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漫談31|浪漫主義時期(三):藝術歌曲與弗蘭茨·舒伯特

2020-12-18 聲音圖書館

浪漫主義時代的特徵之一體現在對於文學,尤其是對詩歌的興趣。事實上,歌詞與歌曲的密切結合就出現在這個時期。由於聲音的抽象特徵,浪漫主義詩人認為音樂是所有藝術中最真實、最純淨的藝術;而浪漫主義作曲家也在當時的詩歌中發現了音樂的共鳴,並把它轉化成歌曲,相信音樂可以提供僅靠文字無法表現的東西,強化了詩歌中的情感。

儘管在整個人類歷史中,都有用偉大的詩歌創作的歌曲,然而19世紀詩歌創作的繁榮局面。英國出現了華茲華斯(1770-1850)、濟慈(1795-1821)、雪萊(1792-1822)和拜倫(1788-1824);而德國則不僅出現了偉大的歌德(1749-1832),還有愛申多夫(1788-1857)和海涅(1797-1856)。從他們的筆下傾洩出數千首頌詩、十四行詩、敘事詩和傳奇,這些文學詩歌激勵著越來越多的浪漫主義作曲家為詩歌進行譜曲。於是,一種叫藝術歌曲(art song)的體裁流行起來——它是為獨唱和鋼琴伴奏而作的具有很高藝術靈感的歌曲。由於藝術歌曲在德語世界中碩果纍纍,它也被稱為利德(Lied,複數叫Lieder),在德語中,Lied是歌曲的意思。雖然許多作曲家都創作了藝術歌曲,但沒有人能像舒伯特那樣在這一體裁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他特有的才華表現在能夠抓住詩歌文字的精神和細節並使之形成音樂,創作一種極為微妙的情感圖畫,其中的人聲、鋼琴伴奏,表現出詩歌中的每一個細節。舒伯特說:「當你擁有一首好詩,音樂便容易產生,旋律就在筆下奔湧,因此作曲是一種真正的快樂。」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

舒伯特1797年生於維也納。在偉大的維也納派音樂大師——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馬勒等中間,只有他是生於這座城市的。舒伯特從小就表現出突出的音樂天賦,儘管他的教師父親也以將他作為一名教師來培養。但為了不磨滅他的音樂天賦,父親教他拉小提琴,他的哥哥教他彈奏鋼琴。

舒伯特在11歲那年成為皇家小教堂唱詩班的一名歌童(我們今天稱其為維也納童聲合唱團)。這使舒伯特有機會與安東尼奧·薩列裡(Antonio Salieri)有了接觸。薩列裡曾經是莫扎特的對手,他當時仍然是帝國的宮廷作曲家。從1810年起,舒伯特開始跟薩列裡學習作曲,並且很快以驚人的速度創作出自己的音樂作品。

1812年,年輕的舒伯特離開了宮廷小教堂而進入了一所教師學院。三年後的1815年,他在父親的小學裡成為了一名教師。三年之後又三年,舒伯特發現教學既費力又乏味,毅然放棄了這份全日制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中。追求自由和夢想是美好的,但現實總是殘酷的。剛開始的舒伯特除了出賣他的一些藝術歌曲得到微博的收入外,他缺少經濟上的資助。不像貝多芬,舒伯特沒有貴族們的贊助,他過著一種波希米亞式的流浪生活,靠朋友的慷慨幫助生活,窮困潦倒時經常寄宿在朋友家裡。

當舒伯特在藝術上達到成熟時,驕奢淫逸的貴族派對時代已經日暮黃昏,這個在之前作為主要藝術表現的場所被中產階級的客廳和起居室所替代。這裡的環境不那么正式,一群對音樂、文學、戲劇和詩歌有共同愛好的「文藝青年」男女,聚集在一起閱讀和討論這些藝術的最新發展。舒伯特的朋友們將只有舒伯特在場,只演奏他的作品的聚會叫做舒伯特小圈子(Schubertiads)。這是一種小型的、純粹私人的聚會。舒伯特大部分最好的歌曲就是在那裡首演的。

1822年,傷病降臨到了這位作曲家身上,他感染了梅毒,在沒有發現抗生素之前,這等於是死刑的宣判。他在那一年創作的抒情性的B小調交響曲,是他遺留下來的未完成作品,因此也被稱為「未完成交響曲。」(這部作品的第一樂章被用在史匹柏導演的電影《少數派報告》中)。

