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何時告別噱頭和過度包裝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法治日報

圖集

月餅只有6兩禮盒重達3斤「手工」「私房」月餅充斥朋友圈

月餅何時告別噱頭和過度包裝

● 微信朋友圈的「五無」自製手工月餅,在缺失監管的情況下,無論是食品安全還是消費者的知情權,都無法得到保障

● 所謂的「無糖」類月餅的說法是毫無科學依據且無合理標準的。臨床上不少患者因盲目貪吃「無糖」月餅,導致血糖、血壓升高,病情加重

正值國慶、中秋「雙節」,月餅消費市場再次升溫,一年一度的「月餅大戰」拉開序幕。根據近四年來月餅市場呈現的特點,《法治日報》記者分別對月餅包裝、代購、「私房」月餅等進行了調查。

包裝顯檔次更受歡迎

標識催生高價代購鏈

「月餅才6兩,禮盒就重達3斤」「扔掉可惜留著沒用」「盒子漂亮月餅難吃」……過去幾年,月餅過度包裝總是受到消費者詬病。《法治日報》記者走訪發現,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大環境下,今年月餅「瘦身」和「輕裝」風格成為很多商家的營銷點。

《法治日報》記者走訪了北京市朝陽區、豐臺區的一些大型商場超市,發現在包裝上,不少商家給出了不同規格的月餅包裝,供消費者自行選擇。比如,有的商家在推出了標價200多元裝有6塊月餅的禮盒裝外,還推出了標價不到30元一塊的散裝月餅;有的商家則將包裝分為精裝和簡裝兩種方式,精裝月餅禮盒還是採用硬殼寬大的紙盒,簡裝月餅禮盒則是體積較小的軟質盒,分量要輕得多。

根據需要購買不同包裝的月餅,也滿足了不同人群的節日消費需求。

不過,《法治日報》記者在一些大型商場注意到,比起散裝月餅的數量,貨架上大型月餅禮盒仍然是一些消費者的首選。在北京市朝陽大悅城工作的某導購員介紹說,近期在她所在櫃檯買月餅的,「大部分都是買來送人的,都是買這種禮盒裝,雖然裡面只有8個月餅,但是它包裝好,顯檔次」。

該導購員所指的月餅禮盒,最外面是紅色的硬質手提袋,圖案精美。手提袋裡面是一個繫著紅色絲帶蝴蝶結長方形的包裝盒,包裝盒內部是一層紅絲絨材質,上下對稱擺放著8個月餅。

不少北京的高校也在食堂售賣月餅,引發了一波搶購熱潮。據了解,不少高校在離中秋節還有一周甚至十天的時間就已經停止預定。中國傳媒大學北苑食堂窗口的工作人員告訴《法治日報》記者:「最近幾天,經常有學生來問我能不能再預定月餅禮盒,但是預約的實在是太多了。」

今年剛入學北京某高校的研究生韓麗在中秋節想給父母和朋友買一個印有學校logo的禮盒裝,看起來很高級,但她不知道購買這種月餅禮盒裝還需要線上預約「搶購」。

和韓麗有同樣想法的同學還有很多。《法治日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在一些高校食堂每天還會有散裝月餅售賣,但不少同學因為不能購買禮盒包裝,而放棄了購買散裝的月餅。這樣的想法,促成了高校內的一項新「生意」——高價包裝。

據韓麗介紹,在學校校園助手的微信朋友圈裡,經常有人有償求代購月餅禮盒裝,「這類的朋友圈文案大多是『急』!有償求印有學校logo的月餅禮盒,或者不含月餅的純禮盒包裝,高價收,可加價」。

高級月餅代購成熱門

價格虛高真假難分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消費者購買月餅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月餅線上銷售異常火爆。蘇寧拼購相關負責人表示,進入9月份,月餅正式開始銷售後,銷量同比增長156%,多個品牌月餅日銷破萬盒,最高達到6萬盒左右。

儘管受疫情影響,但如同往年一樣,海外代購「高級」月餅的現象依然存在。比如,某香港品牌的奶黃月餅是每年人們爭相購買的品種,淘寶上的價格已經達到了8枚共478元。LadyM今年的月餅禮盒已經被炒到了658元,港版的甚至高達900多元,但是禮盒裡面卻只有6枚月餅。

