的安第斯山脈到西部的沿海山脈, 科爾查瓜最重要的葡萄園多數位於沿海山脈的山麓地區,以及阿帕爾塔(Apalta),佩拉裡洛(Peralillo)和洛洛爾(Lolol)等地區。在這裡,葡萄酒趨於濃鬱、醇厚,單寧結構堅實並具備較長的陳年潛力。

 

△科爾查瓜葡萄園一覽

莫萊谷(Maule Valley)約佔40到50公裡,位於安第斯山脈和沿海山脈之間的大部分火山和沙質土壤之上,由於其靠南,因此比北邊的地區更為冷涼,降雨量相對也較高。

02 在紐西蘭,霍克斯灣(Hawke's Bay)和奧克蘭(Auckland)是兩個特別值得一提的產區。

 △奧克蘭葡萄園一覽

紐西蘭85%的梅洛和赤霞珠混釀都產自霍克斯灣。以梅洛為主的紅葡萄酒在年輕時是豐厚且帶有類似李子的風味,陳年後會展現出複雜的風味特性。以赤霞珠為主的紅葡萄酒結構紮實,帶有典型的黑加侖和香料風味,並伴有一絲淡淡的薄荷味。Te Mata, Mission Estate, Craggy Range, Vidal, Church Road以及Black Barn Estate,這些霍克斯灣的佳釀,有機會應該嘗試。

奧克蘭是以粘土為主的土壤,而霍克斯灣的土壤十分多樣,其中河岸階地的土壤類型有火山黃土、衝擊泥沙土和河流深處的礫石土。釀酒師經常會在這一區域的頂級梅洛和赤霞珠混釀中加小比例的品麗珠和馬爾貝克,偶爾會有小味兒多的加入。奧克蘭最出色的梅洛/赤霞珠混釀和赤霞珠/梅洛混釀在整個紐西蘭也是首屈一指的。Babich,Man O'War,Te Motu, Stonyridge, Destiny Bay以及Mudbrick,這些優質的奧克蘭佳釀,我們應該逐一嘗試。

03 在阿根廷,馬爾貝克這個品種可以很好的表達產地的風土條件。阿根廷的釀酒商們不斷推進釀製葡萄酒的邊界——所有的葡萄酒產區都種植了馬爾貝克,他們仍在不斷挑戰新的極限條件,實驗新的工藝——如今,沿著安第斯山脈,從胡胡伊(國土的最北端)到巴塔哥尼亞,每個地區出產的馬爾貝克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魅力。在緯度與海拔的共同作用下,阿根廷境內的馬爾貝克的風格非常多樣。

△胡胡伊地區

阿根廷北部的海拔與眾不同,這一地區緯度低,日照豐富,賦予了馬爾貝克深沉的顏色和濃鬱的口感:單寧突出,有優秀的質感和集中度,回味很長。

阿根廷中西部的庫約地區Cuyo region受到安第斯山脈的影響,海拔高度不一,土壤形態各異。庫約生產的馬爾貝克中的酒精度使其口感較甜,非常潤滑。

門多薩的第一區由盧揚德庫約區(Luján de Cuyo)和邁普(Maipú)區組成,是馬爾貝克的搖籃。盧揚德庫約的馬爾貝克口感順滑,柔和飽滿,口感較甜。優可谷由圖努揚(Tunuyán)、圖蓬加託(Tupungato)以及聖卡洛斯(San Carlos)組成——夜晚涼爽,海拔較高。總體來說,口感更加精緻,有良好的酸度——這也使其更加新鮮。

△圖蓬加託地區

巴塔哥尼亞地區Patagonian的特徵賦予了馬爾貝克良好的成熟度:高緯度,低海拔,日照和強風。豐富的單寧帶來了良好的結構感和質地。

亞特蘭大地區Atlantic region的獨特之處在於其溫差較大,並受到海洋與海風的影響。有豐富的果香,口感新鮮,單寧柔和,回味悠長細膩,風格優雅。

△亞特蘭大地區

04 在加州,納帕谷(Napa Valley)仍然是赤霞珠最著名的產區。但納帕谷的葡萄酒產量僅佔加州的4%。洛迪(Lodi)是生產平價赤霞珠的重要產區。除了大家熟知的濃鬱飽滿型加州赤霞珠,加州也釀造風格較為優雅的赤霞珠。

