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一個自我封閉的時代裡,我們都是「精神病患者」

2020-12-18 週遊世界電影

傑昆.菲尼克斯憑藉在《小丑》中扭動「靈魂」的表演,獲得了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這項「殊榮」對於菲尼克斯而言實至名歸,為了扮演好這個角色,他自虐式的減肥了47斤,為了演好小丑的笑聲,他還做了許多病態笑容背後的心理分析。當這個被全新打造的小丑形象,被重新定義的小丑起源被搬上銀幕後,影迷們並沒有因為之前的小丑故事而感到有絲毫的違和感。「小丑」作為蝙蝠俠系列中的經典反派,曾被多次搬上大銀幕。在1989年,好萊塢傳奇巨星傑克.尼克爾森在蒂姆.波頓執導的《蝙蝠俠》中飾演了「小丑」這一角色,當時小丑的形象雖然已經初具雛形,但是還非常的臉譜化,舞臺化。到了2008年,天才演員希斯.萊傑在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對小丑這一角色進行了顛覆性的再塑造,並獲得了次年的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這部影片,一度被稱為漫改電影藝術造詣上的天花板。

而如今《小丑》這部影片的上映,無意將天花板的高度又進一步提升了。託德.菲利普斯創作的這部影片,看似選擇的是一個極為罕見的反派視角,其實那隻他對觀眾釋放的煙霧彈。細心的觀眾會發現,這部完全被創新的故事中,小丑是沒有明確對手的。這和以往的漫改電影中正邪對立的故事設定,有著極大的背景不同。在這部影片中,導演刻意模糊了正義和邪惡,榮耀和恥辱的界限,整部影片的故事氛圍,就像影片開頭時交代的那樣,發生在一個毫無秩序和價值體系錯亂的社會環境中。

和《蝙蝠俠:黑暗騎士》正義難以伸張的故事主題明顯不同的是,在《小丑》這部影片中,我們看到小丑被所謂的正義無情的斥責時,卻無法感受到那份正義的真誠與合理。這才是整部影片主要體現的核心話題,每個人都看似在真誠的和小丑對話,那些社會工作者、同事、甚至脫口秀大明星。但是沒有一個人,用一份真誠的態度,去傾聽小丑的內心聲音。而這種無效的溝通,將小丑孤立為一個掙扎在社會角落裡的精神病患者,在這樣的氛圍中,他承受著靈魂孤獨和社會冷漠的雙重折磨。

小丑拼盡全力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和夾縫裡找尋屬於自己的榮耀和價值,他渴望著有絲毫機會能夠重新確立自我的生命價值。他甚至強烈的希望自己是託馬斯.韋恩的私生子,他渴望找尋到到自己被社會遺棄的悲慘命運。然而現實無情地證明了他的人生不是一場悲劇,而是一場充滿了被世人嘲諷的「喜劇」。這種極致的命運反差和靈魂扭曲,被傑昆.菲尼克斯富有張力的肢體語言演繹得淋漓盡致,在他癲狂的妝容中,銀幕前的觀眾倒吸一口來自人性深處的涼氣,我們終於看到了那個不被認可靈魂的釋放,釋放出的一朵「邪惡之花」。

造成這個結局的核心動力,並不僅僅來自於成為「小丑」之前的亞瑟本人。作為一個富有夢想的平凡人,滑稽演員亞瑟最大的渴望無非是通過自己的表演博得觀眾會心一笑。作為精神病患者的亞瑟,他無論在生活還是工作中,都表現得小心翼翼。一方面他顧及自己的形象,一方面他在乎周遭人群的眼光。然而他一再的退讓、容忍、謙卑並沒有換來他所期待的善意,身邊的人對待亞瑟是冷嘲熱諷,社會人士對待亞瑟是一種偽善應付,而另有一群人更是將戲弄亞瑟當作是生活中的消遣。即便是這樣,亞瑟依然渴求著,找到一個對自己現狀合乎邏輯的解釋。

不幸的是,亞瑟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他的養母因為精神錯亂,而把亞瑟幻想成是她和託馬斯韋恩的私生子,亞瑟看似找到了一個能夠敵視這個世界最好的理由,這個世界上最有名望,最值得尊重的大人物,竟然有如此不堪的過往。而更有趣的是,自己這個社會底層,從不被人關注的小人物,竟然也可以和社會上流扯上血緣關係。這次機緣看似可以解開亞瑟的心病,而充滿不幸和可悲的是,這些僅僅是來自他精神病養母的一廂情願。

