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男孩視頻深夜刷爆家長群:養廢一個孩子,到底有多簡單?

2021-02-09 不苦居士

最近,在媽媽群裡看到一個暖心視頻。

美國加州3歲小男孩Tydus,為媽媽準備晚餐,他獨立成熟的表現讓人驚豔。

 

他去超市推著比他還要高的購物車,買來麵包等食品。

到花園採來鮮花裝飾餐桌,用微波爐煮千層面,用烤箱烤麵包,擺放餐具、倒飲料……

 

拿果汁時,不小心摔了一大跤,果汁撒了一地。

Tydus不但沒有哭,還趕緊爬起來用抹布仔細清理。

自我解嘲道:「生活就是如此,兄弟。」

他的投入、專注和自控,讓群裡的一眾老母親高呼感動。

 

看著視頻,不由得聯想到,前段時間微博上一條讓人哭笑不得的新聞。

 

一男子因使用假駕照被罰款5000元和拘留15天,父母卻質問交警:

「你們太過分了!他還是個孩子,才31歲!為什麼罰那麼重?」

 

31歲還是個孩子?還這麼理直氣壯?是有多可笑。

美國3歲的小男孩有如此強的獨立意識,反觀咱們的31歲男人卻長成了巨嬰。

是因為我們的孩子天生不如別人的孩子嗎?

 

當然不是。

 

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是那樣愛孩子,習慣了竭盡所能事事代勞,卻忘記了要放開手讓他們獨立處事,習得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克服困難的勇氣。

 

有智慧的父母,對孩子愛得更深沉,懂得慢慢放開手,讓他學會獨立。

還記得被退學的神童魏永康嗎?

 

他有著閃閃發光的履歷,13歲考上重點大學,是當時湖南年齡最小的本科生,17歲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研究生。

前途一片光明之際,卻在20歲時被中科院退學,原因是生活不能自理獨立。

 

原來,他母親認為孩子只有一心一意讀書才會有出息,於是包攬全部家務,包括幫他洗衣、洗澡,直到高中還餵飯,大學還住進宿舍陪讀。

 

到了中科院,離開了母親,魏永康像個孩子一樣,無法料理自己事務。

學習上不能適應中科院獨立自主的研究模式,生活上大冬天穿著單衣拖鞋到天安門閒逛。

 

被退學後,他幾近崩潰,母親也痛心疾首。

有人說:「從不教孩子獨立的父母,是最無知最殘忍的。他們就像老鷹不教小鷹飛翔,卻在成年後不由分說把它推下懸崖。」

 

深以為然。

 

而把孩子養成巨嬰,坑了孩子,更苦了父母。

一個44歲無業兒子每天把83歲母親送到火車站乞討,以養活自己。

一位老阿姨走在路上突然被兒子暴打,原因是拿不出2萬元為他還債。

在這些早該獨立的孩子看來,父母養活自己理所當然,全無半點感恩反哺之心。

 

作家劉墉說:「孩子不懂得珍惜,因為他已變成籠子裡的小鳥,天天等你喂。他無法獨立,覺得你是欠他的,你到時候就該餵他。」

 

不懂放手的父母,給孩子的實際不是愛,而是害。

 

而以愛之名,剝奪孩子成長的權利和獨立的能力,父母曾經替孩子走過的路,日後終將變成爬不出的深坑,禍害彼此。

為人父母,我們難免擔心孩子還小,不能好好照顧自己。

卻總忽視了,成長過程中,渴望獨立和自我完善本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和渴求。

 

我的孩子大約3歲時,就有了強烈的獨立意識,什麼事都要自己做,卻動作遲緩讓人發狂。

 

一次出門前,我強忍住不耐煩,讓他自己挑衣服穿衣服。

沒想到,孩子折騰完後,突然跑來親了我一下,成就感滿滿地說:「謝謝媽媽!」

 

