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全國人大代表張琳:網絡互助符合社會大眾需要 建議實行...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全景網

全景網5月21日訊 「花3塊錢就能享受30萬大病互助金」,相信不少網友在網上、APP裡、聊天群裡都看過這樣的廣告語,很多人也親身參與過「XX籌」,「XX互助」項目。較低的花費門檻,較高的保障預期,讓網絡互助這種形式,在短短幾年就火遍了全國。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大學金融與統計學院教授、風險管理與保險精算研究所所長張琳,作為在保險精算教學與研究領域耕耘了30多年的專家,她看到了網絡互助行業的發展潛力,但也觀察到行業中的問題同樣突出。因此,她第三次參加全國兩會準備提交的議案就聚焦在網絡互助這一近年來飛速發展的新生事物上。

(圖:張琳代表赴京參加全國兩會/受訪對象提供)

據張琳介紹,我國的網絡互助起源於2011年成立的「康愛公社」,2014年開始團隊化運營,同年泛華保險的e互助也上線,具備網絡互助雛形的平臺開始出現。進入2016年,網絡互助行業迎來爆發期,各類平臺不斷湧現,規模體量不斷擴張。截止2019年5月,國內10家主要網絡互助平臺會員總數已經超過2.2億人。

螞蟻金服研究院5月初剛剛發布的《網絡互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有1.5億人參加了大病互助保障,這意味著全中國每10個人中就至少有1個人參加。

張琳表示,不同於傳統保險,網絡互助計劃是一種互助性經濟組織,利用網際網路的信息撮合功能,會員之間通過協議承諾承擔彼此的風險損失,並採取小額保障,避免個人負擔過重。

「網絡互助進入門檻、中間成本更低,並且具備正向價值觀和聚集會員,能夠自發傳播。隨著更多人群開始接受網絡互助的概念,其模式優勢能有效吸引更多會員參與,實現醫療保障對更大群體的覆蓋。」張琳說。

而正因為門檻低,因此參與網絡互助的主要用戶群體是家庭收入較低的人群。根據螞蟻金服公布的數據,在去年參加大病互助保障的1.5億人中,79.5%的參與者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下,68%的受訪者沒有商業保險,72%的參與者分布在三線及以下城市。

「網絡互助的互助性和普惠性符合社會大眾的需要,能為群眾提供新的醫療保障渠道,其存在有著合理性。」張琳表示。但她同時也指出,網絡互助行業的風險也同樣不容忽視,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誇大宣傳普遍存在。網絡互助平臺一般載體為科技公司,其經營的互助性有保險的性質卻不屬於保險公司,進入門檻低,在展業中各類假借保險名義和保險術語誇大宣傳普遍存在。

二是資金池監管存在風險。隨著參與網絡互助人數的不斷增加,相關網絡互助平臺沉澱的資金規模,也日趨龐大。據張琳的研究統計,目前,前六名的網絡互助平臺沉澱的資金達38億多人民幣。

三是計提費用的方式有可能損害消費者的權益。與商業保險公司「少賠才多賺」的機制不同,一些互助平臺的管理與互助金發放掛鈎,也就是說,賠得越多平臺提成越多;賠款由全體成員分攤,這種方式,會造成平臺和會員之間的利益衝突。

出現上述問題,歸根到底是「網絡互助監管的頂層設計缺失」,張琳表示。

事實上,早在網絡互助爆發的2016年,監管部門已經對該行業的風險有所察覺。原中國保監會早在2016年底就發出通知,對開展以網絡互助計劃形式非法從事保險業務的現象進行了專項整治。2017年約有佔行業總數的1/3的50家網絡互助平臺關停,資金池監管存在風險的平臺開始相繼退出。此外,民政部也在2017年公布了《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技術規範》、《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管理規範》兩項推薦性行業標準。但目前這個行業相應的法律法規、行政規章、監督檢查滯後,有的還是空白。「快速增長的資金池和海量會員信息等事關公共利益,急需加強監管以保護公眾利益。」張琳呼籲。

為解決上述網絡互助行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張琳提出了三點建議:

