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菸的心血管風險:臨床前和臨床研究綜述

2020-12-23 騰訊網

由於吸菸對心臟有許多致病性和負面影響,近年來吸菸和尼古丁替代品的市場飛速發展。自2006年以來,由於電子香菸與傳統的香菸吸菸相比具有可感知的安全性,因此變得更加流行。電子菸不僅吸引了試圖戒菸的菸民,而且在非菸民中也越來越流行,非菸民甚至成為電子菸市場的主力軍。2018年《全國青年菸草調查》報告,有20.8%青年抽電子菸,根據宣傳,電子菸的毒性成分比傳統香菸要少,但它們確實含有各種潛在的有毒化合物,有待進一步研究。

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院的Nicholas D Buchanan團隊在《心血管研究》(Cardiovascular Research)雜誌發表論文,對電子菸心血管風險的相關臨床研究進行了綜述。

這篇綜述討論了來自現有文獻的近期相關研究,重點是與電子菸蒸氣接觸有關的成分和潛在的心血管風險。集中於評估和廣泛討論來自臨床前和流行病學研究的有關急性(短期)和慢性(長期)電子菸暴露的心血管效應的數據。

多項研究表明電子菸可能會增加CVD風險,人們越來越關注電子菸的安全性,這表明迫切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以建立並更好地理解電子菸的急性和慢性健康後果。

自從電子菸問世以來,它的設計不斷變化,但是幾乎沒有任何法規管束,常見形式為第一代一次性「 Cigalikes」,第二代可充電電子菸,第三代水箱、筆和個性化大型煙盒、基於Pod的設備。

電子菸成分的潛在心血管毒性

電子菸中使用的電子液體通常包含丙二醇和甘油的混合物作為溶劑,並添加了尼古丁和調味劑;然而,這些化合物在電子菸蒸氣中的濃度仍然存在爭議。影響電子菸蒸氣成分的因素很多,包括丙二醇與甘油的比例、電子菸的製造商、電子菸的類型、盤管溫度、空氣流量、尼古丁含量和電子液體中的調味劑。

話雖這麼說,但大多數分析都證實了高濃度的尼古丁、羰基化合物、顆粒物、金屬和調味劑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尼古丁

尼古丁已被證明對心血管系統具有多種作用。尼古丁系統性結合於存在於植物神經節和腎上腺中的菸鹼膽鹼能受體,導致釋放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產生的交感神經刺激導致血液動力學測量結果中可預測的血漿尼古丁濃度依賴性增加。

通過持續的交感刺激,尼古丁會引起纖維化,這與動物模型中的心律失常和心肌重塑有關。暴露於尼古丁氣霧劑吸入的大鼠表現出子宮動脈血流減少和不規則波動,這與心律不齊和全身血壓波動有關。此外,皮下注射尼古丁4周的小鼠在全身性模型中表現出明顯的肥大和重塑高血壓。電子菸中尼古丁分布動力學的差異造成了其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差異,因此需要進一步研究電子菸中尼古丁的遞送是否與普通香菸的毒性相似。

羰基化合物和氧化劑

據認為,電子菸蒸氣中存在的主要羰基化合物(甲醛、乙醛和丙烯醛)是由丙二醇和甘油的熱分解和某些調味劑產生的,並已知會引起氧化應激和炎症。這些羰基化合物的濃度取決於電壓,當使用更高的電池電壓和更高的線圈溫度時會產生更高的濃度,從而導致熱降解產物增加。

研究表明,接觸丙烯醛(一種反應性α,β-不飽和醛)會引起氧化應激,從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加速。丙烯醛可修飾HDL中的AI蛋白,削弱其抗動脈粥樣硬化功能。還可氧化硫氧還蛋白,硫氧還蛋白是調節內皮細胞氧化和還原平衡的必需蛋白,導致功能障礙和細胞死亡,並進一步促進動脈粥樣硬化。

顆粒物

在電子菸中發現高濃度的超細微粒物質(PM0.1,PM2.5)會引起許多心血管疾病,並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冠心病和高血壓。這些作用是通過直接和間接途徑發生的。PM0.1和PM2.5可以通過肺泡-內皮界面進入全身循環,直接影響心臟、血管和其他器官。

金屬

先前的研究證明電子菸蒸氣中存在大量金屬,根據對當前電子菸蒸氣中金屬的最新審查,即使是基於極端電子菸每日用量(每日1200抽吸/天)的最高金屬暴露量,也普遍低於暴露準則。因此,電子菸的金屬總體暴露量對於吸菸者來說問題不大,但是對於從不吸菸的人來說,這是不必要的暴露。

EVALI樣肺損傷

除了心臟損傷外,電子菸對肺部也會造成影響。

2019年8月以來,美國吸電子菸或電子霧化產品後出現肺部損傷而住院的病例層出不窮。隨著患病人數的增加,這種情況引起了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的重視,CDC將此列為亟需關注的公共衛生議題。

