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英軍「九頭蛇行動」轟炸V-2飛彈基地,逼死德國空軍參謀長

2021-01-21 騰訊網

1943年8月17日,英軍發動名為「九頭蛇」的大規模空襲行動,派出大批轟炸機奇襲位於佩內明德的德軍V-2測試場地。雖然這次行動沒有對V-2的研發和生產構成嚴重影響,但是卻迫使德軍開始轉移V-2的研發與生產設施。

由英軍偵察機拍攝的佩內明德飛彈研發中心全境,這裡是德軍復仇武器研發計劃的核心區域

在1943年初,英國情報部門已經通過大量的線報,證實德軍正在波羅的海的邊陲小鎮佩內明德進行代號為「復仇武器2號」的飛彈研發工作。一旦成功,德軍便可以通過部署這種「復仇武器」直接轟炸英國本土,而不需再派遣轟炸機與英國戰鬥機部隊正面交鋒。了解到這項武器的可怕之處後,英國首相邱吉爾決心派出轟炸機,通過摧毀至關重要的佩內明德發射場來打亂德軍的飛彈計劃,這項行動最終得名「九頭蛇」。在回憶錄中,邱吉爾描述了這次任務的艱難程度:「佩內明德超出了無線電導航範圍,而我們又要在夜間實施轟炸。德軍夜間戰鬥機肯定會在航路上守株待兔,而我們又沒法派出夜間戰鬥機護航。儘管如此,我依然決心要重錘出擊。」

在蚊式戰鬥機投下的照明信號彈照耀下,英軍重型轟炸機開始對佩內明德研發中心實施轟炸。

8月17日黃昏,參與九頭蛇行動的324架重型轟炸機從多個英國機場陸續起飛,組成一支壯觀的編隊直撲佩內明德研發中心。18日深夜12時,為了給德國空軍造成錯覺,英國蚊式轟炸機飛往柏林。德國空軍戰鬥機果真大批擁向柏林迎戰。正在此時,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第一、二批已飛抵皮內蒙德上空。

接著,英國第三批轟炸機群又進入皮內蒙德上空。

凌晨0點11分,首波轟炸機群在探路者中隊的蚊式戰鬥機指引下開始轟炸目標——佩內明德研發中心的工作人員住宅區域。此舉的目的,是殺死正在熟睡的V-2飛彈研發人員。不幸的是,負責引導的蚊式戰鬥機在錯誤的位置上投下了信號彈,導致首波部分轟炸機錯誤地將炸彈投入不遠處的波蘭勞工營。經過修正後,第二波113架蘭開斯特式轟炸機將炸彈準確無誤地傾瀉在佩內明德的V-2飛彈生產線建築上。而在0點48分,殿後的第三波轟炸機臨空,並且在佩內明德基地的研發設施上空投下炸彈。經過3波轟炸機的洗禮後,佩內明德的生產和研發設施遭到了嚴重打擊,被迫暫時停止運作。值得一提的是,時任德國空軍參謀長漢斯·耶順內克也成為了這場空襲行動的犧牲品——在空襲當夜,耶順內克錯將英軍派往柏林上空的誘敵機群當成主力,並且命令德軍主力機群發起追擊。最終,承受了巨大精神壓力的耶順內克,於第二天早上吞槍自殺。

九頭蛇行動的另外一個戰果,德國空軍參謀長漢斯·耶順內克,他在轟炸結束後因為自己的錯誤指揮而引咎自殺

在九頭蛇行動中,共有2名德國科學家和732名波蘭工人在這場轟炸中喪生,而皇家空軍則付出了29架轟炸機與215名空勤人員的生命作為代價。在轟炸結束後,意識到飛彈生產研發基地暴露的德國人,只好將接近完工的飛彈生產線整體搬遷,並且耗資巨款為其興建一座地下掩體。這使得飛彈的生產工作受到一定的影響,有效推遲了針對英國本土的飛彈襲擊行動。