然而,即使高價,換來的也可能是「糟心」。

北京市民沈樂通過微信在一家海外代購處以每盒320元的價格預訂了兩盒奶黃月餅,但味道和原來不太一樣,「奶味不足」。這兩盒月餅讓沈樂「如坐針氈」,她不敢讓家人吃,擔心吃出問題,可沒有地方去辨別真假。

「我見過最奇葩的或者最糊弄人的假貨是,香港某酒店最出名的奶黃月餅,正品餡料裡沒有成型的蛋黃,但是有的假貨竟然直接做成了蛋黃月餅。這種月餅的價格一般是每盒200元左右,是真正的『便宜沒好貨』。」在代購圈經營多年的小鄭說。

若購買了「疑似」假冒月餅,不少消費者向《法治日報》記者表示,自己一般都是「手足無措」。每個品牌的月餅都不一樣,基層食品質監部門無法衡量此類真偽,一盒月餅也不值得到原產地去辨別,有的就直接扔掉,有的在微信上投訴,也一般是「石沉大海」,大多數消費者都是投訴無門、吃啞巴虧。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消費者對於這種微信朋友圈中的直接交易一定要採取審慎的態度,首先,在交易前,消費者對欲購的商品及經營者有一定了解,知道產品的質量等信息;其次,還需要確認經營者是否具有相應銷售資質、是否是授權代理商,如果銷售的是食品還要看經營者是否取得了食品流通許可證等。

私房手工月餅存隱患

食品安全衛生缺保障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小商家打著「手工」「私房」的名號在微信朋友圈對外出售月餅。這些「私房」月餅種類眾多,有抹茶、紅豆、蔓越莓、蛋黃肉鬆、奶黃流心等多種不同於傳統的新口味,並且喜歡對外宣傳「純手工」「無添加劑」「真材實料」,以吸引顧客購買。

但這些私房月餅真的新鮮嗎?《法治日報》記者發現,存在一些商家購買現成月餅餡的現象。某私房烘焙店的孫姓店主坦誠道:「自己製作餡料,再去烘焙,一天的出貨量太低了,成本也很高,根本划不來。淘寶上有大量批發的月餅餡,口味也多,買回來塞進月餅皮裡面就行,方便很多。」

《法治日報》記者在淘寶上以「月餅餡料」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果然出現了很多口味的餡料,有紅豆沙、蓮蓉餡、藍莓芝士餡、傳統果仁餡、紫薯餡等。這些餡料價格高低不等,每斤低至三四元,貴則幾十元。從這些餡料的生產信息來看,大部分都是有生產許可證的,由一些小型食品公司生產,只有少部分標註是「私人配方」無標識產品。

《法治日報》記者注意到,那些在微信朋友圈售賣「私房手工月餅」的商家,多數宣稱「純手工、無添加」。比如,產自「某媽手工烘焙」的自製廣式月餅,宣稱「拒絕添加劑、防腐劑」;產自「醬某烘培坊」的自製低油無糖廣式五仁無添加月餅,宣稱「純手工製作,100%無添加」。

「私家店主宣傳自己手工製作的月餅沒有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劑,是為了吸引消費者購買。如果店主在加工過程添加了食品添加劑,而且因為個人加工條件受限,添加的量隨意,反而有了安全隱患。」在北京市豐臺區馬家堡地區經營蛋糕店的胡楓說,一些製售者為了降低成本,大量採購甜蜜素代替白糖。

業內人士透露,一些所謂的私房月餅其實並非「自製」。由於消費者比較信賴私房「無添加」,一些廠家大量生產後批量發給下家,下家再打著「私房」的旗號在微信或微店對外售賣。

2015年5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與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新版GB/T19855-2015《月餅》標準,自2015年12月1日開始實施。按相關標準規定,月餅包裝上應明示生產企業全稱和詳細地址、產品執行標準號、衛生許可證號、配料表和淨含量及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然而,《法治日報》記者發現,一些微商和網店售賣的自製月餅幾乎都沒有貼標識。

中國法學會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孫娟娟曾表示,這類私房月餅可能導致的安全隱患主要是其製作過程的不透明和監管缺失所致。由於生產的隱蔽性,消費者無法獲知原材料的來源、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生產人員的健康狀況、包裝材料的安全性是否符合保障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不過,微信朋友圈的「五無」自製手工月餅,在缺失監管的情況下,無論是食品安全還是知情選擇,都無法得到保障。

