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古代古希臘與中國的異同

2020-12-17 sk8L鵬

我不知道許多人我不知道,這句話「四大文明古國」實際上來自清末民初的改革者梁啓超之口。實際上,國際上的識別度並沒有預期的那麼高。相應地,在美國學者威廉·麥克高希的《世界文明史》中,「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中國、古希臘稱為「世界五大文明發源地」由美國學者威廉麥克高希。

然而這樣的觀點還不是最終的,各行各業的學者對古文明有不同的定義,但在大多數歐洲學者眼中,產生歐洲文明的古希臘文明應該佔據一席之地。

事實上亞里斯多德,蘇格拉底、柏拉圖,丟番圖,阿波羅尼奧斯,歐幾裡得,是古希臘最傑出的代表,事實上當我們研究古希臘文明時,我們不應該忘記他神秘而深遠的神話傳說,這些神話故事不僅同時構成了希臘文明的背景,而且影響了歐洲神話,特別是北歐神話的發展。

我們將從古希臘神話與中國古代神話的異同點入手,分析這兩種古文明風格迥異,偶爾也與文化背景相吻合。

一、兩地傳說中的相似性

1、關於盤古和卡俄斯的創建

對歐洲文化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一定聽說過母神蓋亞或地神蓋亞,事實上這兩種觀點並不矛盾,在古希臘神話中,蓋亞(Gaia)是最早的神之一,在她之前甦醒,世界一片混亂,在此期間,原始的卡俄斯(Chaos)主宰著虛無之神,這樣的傳說在古希臘中廣為流傳,詩人赫西俄德出生於七世紀,在他的書《神譜》中,他曾經稱卡片俄斯「原初裂縫或世界的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的描述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原來被認為是「原初」的卡俄斯在羅馬史詩《變形記》中成為一種神化存在,類似於中國文化中的「混沌」。

事實上這一觀念的轉變是在母神蓋亞成為後來希臘神話中真正的創世神之後逐漸出現的。她既是「大地之主」和「眾神之母」。

母神蓋亞和原始的神卡俄斯的傳說逐漸演變成我們所聽到的。在《神譜》,赫西俄德將她描述為「衝突與混亂的源泉」,但也「誕生光明宇宙的造物主」。這種破壞與創造、秩序與混亂的混合體也反映在中國古代神話中。

我們熟悉的「盤古開天」,「女媧補天」都是這種類型的神話傳說,這些傳說中首先有混亂或混亂,然後有神降臨或誕生,創造產生了一個新的秩序。

2、女媧和蓋亞的創造

母神的獨特屬性也使得女媧和蓋亞有著相同的人類延續存在的傳說,前者是「女媧造人」的傳說,後者則是青銅時代蓋亞救贖杜卡立翁和妻子皮拉·福祿克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幅傳說中中,蓋亞也用粘土和巖石造人,但只是通過杜卡立翁和皮拉奎的手。

事實上女媧與蓋亞的相似之處不僅如此,而且在《山海經·大荒西經》,「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慄廣之野,橫道而處」中也有更詳細的女媧記錄。可以看出,在《山海經》中,女媧的地位與古希臘傳說中中的蓋亞非常相似,他不僅有創造人的行為,而且是幾個神的母親,與蓋亞母神傳說相比,女媧毫不遜色。

如果我們停在這裡,我們只能感覺到兩個中國和古希臘兩個文明衍生的傳說的巧合,事實上這種母系神創造對萬物的看法,實際上是古代文明形成之初母系社會結構的反映。

3、災難與上帝的救贖

在古代中國古代傳說中中,滅絕災害一直是一個值得考證和描述的內容。在《列子》中,有「共工怒觸不周山」這樣的傳說,布州山的崩塌直接導致了天柱的崩塌,「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頹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後來,隨著民間傳說的逐漸演變,這一災難性事件也與大禹治水和女媧補天有關。

這個故事的逐漸延續也導致了一個奇怪的結果,即無論是傳說中或火神祝融中提到的水神,還是令人沮喪的計劃,以及修補天空的女媧和大禹都被加入到同一個系統中。這些故事雖然在不同的時代被整理出來,但共同構成了古代中國神話傳說的背景。

傳說中不僅與災難有關,而且與上帝有關。例如,古希臘關於毀滅世界的傳說洪水就成了宙斯為了懲罰人類的罪惡而實施的懲罰。然而總的來說,無論是中國還是希臘,傳說中都出現了毀滅世界、拯救眾神的災難。