相關焦點

  • V2飛彈比V1飛彈出現更早,性能也更優越,為何納粹卻首先使用了V1
    1942年10月,為了報復英國皇家空軍於1942年6月對納粹德國城市的戰略轟炸,納粹將剛剛研發成功的一款單級液體彈道飛彈正式命名為「Vergeltungswaffe-2(報復性武器─2)」,簡稱「V2飛彈」。
  • 伊朗飛彈襲擊美軍駐伊拉克基地 行動代號「烈士蘇萊曼尼」
    封面新聞記者 燕磊據伊朗媒體報導,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已向駐有美軍的伊拉克阿薩德空軍基地發射了「數十枚飛彈」。阿薩德空軍基地位於伊拉克西部的安巴爾省,是美軍與ISIS作戰的主要基地之一。襲擊發生後,美國白宮發表聲明說,美方已經獲知關於美軍在伊拉克基地被襲的報導,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爾利已經抵達白宮。
  • 第三帝國的守夜人,德國空軍夜間戰鬥機部隊的興亡
    新型的FuG 220 利希滕施泰因 SN-2雷達波長改為3.3米(老型號為53釐米),在英軍幹擾波長之外,同時掃描角度增加到120度;FuG 350 納克索斯R雷達接收機可定向英國轟炸機的鹿特丹導航轟炸雷達信號,後期的ZR型則可提供英軍夜間戰鬥機搜索雷達信號預警;FuG 227 弗倫斯堡雷達接收機用來定向英國轟炸機的莫妮卡護尾雷達。
  • 今早你吃的培根雞蛋,在二戰期間,英軍飛行員竟要用命來換
    早在20世紀初的一戰期間,由於德國U艇的活躍,不斷打擊海上航運的英國船隊。對於作為島國的英國來說,這樣的打擊是巨大的,導致英國難以從國外進口糧食,經歷了一段相當困苦又缺糧少食的日子。 為此,當1939年9月二戰爆發後,英國於1940年在全國立即實施糧食配給制。與一戰時一樣,處於敵對面的德國再次利用U艇展開海上破交戰。
  • 二戰德軍先進救援體系:不分敵我救援飛行員,英美全盤效仿接收
    志得意滿的德軍隨即將目光投向英國,制定了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企圖與英國空軍奪取英吉利海峽的制空權,進而瓦解英軍地面與海面力量。1940年7月,這場二戰最大規模的不列顛空戰開始了。▇不列顛空戰時,德軍飛機不斷對英國沿岸的機場和工廠進行轟炸。對於兩軍飛行員來說,還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大海。
  • 二戰中德國強悍無比,為何最終失敗了?其中有一個原因最重要
    畢竟東邊的蘇聯蠢蠢欲動,希特勒並不希望重蹈一戰中德國兩線作戰的覆轍。不過,對於希特勒的好意,邱吉爾卻表示了堅決拒絕。隨著英軍大部隊成功撤離,英國保存了持續抗戰的有生力量。這件事也是希特勒在二戰中的第一次重大失誤。 法國投降後,希特勒決定發起「海獅計劃」,即穿過英吉利海峽向英軍發起進攻。英德兩國隨即爆發了不列顛空戰。
  • 馬島戰爭中,英軍最先進驅逐艦,怎麼就被一枚飛魚小飛彈擊沉了?
    從英國《衛報》披露的信息來看,這場戰爭中有255名英軍、649名阿軍以及三名福克蘭居民付出了生命。雖說英軍傷亡不大,最後還取得了勝利,但我想英國人自始至終對這場戰爭的過程都不會是開心的,因為他們的「謝菲爾德」號被擊沉了。這是自二戰以來首艘被擊沉的皇家海軍軍艦,總共造成20人死亡,26人受傷,這一事件一度讓英國人很是受傷。
  • 潘帕斯上空的雄鷹,馬島海戰中,老舊的A-4攻擊機俯衝轟炸擊沉英軍艦
    但是英國當時參戰的42型驅逐艦有2艘被擊沉,如果說「謝菲爾德號」被先進飛彈擊沉有理可原,但是「考文垂號」的沉沒則是英國護航編隊的嚴重失職,因為它是被阿根廷用服役了幾十年的老軍機以及用二戰時期的臨空俯衝戰術給擊沉的,而死在同樣招數的英軍艦還有2艘護衛艦。
  • 最偉大的一周:六天改變二戰進程
    盟軍如果想要踏入希特勒的歐洲堡壘,就必須先從強大的德國空軍手中搶過制空權。為此,美國戰略空軍制定了一項名為「big week」的秘密行動計劃:在1944年2月20日至25日的一周內,美國戰略空軍第8軍和第15軍將會同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部隊。衝過世界上守衛最嚴密的交叉火力網,向十餘個德國飛機製造基地發起摧毀性的轟炸,並儘量給德國現役戰機造成損失。
  • 二戰時,德國二號人物戈林本來獲得高度信任,為何被開除黨籍
    赫爾曼·威廉·戈林是納粹德國最具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二戰期間,希特勒將戈林晉升為了特別設置的「國家元帥」軍銜。這一軍銜超越了德國歷史上最高階的元帥軍銜,戈林也由此成為了軍銜最高的德國人。除了軍銜最高之外,戈林還曾擔任過德國空軍總司令、「蓋世太保」首長、「四年計劃」負責人、國會議長、經濟部長等跨及黨政軍三部門的諸多重要職務。他是納粹德國當之無愧的二號人物。然而,隨著德軍在各線遭到潰敗,戈林開始失去希特勒的信任。在二戰最後兩年中,戈林幾乎被排除在了所有重要會議之外。