舒伯特在他1828年英年早逝之前的幾年中創作了一些偉大的作品: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女》(1823)和《冬之旅》(1827),為鋼琴而作的《流浪者》幻想曲(1822),以及偉大的C大調交響曲(1828)。當貝多芬在1827年逝世時,舒伯特在葬禮上擔任了火炬手。第二年他也去世了,成為偉大的作曲家中最短命的一位。他的墓碑上寫著:「音樂的藝術在這裡埋藏了豐富的瑰寶,以及美好的希望。」

在短暫的31年生命中,弗朗茨·舒伯特創作了八部交響曲,15部弦樂四重奏,21首鋼琴奏鳴曲,七部為合唱和樂隊所作的彌撒曲及四部歌劇。從任何標準看都是非常客觀的創作數目。然而在舒伯特的時代,他幾乎只是被看作是一位藝術歌曲的創作者。這是因為在這一領域中,舒伯特創作了多達六百多首作品,其中許多都是短小的傑作。也有一些組成一個系列的「聲樂套曲(song cycle)」的形式,它們由許多首單獨的歌曲緊密地組合起來,講述一個故事或表現一個主題。《美麗的磨坊女》(20首歌曲)和《冬之旅》(24首歌曲),是舒伯特的兩部最偉大的聲樂套曲,都講述了沒有回報的愛情的不幸結局。

藝術歌曲《魔王》(1815)

詩歌的一開始便描繪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夜景:「是誰在夜半封中,騎馬飛奔?」一位父親緊抱著他發燒的兒子,騎馬奔向一個客棧,以搶救孩子的生命。舒伯特既抓住了這種場景中普遍的恐怖感,又抓住了馬蹄飛奔的細節,他創造了一種鋼琴伴奏的音型,以鋼琴家所能達到的飛快速度,無情地在鋼琴上敲擊著。

死亡的幽靈——魔王,輕聲地向孩子打招呼,他唱著誘惑性的甜蜜曲調,旋律溫柔而歡快,還有流行小調中的無拘束的伴奏。

受了驚嚇的孩子向父親呼救,他唱著一種不安的旋律線,最後是緊張的半音上行。

這個呼救在歌曲中多次出現,每次都出現在一個更高的音符上,而且和聲也更不協和。音樂以這種方法表現出男孩不斷增長的恐懼。父親則以穩定、沉著和不斷重複的低音旋律,好像在試圖安慰他的孩子。魔王起初用甜美、和諧的曲調進行誘惑,隨後便開始用不協和音調進行威脅。這樣,故事中三個角色,每個都表現出了不同的音樂特點。這是音樂的性格描述的最佳範例,旋律和伴奏不僅支撐著歌詞,也強化和豐富了它。結束時突然到來的:魔王的手抓住了他的犧牲品。焦慮的情緒變成悲傷,敘述者以越來越陰暗的小調宣布:「但是,他懷中的孩子已經死去!」

根據一位朋友的敘述,舒伯特一邊讀者歌德的一部詩集,一邊在他的屋裡走來走去。突然,他快步走到鋼琴前,飛快地寫著,為歌德的整首敘事詩譜寫了音樂。《魔王》成為舒伯特生前最著名的一首歌曲,也是給他帶來收入的少數幾部作品之一。

我們下一期將繼續介紹藝術歌曲,以及另一位偉大的作曲家——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

