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跨越「數字鴻溝」?鄭州銀髮族在社區老年大學智慧型手機班...

2020-12-22 中國網新聞中心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蔡君彥文許俊文攝影

  冬天的鄭州很冷。天剛蒙蒙亮,家住航海東路的襲秀芝老人就收拾妥當出門了,72歲的她每周四上午都有件雷打不動的大事兒——拿著智慧型手機,帶著教材和筆記本,乘坐個把小時公交車,趕往花園路街道老年大學智慧型手機班上課,風雨無阻。襲秀芝老人和很多智慧型手機班的學員一樣,從零開始,學習運用智慧型手機支付、導航、網購、預約掛號等,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同時,也切身感受到智能化時代共享科技成果的便捷和喜悅。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智能化服務得到廣泛應用,老年人如何跨越「數字鴻溝」?積極主動地學習,努力跟上時代步伐,也是一種態度。

  課堂爆滿:幾十名老人跟著社工學發抖音

  「來!第一步找到抖音,點開,下一步找影集,點開後找自己喜歡的模板,再找素材,也就是選照片,選好照片之後,點右下角『完成』,再點下一步,顯示正在合成,等到合成百分之百的時候,再點擊下一步,會出現發布,可以選擇公開或者私密,還可以寫一句話,都操作完後點發布,抖音就製作完成了……」12月3日9時許,金水區花園路街道老年大學智慧型手機班的課堂上,授課的張歡歡正在手把手地教老人們學習發抖音。

  百十平方米的教室裡,坐滿了從四面八方趕來學習的老年學員們,張東海老人來得早,坐到了第一排——坐前面看得更清、聽得更清,為了朝前坐,學員們8點多就趕來了。

  為方便大家回去複習鞏固,張歡歡通過PPT課件講一遍後,又拉來黑板,帶領大家梳理要點記筆記……其間,針對學員提出的問題當場解答,直到大家搞懂學會為止。

  「我會了!」75歲的蔡淑卿是智慧型手機班的班長,這堂課上,她發出自己的首條抖音。在這裡,蔡淑卿已經工工整整地記了三本筆記,「我們都是從零開始,從聯無線網、找二維碼、掃二維碼、接龍,再到網上預約掛號、購物、支付,導航,都是跟著老師一步一步學,聽講、做筆記,再實際操作,一來二去學會的。」

  作為班長,她的職責之一就是了解大家想學什麼,提前跟老師溝通,可以說,課堂上老師講的很多東西都是學員們提前「預約」「定製」的。

  學以致用:導航網購預約掛號統統不是事

  為啥要來智慧型手機班上課?老人們的回答大同小異:活到老,學到老!不學就落伍了!老年人也得通過學習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用蔡淑卿的話說:「知識改變生活,不學這些,就像過去的文盲似的。」當然,家裡的晚輩也教,相比之下,這裡的老師更不厭其煩,大家一起學氛圍更好。

  這些老年學員中,很多人都曾因不會使用各種APP和智能化服務,在就醫、消費、出行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經過一番學習後,越來越感受到智能化帶來的便利。

  「老師一點一點教我們,就像帶著『高齡幼兒園』一樣。」張東海老人笑著說,退休前他是國棉六廠的技術人員,社會發展太快,當年的「老技術」不學也會落伍,因為不會用智能導航,他最怕出門打聽咋坐車,現如今,輸入起點和目的地,咋坐車一查就知道。

  「我最常用的是生活繳費,不用擔心欠費了。」66歲的徐公明老人打開手機演示說,家中北郊房子的電費、燃氣費繳費,智慧型手機上都能輕鬆搞定。

  「學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後,網上購物呀,支付寶付款呀,出行導航以及預購飛機票、火車票呀,看病預約掛號呀,都特別方便!」襲秀芝老人感嘆道,感謝花園路街道老年大學搭建這樣的平臺,讓大家積極向上學知識,跟上了時代形勢,結交了朋友,收穫了歡樂。