這聲意外的謝謝,讓我醒悟,比起我為他做些什麼,他更希望我不要去幹涉他。

而當父母習慣放手讓孩子大膽嘗試,他們的表現往往讓人驚嘆。

 

樊登老師曾分享過一個故事。

 

他的一位朋友十分注重鼓勵女兒自己解決問題,把孩子培養得非常獨立。

 

14歲時,女孩去美國留學,自己收拾行李,獨自飛行了27個小時。

 

到達後,才知道美國不允許15歲以下的孩子單獨飛行,女孩被扣在機場。

 

女孩給爸媽打電話告知情況,她人在她鄉隻身一人,卻淡定地說:「讓我試試自己解決。」

 

女孩向警察展示了一系列文件,證明自己是來讀書的,解釋是因為不了解年齡限制,買了機票就一個人飛來。

 

後來,警察給她放行,機長也很欣賞她,邀請她到駕駛艙參觀,與機組人員合影,一時傳為佳話。

 

作家李月亮曾說:「為人父母,最大的成就是培養出會與世界相處的孩子。」

 

誠然,獨立會處事的孩子,無論去到什麼地方,都能把事情做好,都會受到歡迎。

每個孩子在剛出生時和母親的關係是共生的,母親無微不至照顧孩子,孩子也通過母親表達需求。

 

只是,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能力提升,這種共生關係,需要父母親手去剪斷。

 

只有和父母在心理上剝離,在行動上獨立,孩子才能真正得到成長。

唯有父母懂得放手,孩子才能擁有獨自行走一生的能力。

 

父母怎樣做,才能培養出有獨立能力的孩子?

 

美國家教類圖書銷量排名第一的育兒書,《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提到幾個具體方法: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放權給他們選擇容易犯錯。

然而,如果一直不讓孩子選擇,也不讓孩子犯錯誤,孩子將無法成長。

 

一次,臺灣著名主持人吳淡如給女兒買了一件新衣服,女兒很喜歡,儘管天氣很熱衣服太厚也要穿上。

她明知道不合適,還是忍住沒有制止。

穿出去沒多久,女兒就說,太熱了還是換掉吧。

 

吳淡如感嘆:「孩子都有判斷能力,選擇錯不可怕,重要的是在錯誤中學會識別和自我糾正。」

 

所謂獨立,就是從一次次細小選擇、承擔後果、糾正錯誤過程中習得的能力。

孩子的獨立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開始,父母要忍住不插手。

 

6歲前,父母可以讓孩子學會自理,比如穿衣刷牙洗澡等。

上小學後父母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倒垃圾、掃地、擦桌椅等。

 

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讓他自己去做。」

 

猶太人有句教育名言: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親自去做。

哪怕你完成得沒有別人好,也要去做,只有一次一次的不好,才能換來以後的完善。

如果總是依賴別人,那麼你的一生將始終與貧窮和低聲下氣為伴。

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好,將來憑什麼能力進入社會?

 

 

最高級的獨立,是孩子能自己解決問題,這需要父母有意識培養。

曾經看過一個泰國短片,短片中賣菠蘿的媽媽說自己沒讀過書,不知道怎麼教孩子,只懂得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女兒不懂得怎麼切菠蘿,她沒幫忙,而是在一旁切,讓孩子學。

 

女兒想去賣菠蘿冰棒,她沒有幫忙而是讓女兒自己去賣。

 

女兒的菠蘿冰棒賣不出去,問怎麼辦?