而這些輪番的打擊之下,掩藏的是一個自我封閉的世界。亞瑟試圖通過周邊人找到和整個社會的共鳴,然而在光影中那個瘋狂的哥譚市,早已經沒有了基於尊重溝通的契機。上流人物看似文質彬彬,卻冷若冰霜,下層人物更是已經變成了一群無序的狂徒。整個銀幕上的世界裡,各種層級的群體之間,均封閉在自我的世界裡,上流人物文質彬彬,道貌岸然的拒人千裡之外,下層群體自我麻痺,狂躁的不可一世。更有趣的是,那些所謂的慈善工作者,只顧著例行公事,卻絲毫無法聆聽到亞瑟的內在渴求。

當一個個社會中的個體,都陷入到自我封閉中的狀態時,社會中的矛盾得不到有效的疏導,而亞瑟這樣原本的無害者,因為得不到最基本的關懷,看不到絲毫的希望,甚至他不能以一個最恰當的方式,得到一個告誡,認識一個真相。最終亞瑟逐漸在一個自我封閉的環境裡,被醞釀為一個情緒的奴隸。

亞瑟的異變,來自於整個社會並不恰如其分地表達。回顧整部影片,我們會發現,亞瑟一直在得到真相,關於他不是一個搞笑天才的真相,關於他不是託馬斯.韋恩私生子的真相,關於他並沒有和同一樓棟中的單身媽媽戀愛的真相,關於他是一名精神病患者的真相。然而正是這些真相,最終無情地將亞瑟推向了社會的另一端。這源於亞瑟獲取真相時,沒有任何人考慮過亞瑟的處境,認真傾聽過亞瑟內心深處的聲音。人們只是自顧自的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用一個固有的視角,審視著眼前的「小丑」和「精神病患者」亞瑟。

在這些眼神的逼視中,在所謂正義的拷問中,在那些真相的嘲諷中。亞瑟軀體內的靈魂在失去了外界的呼應之後,慢慢的消融,取而代之,是那個癲狂的小丑。

當世界的個體之間,都將自己封閉在自我的世界裡時,我們都帶著一種固有的眼神和態度與這個世界互動,未免不會漏掉亞瑟這樣被社會遺棄的「精神病患者」。而如果都生活在自我封閉的世界裡,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一個得不到呼應的「精神病患者」呢?最終我們被湮滅的是積極向上的夢想,我們被喚醒的是內心深處已經畸變的靈魂。

邪惡的小丑,來自於被社會遺棄的亞瑟,而亞瑟的夢想僅僅是讓世人會心的一笑。而這其中,僅僅是我們精緻的利己主義在作祟,在一個自我封閉的世界裡,其實我們都是一個個孤獨的「精神病患者」。在傑昆.菲尼克斯充滿張力的肢體語言中,我們看到了一個邪惡的小丑,一個封閉的時代,一群瘋狂的靈魂。最終讓觀醉心於此的,也許僅僅是悲傷的弦樂,小丑嘶啞地一笑。