二、圖例差異:「凡性」屬於希臘諸神

前一篇文章介紹了中國和古希臘傳說中之間的相似性,接下來,我們將介紹傳說中之間的區別。

在古希臘神話中,神的特徵並不完全體現在所謂的神性上,相反,他們所做的,與其說是我們印象中神聖而傲慢的神,倒不如說是一群凡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利益。這種普遍主義主要體現在傳說中諸神之間的交流,例如,哈迪斯,作為掌管死亡的神,一直對蓋亞懷恨在心,所以她甚至偷了她的女兒「珀爾塞福涅」。這並不是故事的結局,蓋亞,在傳說中中幫助人類度過了許多災難的上帝,因為女兒的失蹤,她很傷心,想死去,但最後她選擇了向凡人宣洩她的憤怒,並在亞歷山大的郊區毒誓建立毒誓在亞歷山大的郊區),使地球枯萎,河流乾涸,人類幾乎被毀滅。蓋亞·克洛諾斯的兒子是個典型的殺父兇手,天王星被他和宙斯殺死了。

就連熟悉我們的宙斯也一樣,他對洪水的報復導致了青銅時代人類的突然死亡,只有普羅米修斯的後代倖存下來。然而以「滌罪」為名發起洪水的他也背負著殺父罪,致命的是,他和妻子被自己的小兒子赫菲斯託斯推翻。即使是赫菲斯TOS,因為仇恨而具有天然的合法性,在奧利PI斯山定居後,仍會為自己的私利而犯罪。

當然,這個「凡性」不是固定的,在希臘神話中,關懷人類命運之神並不存在,例如普羅米修斯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中國中,利益糾紛也是神與神之間戰爭的原因之一。例如,在前秦朝傳說中時期,這樣的神戰故事和傳說是常見的,除了水神公公與莊胥之戰,黃帝與炎帝之戰,以及星天與天地之戰,都是一樣的。我們必須認識到,這種戰爭故事大多是從更大的角度敘述的,而不是希臘諸神之間的衝突。

這種戰爭敘事實際上是上古部落之間爭奪權力的記錄,例如,黃帝和炎帝,在許多學者看來,可能是指兩個部落之間爭奪統治權的鬥爭。在這個例子中,上古傳說中成為一個更直觀的敘述。

後記

神話是文明演化過程中一種奇特而特殊的敘事,在這個敘述中,我們可以理解文明的特徵,並為文明製作肖像。雖然古希臘文明和中華文明離萬裡很遠,但他們都是古老文明。

在西方,古希臘文明被認為是歐洲文明的火,因此如果我們能通過了解文明的神話傳說,對我們了解世界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說文解字》