一是將網絡互助納入保險監管體系實行統一監管。引導網絡互助納入到現有保險監管體系中,設定規範性的市場運營機制,健全會員準入標準體系和事後評估審查體系,要求互助平臺進行報備,防範逆選擇風險和事後道德風險。互助平臺應做好各互助計劃加入條件的告知,完善客戶服務,規範宣傳用語,改進提示與說明方式,保障用戶的知情權與選擇權。建立專業化核賠機制,對於有爭議的互助案件,完善後續糾紛解決通道。明確說明互助金的性質和用途,提供第三方調查機構及其資質情況。完善計提費用的方式,互助平臺的管理費用應與互助金階梯式掛鈎,理賠金額越多,管理費用所佔比例呈遞減趨勢,降低互助平臺的道德風險。此外,互助平臺應配置合理的風控隊伍。

二是建議對資金池行為加以限制。要對資金託管方式給予導向,借鑑網約車、共享單車平臺及其他共享經濟模式治理的經驗,不得設立資金池,資金委託於第三方銀行或商業保險公司監管,加強網絡互助平臺資金安全的保障。其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設定預收金額上限,避免出現類似P2P、信託和理財產品(爆雷)的惡性事件。

三是建議成立網絡互助協會。以規範網絡互助從業主體違法違規行為,促進行業健康、規範、可持續發展。 (全景網)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大學教授張琳:網絡互助監管的頂層設計缺失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網絡互助發展方興未艾。5月19日,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大學教授張琳分享了自己對網絡互助的思考。互助性和普惠性符合社會大眾需要張琳表示,近些年,由於經濟的發展,人們收入水平的上升,對於保險保障的需求也在增加,社會保障雖然覆蓋了10多億人口,但是保障程度不能完全滿足人們對於大病醫療的需要。
  • 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張琳:建議網絡互助監管借鑑「共享經濟模式...
    來源:中國經營報社本報記者 宋文娟 北京報導近日,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大學金融與統計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精算研究所所長張琳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認為,網絡互助監管的頂層設計缺失,網絡互助處於監管空白地帶
  • 網絡互助應納入銀行保險監管體系實行統一監管
    文/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政協委員、湖南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精算研究所所長 張琳近年來,經濟高速發展,人民收入水平上升,民眾對於保險保障的需求也隨之增加,社會保障雖然覆蓋了10多億人口,但是保障程度不能滿足人們對於大病醫療的需要。
  • 兩會之後‖大病醫療互助引大眾聚焦
    今年的兩會,網絡互助平臺備受關注。網絡醫療健康互助(簡稱「網絡互助」)自2011年誕生以來便發展迅猛。截至2019年底,我國數十家網絡互助平臺加入成員達1.5億,阿里、360、新浪、百度、頤生無憂等企業均已布局網絡互助。網絡互助早已成為我國除全國醫保和商業保險之外,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補充。
  • 全國人大代表侯玉雯:異地嫁娶增多,建議法定婚假延長至7天
    全國人大代表侯玉雯:異地嫁娶增多,建議法定婚假延長至7天 侯玉雯 資料 圖廢除「晚婚假」後,江西法定婚假只有3天。3天假期能幹嘛?大量市民表示,只能倉促完婚。
  • 網絡互助案例 | 從相互寶展望網絡互助行業
    √ 截至目前,全國有近百家網絡互助平臺興起,大部分互助平臺從事意外以及大病互助,市場上比較大的互助平臺有相互寶、水滴互助、夸克互助、康愛公社等,其總的會員人數過億,並且這些平臺的母公司多數接受了知名投資公司的投資。
  • 全國人大代表楊金龍:建議未成年人網路遊戲防沉迷引入生物識別技術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日前,全國人大代表、杭州技師學院教師楊金龍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移動網際網路以及智能設備在國內的普及,網路遊戲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但移動遊戲讓未成年人遊戲沉迷和遊戲過度消費的問題也很嚴重。在疫情期間,此類情況更加突出。
  • 努力成為全國人大代表中合格的一員 | 參會手記
    文 | 張琳   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湖南大學金融與統計學院教授   風險管理與保險精算研究所所長   今天進入全國人大會議的第六天了,手記沒有每天寫,因為不想太瑣碎了。今天補一下這兩天的重要內容吧。
  • 人大代表提議實行十二年制義務教育,教育部拒絕了
    近日,教育部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49號建議的答覆》,對「將九年制義務教育修改為十二年制義務教育」的問題予以答覆。 答覆稱,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和普通高中共12年的課程設置是經過長期實踐、反覆調整後逐步建立的,符合目前國際上普遍做法,基本與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
  •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對人販子終身追責,你支持嗎?
    來源:郎club全國人大代表、「寶貝回家」志願者協會理事長張寶豔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的難點在於,以前丟失的孩子,過去了幾十年,信息量寥寥無幾,案件偵辦難度較大。婦女兒童被拐時間越長傷害越大,建議對人販子終身追責。
