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師傅在雕刻過程中,會根據核的形狀雕刻出適合的樣式,上期我們對橄欖核原料的種類進行介紹:刀尖上的藝術——橄欖核原料分類(下),選好了料就需要核雕師傅經過構思、畫稿、雕刻、完善等一系列過程,將一件完美的核雕作品才能呈現在我們眼前,今天小辛跟各位玩友一同淺析下手工核雕的過程~
(一)設計:需根據核的形狀進行構思,用筆將要刻畫的形象在核上進行勾勒。通常涉及被分為兩步,第一步首先在紙上試筆,畫出作品的樣稿,反覆修改最終確認畫稿,第二步才是是在橄欖核上面畫樣,也稱為"勾樣"。
(二)起坯:也叫打坯,核雕師傅根據自己的設計將核材雕刻出創作內容的大致輪廓,在完成粗坯之後,整粒核會呈現塊面的狀態,在雕刻時會適當的預留一些空間,因為雕刻是一門做"減法"的工藝,一旦雕過了就無法再"加",因此寧可"留"不可"過"。
(三)成型:按照之前橄欖核上面的畫樣進行雕刻,創作出整件作品的大體輪廓,這一步驟在橄欖核雕業內,被叫做"成型"。它只是一個比較粗糙的輪廓,比如許多較為細膩的部分,還沒有得以體現出來,需要核雕師傅做進一步的加工。
(四)細雕:橄欖核雖然個體較小,但是創作過程中要求雕刻師傅根據題材分解成幾個局部依次完成,這就非常考驗個人的美術繪畫功底,同時需要雕刻它的細部形狀(即細節),細部形狀的雕刻要從整體著眼,調整比例和各部分的布局,小的個體比例上的一點點差錯,都會使整個造型產生嚴重的變形。
(五)修整:修整階段是對之前細部雕刻階段的進一步延續與深入,是一道使其更為精緻的工序,主要是對細節部分、局部、紋理等進行調整和修飾的過程,使得核雕作品看上去更為細緻美觀。
(六)開臉:又稱"開眼",取畫龍點睛中的"點睛"之意,是雕刻過程中的最後一步,也是至為關鍵的一步。從字面含義我們可以看出,一件橄欖核雕作品它的神韻有無與高下,取決於這一環節的成功與否,因此核雕師傅始終對這一點高度重視,開臉水平的高下不僅可以充分展示作者本人對一件作品的理解程度,同時也能夠直接表現出創作工藝的真實水平。
(七)拋光:嚴格地講拋光不屬於橄欖核雕的創作流程,而是屬於後期的裝飾性處理,拋光打磨是為了更好地表現核雕圓潤渾厚的質感,增強核雕作品的藝術表現力。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核雕師傅採用這一處理方式,慢慢地也就將其列入了創作的整個流程。
拋光基本上要經過點油、上蠟、打磨。點油就是在橄欖核雕上面點一些橄欖油刷勻;上蠟:將拋光蠟打在布砂輪上面;打磨:放在(拋光機的)布砂輪上,加以打磨。拋光後的作品看上去更為光澤溫潤,不僅充分呈現核雕的神韻,且更便於保養與收藏。
【後臺回復關鍵字了解更多文玩資訊】
〡金剛〡星月〡鳳眼〡招財鼠〡酸棗核〡蓮花菩提〡
〡月亮子〡太陽子〡五線菩提〡佛螺菩提〡佛手菩提〡
〡金線菩提〡阿修羅菩提〡木魚果〡金鐘菩提〡木腰子〡
〡桃核〡紅心菩提子〡金佛草〡龍骨菩提〡千眼菩提〡
〡菩提根〡蜜蠟〡琥珀〡綠松石〡椰蒂〡金葉蓮花〡
關注"小辛愛盤串",每天學點文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