  • 二戰時,德軍用木頭修假機場,英軍看穿後將計就計,德軍當場傻眼
    而在二戰戰場上,兵不厭詐的故事也並不少見,其中最著名的還是當年德軍和英軍交戰時博弈。當年,德軍為了迷惑英軍,建了一個假機場,機場裡所有的飛機都是木頭做的,甚至連機場裡的建築,也都是木頭搭的,真正的戰鬥機被德軍藏在了相當隱蔽的位置。
  • 無情地撲向了德國,英美聯軍的「大禮拜」轟炸戰役
    背景概述 「大禮拜」轟炸作戰的正式軍事代號是「論證行動」(Operation Argument)。1944年,英美聯軍展開了長達6天的轟炸攻勢,從2月20日開始,一直持續到2月25日。
  • 「二戰」德國閃擊歐洲,邱吉爾敦刻爾克大撤退,不列顛空戰失利
    1939年9月1日 納粹德國閃擊波蘭,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二戰全面爆發。1939年9月1日凌晨3點半,法西斯德國160萬大軍在2800架飛機、2千輛坦克的掩護下,撲向沉睡中的波蘭,波蘭空軍被摧毀在地面機場。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只是宣而不戰,一直在觀望。
  • 俄向歐洲發射「真實」飛彈!空軍基地拉響警報,強調:並非演習
    據美國媒體報導,近日位於德國的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突然傳出了刺耳的警報聲,隨著不斷高聲呼喊並強調:「空襲、尋找掩體」,基地內的工作人員陷入恐慌,開始四處躲避。之所以會出現混亂,主要是此前並沒有告知眾人會發生「空襲」,有沒有相關的「演習預告」,所以這是一次真正的飛彈襲擊。
  • 以色列F35起飛,轟炸伊朗軍事設施,S400飛彈毫無反應
    伊朗與敘利亞可以算是一對「難兄難弟」,在敘利亞軍事目標被土耳其空軍猛烈轟炸的同時,在敘利亞的伊朗目標,也遭到了敵軍的轟炸,空襲伊朗軍事目標的對象為,伊朗死對頭以色列。2月6日凌晨,以色列起飛大批F35戰機,越境進入敘利亞,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西部地區,開啟了瘋狂的轟炸行動。以色列空軍想要轟炸的並不是敘利亞軍方目標,而是在敘利亞的伊朗軍事基地,除此之外,以色列空軍還打算轟炸伊朗在敘利亞的飛彈倉庫。據了解,襲擊當日,以色列空軍投放了多枚飛彈,其中有一部分飛彈成功擊中了目標。
  • 二戰納粹德國27位元帥,既是戰爭大師也是罪惡戰犯,結局如何?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共有27名元帥,其中帝國元帥1 名,陸軍元帥19 名,空軍元帥5 名,海軍元帥2 名。 恩斯特·布施陸軍元帥,西線德軍集群司令,德國投降後被英軍俘虜,在戰俘營中死於心肌梗塞。
  • 撤退是為了更好的進攻,二戰英法聯軍敦刻爾克大撤退行動
    敦刻爾克事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發生的一起英法聯軍撤退行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於1939年9月,德國對波蘭發起了閃電戰,在德國軍事家驚才豔豔的策劃和德國精銳部隊的默契配合下,在短短的一個月內便徵服了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此拉開了帷幕。
  • 美軍在天寧島建新空軍基地 銳評:可能把旅遊勝地置於戰爭風險中
    二戰期間,這裡曾是美軍的空軍基地。1945年,美軍兩架B-29轟炸機就是從這裡起飛,對日本的廣島、長崎投擲核彈。二戰結束後,美軍逐漸放棄使用天寧島基地。但是最近有美國媒體爆出消息稱,美國國防部計劃在天寧島建設一處後備空軍基地。那麼,美國為什麼要在天寧島建設後備空軍基地?新建空軍基地的做法,反映出美國空軍的發展思路和作戰理念正在發生怎樣的變化?相關問題,我們請軍事觀察員曹衛東解讀分析。
  • 逆境中的明星:二戰中戴著隱形眼鏡戰鬥的英國皇家空軍
    " Per Ardua ad astra "——英國皇家空軍的格言,意思為「逆境中的明星」。在二戰時期的英國皇家空軍中,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患有近視,為了在空軍服役,他們支付了昂貴的鞏膜隱形眼鏡配製費(大約相當於現在的人民幣20000元)和飛行員培訓費。
  • 德國自取滅亡!二戰之初德國為什麼放走英法幾十萬軍隊撤退
    134個德國師在3000多輛坦克的引導下,通過了被法國人覺得坦克無法通過的阿登山區。鋼鐵洪流湧所到之處,法國士兵瑟瑟發抖,望風披靡,搶著投降。大勢已去,英國遠徵軍司令戈特勳爵不想讓40多萬精銳做無謂的犧牲,於是制定了著名的「發電機」的撤退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