 

05 在南非,斯泰倫博斯(Stellenbosch)和弗朗斯胡克(Franschhoek)是波爾多混釀的核心產區,除此之外,在涼爽的海域地區也有波爾多品種的種植。南非的波爾多混釀風格是內斂的,散發著優雅鮮活的的紅色水果氣息,並在法國橡木桶中陳年。在較高的山坡處,氣候較為涼爽,適宜這種風格的波爾多品種生長。如果想領略南非波爾多混釀的風採,那麼像是Raats, Overgaauw, Rupert and Rothschild, Glenelly, Le Riche, Vilafonte, La Motte, Kanonkop,

Meerlust Rubicon以及Warwick這樣的優質生產商,喜歡南非的小夥伴一定不能錯過!

 △弗朗斯胡克的火車軌道

06 在加拿大,大部分赤霞珠,品麗珠和梅洛都種植在不列顛哥倫比亞(British Columbia)和安大略(Ontario),主要集中在歐肯那根谷(Okanagan Valley)和西米卡米恩谷(Similkameen)的南部以及尼亞加拉半島(Niagara Peninsula)的尼亞加拉湖地區,另有少量種植於伊利湖北岸。

品麗珠是加拿大波爾多品種裡表現的最好的。它比赤霞珠和梅洛更具抗寒性,而赤霞珠和梅洛則對寒冷特別敏感,在非常寒冷的年份中可能會遭受尼亞加拉地區的低溫影響。品麗珠更容易在加拿大生長,並且有穩定的成熟度,特別是在安大略。

Pilliterri Cabernet Franc以及Inniskillin Cabernet Franc Icewine,這是品麗珠作為幹型酒和冰酒的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不容錯失。

不列顛哥倫比亞的赤霞珠最適合溫暖的地區,多種植於歐肯那根山谷東部或西米卡米恩的南側。不列顛哥倫比亞典型的赤霞珠具有強烈的黑醋慄和黑莓風味,具有堅實的單寧以及較高的酸度,並帶有明顯的鼠尾草或菸草氣息。成熟年份的赤霞珠可以陳放10年以上。

不列顛哥倫比亞的品麗珠也富有表現力,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品麗珠被用作單一品種的釀造,常帶有鮮活的紅色水果風味,成熟的單寧,濃鬱果香背後的帶有淡淡菸草以及草本氣息。在溫暖的年份,品麗珠能被釀造成飽滿且結構感不錯的佳釀,在寒冷的年份,品麗珠也能很好適應,並不會發展出過多的生青味。

作為不列顛哥倫比亞種植最多的品種,梅洛表現出和世界其他產區不一樣的風格。這裡的梅洛更具結構感,單寧含量也更高,帶有黑櫻桃、黑李子、巧克力和紫羅蘭花香風味。 Bench 1775的赤霞珠冰酒以及它家的品麗珠、梅洛以及赤霞珠也都非常具有標杆性。

你想知道波爾多品種是如何一步一步演變成今天這個樣子的嗎?近年來,對於他們的探索,新世界國家又有哪些新趨勢呢?這一部分,要看仔細咯!

