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素性慾高」歐洲公益組織性廣告宣揚素食主義

2021-01-09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發布撩人眼球的廣告對於善待動物組織PETA來說早已不是新鮮事,就在不久前,該組織歐洲分部便推出了一則以性為主題的廣告來號召人們保護動物。

在這則有趣的廣告中,成群動物歡呼雀躍,個個兒竄上跳下,顯得倍兒有精神。大多數人在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多半摸不著頭腦,不知道這廣告到底要表現什麼內容。不過在廣告末尾出現的一句雷人標語為我們趕走了困惑:「食素性慾高,向動物朋友們學習,做一名素食主義者吧!」

其實在去年,善待動物組織就發布了類似的性主題廣告片,只不過當時的「主演」是人,而這次的「主演」卻是動物。那麼吃素真的會提升性慾嗎?其實在數年前便有人致力於研究「素食主義與性能力」這一課題,當時得出的結果也是模稜兩可。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你保持著良好的飲食習慣和愉悅的心情,充沛的精力便會時刻伴隨你,從而助你「笑傲洞房」。(實習編譯:邱繼達 審稿:張雪)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那些偉大的人都推崇素食主義?
    世界各國或不同文化中的素食主義有所不同,有些素食主義者可食用蜂蜜、奶類和蛋類等動物產品,而另一些純素食主義者甚至不食用包括蛋類、奶製品在內的任何與動物有關的食品。目前擁有最高素食人口比例的地方是印度,其次是臺灣。
  • 一口氣讀完歐洲素食主義觀念400年演變史
    雖然不時遭到消解或忽視,素食主義一直風起雲湧。而在此之前,吃肉,作為一個公眾議題,不僅關乎人類飲食選擇,更關乎人在自然界的地位。《拜拉維·拉格尼,拜拉瓦·拉格的首任妻子》,拉格瑪拉(Ragamala)細密畫,作於17世紀末,現藏於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18世紀末期至19世紀,全歐洲瀰漫著一種追求革新的氣氛,浪漫主義運動雲湧風起。新一批的歐洲東方主義者遊歷印度,並將印度教奉為崇拜對象,他們孜孜不倦地學習印度文,並將梵文翻譯給欣喜若狂的歐洲讀者們。
  • 吃素很難營養均衡 孕婦孩子不宜食素
    近幾年,新素食主義風靡世界,其跳出簡單的「吃或不吃」的慣性思維,把素食看成一種生活態度,以達到清心養生。「素食」文化發展至今,人們對「素食」的理解和追求更多基於健康層面。新素食主義不等於簡單戒葷劉璐介紹說,宗教信仰、環保主義、從小養成的食素習慣以及貧困,是傳統素食主義的四大成因。
  • 吃素很難營養均衡,孕婦孩子不宜食素
    近幾年,新素食主義風靡世界,其跳出簡單的「吃或不吃」的慣性思維,把素食看成一種生活態度,以達到清心養生。「素食」文化發展至今,人們對「素食」的理解和追求更多基於健康層面。新素食主義不等於簡單戒葷劉璐介紹說,宗教信仰、環保主義、從小養成的食素習慣以及貧困,是傳統素食主義的四大成因。而新素食主義的變化導致了現階段很多素食者更加關注如何在素餐條件下營養均衡。過去,素食主義者整體營養意識比較薄弱。
  • 扎克伯格和李開復都堅持的素食主義,到底有什麼好處 M周刊
    人們注意到,很多名人竟也是素食主義的擁躉。▷減肥養生:這類人有的是出於學習瑜伽的呼應或追隨時尚的潮流;有的則是認為素食相對比較健康,減少高脂肪、高熱量的攝入,達到減肥的目的。長期嚴格食素會缺少鐵、鋅等微量元素的攝入。與不食素的家人朋友或者同事一起吃飯時,飲食習慣的不同會造成很多困擾。 素食主義的確成為了飲食界的一股清流,尤其是對習慣了油膩葷腥的快餐的白領來說。隨著素食主義風潮的流行,一時間有許多人開始加入素食的行列。
  • 樂活課堂 ▏吃素很難營養均衡,孕婦孩子不宜食素
    近幾年,新素食主義風靡世界,其跳出簡單的「吃或不吃」的慣性思維,把素食看成一種生活態度,以達到清心養生。「素食」文化發展至今,人們對「素食」的理解和追求更多基於健康層面。新素食主義不等於簡單戒葷劉璐介紹說,宗教信仰、環保主義、從小養成的食素習慣以及貧困,是傳統素食主義的四大成因。
  • 新素食主義≠一素到底
    近幾年,新素食主義風靡世界,其跳出簡單的「吃或不吃」的慣性思維,把素食看成一種生活態度,以達到清心養生。「素食」文化發展至今,人們對「素食」的理解和追求更多基於健康層面。  長期吃素很難達到營養均衡  30歲的白領劉女士說:「我們崇尚新素食主義,實際上是在尋找最佳的均衡飲食方案,對於到底要不要戒葷,其實並沒有嚴格約束。
