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查獲不合格口罩一撕就爛:消費者一定要維護合法權益!

2020-12-23 楚狂徒笑孔丘

近日,市場監管部門查處了一批涉及口罩等防疫物品的違法案件。在查獲的口罩中,有的做工粗糙,看著透光,一撕就爛;有的N95口罩未標註生產日期,隔著包裝還能看到口罩上的汙點,卻以每枚20多元的價格銷售……有網友指出: 在中國再正常不過了。偷工減料什麼人都有,嘴巴說別人掙國難財。反而自己才是,平常一兩塊,現在五六塊,問他為什麼賣這麼貴?他說運費貴了?我是湖北人湖北鹹寧這邊。希望有關部門嚴懲!還有網友說: 國人熱愛賣假貨的毛病什麼時候能改改。吃的假,穿的假,用的也假,生產的不怕以後自己買到的東西也是假貨?我真是服了。更有網友現身說法:剛復工那天,我有個做小商品生意的朋友來我單位找我,神神秘秘送我兩包口罩,我當然是感激萬分,拿回辦公室一看,飄安牌,網上已經曝光過的假口罩,假的不能再假,兩層,沒有膜,一撕就爛,同事問我,多戴一個會不會好一點?問題是,你知道這是哪個黑心作坊出來的?用的什麼材料?敢戴嗎?髒不髒?生死之間,利益之前,最不可低估的就是人性的惡。自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上下口罩資源緊缺,但是就是有人為圖謀非法利益,趕工生產假冒名牌口罩!實在令人氣憤!疫情持續至今,口罩一直處於緊缺狀態。3月9日,鍾南山表示,全球疫情至少延續到6月。這意味著,在未來兩個月,口罩仍將是「搶手貨」,需求量巨大。近日,市場監管總局通報,過去一個多月,全國共查獲假冒偽劣口罩8066萬隻。在全民囤口罩的特殊時期,一些商販試圖「渾水摸魚」,使假冒偽劣口罩充斥於藥店、電商平臺和朋友圈等各種渠道,亂象頻出。2月初,媒體開始大量報導各地查處假口罩,其中飄安的假冒口罩多次出現新聞中。生產正規「飄安」口罩的是河南飄安集團,疫情爆發後,公司的口罩被國家統一調撥專供給醫院,沒有再向市場上投放產品,僅有少數藥店有存貨出售。自1月28日來,飄安通過官方微信多次發出聲明,市場上假冒偽劣口罩並非公司生產,要求消費者及時舉報。而張媛所看到的真偽對照表,正是出自飄安發布的信息。除了河南,假冒飄安口罩也在北京、上海、安徽、浙江、江蘇、廣東等多地湧現,其中在長沙,就流入了至少190 萬隻假冒的飄安口罩。這些口罩質量低劣,用手一扯就容易撕裂,難以起到防控作用。目前,全國各地查獲的假冒偽劣口罩涉及品牌較廣,包括華魯、3M、飄安、樂點MASK等,以及一些過期口罩和「三無產品」。這些假冒口罩大多來源於非法「黑作坊」,多無生產資質和衛生保障措施,冒充正規品牌以極低的價格出售,通過分銷商流入微商、藥店、電商等渠道,在層層加價後,售價甚至比正規口罩還高,利潤不菲。除了假冒口罩之外,部分商家為了口罩更好賣,將普通口罩宣傳為醫用口罩,試圖「渾水摸魚」。今天是一年一度的315,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如果你遇到,製售假口罩、高價售賣口罩等不法行為,可以到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的「價格舉報」服務進行投訴舉報。

相關焦點

  • 侵犯消費者權益!你喝過嗎?