她沒有幫忙,而是讓女兒去市場看看別人怎麼賣東西。

 

最後女兒從市場上學會了售賣技巧,菠蘿冰棒全部賣空。

長大以後,女孩獲得了獎學金,完成了本科學業。

 

當孩子向你提問、向你求助時,不必立即伸出援手。

緩一緩,讓孩子自己試著去解決,獨立能力就會慢慢提升。

 

 

轉變沒有父母的照顧和監督,孩子就做不好事情的觀念。

 

跳出固有的經驗,相信孩子內在成長的力量,給孩子有規則的愛與自由,放手讓孩子去體驗。

通過鼓勵和引導,讓孩子學會做人和做事的正確方法,而不是事事代勞。

最近,一段戳心視頻在朋友圈瘋傳,感動無數網友。

 

11歲女孩高雅天生失明,可媽媽卻讓她獨自上學。

上學的路不過368米,尋常人5分鐘能走完,她卻要用導盲棒敲打路數千次,走了整整15分鐘。

 

高雅不知道的是,她的身後,媽媽一直默默跟隨,為她阻擋車流,或近或遠不曾離去。

媽媽本可以直接送女兒上學,但她說:「只有這樣,才能讓她真正自信、獨立。總有一天,我和她爸爸會離開這個世界,一切要自己克服。」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就如著名心理學家西爾維亞所說:「這世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目的,只有一種愛指向分離,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為人父母無論多麼愛孩子,都沒有能力和時間陪他走完人生的下半場。

真正愛孩子,是給他以獨立的人格和力量,讓他能接管自己的生活。

 

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愛,是懂得體面退出的愛,父母對孩子最真切的關懷,除了手牽手,還有放開手。

 