  • 一念食素 讓身心與自然漸近相融
    雖然吃素已經流行了好幾千年了,不過不同人吃素食的理由不同:佛家食素的出發點是為了不殺生;古代文人雅士食素多是崇尚樸素清淡的生活方式;而現代飲食吃素則更多從健康考慮,或者為了環保的宏大理想。食素清淨悠遠的理想漸漸被減肥的實用主義代替,不知道以後是什麼名目,但很明顯,素食會一直流行下去。從宗教到健康吃素在很大程度上是存在於宗教的,食素的出發點是不殺生。
  • 廣告宣揚「卸妝防狼」,是冒犯而非創意
    身為女性消費者,看到如此不尊重女性的女性用品廣告,我只想問品牌方一句——「沒事吧?你」。雖然該品牌在網友提出質疑後,已經刪除該廣告視頻,但在回應中稱:沒有物化女性,只是廣告創意,是為了突出商品的清潔功能,並沒有道歉。▲知名護理品牌「防跟蹤」廣告截圖。
  • 讓公益廣告高擎社會文明的旗幟
    讓公益廣告高擎社會文明的旗幟 發表時間:2014-12-29   來源:紹興文明網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召開「2014年廣播電視公益廣告工作總結會」,60件優秀公益廣告作品獲得首屆「星光公益廣告大獎」的獎項。
  • 長期「素食主義」真的健康嗎?
    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植物性飲食和純素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各地的受歡迎程度顯著上升,消費者們日益意識到肉類供應鏈的不安全以及肉類本身所帶給人體的威脅,於是紛紛走進一個新的潮流領域——素食主義。但,長期秉持「素食主義」不見得就真的和「健康生活」掛鈎。
  • 17世紀以來素食主義觀念的演變
    (《創世記》1: 29)17和18世紀的神學家由此斷定亞當與夏娃只吃蔬菜和水果,而所有生物世界也都因食素而和平地生活在一起。直到很久以後(以標準曆法而言是1600年後),當大洪水摧毀大地並再次重生時,上帝改變了說法。
  • 食素的方法和要領
  • 為什麼素食主義成為食尚
    若完全食用有機食物,則飲食碳足跡為肉食者的1/17,相當於駕車行駛281公裡。 人類在2005年吃掉的動物數量總計4242億隻,平均每天吃掉12億隻左右。如此龐大的數量會造成多少的溫室效應!因此,為了能儘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有些人食素了。 第五:名人食素。從古至今名人吃素的話題數不勝數。多少素食界的名人,影響了多少需要健康的人們。多少素食界的名人,堅定了多少素食者的心。
  • 素食 周一素食之流行音樂與素食主義
    儘管過去了20多年,流行音樂與素食主義交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更早。他收到印度僧人Swami Satchidananda大師的影響而開始食素。而說起素食與音樂的關聯,Satchidananda是1969年伍德斯託克音樂藝術節上的第一位演講者。這一著名事件孕育了Lollapalooza, The Warped Tour, Bonnaroo, Coachella及很多其他的音樂節。
  • 靠素食主義成百萬粉網紅,吃肉第一口就破功:肉真香!丨百家故事
    按照她的話說,「素食主義」成為了最重要的一課,也讓她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她覺得自己的身體輕盈起來,不再像之前一樣每天都強迫自己減肥,也變得更加快樂。同時,她也經常會在各個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食素心得。▼她大力推崇素食主義,站在宣傳一線,宣傳「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 食素養心,中外名人素食語錄
    加入素食主義,別讓自己成為動物的墳墓。」——達文西「沒有任何方法比素食更有助我們的健康和人類在地球的長遠生存。」——愛因斯坦「肉食根本就是一種謀殺。我吃素後,頭腦感到前所未有的清晰。」——富蘭克林「任何文明的目標都是停止暴力。一日我們繼續傷害其他生命,一日我們仍停留在未開化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