2、《山海經》

3、《神譜》

4、《變形記》

相關焦點

  • 古希臘人極度崇拜中國文化,視中國人民如「天神後裔」
    古希臘的文化盛極一時,而就古希臘當時的綜合國力而言也是世界一流水平。當時的古希臘人是如何看待當時的中國呢?要知道,古希臘與中國相隔遙遠,但是兩者之間的溝通自古就已存在,古希臘人是熱愛中國的,認為中國文化博大,而且中國人民如同神族的後裔一般,古希臘人對中國崇拜。
  • 先秦時期中國騎兵和古希臘古羅馬騎兵發展的對比
    說到古代騎兵,人們腦海裡會浮現各種披甲持兵、跨騎在駿馬上奔馳縱橫的威武戰士形象:在東方,衛青霍去病統率的漢家驃騎和草原胡人騎兵的對決,開始顯露騎兵在戰場上的統治地位;在歐洲,中世紀那些手持長矛的重甲騎士是騎兵最經典的形象。
  • 沃爾特·沙伊德爾 編《古代中國與羅馬的國家權力》
    本書收錄八篇文章,作者包括趙鼎新、陸威儀、普鳴等,他們從比較視野研究古代中國與羅馬的國家權力,分別討論這兩個影響深遠的文明大國在這些方面的異同:王權與國家精英的構成、行政決策的制定、國家官僚制度的組織與運作、國家財政收支、國家權力對城市社會的控制、宗教信仰與王權正統的關係等。
  • 從數學和物理學入手,分析墨家與古希臘科學思想,思想起源不同
    墨家科學思想與古希臘思想有眾多相似之處,本篇文章重點討論一下,墨家思想與古希臘思想的異同之處?東西方數學內容之異同古希臘數學思想以理性為精髓,以空間構造為主要研究對象,帶有明顯的理論邏輯演繹傾向;我國古代數學思想以實用為核心,不注重構造探索邏輯理論關係,主要以定量為研究對象,更關注計算、算法技巧形式的實際應用與表達。
  • 越南奧黛嫵媚風情,中國旗袍古典高雅,兩者之間有何異同?
    越南奧黛嫵媚風情,中國旗袍古典高雅,兩者之間有何異同?導讀:去過越南或者看過越南電影的人,一定會產生一個問題:為什麼越南也穿旗袍,但款式似乎和中國旗袍又有所不同?其實,越南女性穿著的不叫旗袍,而是叫奧黛,今天我們就聊一聊越南奧黛和中國旗袍的那些異同。
  •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論中國古代關於人的發展思想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論中國古代關於人的發展思想  張茂澤  中華文明持續不斷發展5000多年,其中關於人的發展思想是在數千年人類文明史開出的絢麗花朵,值得今天借鑑和汲取。故在歷史上,中國能夠長期成為世界性大國,積累了豐富的大國治理經驗,受到湯因比等外國學者的肯定和重視。中華民族這些輝煌歷史成就,歸根結底,以中國人的發展為前提和基礎。因為人的文明創造能力,正是人發展所獲成果的對象化表現。  我國古代人學發達,思想內容豐富  古代長期佔主導地位的儒釋道,都關注和解決人成為理想的人的問題。換言之,他們都關注和解決人的發展問題。
  • 論古希臘偉大歷史學家希羅多德
    穿著白衣,是像在歐洲那 樣寓意純潔,還是像在中國那樣代表葬禮?大聲說話,是開心還是生氣的標誌? 在某些情況下,解釋的錯誤可能會帶來決裂、暴力甚至死亡,前往未知國度的第一代 旅行者有時就充滿了類似的經驗。這就是為什麼長途跋涉的商人、徵戰的士兵和國王的使 節總是要求助於中間人- 翻譯者的原因。
  • 中西古代法律起源|中國,戰爭的產物;西方,階級的調和
    其實中國古代的法律向來都包含「刑」與「禮」兩個部分,它們也是中國法律起源的兩條途徑。最早的法律例如「五刑」則是起源於戰爭的某些需要,也是脫胎於軍事活動中的產生的軍法。西方古代法律起源毋庸置疑,古希臘和古羅馬是西方法律的源頭。古希臘在古希臘「荷馬時代」末期出現了奴隸制城邦,城邦以城市為中心同時包括了周圍的鄉村。
  • 美術研究|論山水畫與油畫風景的異同!
    【關鍵詞】山水畫;油畫風景一、山水畫與油畫風景山水畫是以中國的山山水水自然風貌為主要元素、主要描繪對象的中國傳統繪畫。山川、田園、等都是山水畫的題材表現的內容。中國山水畫和西方風景畫是基於不同文化背景下東西方藝術家對大自然所表達的共同情感——對自然的依賴、愛和敬畏。1、相同的情感—大自然的表現在中國,先秦諸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與統一,山水被認為是人的精神品格的象徵。從而促使山水畫獨立分科並得到」發展和繁榮、這也是山水畫成為畫科之首的起因。
  • 文藝復興中的古希臘文化真的存在嗎?
    在辦公室改作業時,一同事突然發問:對歐洲文藝復興起推動作用的古代發明是?聞言,我腦子裡立刻浮現出了答案:造紙術和印刷術。然後我便怔住了。我突然想到了文藝復興的外在表現形式——復興古希臘文化。對,就是這個「古希臘文化」!實際上,類似的這種託古改制,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反覆發生過數次。遠的有春秋戰國時期,孔子託古周公,復興周禮。
  • 神奇的古希臘文明
    「希臘人以他們無與倫比的能力和活動,保證了在人類發展史上為其他民族所不可能企及的地位」——恩格斯古希臘文明持續了約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這個時期中國是春秋戰國時期。古希臘位於歐洲的東南部、地中海的東北部,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和愛奧尼亞海上的群島和島嶼、土耳其西南沿岸、義大利東部和西西里島東部沿岸地區。古希臘擁有很多的城邦,這些城邦之間說著同樣的語言,同樣的風俗,往來也非常頻繁,當然也有互相之間的爭鬥,從表現形式上有點像中國的戰國七雄。