請別忘記,唯有讓孩子生出獨立的翅膀,才是對他最恆久的愛和祝福。

相關焦點

  • 美國3歲男孩視頻,刷爆中國家長群:養廢一個孩子能有多簡單?
    作者 | 萌媽不是虎媽最近,在媽媽群裡看到一個暖心視頻:美國加州3歲小男孩Tydus,為媽媽準備晚餐,他獨立成熟的表現讓人驚豔。 ▲小男孩Tydus準備晚餐視頻他的投入、專注和自控,讓群裡的一眾老母親高呼感動。看著視頻,不由得聯想到,前段時間微博上一條讓人哭笑不得的新聞。一男子因使用假駕照被罰款5000元和拘留15天,父母卻質問交警:「你們太過分了!他還是個孩子,才31歲!為什麼罰那麼重?」31歲還是個孩子?還這麼理直氣壯?
  • 3歲男孩視頻刷爆家長群:養廢一個孩子能有多簡單?
    最近,在媽媽群裡看到一個暖心視頻:美國加州3歲小男孩Tydus,為媽媽準備晚餐,他獨立成熟的表現讓人驚豔。看著視頻,不由得聯想到,前段時間微博上一條讓人哭笑不得的新聞。一男子因使用假駕照被罰款5000元和拘留15天,父母卻質問交警:「你們太過分了!他還是個孩子,才31歲!為什麼罰那麼重?」31歲還是個孩子?還這麼理直氣壯?是有多可笑。美國3歲的小男孩有如此強的獨立意識,反觀咱們的31歲男人卻長成了巨嬰。
  • 3歲男孩視頻刷爆家長群:養廢一個人能有多簡單?
    最近,在群裡看到一個暖心視頻: 美國加州3歲小男孩 Tydus,為媽媽準備晚餐,他獨立成熟的表現讓人驚豔。 看著視頻,不由得聯想到,前段時間微博上一條讓人哭笑不得的新聞。 一男子因使用假駕照被罰款5000元和拘留15天,父母卻質問交警:「你們太過分了!他還是個孩子,才31歲!為什麼罰那麼重?」 31歲還是個孩子?還這麼理直氣壯?是有多可笑。
  • 養廢一個女孩,有多簡單?
    作者:滷蛋媽來源:女兒派(nverpai)「女孩好養」是最大的誤區,養好一個女孩難,養廢一個女孩卻很容易。「真羨慕你啊,生了個女兒,女孩多好養啊!」這句話是不是很熟悉?在這些人眼裡,女兒生下來,只要吃好喝好,就能安靜優美地長大,順利成才。
  • 3歲男孩視頻刷爆朋友圈:養廢一個孩子能有多簡單?
    最近,在媽媽群裡看到一個暖心視頻:美國加州3歲小男孩Tydus
  • 一個媽媽的深度反思:養廢一個孩子,到底有多簡單?
    我六歲的兒子,也沒有像我期待的那樣,長成一個樂觀勇敢的小男孩。更可恨的是,育兒過程中,他就像是我的實驗品,我總是後知後覺,出現問題了,才能得出經驗教訓。這一路,我和「如何養好兒子」這件事一直在打仗,偶有驚喜,大多打成平手,也有失敗得羞愧不已的遺憾。
  • 一個媽媽深度反思:養廢一個男孩如此簡單,再也不迷信照書養
    孩子在長大之後,如果表現得沒出息,就會經常被家人埋怨,父母也會責罵他們,認為他們不夠努力。但是孩子之所以造成沒出息的後果, 跟媽媽的養育還是很有關係的。我記得網上的一個媽媽在敘述她「養廢」兒子的一個過程,兒子不僅表面上沒有作為,而且他們的身體也會出現狀況。就比如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試問孩子怎麼能有能力去創造成就呢?
  • 女幼師和小男孩親嘴視頻爆火:男孩不吃虧這句話,早晚毀了孩子
    有網友憤怒:作為一名母親,我自己親生女兒都不讓親嘴嘴,只可以親親臉,這位真是很噁心了。之前刷到她的時候就感覺非常不舒服,果然還是被爆出來了。非要性別互換才算猥褻?2013年,廣東省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監測報告顯示:男性遭受x侵害更為嚴重,每100個青少年男性中,就有2-3個有被迫X行為,是女性的2.2-2.3倍。數據表明:你所謂的「不吃虧」的男孩,在X侵害面前,吃虧更嚴重。
  • 4歲男孩會2000個英語單詞,純正英語口語教學視頻刷爆朋友圈
    必媽媽前幾天在刷微博時,發現一則4歲孩子教英語視頻微博登上了熱搜:4歲的小孩子言言,在家學會了2000個英語單詞,言言教英語視頻被央視新聞點名報導,迅速走紅了整個網絡。視頻中小男孩言言拿著一隻筆在黑板面前教學英語,一副小老師的模樣,一口純正的英語,驚呆了無數網友。
  • 老師好,老師早,老師辛苦了,家長群這些客套話,實則最讓人厭煩
    許多幼兒園為了方便和家長們溝通交流,都會以班級為單位創建一個微信群,一方面老師有什麼消息可以及時在群裡告知,另一方面家長們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在群裡提出來。創建家長群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某些家長的一些不當言行舉止總是會給老師們帶來困擾和麻煩。比如說整天在家長群裡發"老師早"、"老師辛苦了"之類的問候語、客套話,以此來刷存在感。
  • 英國深夜街頭八歲男孩身穿睡衣遊蕩,當地警方大搜查後答案很簡單
    英國《太陽報》11月16日報導,該國林肯郡公共監控顯示,一名八歲的小男孩深夜在街上遊蕩,身上只穿著睡衣和拖鞋,當地警方在大規模搜查之後,得出了一個簡單的答案,也許男孩是在夢遊或者是偷偷溜出家門去與小朋友見面,無論如何由於並沒有收到失蹤兒童的報案,他們相信最終這個孩子安全地回到家中。
  • 17歲女孩深夜墜亡,男友被刑拘!未成年人的愛情到底有多廉價?