相關焦點

  • 大衛·芬奇抨擊《小丑》:傳遞錯誤觀念,背叛了精神病患者
    《小丑》在去年上映時得到很多觀眾和影評人的肯定,尤其是男主角華金·菲尼克斯的演技更讓人讚不絕口。《小丑》最終更獲得奧斯卡影帝殊榮。不過近日《搏擊俱樂部》的導演大衛·芬奇在每日電訊報的訪問中,評論由託德·菲利普斯執導的《小丑》時,卻認為電影是「背叛了精神病患者」。
  • 我們都是《精神病》裡的文鋼太:是小丑、是膽小鬼、也是偽善者!
    在由金秀賢、徐睿知、吳正世和樸珪瑛領銜主演的《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中,金秀賢飾演一個極具悲劇的角色文鋼太,他看似心地善良又溫和,對任何事總是逆來順受,沒有希望也沒有夢想地活著。「我一直以為我會逃跑是因為我哥的關係,我們之所以到處躲避那個無形無影的蝴蝶,都是因為我哥,但我今天第一次這麼想,會不會其實是我自己想逃跑,才拖著我哥到處跑,畢竟如果活著比死還痛苦,逃避是最輕鬆的。」
  • 蝙蝠俠:是英雄還是披著黑衣的精神病患者,是什麼讓他充滿矛盾
    蝙蝠俠:是英雄還是披著黑衣的精神病患者,是什麼讓他充滿矛盾蝙蝠俠,對於喜愛美漫的朋友來說,無論是喜歡DC還是漫威,但是每當我們提到「蝙蝠俠」的時候,好像頓時間就充滿了神聖感的樣子。不得不說DC旗下的蝙蝠俠確實充滿了很多含義,以至於很多人對於蝙蝠俠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蝙蝠俠是正義的英雄,甚至是沒有什麼人情味的英雄,也有人認為蝙蝠俠只不過是一個童年受到心理陰影,從而成年後的一個精神病患者而已,而且這種說法,最有趣的是,漫畫中也總是提到過,這或許就是美漫厲害的地方吧!
  • 一個精神病人患者的內心獨白!小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小丑是一個壞人嗎?毫無疑問,是的。無論是在漫畫中,還是在電影裡面,小丑作為一個無政府主義者,他藐視法律,故意殺人、引起社會動亂、無視他人的生命健康,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他都是一個壞人。那麼,亞瑟是一個壞人嗎?這個問題也是毫無疑問的——當然不是!
  • 蝙蝠俠歷代電影小丑形象大比拼,最後一個無法超越
    這個反派人物,就是惡名昭彰的小丑。現在,筆者就目前已出的各個電影版本的小丑進行簡單的探討。愷撒·羅摩洛這個版本大概算得上是蝙蝠俠影史中最老的版本了,也是電影小丑角色的開山之作。也許對現在的觀眾來說,因為其時代過於久遠,對於觀看有較大的障礙,所以它同樣也是系列中最不為人知的小丑。
  • 《小丑》:患有精神病最大的悲哀是,別人總希望你「裝沒病」
    然而現實中,鄰居根本和他不熟,富蘭克林在節目裡嘲笑他,甚至將他當做玩物,邀請他上節目。 很難想像人在這種極端條件下還會保持理智,更何況是亞瑟這樣一位本身就患有精神疾病,卻還被迫停藥的底層人物。 一切從他槍殺那三個精英開始,就都變了。在殺人之後,亞瑟十分恐慌,他跑去了廁所,卻又冷靜了下來。
  • 當一個老實人被逼成「暴力狂」:《小丑》如何成為了小丑?
    每個人都對別人大呼小叫,沒有一個人有禮貌,沒有人在意另一個人是什麼樣。」」你們把一個被社會拋棄的精神病患者當作垃圾一般對待,你會得到什麼呢?你會得到你應得的」。「再講個笑話,怎麼樣?」然後他舉起了槍。小丑以能量巨大的破壞力,發起了一場過於瘋狂血腥的復仇。
  • 世人皆無過,請善待我們身邊的每一個「小丑」
    《小丑》是一部充滿負能量的電影,它不會給我們任何商業大片能夠帶給我們的那種愉悅感,相反,它甚至會讓觀看這部電影的觀眾產生壓抑感、不適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小丑》這部電影追求的是一種獨特的信仰和藝術價值,它在認真的講述一個精神病患者從發病到自我救贖的過程。
  • 我們的內心,都有一個《小丑》
    在這個眾生皆苦的世界裡,有個名叫亞瑟的人,吃的更是苦中苦。他的職業,是一名小丑,在社會各個行業裡,做一名卑微小丑。然後上班的時候,被小混混打;被老闆壓榨,無法反駁。像極了日常工作的我們。生活裡沒朋友,聊天靠社工,沒對象,意淫靠寡婦,有且只有一個精神失常的母親,在一個殘舊的公寓裡。自己還有大笑的病,緊張的時候就大笑不止。看似很慘,但不是最慘,所以如果今天你痛苦得想流淚,別急,明天你有可能痛苦得會流血。
  • 你看懂《小丑》中隱藏的意象了嗎?
    手槍裝在一個紙袋裡,紙口袋一般用來裝食物,如果你想隨身攜帶一把槍,它不會被裝在紙袋裡,槍裡的子彈也不會被隨機的放在紙袋裡。如果買了槍就會有一個盒子專門裝子彈,所以,我們有足夠的理由懷疑這把槍的合法性。因此,將一把來歷不明的非法槍枝塞給亞瑟也就說得通了。
  • 《小丑》-小丑身世成謎,蝙蝠俠的爸爸到底是不是他的父親?
    去年年底大火的電影《小丑》,讓主演傑昆·菲尼克斯一舉拿下奧斯卡影帝,傑昆·菲尼克斯用傑出的表演塑造了一個黑暗、暴力且極具可看性的「小丑」。該片講述了一位生活陷入困境的精神病患者怎樣一步步成為了蝙蝠俠的宿敵「小丑」的故事,今天來給大家說一下小丑的身世,關於小丑的身世之謎眾說風雲,影片中到處充斥著小丑的幻想,在現實與夢境中來回的交錯,小丑到底是不是託馬斯韋恩的私生子吶?。