  • 近代以來歐洲古希臘法研究
    1755年德國人溫克爾曼出版了題為《對於模仿希臘繪畫和雕塑的思考》的小冊子,對當時歐洲盛行的審美和文化觀念提出顛覆性的觀點,「我們變得偉大,如果可能的話,偉大得無可比擬的唯一方式,就是模仿古代人」。他認為希臘人關於美的觀念雖然源於自然,卻高於自然。溫克爾曼提倡模仿希臘藝術的根本目的並不是為完全回到古代希臘,而是再造現代藝術和現代文化。其目的在於借想像的希臘,闡述現代性的理想,探尋現代性的道路。
  • 古希臘神話與中國神話,有哪些奇怪的相似之處?
    在大家的印象中,古希臘神話和中國神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體系。其實並非如此,二者之間其實有很多相似的神話傳說,只不過大家沒有注意罷了。中國神話是怎麼說的呢?沒錯,大家都知道的盤古開天闢地,但盤古並非起點,盤古之前還有一個狀態,叫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即混沌。中國創世神話的核心,不是盤古,而是混沌。古希臘神話也同樣如此,也有類似混沌的概念。先是從混沌中誕生了大地之母蓋亞,蓋亞生天空之神烏拉諾斯等。總之都是由混沌中誕生世界萬物的神話起源。
  • 古希臘神話中女神形象的源頭:從愛琴文明到古風時代
    對於古希臘神話中的女神形象有著一定的了解的話就會發現,女神的誕生對於構建整個古希臘社會的功能以及根源都具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女性主義發展的進程中,女神的形象也是不可替代的存在。作為兩性角色中的一種獨特價值觀的體現,女神的誕生可以說是成為了古希臘人民心中一種特殊的信念與寄託,在女神的形象出現之前,古希臘人民的社會發展是一種比較混亂的存在,而在女神形象出現之後,古希臘社會中的女性主義得到了覺醒,與此同時,女性的地位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變。由此可見,女神形象的誕生不僅僅是簡單的神話發展結果,更是整個社會所共同推進的產物。
  • 有沒有「中國哲學」?
    在剛進入21世紀的時候,中國學術界曾經就「有沒有中國哲學?」這一問題進行過一場大辯論。今天這場辯論雖然已經塵埃落定,但其中表現出的卻是當面臨西方哲學甚至西方文明的衝擊時中國哲學的焦慮與迷茫。要想搞清楚有沒有「中國哲學」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從這兩個方面入手:一、西語和漢語中哲學一詞的由來。為什麼要討論這個問題,因為當兩種文明或研究系統發生碰撞時,它們之間的誤會和衝突首先是表現在翻譯問題上的。西方哲學譯作「philosophy」來自古希臘語「philo」和「Sophia」即「愛」和「智慧」兩個詞,所以哲學就是愛智慧,及對智慧的追求與熱愛。
  • 為什麼民主起源於西方的古希臘,而不是東方的古中國
    現在國家的體制分為民主與專制,西方從古希臘時期,就發展出民主的影子,但中國卻一直以來都是集權國家,這是為什麼呢?01古中國的特點首先從經濟結構上來看,中國從遠古時期就是農業文明,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02古希臘的特點接著來看看歐洲,在說歐洲文明的起源一一古希臘前,我們先看看其他古文明。
  • 論中國文化精神
    受此影響,中國古代思想家始終聚焦於生命哲學本身,沒有創世神話,不向外追求第一原因或最終本質等抽象答案,不向超越的、外在的上帝觀念致思。所謂「生機的自然主義」,指中國哲學認為「自然是一種不斷活動的歷程,各部分成為一種有生機的整體形式,彼此動態地關聯在一起……此種活動的歷程是陰與陽的相互變動,在時間的歷程中來實現自己。」
  • 中國古代藝術理論史揆要
    內容提要:在先秦,真、善、美密不可分,藝術與諸子學說更是交織在一起,它們從美與藝術的外部規律入手,構成了整個中國古代美學和藝術理論的母體,但實用藝術理論則因其遠離哲理而首先獨立。儘管儒家將其補入經典,《考工記》仍頑強地體現出實用藝術本體論的獨有屬性。魏晉南北朝是中國美學和藝術理論發展史上第一個轉型時期。
  • 古希臘:西方文明的搖籃
    古希臘人在哲學思想、政治制度、文學、建築、科學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古希臘人憑藉不出世的才幹締造了希臘奇蹟,為人類建造了精神家園,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古希臘文化作為古典文化的代表,在西方乃至世界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 古代中國之超前,是如何遠超西方文明的發展?從秦漢說起
    中國古代一直都是遠遠超前於同一時期的西方的,但是具體在哪些方面超前我們卻不太清楚。其實論文明的發展,同一時期的中國的確要遠遠超過西方的發展。不論是政治、經濟、文化等都遠非西方所比。說到西方的文明,定然了不開古希臘,沿地中海一帶發展起來的文明乃是西方文明的根源。至於同一時期的歐洲,大致處於蠻荒時期,沒有文明可言。從公元前8世紀起,逐漸出現了希臘城邦,這些事希臘早期的政治形勢,乃是屬於奴隸制下的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