  • 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建議取消生育限制,取消生三孩以上處罰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旅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細花將提交《關於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的建議》。 針對國內出生人口數量連續下降的情況,黃細花提出5條建議,包括取消生育限制;轉變生育觀念;減輕育兒成本;補助託幼服務;加強對妊娠期女職工的勞動保護,促進婦女持續就業。
  • 監管「點穴」網絡互助,機構回復「期望監管」,互助監管尺碼何時有?
    近日,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發表了一篇關於《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分析及對策建議》的文章,擊中了很多非持牌機構經營保險類業務的痛處,其中就包含那些曾經與保險「一線之隔」的網絡互助。
  •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中國禁止生產銷售電子菸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丁列明建言,隨著電子菸逐漸成為危害公共健康和汙染環境的新源頭,中國應逐步禁止生產和銷售電子菸。 「網際網路的一些事」聚焦網際網路前沿資訊,行業爆料、小道消息、內幕挖掘,關注網際網路熱點事件!乾貨分享,提供各種產品文檔、行業報告、設計素材免費下載。
  • 從相互寶展望網絡互助行業發展
    √ 截至目前,全國有近百家網絡互助平臺興起,大部分互助平臺從事意外以及大病互助,市場上比較大的互助平臺有相互寶、水滴互助、夸克互助、康愛公社等,其總的會員人數過億,並且這些平臺的母公司多數接受了知名投資公司的投資。
  • 「代表委員談公安」公安系統全國人大代表暢談智慧公安建設
    數據支撐助戰「疫」 科技創新提效能公安系統全國人大代表暢談智慧公安建設「優化實有人口服務管理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等創新運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全面提升社會面管控等各項工作的工作效率。」「通過『掌上警務室』,社區群眾輕鬆點一點,就能通過網絡把疫情期間的困難反映給社區民警。」
  • 全國人大代表王繡:第三次提建議將牡丹確定為國花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邵可強 李曉波 5月20日,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駐豫全國人大代表赴京。全國人大代表、洛陽博物館名譽館長王繡建議將牡丹確定為我國國花,這已經是她第三次提出該建議。「2019年中國花卉協會發布《投票:我心中的國花》,面向公眾開放網絡投票通道,其中建議將牡丹作為國花的佔79.71%。」王繡說,當前我國經濟繁榮、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確定國花正當其時。因此,她建議相關部門依據2019年公眾網絡投票意見,按照相關程序,確定牡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花。有關人士則表示,牡丹確定為國花後,將更好推動「國花經濟」的發展。
  • ...街道經濟社會發展——全福街道舉辦人大代表建議「回頭看」座談會
    ▲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歷城人大 歷城區人大十八屆四次會議以來,區人大代表圍繞加快全區經濟、社會發展這一主題,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許多優秀的建議。全福街道高度重視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創新工作方法,提高辦理質量,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為進一步落實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強化人大代表監督作用,提高代表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助推街道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近日,全福街道舉辦了人大代表建議「回頭看」座談會。全福街道人大工作室主任張迎春,便民服務中心、黨建工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部分人大代表參加活動。
  • 全國人大代表趙曉燕:建議不求多,只求深求實
    這是全國人大代表、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趙曉燕在履職過程中的最大感受。去年兩會期間,趙曉燕提出的有關設施農業用地管理的建議已被納入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聯合下發的最新政策當中,「只要能推動政策往前走一小步,我就滿足。」在平日開展農業相關工作的過程中,趙曉燕就注意到設施農業用地對農業產業的發展存在制約。
  • 2020兩會:建議全國推行電子身份證,電子身份證什麼時候可以普及?
    關於2020兩會:建議全國推行電子身份證,電子身份證什麼時候可以普及?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2020兩會:建議全國推行電子身份證,電子身份證什麼時候可以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