  量身打造:手把手地教老人,最需要的是耐心

  「現在很多年輕人流行玩抖音,我想在課堂上教大家,也讓老人們趕趕時髦。」張歡歡是彩虹社工,也是這裡智慧型手機班的老師,人到老年,記得慢,忘得快,因此,教老人們最需要的是耐心,得捺著性子,一遍一遍地教。

  前不久,在花園路街道牽頭指導下,張歡歡收集課堂上講授的熱點內容,自製了一本智慧型手機教材,其中包含微信、支付寶、淘寶、地圖、抖音、鄭州行等內容,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教老人們熟練掌握,成為老人們非常歡迎的寶典。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日益普及,老年人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我們開辦的智慧型手機班2014年開班,剛開始只有幾名學員,現在有幾十人上課,每次都爆滿,老人們學得也非常認真,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花園路街道黨工委委員劉立平告訴記者,該街道60歲以上老年人佔轄區人口的18.5%,2011年街道搭臺成立了老年大學面向戶口在本轄區的老人免費授課,之後,又結合老年人的需求,開設了智慧型手機班等課程,從初級班、中級班到高級班都有,已幫助上千名老年人學以致用,突破在智慧型手機運用方面遇到的瓶頸,現在很多人用智慧型手機坐地鐵公交掃碼、網上購物、預約掛號,通通不在話下。

  積極行動:幫老年人與時俱進變被動為主動

  「啥時候我們也能家門口學這樣的知識?」採訪中,幾位大老遠趕來上課的老人呼籲,希望這樣的課堂能開設多一些,讓更多老人就近學。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諸多指導性意見,推動困難解決,總的來說,就是各種服務機構在推行行動支付的同時,要保留使用現金、紙質票據、人工服務、電話諮詢等方式,以方便老年人。

  「另一方面,也需要社會各界積極行動,幫助老年人與時俱進,變被動為主動。」鄭州市民馮女士說,引領更多老人學習智慧型手機的使用,勢在必行。

  「鄭州市老幹部大學開辦至今已有32年,老年人學習熱情非常高,從2016年秋季開設智慧型手機應用班後,報名更是火爆,一座難求。」鄭州市老幹部大學教宣處相關負責人劉晨說。

  王露是該大學智慧型手機應用班的老師,幾年來,他手把手教會很多老人用智慧型手機,對老人們掌握新技能後的喜悅印象特別深刻,「老人學起來特別用心,現在很多老年學員都會拿手機支付,網購,買車票等,剪輯視頻也很在行,學會之後好多事能自己辦妥,咋能不開心?」

  據悉,目前,除了工人路與中原路交叉口北100米路西的總校開設有智慧型手機應用班之外,鄭州市老幹部大學塔灣分校、天河分校也有,每班都有幾十名學員。「開班需要師資、場地和網絡等,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通過總校派老師授課的方式,滿足更多老年人的需求。」

  業內人士表示,下一步要逐級落實《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肯定需要相關部門聯動,形成合力,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

  「寧波做法」:智慧型手機操作技能普及列入民生實事項目

  2016年5月,88歲的寧波市民方天一給寧波市科協寫了一封信,呼籲開辦惠民手機培訓班。這封信的想法被寧波市科協落到實處,2017年,寧波市將智慧型手機操作技能普及列入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在全國屬於首創,目前,這一項目已幫助22萬人基本掌握智慧型手機的實用功能。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寧波市科協又推出線上教學。在今年9月18日的全國科普日當天,「寧波智惠通」老年智慧型手機APP面世。通過APP操作,老年人隨時隨地在手機上可自學智慧型手機課堂,使得老年市民能夠進行智慧型手機的基本應用操作。同時,APP上還推出了生活小課堂,通過短視頻解決中老年人社交、出行、辦事、獲知信息等諸多不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在APP上學習完智慧型手機課程,還能進行模擬練習。此外,APP裡專門開設了「民生樂老學院」專欄,包含金融防詐騙、食材健康、看病問醫生、健康謠言止步等老年人當前最關注的內容。