相關焦點

  • 音樂漫談32|浪漫主義時期(四):藝術歌曲與舒曼夫婦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藝術歌曲和這方面的大師舒伯特的生平,並且賞析了他的著名作品《魔王》,這是一部基於戲劇性的敘事詩改編的而來。而事實上大多數藝術歌曲是用抒情的愛情詩譜寫的。愛情題材不僅主宰了舒伯特的藝術歌曲,也是舒曼(Schumann)夫婦歌曲創作的主題。而他們夫妻二人的人生故事本身也似一首愛情的頌歌。
  • 音樂漫談30|浪漫主義時期(二):音樂風格簡述
    音樂漫談欄目繼續更新。浪漫主義時期的精神對古典主義理想的反抗可以用許多詞來概括:感性對理性、創新對遵從、狂熱對理智,以及個體對群體。然而從純粹的角度看,與其說浪漫主義作曲家的音樂作品代表了反抗古典主義理想的一種革命,其實是超越這種理想的一種漸進的發展。
  • 2020教師招聘:浪漫主義時期音樂必做50題(一)
    「Romantic」一詞在音樂中是( )的意思。   A.羅馬樂派B.羅馬主義 C.浪漫主義 D.古典主義   2.歐洲音樂的浪漫主義時期是( )。   A.著名詩歌 B.希臘神話   C.歷史故事 D.民間傳說   6.在藝術歌曲創作中,以下哪位作曲家充分地發揮了鋼琴伴奏的襯託作用?( )   A.舒曼 B.威伯   C.蕭邦 D.古諾   7.舒伯特創導了浪漫主義鋼琴音樂小品新體裁( )。
  • 浪漫主義時期鋼琴音樂創作
    音樂上的浪漫主義運動稍晚於文學上的浪漫主義運動,大約從19世紀20年代起貫穿整個19世紀並延續到20世紀初。浪漫主義音樂與發生在文學、詩歌領域的浪漫主義思潮有著密切的關係,浪漫主義藝術的風格特點為音樂創作提供了一個極好的環境。
  • 西方音樂中的理性與感性如何從鬥爭到調和丨論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特徵
    人文主義思潮的影響也波及到了音樂的領域,它成功地使音樂同文學藝術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脫離了宗教束縛的音樂,再次向感性靠攏。緊接著的巴洛克時期是一個連接主調與復調的時期,也是一個連接聲樂與器樂的時期。中世紀宗教之所以禁止樂器和主調,就是因為二者有著感性的內在本質。而巴洛克時期對這二者的逐漸重視,又為音樂增添了一份感性特徵。
  • 浪漫主義音樂介紹
    浪漫主義樂派是繼維也納古典樂派後出現的一個新的流派,它產生在十九世紀初。這個時期藝術家的創作上則表現為對主觀感情的崇尚,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幻想。藝術表現形式也較以前有了新的變化,出現了浪漫主義思潮與風格的形成與發展。       浪漫主義這一詞的含義,原來是指用羅曼語(Roman)書寫的故事,進而專指長篇小說或騎士故事,後來也包括傳奇小說等。
  • 西方各個時期的音樂
    亨德爾和巴赫是巴洛克時期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巴赫於亨德爾很不一樣,亨德爾是歐洲性的人物並在創作上不斷的調整自己,而巴赫始終生活在德國,許多作品不被人重視,遠不如亨德爾有影響,但巴赫的創作區反映了他是宗教改革後音樂方向的一位傑出代表。巴赫的音樂可以分為聲樂,器樂兩大類。巴赫的音樂是對巴洛克時期不同民族和國家音樂藝術的一次偉大總結.。巴赫及時復調音樂大師,又是近代主調音樂的先驅.。
  • 偉大的浪漫主義音樂大師,浪漫主義時期傑出的代表人物李斯特
    李斯特的生平簡介弗朗茲·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是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和音樂評論家,偉大的浪漫主義音樂大師,是浪漫主義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1823—1835年,李斯特寓居巴黎進行緊張的演奏活動,他的公開演奏很快使他成為巴黎藝術沙龍中的寵兒。他出生於匈牙利,接受的是德國的教育,長期生活在巴黎,他的音樂、他的技巧都表明了他運用德奧式的音樂語彙,心中追尋和嚮往的卻是法國式的浪漫主義。
  • 彭劍品藝術之歐洲音樂200年,浪漫主義樂派(3),再續輝煌
    在世界音樂史上,有一個神奇的巧合:1865年同時誕生了兩位那兩位締造古典音樂大師——巴赫與亨德爾,140後的1813年又同時誕生了兩位歌劇藝術大師——威爾第和華格納,他們以不同的藝術手法創造了歌劇最輝煌的歷史。
  • 藝術歌曲之王 —— 舒伯特
    舒伯特脾氣溫順,如赤子般的純真笑容經常掛在臉上,這使得他很受朋友歡迎,他身邊一直都圍繞著一群關心他的朋友,這些朋友有些在經濟最困頓的時候接濟他,有些人的詩作給予他創作的靈感,有些在舒伯特身前死後都極力推廣他的音樂。雖然他作品數量頗豐,又完成了六首交響曲 ( 十六歲寫出第一首交響曲 ),但是並沒有任何經濟支援。