    根據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的市場監管部門今天對外公布的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典型案例,市場監管部門對上海賢悅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奶茶門店多款「無糖」奶茶檢測,總糖含量均在3.6g/100g-6.1g/100g 之間,與宣稱的「無糖」不符。根據上海市企業查詢與天眼查共同顯示,上海賢悅餐飲屬茶飲品牌CoCo都可。
  • 用不合格一次性醫用口罩冒充合格產品
    三人在疫情期間將不合格的防護口罩賣給藥房,給購買者帶來一定風險。日前,鐵西法院通報對該案的審判結果,三名涉案人員除被判有期徒刑外,還被判支付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賠償款共計人民幣16萬元。  今年上半年,康某、柳某某、劉某用不合格一次性醫用口罩冒充合格一次性醫用口罩,並把這些口罩銷售給瀋陽某醫用連鎖有限公司,該公司所屬藥房對外銷售給眾多受害消費者。
  • 濮陽2019年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十大典型案例出爐!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啟松  3月11日,在2020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濮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19年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十大典型案例,以期發揮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形成社會威懾,引導消費者積極理性維權,也提示廣大經營者依法誠信經營。
  • 消費者報告|一款3M口罩被檢出過濾效率不合格,3M中國回應稱可能是...
    記者 | 盧奕貝編輯 | 昝慧昉1日前,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公示了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產品質量抽查檢驗結果,發現31批次產品不合格,其中包括一款標稱3M中國有限公司生產的口罩。據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不合格產品信息顯示,這款標稱3M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3M中國)生產的口罩,具體名稱是「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無呼吸器」,規格為9001,主要不合格項目包括過濾效率和洩露性。公開信息顯示,過濾效率是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產品質量檢測中,極為重要的測試項目,指在規定條件下,口罩罩體濾除顆粒物的能力。
  • 衣服質量不合格,可獲價款3倍賠償?快看消費者權益保護典型案例,教...
    編者按 日常生活中,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的事例屢見不鮮。近年來,隨著人們法治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選擇通過訴訟維權的方式解決與商家之間的糾紛。如何在訴訟中有效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需要廣大消費者學習了解相關法律法規知識,依法維權。
  • 假茅臺「真假難辨」,假口罩「一撕就破」
    假冒劣質口罩一撕就破本報訊(記者 武 霈)「現在,我宣布集中銷毀活動開始。」假茅臺「真假難辨」,假口罩「一撕就破」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活動銷毀了多種假冒高檔白酒,其中,僅假茅臺酒就有100多箱。據東明縣公安局食藥環偵大隊教導員郝學星介紹,與其他商品相比,假茅臺仿真度極高,一般市民真假難辨。
  • 多地口罩大檢查!廈門人,你買的口罩合格嗎?
    如果說,在這個悶熱的夏天戴口罩是一種 " 酷刑 ",那麼比 " 酷刑 " 更殘酷的是,你辛辛苦苦戴的口罩沒有用。從年初的 " 一罩難求 " 到如今的隨處可見,生活必需品——口罩的 " 量 " 提上來了," 質 " 也不能落下。近期,口罩大檢查行動已在多地展開。
  • 18款口罩不合格 銷售者被立案查處
    原標題:18款口罩不合格 銷售者被立案查處   本報訊(記者 王薇)昨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北京市場上銷售的口罩進行了產品質量抽檢結果公示,18款口罩存在質量問題,其主要問題為過濾效率、洩漏性、標識等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
  • 北京18款口罩不合格 銷售者被立案查處
    5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北京市場上銷售的口罩進行了產品質量抽檢結果公示,18款口罩存在質量問題,其主要問題為過濾效率、洩漏性、標識等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ROLEVIN羅樂氏、產地日本的「PITTA」、綠蔭等品牌的被抽檢產品存在不合格。
  • 多地市場監管部門發布口罩不合格名單 數十萬隻口罩被召回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7月5日訊  口罩作為疫情期間的「防護標配」,其質量備受關注。日前,多地市場監管部門開展口罩質量檢查,發現數十萬隻口罩不合格,並對其進行召回。 本次召回範圍內的一次性使用防護口罩,由於供應商提供的原材料原因,產品存在過濾效率和防護效果不足的安全隱患。   凱之迪(重慶)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提示,持有受影響產品的消費者停止使用該產品並聯繫凱之迪(重慶)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或其經銷商進行免費更換。消費者可通過凱之迪(重慶)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客戶服務熱線(023-47238867)進一步了解具體情況。
  • 北京市發布十大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典型案例
    人民網北京11月28日電 (記者 鮑聰穎)11月27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司法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婦聯聯合舉辦了「第三屆北京市依法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典型案例發布會」。發布了近兩年來全市婦女維權的10件典型案例。
  • 3.15消費者權益日又到了,你可知大學生權益有哪些?
