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民間的包子做法有多種,有大肉包,圓豆包,糖三角等,但這些包子都是靠餡來吸引口水的,而靠皮兒來吊胃口的唯有水煎包了。
水煎包的功夫就在皮兒上,顧名思義,煎制水煎包的過程要用到水。以發酵麵皮兒包好的水煎包,平放在刷過油的鍋裡煎制少許時間,再加水麵糊,而後再澆油一次,以半煎半蒸、半油半水的方式,把皮兒煎成油黃色脆皮兒,口感脆而不硬,香而不膩,味道極美。
水煎包的煎制,關鍵在於掌握火候。煎制時溫度不宜過高,一般平鍋油溫保持在五成熱即可。再者就是要調製好水麵糊的稠度和掌握好淋水麵糊的時間,淋糊的時間過早或過晚,都將影響包皮兒的口感。
水煎包雖然有多種餡可調,但最受歡迎的還是韭菜餡,如果是肉丁韭菜餡,要把肉丁炒熟,素韭菜餡可以加入炒熟的雞蛋,粉條,蝦皮等調味。無論是葷餡還是素餡,建議都加入適量蔥、姜、五香粉、香油、細鹽等調味品,以豐富餡的口感。
下面就以肉丁韭菜水煎包為例講述一下製作過程:
1、麵粉加酵母和水和成麵團,發好後,下成劑子。
2、把肉切丁,放入醬油、精鹽煨起,再將切碎的姜、蔥與調料面一起放入肉裡拌好,然後炒熟,加入切好的韭菜,拌勻成餡。
3、擀好包子皮兒,包餡。
4、將平底鍋刷食用油一層,燒熱鍋底,擺好包子。蓋上蓋煎5分鐘。
5、澆入大約半碗水麵糊(水麵糊浸過包子一公分左右),蓋上蓋煎燜約八分鐘(燜至水幹,底部呈焦黃色,鍋底會伴有「咔咔」響聲)。
6、淋入50克食油,晃動鍋,讓包子和鍋分離,控出油,把包子扣在盤子裡即成。
昌邑水煎包,品的就是這層油黃酥,你有多久沒吃過了?
美味整理:陸曉輝
微信:13792618303
Q Q:369677288
相關連結:
舌尖上的昌邑 | 濰河銀魚子
舌尖上的昌邑——韭菜哈餅
舌尖上的昌邑 | 麥季小乾魚
舌尖上的昌邑 | 熱合菜
舌尖上的昌邑 | 酥魚鹹菜
舌尖上的昌邑 | 一滷鮮的蛤蜊湯
舌尖上的昌邑 | 忘不了的抹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