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優秀人物難以獲得承認和賞識,主要是因為這一劣性

2020-12-17 今人大力說古史

在19世紀的西方哲學界,有這樣一個人:他30歲時,就寫出名著,可直到63歲時,才名震世界。他一輩子沒有上過班,也沒有結過婚,卻靠著巨額遺產,衣食無憂。

他,就是德國著名哲學家亞瑟·叔本華

叔本華生前無比寂寞,死後卻收穫無數讚譽。他的思想影響了哲學、藝術和心理學等多個領域。深受他影響的名人有:尼採、維根斯坦、弗洛伊德、託爾斯泰、莫泊桑、博爾赫斯、愛因斯坦、等。

我國國學大師王國維的思想就深受叔本華的影響,在其著作《人間詞話》中以叔本華的理論評宋詞;還曾藉助其理論發展了紅學,成就頗高。

叔本華是哲學史上第一個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的人並開創了非理性主義哲學的先河,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華的晚年之作,這本書討論的事情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適合大眾閱讀。

所謂「人生的智慧」,即如何儘量稱心、愉快地度過一生這一門藝術,在哲學上可稱為「幸福論」,教導人們如何才能享有幸福的生存。

叔本華揭露:優秀人物難以獲得承認和賞識,主要是因為人這一劣性

在書中叔本華認為,人有著一個十分重要的劣根性,導致優秀的人物難以被承認,甚至優秀人物總是遭到各種各樣的打擊。

那麼,人的這個重要劣根性是什麼呢?它居然能導致優秀人物難以「露面」和受到承認。

叔本華說:「當人們思想水平低下,正如歌德所說,優秀人物很少被人發現,他們能夠獲得人們的承認和賞識就更是稀奇的事情。人們除了智力不足,還有一種道德的劣性,即嫉妒。

叔本華強調說:

「優秀出色的東西剛一露面,不論它們屬於什麼種類,都會受到數不勝數的平庸之輩的攻擊。他們聯合起來,誓要阻止這些東西的出現,甚至盡其所能,必欲除之而後快。」

正因為如此,所有優秀的人才都是會受到攻擊、誹謗和造謠中傷的。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受到過攻擊,就表明這個人不是一個優秀的人。

因此,叔本華說:「獲得名聲只能是頂住嫉妒,經過一番爭取而得來。」沒有爭取,沒有鬥爭,所謂的利益和名聲只能是虛幻不實的。

整體而言,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一書中給了我們很多成熟的思想啟發,至少這些思想經過時間的洗禮篩選。

72歲那一年,一天清晨,叔本華用完早餐後,在餐桌旁安然離世。遺囑中,他將所有財產都捐給了慈善機構。

叔本華說:「這個世界上,我們應該有鐵一般的心靈,它身穿抵抗命運的鎧甲,手執對付他人的武器。生活始終是戰鬥,每一步都是挑戰。」

這段話簡單質樸,卻蘊含著驚人的能量。人生就是不斷跌倒又不斷爬起的過程,唯有不斷錘鍊自己,才能成為命運的主人。

《人生的智慧》中,叔本華所要傳達的,正是這樣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這本書問世已快兩百年,今天讀來,仍會被它的通透和真誠所感動。這就是哲學名著的永恆魅力。

讀《人生的智慧》,便能理解了即使悲觀主義卻依然備受歡迎的原因:人生是苦,但不能屈服於苦,而要尋找解脫的辦法。

而叔本華則更趨近現實人生的考慮,著眼於塵世的幸福,關於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如何過的更好。

它的用處恰恰就在於使我們在精神上和心理上直接感受到一種心曠神怡的快樂和幸福。

當別人由於環境的限制而苦惱時,你卻會因為自身素質的提高而在精神上感到豁達和愉悅。

生命的真相,就是痛苦。這不是悲觀主義,這是最真的事實。

感興趣的夥伴們可以點擊商品卡就能閱讀整部人生:

相關焦點

  • 叔本華:人的後半場
    因為到了人生的後半部分,我們多多少少都清楚地了解到:所有的幸福都是虛幻的,而苦難才是真實的。因此,現在我們努力爭取的只是一種無痛苦和不受煩擾的狀態,而不是快感逸樂,這至少對於具有理性的人來說是這樣。在我年輕的時候,當房門響起敲門聲時,我會很高興,因為我想:幸福就要來了。
  • 西方哲學史丨羅素 :叔本華
    他是有反民主思想的人,憎惡1848年的革命;他信降神術和魔法;在他的書齋裡,有一個康德的半身雕像和一尊銅佛。除關於起早這一點而外,他在生活方式上盡力模仿康德。他的主要著作《世界之為意志與表象》(The World as Will and Idea)是1818年年終發表的。
  • 叔本華:想要告別平庸,獲得幸福,就得學會獨處
    因此,一個人逃避、忍受抑或喜愛獨處是和他自身具備的價值恰成比例。因為在獨處時,一個可憐蟲就會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憐之處,而一個具有豐富思想的人只會感覺到自己豐富的思想。一言以蔽之,一個人只會感覺到自己的自身。他越孤獨,就越感到自身的存在和優秀。3大自然賦予人以平等,而社會相反。
  • 叔本華人生哲學
    #教育名師團##教育##教育那些事#《叔本華人生哲學》是叔本華原著代表作的精選譯本,基本反映了叔本華人生哲學的主要思想和理論。在叔本華看來,每一個人作為意志的一種表現,又是整個意志世界一部分,但作為主體又都有一個依賴於他自己的對象世界,這就是存在於其表象中的世界,即現象世界。
  • 叔本華:「人越庸俗越是喜歡交際,真正的高手都是孤獨的」
    叔本華是德國偉大作家、思想家、哲學家,是現代悲觀主義哲學、唯意志論的開創者和主要代表人物,叔本華的哲學繼承了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先哲」的有益成分,對康德哲學進行了改造,提出「要麼孤獨,要麼庸俗」的論斷。《人生的智慧》是他於1850創作的一本晚年著作,也使這本書使他成為了世界上著名的哲學家。
  • 叔本華:人生最難得的,是看透事物本質的通透心態
    1788年,叔本華誕生於原為德國,現屬波蘭的一個小鎮,誰也沒有想到,在這個平凡的小鎮上誕生的這位世家貴公子,未來將會成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悲觀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他一生清醒,最喜鬧中取靜,探尋自己心中的哲學花園。
  • 叔本華:父母雙親對孩子的愛有什麼不同?
    叔本華:父母雙親對孩子的愛有什麼不同?德國偉大作家、思想家、哲學家叔本華,和另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尼採一樣,都對女人提出了許多意見,叔本華甚至認為女人應該屬於男人的附屬品。當然了,這樣的觀點現而今已經是過時了,也就是時過境遷了,因為目前我們的世界已經是「男女平等」的世界,甚至在不少家庭中處於「陰盛陽衰」的地步。叔本華說「女人是男人的附屬品」也就顯得與現時代格格不入。不知道如果讓叔本華活到現在,再讓他發表對女人的看法,是否會認為「男人應該屬於女人的附屬品」呢?這個問題誰也不得而知,不過,無論任何時代,男人女人的問題依然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 跟叔本華訓煉思維的藝術——如何與人辯論
    他的主要著作有《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論自然意志》《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等。叔本華認為,無論主張是對還是錯,所謂辯論,就是在彼此思考的激戰中,大力維護自己的主張。因之,必須讓爭論成為一種藝術。如今,它們卻成了主要事項。我們與生俱來的虛榮特別容易刺激我們的理智,這樣的虛榮並不樂於見到我們自己的意見是錯的,而別人的意見卻是對的。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每個人無非致力於作出正確的判斷;為此,每個人必須先深思熟慮,接著再說出自己的判斷。不過,在大多數人身上,虛榮的天性總是跟饒舌和與生俱來的不誠實結伴而行。
  • 叔本華:人越庸俗越是喜歡交往,真正的高手從來都是孤獨的
    幸得拜讀了叔本華的文字,才能在煩擾時,覓得一絲清淨;混沌時,求得一絲清醒。1788年,出生於德國但澤(現屬波蘭)的叔本華,是德國著名的哲學家,也是「悲觀主義哲學」的代表人之一。叔本華的哲學體系集中體現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之中,對薩特、尼採等人的哲學產生重大影響,對《邏輯哲學論》的作者維根斯坦也有著深遠影響。
  • 大家在評價一個人時,都容易犯的一個錯誤,被叔本華的語錄指出!
    如果不讓大家往下讀,也不讓大家去讀叔本華的語錄,大家會怎麼回答?很多人可能會說,評價一個人的時候,不能帶有個人色彩和感情,要站在絕對公正的角度去評價,那樣相對而言,評價就會得到大家的認可。 很多人比較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喜歡帶入個人色彩,跟某個人關係好,就喜歡給他好評,跟某個人關係差,就喜歡差評。甚至或是看臉說話,哪個人長得好看,就給哪個人好評。
  • 叔本華的4個金句,深刻揭示了人生及其幸福的本質,可以看看