養生保健月餅變花樣

無糖月餅並非真無糖

在口味越來越豐富的月餅界,去年出現了一波「保健」月餅、「無糖」月餅的風潮,這類月餅契合了人們養生的想法。店家想方設法地使原來高油高糖的月餅聽起來更「健康」,推出了比如能養顏的燕窩月餅、能降三高的普洱月餅、能補中氣的當歸月餅等。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去年對此專門發出中秋月餅消費警示,表示從未批准過「保健類月餅」,這些月餅不能保證具有其所宣傳的功效,提醒市民不要上當。

那麼今年這些「保健」月餅和「無糖」月餅還在嗎?《法治日報》記者在多個購物平臺上以「保健」月餅和「養生」月餅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均未搜出任何產品。但是搜燕窩月餅、普洱月餅時,卻彈跳出來一些產品。這類月餅在標題中並無「養生」「保健」等字樣,只是帶上了「燕窩」「普洱」等文字。

《法治日報》記者在電商平臺找了燕窩月餅銷量最高的一家店鋪進行聯繫,客服表示她們的月餅一個約60g,保證裡面有10g的成品燕窩,其餘成分就是製作月餅常用的麵粉、油、芝麻、糖等材料。

早在2002年,原衛生部就曾對保健食品的原料提出過明確要求,將相關物品進行了分類:第一類為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即「藥食兩用物品」,如山藥、紅小豆、生薑、菊花、杏仁、百合、蜂蜜等,有100種左右,這些可以作為食品添加;第二類是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如蟲草、人參、蘆薈、三七、當歸、紅花、西洋參等,不可作為食品添加物。像燕窩、普洱這類是屬於「藥食兩用物品」可以加入月餅中。但是,三七、當歸這類就不能添加進入月餅。

《法治日報》記者在多個購物平臺上搜索了當歸月餅、西洋參月餅,均未搜到相關產品。不過,除了燕窩,不少商家把鮑魚這類食材也放進了月餅中,打上了高端養生的標籤,價格賣得也不便宜。

「這些食材本身的養生功效就有爭議,而市場上的價格又高得離譜,在月餅中添加肯定不會有大的佔比。所謂養生月餅,其實是商家營銷的噱頭。」在北京從事營養師工作的楊樹說,養生需要長期堅持才會有效果,就算月餅餡料中含有能補血、養顏、保健等作用的養生食材,但含量有限,加之月餅是節令性食品,消費者吃月餅不是長期性的,因此不可能藉此達到養生保健之效。

但是雖然有些月餅不再在明面上帶上「保健」二字,卻會起一個複雜又長的名字,將「養生」二字藏匿其中。比如,有一家店鋪售賣一款「××葡萄軟月健康態月餅80g×5個廣式漿皮低糖中老年養生手工月餅」。

根據食品營養標籤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的相關要求,如果某食品標籤上聲稱「無糖」,是指每100克或100毫升糖含量不能超過0.5克。國際通用的概念是,無糖食品不能加入蔗糖和來自於澱粉水解物的糖,包括葡萄糖、麥芽糖、果糖、澱粉糖漿、葡萄糖漿、果葡糖漿等。但它必須含有相應於糖的替代物,一般採用糖醇或低聚糖等不升高血糖的能替代蔗糖的甜味劑品種。

同時,《法治日報》記者在電商平臺搜索「無糖月餅」,發現商家的噱頭均是「不含蔗糖更健康,別讓這個中秋留遺憾」「無糖精適合老人中老年糖尿病人」等。

在其中一家網店,商家宣稱無糖精糖醇,多口味中老年糖尿病人專用。在評價當中,不少人留言「買給糖尿病的爺爺」「爸爸血糖高,希望他可以吃。」《法治日報》記者諮詢客服糖尿病人是否可以食用,對方回復食品均為無添加蔗糖食品,使用不易被人體吸收消化的木糖醇等代糖做的,吃起來有淡淡甜味,糖尿病人可以食用。

有營養專家指出,所謂的「無糖」類月餅的說法是毫無科學依據且無合理標準的。臨床上不少患者因盲目貪吃「無糖」月餅,導致血糖、血壓升高,病情加重。(記者 趙 麗 實習生 李杼紅)

