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愛好文玩的朋友,都喜歡玩橄欖核雕,對於核雕的作品分類,雕刻師都能說上一二,但是很少對核雕作品的原料產地分類知之甚少。今天小編和是緣就來講講這方面的知識。
油核
油核「核如其名」,指含油量高的核子。在油核上再刷一層油,會看到油持久不散。隨存放年份增加,油份自然滲出,核皮慢慢變紅。
普通油核:表面泛「油光」,最為普遍,產量較多,價格實惠。
黃胖油核:又稱「奶油核」。核質細膩,如奶油一般。顏色偏黃,核肉飽滿,有些發白。乾燥不潤,不易上色,但也不易花核。常用來雕刻阿福。
水晶油核:水晶核質地最為細密,盤玩後表面會如水晶般,反光透亮。外觀上看黃裡透紅,沒有雜質,色澤圓潤,易於上色。
油核易於上色,可塑性強,性價比較高,是最為常用的核雕材料。
鐵核
鐵核大多圓潤短小,矮胖,質地如鐵一般堅硬,俗稱「鐵頭核」。鐵核核體短圓,核頭呈現三角形小口(三角口),頂端向內勾(鷹嘴),核筋浮起(鯊魚背),原核磨皮後有淺黃色筋線(黃筋線)。
鐵核比油核顏色深,密度高,不易開裂,色質均勻。此外,鐵核容易上色,盤玩個把月,就能有透潤光澤,適合雕刻人物頭像,如羅漢頭。
鐵核可能是梅林核,但梅林核不一定是鐵核。
梅林核
產於廣東省普寧市梅林鎮,是核中精品。梅林核特點是「核大仁小」,核壁厚,核質密,色澤紅潤,易於包漿。即使是放置多年,梅林核仍能保持油亮光潤,宛如瑪瑙。
從外觀看,梅林核呈紡錘狀,兩頭尖,中間粗。表皮和油核相近,有一層白膜,去皮後表面會有一小塊水印,可以作為鑑別參考。
梅林核內部紅潤均勻,不會有夾生,雕刻成品效果好,最受核雕師青睞。
進口大核
又有叫「芒果核」,比國內核個頭大,最大直徑可達3.5釐米以上,適合雕刻單品。表面核壁薄,內外顏色有明顯區別,不易上色,對雕刻師的要求較高。
進口大核適合淺浮雕、線刻等,目前國內作品不多,市場還有待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