    首先來聊聊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查閱資料得知,每年的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World Consumer Rights Day) ,由國際消費者聯盟於1983年確定,目的在於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使之在世界範圍內得到重視,以促進各國和地區消費者組織之間的合作與交往,在國際範圍內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
  • 北京抽檢15批次口罩不合格 現霍尼韋爾新綸科技子公司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5日訊(記者 馬先震 孫辰煒)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於今日公示的《口罩產品質量抽檢結果公示》顯示,本次抽查口罩產品質量抽查檢驗不合格產品15批次,口罩產品質量抽查檢驗聲稱被假冒產品1批次,質量抽查檢驗不合格且未能送達風險提示2批次。
  • 3M公司一款口罩北京抽檢不合格 曾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3M公司一款口罩北京抽檢不合格 曾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420萬元 中國網財經3月16日訊(記者 李靜)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市場上生產銷售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產品進行了質量抽查檢驗
  • 3.15「義感君子、法制貪人」——侵犯消費者權益還可能構成犯罪!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每年的這一天都有鋪天蓋地的宣傳來提醒消費者提高自己的維權意識,但是卻鮮少有人提醒生產者和銷售者,在生產和銷售過程中欺詐消費者,不僅可能面臨消費者的維權還有可能面臨《刑法》的制裁。
  • 口罩不明碼標價、賣活禽、無合法來源退熱貼和蒸汽眼罩,都要查!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浙江省杭州市江幹區市場監管局密切關注與疫情相關藥品、衛生用品以及糧油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情況,努力維護相關產品市場價格秩序,在執法過程中查辦了一批違法案件,2月9日對外公布第二批疫情防控案件。
  • 「皮爾**」羊毛衫售假,消費者權益到底該如何保護?
    知名主播直播帶貨頻頻出事,如果我們消費者遇到類似事件,該怎麼維護自己的權益呢?讓我們來看看直播帶貨中涉及到的法律問題。一、帶貨主播身份的法律定性問題有時候消費者常常會混淆帶貨主播和廣告代言人的區別。我們在法寶V6檢索平臺輸入關鍵字「消費者權益 十倍賠償」進行檢索,我們檢索到了一萬多篇案例。我們通過閱讀案例發現,想要獲得十倍賠償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主張權利人必須是消費者,即為生活消費需要的消費者。
  • 3M一批次口罩抽檢不合格,企業稱「是假貨」,一直配合打假工作
    南都訊 記者楊麗雲「斷貨王」3M口罩近日被曝質量問題。3月13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示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產品質量抽查檢驗結果。結果顯示,四批次口罩不合格,包括一批次標稱3M中國有限公司生產的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產地:上海),涉及過濾效率、洩漏性項目不過關,影響口罩的防護效果。
  • 你買的醫用口罩合格嗎?戳進來看專家教你的辨別小方法
    專業人員現場演示醫用口罩的簡易檢測方法。廣西醫療器械檢測中心無源檢測室負責人方珍文介紹,這個方法能初步判斷醫用口罩是否合格。醫用口罩裡有一層熔噴布,上面帶有靜電荷,通過靜電吸附來實現過濾作用,這是醫用口罩能起到防護作用的主要機制。想知道買到的口罩是否合格,市民可以在家自己動手進行初步的判斷。
  • 馬雲鼓吹的人臉技術被濫用,個人如何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人臉識別因為自身的安全和方便被人們廣泛使用,但是技術安全方便,使用它的人卻不懷好意。只需站在攝像頭前,你就能支付成功,這樣快捷的操作無疑節省了消費者的時間。但是,如果在沒有提醒的前提下,你被使用人臉識別,想想是不是有點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