相關焦點

  • 社區服務助「銀髮族」跨越「數字鴻溝」
    新華社蘭州12月12日電 題:社區服務助「銀髮族」跨越「數字鴻溝」  新華社記者崔翰超、何問  75歲的鄭輝芳是一名退休教師,今年在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甘家巷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當起了學生,上起了「智慧型手機課」。
  • 開發區:志願者搭把手 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近日,邢臺經濟開發區百泉社區開設智慧型手機課堂,志願者為社區居民講解智慧型手機日常使用,包括微信、公交出行、掃碼購物等,幫助老年人了解掌握智慧型手機的操作方法。「現在讓我們打開手機,一起學習手機應用軟體的使用步驟。」
  • 思想者|周向紅:智能時代,如何彌合「老」難跨越的數字鴻溝?
    但是,在大多數人感受數位技術紅利、邁向5G時代的同時,不少老年人卻還停留在「無G時代」。如何幫助他們跨越「數字鴻溝」,使他們也可以享受美好的數字生活?同濟大學周向紅教授認為,一方面要實現國家頂層設計與產業協同相結合,防止「數字鴻溝」引發「數字貧困」;另一方面,要堅持年輕群體「數字反哺」與老年群體自助互助,充分展現數字時代人文關懷。以下是她在同濟大學的演講。
  • 「銀髮族」數字鴻溝洞察:半數老人不會手機支付
    工作人員稱「不收現金,要麼叫親戚,要麼你自己在手機上支付」。此前,就已經有「老人無健康碼乘地鐵受阻」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在我們讚美智慧生活便利的同時,有另一個群體正因為巨大的數字鴻溝而受到各種生活限制和歧視。據《中老年網際網路生活研究報告》調查,有半數老年人從未接觸手機支付。這在一個煎餅攤都要二維碼付款的時代是不可想像的。
  • 如何助「老」跨越數字鴻溝
    文件一經發布,即獲得無數人點讚,並引發了全社會更多的思考:智能時代,如何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搞不懂」「吃不透」現象,進一步強化老年人的畏難心理  數字鴻溝特指在社會信息化、數位化、網絡化發展過程中,不同基礎條件的信息主體擁有和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存在的差距。
  • 觀察|當老年人遇到數字鴻溝(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連日來,關於老年人在生活中遭遇「數字困難」的新聞持續引發關注,也將數字鴻溝話題拉進公眾視野:數字時代,我們該如何以人性化、精細化社會治理讓每一個人方便、安全、有尊嚴地生活?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旨在著力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讓數位化、智能化服務惠及更多群體。
  • 跨越「數字鴻溝」,還有沒有「更優解」
    這是上博為老年群體增設的「現場預約服務點」。服務點的出現,開闢了網上預約參觀以外的第二條道路,向不擅使用智能設備的老年觀眾提供了更加簡易的選擇,因此獲得了一致讚譽。    在上博的觀眾群體中,老年人佔比不低。筆者曾經擔任上博多場特展的志願講解員,在志願服務期間,經常遇見一些頗有雅興的老年觀眾。
  • 令人心酸的「數字鴻溝」,有老人說:不去要健康碼的地方
    近期,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成為熱門話題。黑龍江一名老人因沒有手機,無法出示健康碼,被公交車拒載;湖北一名老人獨自冒雨交醫保,被拒收現金;湖北廣水94歲老奶奶行動不便,卻得在銀行做人臉識別,只能被家人抱起……智能時代,老人們遭遇的窘境,頻頻衝上熱搜,讓人心疼,也引人深思。
  • 石家莊:延伸服務 讓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讓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我市創新方式破除智能「壁壘」延伸服務觸角  「俺們這是深山區,交通不好,手機信號有時候不穩定,社保認證得用智慧型手機才行,家裡人都不會弄,這兩年多虧了志願者上門認證,才讓俺能按月拿到社保金。」
  • 安徽信息通信行業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營業廳配備工作人員幫助老年人完成健康碼查詢,並設立「無健康碼」登記服務綠色通道,採取憑有效身份證件登記等多種方式作為輔助行程證明的替代措施;服務專員貼心引導。營業廳組織助老手機演示操作培訓,教授老年用戶手機設置、常用軟體的使用方法,幫助周邊社區老年人調試解決手機問題。
  • 全國多地開設老年智慧型手機班:地點在老年大學 不乏耄耋老人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全國多地開設老年智慧型手機班:地點在老年大學,不乏耄耋老人智能時代不能拋下老年人。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檢索發現,近日全國已有多個城市依託老年大學或社區,紛紛開設了智慧型手機培訓班,這些課程深受老年人歡迎。
