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們的生活條件不像我們現在這樣,冷了熱了都有空調。很好奇他們都是怎麼避暑的呢?在杜甫的詩裡面就寫過,不僅是夏季酷熱難耐,到了初秋還是一樣,熱的根本吃不下飯。那麼,想要找個避暑的地方,還真的挺難的。有錢人家,當然就要想盡辦法為自己避暑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古人是怎麼避暑的吧?
措施一,利用冰窖避暑。每年冬天最冷的時候,流經長安的渭水河面就會結一層厚厚的冰。一些有錢人就會花錢僱傭民工去幫他們把河面上的冰塊砸下來,拉回家放到地窖裡。地窖挖的較深,裡面四周牆壁上立著樁子,把冰塊放入地窖的最底層,頂面用柴草、泥土封死。就能保證冰塊不被融化。一直等到第二年的夏季,就把冰窖打開挖出冰塊,只能把冰塊都放到房間裡,利用寒氣祛暑。如果天氣實在很炎熱,有的人就把冰塊放在涼蓆的下面。還有的人為了增加自己的寒冷感覺,把冰塊雕琢成冰山的樣子,心理暗示自己很涼快。冰塊有多重要呢?有的人為了討好王公大臣們,拿冰塊雕刻一個好看的花樣,送給這些人。這樣的做法,無疑跟雪中送炭沒什麼兩樣,王公大臣們也很吃這一套。
措施二,涼棚。搭建高高的涼棚,也是一種辦法,這樣能夠抵擋陽光的暴曬。屋子裡熱得跟蒸籠一樣,那只能到院子裡了。院子裡起碼還能通通風,人們想到了搭涼棚的辦法。富家子弟們到了三伏天,就命人把竹子砍下來,用來搭建棚子,頂子上面用絲綢這種不吸熱的材料遮蓋,就建好了。然後大家聚到一起,叫上歌姬,在又唱又聊的。亭子裡面還放置了座椅,茶具什麼的,把這個避暑之地搞得還挺高級。
措施三,自己找辦法咯。胖人們都是很怕炎熱的,尤其是楊貴妃,最討厭夏天了。古人們都是不怕冷怕炎熱,楊貴妃冬季能玩屋簷上掛著的冰柱都不覺得冷,但是到了夏天炎熱她可就什麼辦法也沒了,不知道該往哪兒躲。楊玉環一到夏天就穿的輕薄的一層紗,這種布料輕薄如紙,只有2.5兩重,穿著就跟沒穿一樣,但是楊貴妃還是忍受不了。侍女們換著人不停地給她扇風。楊貴妃自己呢,拿著冰涼的玉石放在嘴裡降溫。而且楊貴妃一天洗澡三次,還是熱的滿身是汗。
看了其他人想的避暑方式,那麼皇帝是怎麼避暑的呢?上面這些人的方法只能起到一點點作用,皇上要的是每天長時間的涼快。最後,皇上直接進山避暑了。當然了,進山不是躲在山洞裡,而是在山裡建宮殿。不過想要建宮殿,一定是要消耗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一個避暑之地,就弄得這麼大張旗鼓,有點不划算啊!最後,皇上就把自己住的正殿屋頂稍微裝修了下,而其他偏殿都是茅草屋頂。看來,遇到炎熱的酷暑,連皇上都熱的沒地方躲呀。
看了古人的避暑方式,瞬間感覺自己好幸福啊!想想現在的我們,連冬天都可以在家吹著空調,吃著冰棍,真是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