01 智利的波爾多混釀正朝著優雅但同時兼具力度、集中度與柔軟度的風格進行演變。酒精度的下降也是一個重要趨勢,另外,提早採收、減少新橡木桶的使用、尋找更佳風土和凸顯風土特色的品種以及減少萃取也都是重要的演變方向。

02 在紐西蘭的過去十年,赤霞珠的種植面積有所減少,因此我們通常會看到較少的赤霞珠,但更多的是梅洛單釀和以梅洛為主導的混釀。此外,為了更進一步的提高品質,生產商們越來越傾向於使用新技術,例如預先浸漬和微氧化技術。

03 20世紀90年代末,阿根廷的馬爾貝克以現代波爾多風格為模板:色澤深沉,有葡萄乾、黑莓醬和新橡木的奶油氣息。現在的風格則更為新鮮,結實,更適合與食物搭配。

阿根廷的葡萄酒生產商的研究方向更加注重風土而不是品種的表現。2010年,人們的關注點從工藝轉到了葡萄藤。許多生產商希望能充分表現出馬爾貝克自身的特徵——他們放棄了橡木、不鏽鋼罐和浸漬工藝,以專注於表現出純粹的產地風土。80年代以來,正是因為這種追求,讓馬爾貝克的生產發生了兩個主要變化:為保證新鮮度,降低濃度,馬爾貝克的收穫期提前了;並且,人們開始重新使用水泥池或是引進新的水泥蛋形發酵罐。此外,人們也使用大型臥式木桶發酵罐,和其他舊的大型木桶等各種容器發酵。再加上有關品種和風土的豐富知識,人們釀造出了果味更濃,帶有山地礦物質氣息的馬爾貝克——口感輕盈,別具風格。

 

阿根廷的馬爾貝克用於生產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起泡酒和甜葡萄酒,頗具潛力,令人驚豔,為全球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體驗。馬爾貝克的種植海拔也在逐漸上升。近年來,雄心勃勃的生產商們不斷挑戰種植馬爾貝克的極限,在海拔1000米至3000米之間涼爽的條件下,種植出的葡萄非常新鮮,因而釀成的酒也非常具有活力,有新鮮的果味和果汁感。

阿根廷葡萄酒生產商追求充滿活力,清新自然的中等酒精度葡萄酒。無論是馬爾貝克、赤霞珠還是其他品種,「新鮮」都是阿根廷葡萄酒當前不變的主題。大多數以表現風土為導向的馬爾貝克葡萄酒就是屬於這一類別的。釀酒工藝傳統自然,不做過多的人工幹預。

04 赤霞珠在加州有各種風格,單釀、與其他波爾多品種混釀或與其他非波爾多品種混釀(如:西拉)。赤霞珠生長在加州每個產區,從成熟度來看,也有從沿海的冷涼風格到清瘦但結構感十足的高海拔風格,十分多樣。

1990年代末期到2009年之間,成熟且飽滿的赤霞珠佔據主導地位,但隨之而來的2010和2011年份都比較寒冷,致使成熟度下降。從那以後,加州赤霞珠的酒精度也呈下降趨勢,生產商對單寧的管理也使得葡萄酒需要的陳年時間減少。

05 對橡木桶有節制的使用以及對酒精度的控制是南非一直致力完善的事。除此之外,對品麗珠和馬爾貝克的混釀也是一些釀酒師在不斷嘗試的。

06 加拿大的波爾多品種既可用做單釀,也可用做混釀。在不列顛哥倫比亞,梅洛往往在混釀中佔據主導地位,而在安大略,則是品麗珠的天下,既可以單一釀造,也可以與赤霞珠以及梅洛混釀。單一的品麗珠呈現紅醋慄、覆盆子、草藥和菸草的特徵,在橡木桶中的陳年則增添了烘烤以及巧克力的複雜風味。它既可以被釀成不過橡木桶的新鮮風格,也可以被釀成具備結構感並且適合陳年的風格,在安大略,品麗珠也可以被用做優質冰酒的釀造。在不列顛哥倫比亞,一些赤霞珠和梅洛也可用於冰酒的釀造。與其他國家一樣,品麗珠在波爾多混釀中增加了新鮮感,香氣和細膩度,赤霞珠則增加了結構感,梅洛則增添了柔軟度和多汁的李子味。

 