    德國偉大作家、思想家、哲學家叔本華,他是現代悲觀主義哲學和唯意志論的開創者、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哲學看起來悲觀,實則能夠讓人更好地在孤獨中強大起來。真正意義上的老師和學生,不一定是有著師徒關係的,更不一定必須坐在課堂上有著講授者和接受者的關係,即便同處一室之中,如果老師所講的東西,接受培訓的人根本不認可,那麼這個老師始終不是對面學生的老師。相反地,師生關係可以跨越時代、國界,一個人受到某個外國的先賢思想的巨大影響,那麼這個人就是這位先賢的學生。
  • 叔本華:我們犯錯時,要認錯,更要原諒自己
    叔本華:我們犯錯時,要認錯,更要原諒自己 孔子15歲的時候就有志於認真學習,但到了70歲的時候才能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到了70歲的時候,按照內心的指引和自己的欲望行事,也不會「逾矩」了,能夠做到該做的事情就做、不該做的事情就不做,自然而然就能做到不犯錯誤。 就連孔子那樣的大聖人,都要到70歲才能不會做錯事。
  • 叔本華關於勇氣的3句精闢名言,真是激勵人心、值得背誦
    總之,我們對叔本華可以說是知之甚少。叔本華是德國偉大作家、思想家、哲學家,是現代悲觀主義哲學、唯意志論的開創者和主要代表人物,其「學生」尼採則成為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薩特、維根斯坦等人的哲學也深受叔本華的影響,叔本華成為現代哲學不可忽視的重要人物。叔本華對女人的評價很低。我總在想,他的評價是對的麼?
  • 叔本華:你與他人關係越密切,你的生活就越糟糕
    叔本華提出:「你與他人的關係越密切,——無論這種關係是工作關係還是私人友情,你的生活就越糟糕。」叔本華是德國偉大作家、思想家和哲學家,他是現代悲觀主義哲學、唯意志論的開創者和主要代表人物。叔本華生活於十八世紀末期到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他100多年前提出的許多觀點,至今讓不少人們聽起來新穎新奇,甚至能夠打破人們固有思維。
  •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看懂這三點,如大徹大悟,幸福其實很簡單
    學會知足,盡力把人生的每一天都過得充實且稱心如意,好好珍惜我們擁有的時光和生命。如若我們能參透《人生的智慧》一書中所講述的人生智慧和哲理,或許能幫助我們化解人生中許多煩惱與憂愁,在如何獲得幸福和快樂一問中給人以深刻的啟發,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 人生的本質是痛苦:叔本華最扎心的10經典語錄,句句揭露人性
    叔本華是近代西方人本主義的哲學思潮的重要推動者之一,在西方哲學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叔本華的哲學理論是一種「悲觀主義」的人生哲學,十分關注人類的痛苦。他從人自身出發,創造以意志和表象為基礎的唯意志論哲學體系,認為人生的本質是痛苦,得出了人生痛苦由意志得來的悲觀論調。
  • 叔本華:精神空虛的庸人喜歡社交,而有智慧的人則用孤獨富養精神
    這個世界是我的意志力,這個世界是我的形象,叔本華說。在他看來,生命意志是支配世界運行的力量。他是哲學史上第一個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的人,開創了非理性主義哲學的先河,是唯物論的創立者和主要代表之一。像尼採,華格納,託爾斯泰這樣的名人是他的信仰者。
  • 悲觀主義者叔本華:厭女情節極度嚴重,曾說平庸的人最喜歡社交
    叔本華原名是亞瑟·叔本華,他是德國最著名的哲學家,年輕時的叔本華異常優秀,能說很多歐洲語言和一些古代語言。叔本華生在一個銀行家庭,早年的原生家庭並不好。父親跳海自殺而亡,母親和眾多文豪交往,而且她並不懂得何如去賺錢和合理理財,由於過度的揮霍而花光了丈夫的財產,這導致叔本華和母親的關係極度緊張。有趣的是叔本華不僅十分有才,咋在生活和對待事物方面,他是悲觀主義者,就像很多人拒絕遊泳一樣,認為只要會遊泳就會下水,下水就會淹死。
  • 如果沒有海因裡希·叔本華,那麼亞瑟·叔本華早就垮掉一百次了
    充滿恐懼和不停為生存而奔波的生活取代了限制在一定空間內的囚徒生活,最終仍然是被一幫餓極了的動物生吞活剝。)從積極的一面看,有人獲得很好的待遇,吃香的喝辣的。但是,相對來說,這種積極的一面不多。這裡,正如生活的其他地方一樣,痛苦遠比快樂多得多。人生始於童年。叔本華的童年,既幸運,又不幸。
  • 叔本華《論女人》:女性們,為什麼是這個樣子?
    叔本華叔本華是德國偉大作家、思想家、哲學家,叔本華還是現代悲觀主義哲學、唯意志論的開創者和主要代表人物,叔本華對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先哲」的哲學進行了有益的汲取,同時還對中國古代但即便是對叔本華、尼採關於女人的觀點頗有意見的人們,也不得不肯定這兩位哲學家對人性洞察之獨到和精闢。在《論女人》中,叔本華對女人的姿色為何會衰退的問題進行了探討。《論女人》的開篇當中,叔本華對席勒讚美女人的一些觀點予以認可肯定。同時,在這裡,叔本華引用了拜倫《沙達納帕魯斯》中「女性的胸懷孕育了人類的初生」等讚美女性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