此前,這種肺部損傷一直被暫稱為「電子霧化產品相關性肺疾病」,現在,它有了一個新名字——EVALI(e-cigarette or vaping product use-associated lunginjury),即吸電子菸或其他電子霧化產品後出現的肺損傷。這個名字是10月18日CDC發布的最新版《臨床醫師指南》中提出的。

2020年2月20美國疾控中心更新的數據顯示,在EVALI病人的肺泡灌洗液中檢測到了四氫大麻酚,除此之外並未發現其他有毒物質。

相關焦點

  • 心血管醫學部召開臨床研究學術會議
    11月25日,為了進一步做好醫教研工作,我院心血管醫學部召開了臨床研究專題學術會議。會議開始,心血管醫學部主任董籲鋼回顧了心血管醫學部臨床研究的歷史,醫學部前輩們如鄭振聲教授、孫培吾教授以臨床問題為導向進行研究,創造了輝煌的成績。
  • 首次對比:香菸,電子菸和水煙對人體有哪些危害?
    導言:吸菸是全球非傳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也是心血管疾病(CVD)和肺部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近年來,電子菸作為一種新興產品,尤其是在年輕一代中越來越受歡迎。然而與傳統的香菸相比,電子菸對人體的危害存在相當大的爭議。近日,德國的研究人員首次比較了香菸,電子菸和水煙對人體健康和心血管的危害。
  • 啟用生命科學實驗室,悅刻將開展國內首個電子菸臨床研究
    該實驗室將系統性研究電子霧化氣溶膠在人體細胞、動物層面的減害程度,並開展臨床前安全評估。目前正在進行悅刻產品對小動物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等毒理及組織影響的研究項目,以此進一步完善氣溶膠成分的安全性評估。同時,悅刻也公布了未來10年的科學計劃,將建立RELX悅刻全球科學研究平臺,打造從微觀到宏觀,從化學、生物學到社會科學研究的完整科學鏈條。
  • 從機制到臨床,剖析IPE心血管保護證據鏈
    在10月23日19:00-21:00上線的「亞洲血脂論壇」專題會上,來自中國、韓國和美國的專家首先針對「心血管殘餘風險管理」展開了學術報告和研討,提出甘油三酯(TG)已經成為降低心血管殘餘風險的新靶點,高純度魚油製劑(IPE)能夠在降低TG的同時帶來顯著心血管獲益。
  • 降糖新藥艾託格列淨3期心血管臨床試驗結果出爐,安全性達到臨床終點
    核心提示:第80屆美國糖尿病協會年會在芝加哥召開,會上一項名為VERTIS CV的心血管臨床試驗的III期研究結果公布,為合併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及安全性的依據。   近日,第80屆美國糖尿病協會年會在芝加哥召開,會上一項名為VERTIS CV的心血管臨床試驗的III期研究結果公布,為合併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及安全性的依據。
  • 三叉神經痛臨床綜述
    在歐洲的研究表明,在神經性疼痛的情況下,三叉神經痛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活動,甚至會導致自殺。這篇臨床綜述基於有限的研究證據和專家意見,旨在講述三叉神經痛的特點,病理生理學,生化研究,診斷,影像學,治療(藥物,手術)。(一)流行病學 三叉神經痛是少見的,因此,難以獲得高質量的流行病學的數據。
  • JACC綜述:卒中後心血管併發症和神經源性心臟損傷
    近日,J Am Coll Cardiol 發表的一篇文章對卒中後心血管併發症和神經源性心臟損傷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綜述。圖1 中樞自主神經網絡和外部心臟神經:A,傳出系統;B,傳入系統備註:ECNS=外部心臟神經系統;LA=左心房;LV=左心室。
  • 【GW-ICC報導】中國最新臨床研究論壇:砥礪前行,讓中國原創登上...
    2020年10月22日~23日,長城心臟病學大會中國最新臨床研究論壇開幕。中國最新臨床研究論壇為新增論壇,呈現了2019~2020年高影響因子的中國臨床研究成果,內容涵蓋心血管流行病學研究、環境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心血管疾病風險預測研究、冠心病相關研究等,講題新穎,並引發熱烈討論,為臨床醫生提供了一場視聽盛宴。
  • 臨床營養幹預研究:花生替代精製穀物對代謝症候群的影響
    該研究首次通過臨床營養幹預研究發現花生替代等能量的精製穀物能顯著提高代謝症候群的逆轉率。   作為我國乃至全球最為廣泛種植和食用的堅果,花生(生物學分類上屬於豆科)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植物蛋白、膳食纖維、多酚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質,而其價格比許多堅果要低廉。
  • 電子菸更安全?它的致癌物比菸草花樣更多
    對成人:二手菸霧可引起嚴重的心血管病和呼吸道疾病,包括冠心病和肺癌,可誘發或加劇成人哮喘,絕經前的女性暴露於二手菸煙霧會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風險。電子菸對健康的危害在前幾天,全國人大代表、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丁列明建言,隨著電子菸逐漸成為危害公共健康和汙染環境的新源頭,中國應逐步禁止生產和銷售電子菸。