多年來,加拿大的釀酒師已開始減少在橡木桶陳中陳年的時間,並減少了無論是單釀還是混釀中對新橡木桶的使用。釀酒師對單寧的管理有了更好的理解,並在總體上減少了萃取,使得葡萄酒更加新鮮、柔和、品鑑體驗更好。與此同時,對赤霞珠以及品麗珠的甲氧基吡嗪也通過延遲採收得到了更好的管理。我們發現消費者越來越能接受以及欣賞冷涼風格的,帶有微妙青椒以及草本植物的波爾多混釀。儘管如此,也有像安大略雲彩酒莊(Stratus)這樣的生產商,他們儘可能的對波爾多紅葡萄品種進行較晚的採收,有時甚至在12月的第一周(臨近冰酒收穫之前)才進行採收,以獲得最大的成熟度。

無論是在新世界還是舊世界,赤霞珠的地位,我們有目共睹。近年來,我們看到除了赤霞珠,另一個波爾多品種的發展也可圈可點,它就是品麗珠。那麼,依現狀而言,它是否會成為下一個新星?

01 在智利,對於葡萄酒發燒友而言,這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品種,但短期內仍將是小眾。

02 在紐西蘭,品麗珠佔地不到100公頃,主要生長在霍克斯灣和奧克蘭。但是,像是馬爾堡的漢斯赫索格酒莊( Hans Herzog)以及北坎特伯雷懷帕拉河谷(Waipara Valley)的博萊酒莊(The Boneline),他們代表了具有開創性的生產商。

03 在阿根廷,品麗珠可以釀成非常優秀而且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單品種酒。阿根廷的種植專家沿著安第斯山脈種植的品麗珠已經成為第一款高海拔風土的單品種品麗珠葡萄酒。

04 在加州,品麗珠的產量較少,主要用作與赤霞珠的混釀。當然,有少數生產商也釀造出品質優異的品麗珠單品種酒。

05 越來越多的專家專注於對品麗珠的探索,像是拉茨(Raats) 和蒙德布希(Mulderbosch)釀造的品麗珠就芳香而優雅。即便如此,品麗珠仍將暫時活躍於利基市場,當然,和南非很多品種的發展路徑一樣,南非仍在路上,但未來可期。

06 加拿大和國際許多貿易機構以及媒體都已經將品麗珠稱為加拿大生產的波爾多混釀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這個品種耐寒,易於生長及成熟,擁有迷人的香氣以及平衡的酒體,既可作為單一品種釀造,也可以做為混釀。雖然品麗珠不像赤霞珠或梅洛那樣為消費者熟知,但它已經正在獲得應有的認可。

你們喜歡波爾多品種是什麼?你們喜歡它們的原因又是什麼?歡迎後臺留言,與新世界聯盟一起討論!

迄今為止,我們已經按照主題分別推送過新世界的長相思、霞多麗、西拉、黑皮諾以及芳香品種,看完這篇的你如果意猶未盡,可以點擊下方連結查看其它品種。

👇

新世界長相思知多少?

乘風破浪的新世界霞多麗

百變妖姬西拉,揭開她的面紗

黑皮諾日這天,讓我們聊聊新世界的黑皮諾

走進香氣背後,新世界芳香品種知多少?