  • 線上支付、預約掛號……多地社區為老人開設「智慧型手機課」從最...
    安徽蕪湖:跨越「數字鴻溝」 開展老年人智能技術教育  最近,安徽蕪湖老年大學正在開展老年人智能技術教育,由大學生組成的志願者隊伍,幫助和輔導老年學員們學習使用智慧型手機,學習微信使用、網購等內容。並正在通過培訓270餘名班長,開設鋼琴、中醫保健直播試點班等舉措,積極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讓更多老年人體驗,通過智慧型手機、平板等設備,上直播和錄播課,更方便更多渠道學習各類知識。
  • 四川實施「智慧助老」行動工作方案 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四川省「智慧助老」行動工作方案》是四川省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結合四川實際,為切實維護老年人在資訊時代下的合法權益,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提升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制定的工作方案。方案有六項主要工作任務:一、多措並舉改善老年人體驗,進一步完善「健康碼」管理。
  • 88秒|老年版手機銀行來啦!山東這樣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8日訊 智慧型手機時代,如何讓咱們家的老年人也參與其中,獲得方便呢?今天上午「弘揚敬老傳統 樂享智慧金融」活動在濟南召開,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 說說跨越「數字鴻溝」讓老年人便捷出行那些事兒
    卻也形成了「數字鴻溝」等問題給老年人的正常生活特別是日常出行帶來了諸多障礙近年來各地交通運輸部門不斷創新優化服務方式但考慮到的確有好多老年人沒有智慧型手機,或者不會操作,他們可以持身份證從綠色通道進站。」陝西西安城西客運站副站長楊斌說,城西客運站看到群眾意見後,特意安排相關負責人,在車站進站口設立針對老年人及無法掃健康碼的乘客通行的專用通道,在保障安檢的前提下,儘可能讓老年人輕鬆、便捷出行。
  • 智能服務「適老化」程度低 如何幫助老年人跨過數字鴻溝
    但與此同時,一部分老年人因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被擋在了網際網路之外,不僅無法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反而造成了一定困擾。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讓他們能夠跟大多數人一樣,充分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捷,是擺在有關部門、企業、社會面前的一道現實課題。
  • 【跨越「數字鴻溝」消費篇】南通:現金支付,還是手機支付?把選擇權...
    【跨越「數字鴻溝」消費篇】南通:現金支付,還是手機支付?她在日常巡場時發現,其實很多老年人有智慧型手機,只是苦於不會操作,店員就會主動上去,手把手教他們怎麼使用自助收銀設備。漸漸地,這部分老人也就加入了手機支付大軍。當然,使用現金在大潤發購物也是暢通無阻的。超市常設的人工收銀通道,會視人流量增減,最多的時候會開到20條,儘量減少老年顧客排隊等待的時間。
  • 貝殼積極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 科技助老跨越「數字鴻溝」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作出部署。科技助老備受關注的同時,在2020年的年末,貝殼以「冬暖30城」為主題,號召全國的經紀人志願者在冬至日當周開展「我來教您用手機」,為全國老年人送去一份溫暖。
  • 成都一老年大學開設智慧型手機課,教老人網上購物、繳費
    94歲老人被抱起激活社保卡、老奶奶冒雨交醫保被拒收現金……老年人在網際網路面前「被拒」的新聞屢見不鮮。網際網路已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當年輕人擁抱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步入老齡階段的人們該如何跨過這道「數字鴻溝」呢?
  • 跨越「數字鴻溝」,日本老年智能化服務的解法
    老年人遭遇「數字鴻溝」的困境早已存在,而現在以一種非常極端的方式呈現在大眾面前。為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數字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現實困難,國家適時出臺了相關解決方案,要求相關部門要同時以傳統服務方式和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的方式,來為老年人提供周全、直接的便利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