  • 舒伯特鋼琴音樂創作特點
    浪漫主義鋼琴音樂代表音樂家浪漫主義時期的主要代表作曲家有舒伯特、孟德爾頌、舒曼、蕭邦、李斯、 特、勃拉姆斯等。他們創作出了許多不朽的作品,這些作品大多詩情畫意、』 盪氣迴腸。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與探索,最終使鋼琴作品的曲式結構和聲\。
  • 教師招聘:如何速記西音史浪漫主義時期
    參加過曾經的教師招聘考試的考生應該非常熟悉,在西方音樂史中浪漫主義時期的風格特點與代表人物考試的頻率還是非常高的,但是對於很多考生來說,這些非常雜亂的創作者不易記憶,這裡我將此時期的進行簡單的分享。首先,要學會理解這個時期。
  • 鋼琴浪漫主義時期代表人物鋼琴詩人蕭邦的創作特點與代表作品分析
    為了讓更多的音樂愛好者和音樂專業的學生、老師了解到浪漫主義時期的鋼琴代表人物,今天正步音樂特地為各位準備了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分析和作品分析,浪漫主義時期的代表人物有很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舒伯特藝術歌曲之王、孟德爾頌、舒曼、蕭邦、李斯特和勃拉姆斯等。
  • 浪漫主義死亡的憂傷:品舒伯特《美麗的磨坊女》
    《美麗的磨坊女》是由奧地利作曲家弗朗茨·彼得·舒伯特根據德國詩人威廉·繆勒《一個林中漫遊號手的遺詩》中的20首組詩而創作的一部聲樂套曲,也是音樂史上第一部完美的浪漫主義題材的聲樂套曲,是藝術歌曲中最為悽美的作品之一。它像一部抒情音樂小說,講述了一個磨工對磨坊女真摯的愛以及失戀的痛苦。
  • 宋時期的流行音樂:中國古代「歌曲」文化的發展與特點
    從遠古時代到唐宋時期,社會生活天翻地覆,但是歌謠樂曲卻是經久不衰。作為中國歷史上最鼎盛繁榮的封建時代,唐宋時期的音樂藝術頗受現代藝術家以及史學家、音樂學家的關注與研究。自隋朝滅亡之後,唐朝繼承了隋朝大部分的政治文化制度,在宮廷禮樂方面更是尤為突出,而宋朝同樣繼承了唐朝以及五代十國歌曲文化的全部。
  • 浪漫主義的盡頭:無調性的現代音樂是如何誕生的?
    諷刺的是,他自己正是音樂現代性演變中的參與者之一。 所謂潘多拉的盒子,體現於整個世界都在對浪漫主義進行合理的懷疑,但解決的出路卻發生美學和音樂理論上的分歧。在法國人那條線上發展出了德彪西、拉威爾(Maurice Ravel) 等人的藝術。在德奧這條線上,發展出了從華格納到施特勞斯,再到馬勒這條線,其實就是所謂的晚期浪漫主義。 馬勒走在後期浪漫主義的末路上,用自己的天才構建能力揮灑出規模宏大的器樂作品,他吸收華格納樂劇和德奧音樂強烈的標題性,匡扶晚期浪漫主義音樂的尊嚴。
  • 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上)
    其作品注重表情達意,無論是彌撒曲、經文歌,還是其他歌曲,其音樂都著重描繪歌詞的情趣。他還常使主調音樂風格和復調音樂風格在同一首樂曲內交替出現。他的音樂已不再像數學式似的,而具有詩的意境。他的彌撒曲至今保存有30首左右,多屬於四聲部樂曲;經文歌約100多首,由二聲部至六聲部不等,多採用卡農式處理;此外還有約70首尚松,由三個聲部至六個聲部組成,歌詞有法文、義大利文與拉丁文。
  • 浪漫主義藝術
    浪漫主義主張創作自由、強調表現藝術家的個性、重視想像和感情,在許多方面,與新古典主義藝術形成了鮮明對照。新古典主義藝術家不強調清晰的個人風格,而是尋求表現永恆的有效真理;浪漫主義則追求將自身的情感、信念、希望和恐懼,以各種形式表現。浪漫主義畫家不強調素描和嚴謹的外形而是強調激越的情感和極端個性化的表現。
  • 上海音樂學院用「梁祝」模式推廣中國藝術歌曲
    2020年11月23日,上海音樂學院對外發布了《中國藝術歌曲百年曲譜》《中國藝術歌曲研究大系》《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16首》等多部學術新作。其中,《中國藝術歌曲百年曲集》第一至三卷由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
  • MAMAMIA上海校區:義大利音樂學院的聲樂種類都有哪些?
    ,最熱門的就是「canto」這個專業,這個專業主修的也是歌劇作品,細心的同學們可能會發現還有:musica vocale da camera——室內樂,而且在室內樂專業裡面有會細分為三個方向:  indirizzo interpretativo barocco 巴洛克時期聲樂  indirizzo interpretativo classico-romantico 古典浪漫時期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