不想錯過新世界的每一份美好

請關注以下公眾號

👇

相關焦點

  • 赤霞珠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紅葡萄品種之一
    赤霞珠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紅葡萄品種之一,它廣泛種植於世界各地,釀造的葡萄酒因濃鬱的風格和優秀的陳年能力而備受青睞,許多人喝的第一瓶葡萄酒就是它釀造的。,不僅備受酒評家和消費者青睞,更是新世界產酒國釀造該類葡萄酒的標杆。
  • 那些在世界各地赤霞珠的身影
    沒錯,就是白葡萄品種——雷司令!今天呢,小編將會給大家帶來另外一款與「雷司令」截然相反的釀酒葡萄品種,它就是紅葡萄「赤霞珠」。相信很多小夥伴對赤霞珠這個名字一點也不陌生,因為世界上很多優秀的紅葡萄酒大都與赤霞珠密不可分,這是因為赤霞珠這個品種比較「好養活」,適應多種氣候,所以在世界各地普遍都有種植,赤霞珠甚至一度成為了種植最廣泛的葡萄品種。
  • 【葡萄品種】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
    當然,最為葡萄酒愛好者廣泛熟知的葡萄品種,非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莫屬了,尤其是在葡萄酒的新世界,在中國更是如此。一方面得益於赤霞珠葡萄樹的田間表現:赤霞珠生長勢強,無論是地上還是地下部分——萌芽、結實、髮根、發枝條的能力都很強,葉片緊湊而厚實,抗病性較強,作為晚熟品種,尤其是萌芽略晚,可以免除那些冷涼地區的倒春寒對幼芽的影響(與美樂相比具有很大的優勢);另一方面:赤霞珠果粒小,
  • 新世界的赤霞珠
    新世界的赤霞珠Cabernet From the New Word多數加利福尼亞赤霞珠葡萄酒都屬於單一品種釀製,而那些含有大量美樂和(或)品麗珠成分的波爾多風格的調配酒則被叫作「梅裡蒂奇」(Meritage),即「混合型葡萄酒」。
  • 全世界最貴的赤霞珠,居然不在波爾多?!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是世界上種植面積最廣的葡萄品種之一,因其釀造的紅葡萄酒口感濃鬱、緊緻而得名,有「紅葡萄品種之王
  •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你了解多少?
    在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在全世界都有廣泛種植葡萄品種,幾乎是地球上最有名的紅葡萄品種,具有釀造頂級葡萄酒的潛力,是許多世界頂級名酒的主要成分
  • 一篇文章刷新你對赤霞珠的三觀!
    赤霞珠也是世界第一大釀酒品種 赤霞珠從老家法國波爾多傳播到了世界上幾乎任何一個能釀葡萄酒的角落。它的種植面積達到了驚人的34.1萬公頃(1公頃 = 1萬平米),第二名的梅洛只有26.6萬公頃。
  • 用赤霞珠釀造出來的葡萄酒扛把子!
    作為世界上種植面積最廣、最負盛名的葡萄品種之一,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的足跡遍布新舊世界產區,佔據全球80%以上的葡萄種植面積。
  • 波爾多,怎麼就成了葡萄酒世界的「聖地」?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葡萄酒世界的中心在法國,法國的中心裡,就有波爾多(Bordeaux)。從來沒人懷疑波爾多在葡萄酒世界中的影響力和地位。這片縱橫十多萬公頃的土地,集中著全世界葡萄酒愛好者和從業者的目光。去搜尋引擎上看看與它相關的詞條數量吧,看完你就會對開頭那句話有更深的體會。
  • 入門:世界上最受歡迎的 4 大紅葡萄品種
    世界釀酒紅葡萄千千萬,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 4 種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紅葡萄品種,下次喝酒就能派上用場了。1、赤霞珠(1)主要產區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是一個高貴的葡萄品種,不宜生長在寒冷的環境,因為在寒冷氣候下赤霞珠無法成熟。
  • SuperWine詳解世界十大釀酒葡萄品種
    世界上的釀酒葡萄品種達6000多種,其中只有50多種被廣泛種植。下面SuperWine葡萄酒展的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說世界十大釀酒葡萄品種。 第一名: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