  • 小丑是希斯萊傑留給我們電影觀眾的寶貴財產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和贊]由於蒂姆波頓的《蝙蝠俠》始終沒有講述蝙蝠俠從何而來,華納準備瞄準這個空檔,重啟《蝙蝠俠》系列電影,從頭講述布魯斯韋恩成為蝙蝠俠的故事,華納選擇了擅長玩弄故事與敘事技巧的英國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因為上一部電影《失眠症》的失敗,而痛定思痛的諾蘭,十分硬氣地對華納說道:「想讓我拍《蝙蝠俠》不是不可以,但是劇本必須由我親自來寫,」於是我們就看到了一部劇情縝密
  • 《小丑》把假小丑變成真小丑也就一個的哥譚市的事
    當亞瑟這個飽受折磨的小丑脫胎換骨成為哥譚市一位極端犯罪分子時,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電影的開始其實一切似乎都還行,雖然亞瑟患有精神病,在難過想哭的時候他會用笑來代替,但母親告訴他,他的使命就是給這一個世界帶來笑聲,並且給他取名「happy」。
  • 評2019版DC《小丑》
    小丑是DC漫畫為蝙蝠俠創作出來的天敵,一個智慧超群、能力卓越的超強反派,這個形象借鑑了撲克牌裡的「Joker」和電影《疤面人》裡康拉德·維德的恐怖笑臉這個虛構角色在諾蘭導演的《黑暗騎士》裡被希斯·萊傑附體,脫離二次元,有了真實人類的面孔和身體,觀眾對其瘋狂的感受也變得更加真實
  •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我們不夠好又怎樣,每個人都值得被愛
    在這部劇中,他的表演依然穩定,無論是面對病人時的耐心引導,還是面對哥哥時的隱忍矛盾,他都處理得相當自然,尤其是嘴角帶笑,眼裡滿含悲傷的樣子,像極了哥譚市的「小丑」。女主徐睿知,完美的的身材和長相,輕鬆hold住了劇裡種種復古又誇張的造型,將「魔女」的氣質拿捏得死死的,不管她是霸道、張揚、腹黑還是歇斯底裡,你都不會覺得突兀,仿佛她生來就該是這樣的。
  • 小丑2019:社會黑暗讓一個患有精神疾病的男人墮落為「小丑」
    你還記得《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惡棍小丑,現在他以電影《小丑》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他的豆瓣得分是高達8.8,作為一部革命性的電影,他無疑是成功,並獲得了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最佳影片。電影《小丑》是封神生產的華納,在這齣戲中,他用小丑的形象諷刺那個年代人民對權力的渴望,而忽視了下層民眾。這部電影向我們介紹了小丑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中是如何退化的,作為《小丑》的主角,他和他的母親相互依賴,他把電視脫口秀演員莫瑞視為偶像,他想讓別人笑,因為他媽媽告訴他「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微笑,你的存在就是為世界帶來歡笑」。
  • 拒絕與《小丑》比較!約翰特拉沃爾塔:亞斯伯格症患者不是精神病
    記者洪文/綜合報導《低俗小說》好萊塢巨星約翰·特拉沃爾塔(John Travolta)是《狂熱》(The Fanatic)導演佛瑞德斯特的超級偶像,兩人合作起源於電影《浴火英雄》的殺青酒會,而介紹人則是如今憑著《小丑》拿下奧斯卡影帝的傑昆·菲尼克斯
  • 小丑和小丑女分手了?看了《猛禽小隊》CP粉都流淚了!
    幾年前爆火的《自殺小隊》讓小丑和小丑女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們身上所展現的酷炫不羈的個性讓人為之瘋狂,而真正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小丑和小丑女瘋狂的愛情。可是也就是這令人為之瘋為之狂的兩個人,如今卻分手了?一個精神病患者和他主治醫生相愛了,他們的愛情除去瘋狂更多的還是真情。在電影中小丑問小丑女:「你願意為我去死嗎?」「是的,這太簡單了!」「那你願意為我去活嗎?」小丑女說「是的」。從這短短的對話中便可以看出二人愛之深愛之狂!但就是這樣生死糾纏的愛情竟然也破碎了!
  • 有暴力傾向精神病患者病情復發 民警緊急護送就醫
    魯網2月15日訊(記者 連峰 通訊員 韓金鵬)2月14日,聊城市公安局茌平分局菜屯派出所轄區一有暴力傾向的精神病患者病情復發,民警及時幫忙護送就醫。    2月14日上午8:30,聊城市公安局茌平分局菜屯派出所接到求助電話,轄區蜂李村村民李某,是一名有暴力傾向的精神病患者,因疫情防控,在家封閉時間過長,這幾天出現了暴力行為,其家人和鄰居不敢近前
  • 6月排名第一的韓劇致敬《小丑2019》,那他背後的故事你們知道嗎
    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一經播出,就在韓國排行榜位列第一,同時話題性十足,面向小眾的精神病患者,非常有深度。第一是tvn的《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在裡面,關注的不僅僅是大家一眼就知道的精神病患者,還有像男主文鋼太(金秀賢飾演)這樣的,在生活的重壓之下,沒有他人的幫助下,可能會一步一步地走入精神病患者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