責任編輯: 詹婧

相關焦點

  • 月餅只有6兩禮盒重3斤 月餅何時告別噱頭和過度包裝
    月餅只有6兩禮盒重達3斤「手工」「私房」月餅充斥朋友圈月餅何時告別噱頭和過度包裝● 「月餅才6兩,禮盒就重達3斤」「扔掉可惜留著沒用」「盒子漂亮月餅難吃」……過去幾年,月餅過度包裝總是受到消費者詬病包裝顯檔次更受歡迎標識催生高價代購鏈「月餅才6兩,禮盒就重達3斤」「扔掉可惜留著沒用」「盒子漂亮月餅難吃」……過去幾年,月餅過度包裝總是受到消費者詬病。
  • 月餅只有6兩禮盒重達3斤:何時告別噱頭和過度包裝?
    ● 「月餅才6兩,禮盒就重達3斤」「扔掉可惜留著沒用」「盒子漂亮月餅難吃」……過去幾年,月餅過度包裝總是受到消費者詬病● 微信朋友圈的「五無」自製手工月餅,在缺失監管的情況下,無論是食品安全還是消費者的知情權,都無法得到保障● 所謂的「無糖」類月餅的說法是毫無科學依據且無合理標準的。
  • 號稱"水果月餅"實際是冬瓜餡 月餅過度包裝屢見不鮮
    水果月餅裡沒水果  大多用冬瓜蓉和食品添加劑做餡料  現下正值月餅銷售旺季,也許有消費者在逛超市看過或買過各種口味的水果月餅,如草莓味的月餅餡料與草莓接近的紅色,鳳梨口味的是黃色,哈密瓜口味的偏綠色,月餅的味道也與水果的味道十分相似。那麼這些月餅餡真的是水果做成的嗎?
  • 2020年中秋月餅過度包裝,看看網友們怎麼說?
    還有人「懷疑部分過火彩妝設計師都是被老闆們從月餅廠裡挖來的人才,過度包裝一個比一個狠,能不能更環保一點啊!」另外一位網友指出,「每年端午中秋家裡堆滿的禮盒,偌大的盒子只裝寥寥的粽子和月餅,真的大可不必。為了地球的明天,拒絕過度包裝,從我做起!」有人認為設計師是最大的元兇。
  • 「跨界月餅」不能忘了月餅和中秋文化的本心
    原標題:用文化做「餡料」,「跨界月餅」才有生命力中秋節將至,月餅迎來銷售旺季。近年來,月餅行業的入局者越來越多,一些知名餐飲企業、零食品牌都推出了自己品牌的「跨界」中秋月餅禮盒。(見9月21日《成都商報》)近年來,各種「文化月餅」「文創月餅」層出不窮,故宮、迪士尼等紛紛發力,將中秋文化融入月餅,收穫不少關注和好評。如今,這樣的路子也越走越寬:肯德基聯名故宮博物院推出月餅禮盒,必勝客則與敦煌博物館聯名出品禮盒。這些「跨界月餅」的推出,豐富了大眾的選擇範圍,提升了月餅的文化品質,也成為新的「網紅月餅」。
  • 過度的月餅包裝背後,竟是「符合標準」的?借中秋到來之際為您解答
    大家或許很疑惑,究竟什麼樣的包裝才是過度呢?中國綠髮會減塑工作組早已開始關注月餅等商品的過度包裝問題,但卻震驚地發現:若依據現行限制過度包裝標準,這些明顯過度包裝的商品,竟然都是符合標準的!在現行的國家強制性標準《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GB23350-2009(以下簡稱《標準》)中,雖然對於月餅等食品包裝空隙率的計算方法屬於推薦性標準,但據我們了解到在實際操作中,具有CMA資質的省級質檢院在計算月餅等食品的包裝空隙率時,也會嚴格依照此《標準》規定的條款以及該《標準》的實施指南。
  • 行業存在過度包裝等問題 月餅禮盒未來將有大變化
    行業存在過度包裝、空心率以及組合裝怎樣標識等問題月餅禮盒未來將有大變化日前開幕的「中國月餅文化節」上,月餅行業骨幹企業共同向社會發出了月餅質量安全誠信承諾,其中包括「規範標註產品標籤和營養標籤,指導消費者科學
  • 簡約包裝是月餅應有的樣貌