  • 拜耳Finerenone用於2型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病患者的III期臨床研究...
    德國拜耳心臟病學和腎臟病學臨床開發負責人Richard Nkulikiyinka醫學博士介紹說:Finerenone (BAY 94-8862)是一種在研、新型、非甾體、選擇性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MRA)。研究顯示其能夠防止鹽皮質激素受體過度激活帶來的多種損害。鹽皮質激素受體過度激活所導致的炎症和纖維化過程是腎臟和心血管受損的重要致病因素。
  • 優化臨床研究,加速新藥上市,生物藥臨床研究專題論壇順利召開
    、藥企和臨床資源合作等問題展開探討。他基於當前新藥臨床藥理專業審評中常見的模型研究內容和有代表性的案例,結合國內外模型指引的藥物開發相關技術指導原則,對主要應用範疇進行了探討,並簡要討論了其應用於新藥研發的幾點建議和註冊申報的一般考慮。
  • 心外膜和胸部脂肪的無創測量及臨床意義
    本文就目前心外膜脂肪的無創測量方法及心外膜脂肪增加的臨床意義進行綜述,並討論了如何減少心外膜脂肪的簡單方法(如減肥)。心外膜和胸部脂肪的無創測量定義心外膜脂肪是心臟周圍的脂肪組織,由髒層心包包裹。既往文獻將其描述為「心包」和「心周」脂肪。心包外的胸腔脂肪位於髒層心包外,也被稱之為胸內脂肪。
  • 2020新冠肆虐全球,腦血管疾病的重磅臨床研究薈萃
    原創 梅斯醫學 MedSci梅斯儘管2020年,新冠肆虐全球,但醫學各相關研究依然取得一些進展,尤其是在腦中風治療和二級預防方面。最近的Lancet Neurology 系統梳理了2020年的大型臨床研究的重磅結果。
  • 正確理解臨床試驗中的風險比(HR)
    在新型靶向和免疫治療研究進展層出不窮的今天,由於缺乏頭對頭對比,臨床醫生往往通過間接比較設計相近研究(如ALK一線對比克唑替尼的CROWN、ALEX、ALTA-1L和eXalt-3研究)的HR值以窺療效優劣,因此更需要充分了解HR,以有效解釋醫學文獻,從而做出重要的治療決策。一、是什麼?
  • JAMA綜述:BMI≥26多囊卵巢症候群患者,二甲雙胍可提高臨床妊娠率
    PCOS的臨床表現包括不孕、肥胖、促性腺激素分泌不當(即循環性黃體生成激素水平升高)、妊娠併發症、心血管疾病和心理問題。另外,代謝特徵,特別是胰島素抵抗伴隨代償性高胰島素血症,在這一疾病的女性中很常見。研究發現,靶向胰島素抵抗可改善患有PCOS女性的排卵和生育能力。
  • 【臨床研究】原發性空泡蝶鞍激素及影像學研究
    結果顯示43例(37.07%)PES患者存在垂體儲備功能減退風險。垂體高度小於2.35 mm及垂體矢狀面面積小於23.5 mm2 PES患者垂體儲備功能減退風險高。目前,缺乏可靠PES患者垂體儲備功能減退的臨床篩查指標,當患者確診時已失去早期幹預時機。本研究採用胰島素激發低血糖試驗及垂體核磁共振顯像數據,分析2012至2016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收治的PES患者臨床資料,探究影響患者垂體儲備功能減退的臨床因素。
  • CVIA 述評|趨化素在CAD中的臨床意義及作用
    Askin等綜述了趨化素(Chemerin)的表達、加工、生物學功能及其在心血管疾病CVD診斷中的作用,並提出了趨化素未來的臨床應用方向。該文具有如下六個方面的重點內容:1.趨化素和RARRES2基因多態性在CAD患者長期預後中發揮關鍵作用。趨化素信使RNA及其蛋白在CAD患者心外膜脂肪組織中表達,而且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嚴重程度有關。因此,趨化素可能成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新標記物,並在CAD發病中發揮重要作用(圖 1)。研究還發現血清趨化素還與頸動脈斑塊不穩定性、腎功能衰竭相關,並能預測CAD患者的心血管事件。
  • 靈芝孢子粉的安全性和臨床研究!
    2、臨床應用研究 雖然靈芝作為傳統中藥使用歷史悠久,但上世紀70年代開始才對靈芝製劑開展現代臨床應用研究。 目前靈芝孢子粉臨床上已應用於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腫瘤疾病的治療或輔助治療,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同時靈芝孢子粉也被用於神經衰弱和失眠、B肝、更年期症候群、老年痴呆症、癲癇和宮頸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等疾病的臨床治療。
  • 諾獎得主被指騙局同謀,涉嫌非法臨床研究|專訪舉報者
    10 月 19 日,《心血管轉化研究雜誌》(JCTR)發表 「編輯部關注」 稱,馬丁伊文思團隊在 2016 年發表的希臘心臟幹細胞研究存在倫理問題;與此同時,包括他本人在內的數名研究人員還涉嫌未註明有利益衝突的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