    近日湖南女孩深夜墜樓身亡,引起眾多人的關注。17歲女孩和相識只有4天的21歲男友吵架,男友揚言要跳樓,女孩說你要跳我陪你,女孩跳下後男友後悔,未跳樓也未選擇報警施救。最終女孩身亡,男孩被警方刑拘。有句話說得好:你所誤以為的愛情,在他的眼裡只是可有可無的玩笑罷了。新聞中有個關鍵點,女孩跳樓時僅穿著內衣。很有可能女孩已經和網友同居,甚至發生了某種關係。僅僅相識四天就選擇同居,只能說太過草率,也對自己太過不負責任。17歲本是一個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全身心地汲取知識營養的時刻,而這個女孩卻早已輾轉各地打工多年。
  • 汪涵堅決退出家長群:為人父母的最好修養,就是不拿孩子進行攀比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自從孩子上學之後,不知道他自己壓力大不大,反正家長們的壓力是越來越大了……手機上多出了無數家長群,一門課程一個群,這邊來消息,那邊也來消息,讓寶爸寶媽們感到頭痛。
  • 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家長哭訴:「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今年國慶前夕,一位孩子的爸爸在家長會時突然情緒崩潰。我們固然可以代入自身的角色定位,為某一方的觀點站隊,但跳脫出來就會發現,它依然是一個如何在家長群文明發言的問題。必須看到,因搭建多人共享社交平臺而備受推崇的微信群、QQ群,如今早已超越幾個私交好友的「密室交談」,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一個公共輿論場所。
  • 10歲男孩居然讓5歲女孩舔下體,缺失「性教育」的孩子有多可怕?
    微博內容讓所有家有女兒的父母看了之後,都心驚膽戰,不寒而慄!!!微博主人說,鄰居5歲的女兒在上海七寶萬科西西弗裡書店,遭到一個10歲男孩的侮辱。男孩不但誘騙女兒跟他去男廁所,還脫女孩的內褲隨意觸摸。更噁心的是,居然還讓女孩舔他的下體......
  • 《女兒的男朋友》姜麗文刷爆朋友圈:被父愛罩著的孩子,到底有多優秀?
    有段時間女兒在國外讀書,秦沛無論拍戲多忙,都會向劇組湊出兩到三天的檔期,飛到美國陪伴孩子。 他給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和包容:節目裡姜麗文經常接到爸爸關心的電話;當大家不贊成孩子太遲結婚時,他說:「結不結婚不重要,生不生孩子不重要,他們健康快樂就好。」 有愛、有智慧、懂得包容的父親,孩子想不優秀都難吧?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家長邊哭邊...
    >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今年國慶前夕,一位孩子的爸爸在家長會時突然情緒崩潰。江西南昌市一所幼兒園的陳老師,每天花費精力最多的事情就是追著孩子們拍攝短視頻。「從孩子進園到放學,從教室裡到教室外,我幾乎是跟蹤拍攝,一天要在家長群發至少10個短視頻,讓家長們了解孩子的情況。」
  • 番茄炒蛋刷屏的背後是:不能自理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怕?
    從昨晚開始,招商銀行的一則廣告《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盤番茄炒蛋》就在朋友圈霸屏了,好幾個有留學經歷的小夥伴深夜轉給我,而且配上了「流淚」的表情。 但在感動之後,我卻有一種感覺,這條廣告總有一些不太對的地方。 視頻中的男孩已經是留學生了,也信心滿滿地開始自己獨自生活。可是,這個大男孩在做一道簡單的菜餚遇到麻煩時,第一時間不是想到使用谷歌搜索,而是急匆匆地給媽媽發微信。 而且,在做出這件事情的時候,居然沒有想到要換算時差。
  • 孩子上課睡覺,老師生氣拍照發家長群,爸爸的霸氣回答讓家長稱讚
    現如今隨著時代的進步,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是越來越方便了,現在幾乎所有的老師都會建立家長群,以便於各位家長有更好的溝通。>李先生的兒子小宇,今年10歲了,是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了,由於孩子正在學習的關鍵期,所以小宇的媽媽便辭了工作,全心全意的帶孩子,希望孩子可以在小學階段有更好的學習成績。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近日,有一位家長拍了一段「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的視頻在網絡上迅速爆火,獲贊幾十萬。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我那麼有時間守群消息,我不會自己教嗎? 整天不是讓我去報補習班,就是讓我幫忙批改作業,改完作業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你辛苦了。 說實在的,辛苦什麼,教我教改我改,是誰辛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