  • 美樂與赤霞珠常常混釀,到底為什麼?
    美樂(Merlot)和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大概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兩種葡萄品種,這兩種葡萄的單一品種葡萄酒隨處可見,但同時它們也是最流行的波爾多混釀、以及許多新世界混釀葡萄酒的主要品種。這兩種葡萄到底為什麼尤其適合搭配在一起呢?
  • 美樂(Merlot):你不可不知的世界第二大葡萄品種
    雖然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在許多人的心目中佔據獨一無二的地位,作為世界上種植面積最廣的葡萄,赤霞珠也被稱為「釀酒葡萄之王」,不過,相比其赤霞珠來說口感更柔順、果味更豐富的美樂(Merlot)同樣也是目前最受歡迎的葡萄品種之一。
  • 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主要紅色釀酒葡萄品種「赤霞珠篇」
    寧夏賀蘭山東麓對於描述一個產區的風土特徵時,葡萄品種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同葡萄品種在不同的土壤和氣候條件下有著千差萬別的表現,從而構成了豐富多彩的葡萄酒世界。在消費者心中,釀酒葡萄品種是購買葡萄酒時的重要參考指標,明確的品種信息可以使消費者降低選擇成本。因此,當一個新興產區選擇釀酒葡萄品種時,首先考慮的往往是消費者對於這個葡萄品種的認知度。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也是如此,一些大家熟悉的國際釀酒葡萄品種在寧夏都有著廣泛的種植,且大多有著相當出色的表現。
  • 波爾多康曼笛:正宗的法國波爾多葡萄酒的特點是什麼
    波爾多葡萄酒享譽世界,它口感柔順細緻,風情萬種,有「法國葡萄酒皇后」的美稱,是世界公認最大的葡萄酒產地。波爾多位於法國西南地區,由於毗鄰大西洋,受大西洋的暖流影響,形成了冬暖夏涼、冬春多雨夏季乾燥的獨特海洋性氣候,十分適合葡萄生長。
  •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與梅洛(Merlot)
    赤霞珠與梅洛Cabernet Sauvignon&Merlot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與梅洛Merlot這兩個葡萄品種經常一起種植並混釀。將梅洛添加到赤霞珠中釀出的葡萄酒更容易飲用,因為梅洛能夠為酒提供柔和性和飽滿感,降低酒的苦澀感;而將赤霞珠添加在梅洛中,用以產生單寧、酸度和果香。法國波爾多是生產這種混釀的經典產區,但在新世界國家的那些以葡萄品種命名的葡萄酒中,低百分比的混合葡萄酒也很常見,雖然它們並未在酒標中標示出來。
  • 波爾多三大釀造甜白葡萄酒的品種
    拉菲羅斯柴爾德經典萊斯珍寶白葡萄酒,是由波爾多三大釀造甜白葡萄酒的品種釀製而成:賽美蓉,長相思,密思卡黛樂 賽美蓉 原產於法國的白葡萄品種,世界各地均有種植,最佳產地在法國和澳大利亞。
  • 赤霞珠為什麼會成為葡萄酒釀製中的主流品種
    無論是紅酒愛好者還是不常喝酒的人都或多或少的聽過它的大名大多數人可能都認為赤霞珠是一種酒的類型但是,你知道麼原來赤霞珠竟然不是葡萄酒而是一個釀造葡萄酒的品種葡萄之王-赤霞珠赤霞珠是高貴的紅葡萄酒品種之王是釀造紅葡萄酒的傳統優良品種世界大部分的頂級紅酒都是採用赤霞珠葡萄釀造的
  • 波爾多葡萄酒只知道拉菲?看看2021年最值得入手的十瓶佳釀!
    葡萄酒圖片來源:chateauinternet.com,millesima.fr,twil.fr, lefigrao.fr以上就是法媒評選的2021年波爾多十大佳釀啦。在法國的葡萄酒愛好者們有機會可以親自品嘗哦~欣賞過十大佳釀之後,小編再來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法國葡萄酒產區和一些相關常識,方便日後小夥伴們自己選購葡萄酒。
  • 每日一葡:Cabernet Sauvignon赤霞珠
    典型香氣:黑色水果,如黑醋慄、黑櫻桃和李子等;植物性香,如青草和青椒;及烘焙香,如菸草,咖啡和煙燻味等;陳年之後還會有菌菇類、幹樹葉、動物皮毛等香氣。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是最著名紅葡萄品種,它原產於法國波爾多,目前在全球各個葡萄酒出產國幾乎都有廣泛的種植,是全球釀酒葡萄種植總面積排名第一的葡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