    鄭建鋼 據昨日《寧波日報》民生版報導,在國家號召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大背景下,月餅禮盒掀起了環保節約之風。趙大有百年老字號鼓樓禮盒採用紙質包裝;草湖食品傳承了古老的包裝方法,用一張成本僅幾毛錢的食用級油紙把8個月餅打包為一卷,平均每卷的定價在20元左右,消費者對此十分買帳。
  • 鮮肉月餅冰激凌月餅 月餅市場:分量迷你包裝簡約
    9月19日晚,記者來到北京市豐臺區盒馬鮮生大成路店發現,入口處早已被各種月餅「霸佔」,現烤月餅檔口更是擠滿了消費者。「這種現烤月餅每個大約60克,特別酥,買回家可直接當點心吃,經濟實惠。」正在購買現烤大閘蟹鮮肉月餅的張瀾告訴記者,以前總喜歡買禮盒裝月餅,雖然口味比較多,但買回去後真正都能吃完的很少,分量大是一個重要原因。
  • 廣州百年老字號清心堂經典素食月餅,過度包裝了麼?
    廣州百年老字號清心堂經典素食月餅,過度包裝了麼?
  • 賣月餅還是賣包裝?7塊月餅帶精美包裝足足4斤重
    賣月餅還是賣包裝?7塊月餅帶精美包裝足足4斤重 原標題:   7塊月餅不到一斤,裝在直徑30釐米的包裝盒,加上外盒和手提袋,足足有四斤重。今年,「朕的心意」淘寶旗艦店與故宮聯名推出的故宮中秋月餅禮盒,讓不少網友評論稱「包裝非常隆重」。
  • 化妝品成過度包裝「重災區」香奈兒、嬌韻詩、絲芙蘭上榜
    化妝品成了過度包裝「重災區」,香奈兒、嬌韻詩、絲芙蘭全上榜了。據澎湃新聞報導,9月8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最近一期對天貓、淘寶、東方購物等5個平臺的抽查情況。此次抽查,針對平臺銷售的餅乾、化妝品、茶葉保健品、可可及烘焙咖啡產品開展商品包裝計量監督抽查工作。經檢測,發現12批次商品為過度包裝產品,特別是化妝品,合格率只有30%,其中不乏知名品牌。好大一個盒子,裝挺小一個商品,是化妝品行業的潛規則,好像不如此顯不出產品的高大上似的。
  • 炒奶黃月餅比炒iPhone還賺 天價月餅是噱頭
    原標題:炒奶黃月餅比炒iPhone還賺 天價月餅是噱頭   盒裝月餅最低賣9.9元   新快報訊記者陸琨倩陳慶麟實習生朱琳報導 距離中秋還有一個多月,月餅堆頭也開始出現在各大超市賣場。新快報記者昨日走訪了解到,或受市道低迷影響,今年月餅價格回歸平民化明顯,鮑魚、燕窩等月餅價格不再「高端大氣」,盒裝月餅的價格更低至9.9元。   記者走訪市場看到,今年月餅市場最明顯的特徵是天價月餅悄然消失,品牌月餅以100元—200元為主,美心、奇華等香港品牌價位多在200元—300元之間,目前賣場中,價格最貴的是廣州酒家的富貴雙喜月餅,488元/盒。
  • 外賣過度包裝就安全了嗎?非也
    有店主表示,包裝已成品牌門面,甚至成為各家營銷的重點,展現的是一種個性和態度。業內人士則直言:單就包裝而言,過度精細的包裝對於食品安全而言意義不大。 商品過度包裝早已是種通病。過去,月餅、茶葉、保健品、菸酒等商品,曾因過度包裝遭到輿論詬病。近年來,隨著網絡消費快速崛起,過度包裝又蔓延至快遞、外賣等新興行業。
  • 今年月餅禮盒包裝更簡約
    隨著國慶節、中秋節到來,月餅也進入了銷售高峰期。不少超市、商店都已將月餅放在「C位」,只等消費者進行選購。近日,記者走訪部分商場、超市發現,今年市場上月餅的品種越來越豐富,而且月餅禮盒的包裝也趨向簡約。
  • 小學生素質教育第21課:哪些過度包裝的商品
    2.便於流通:包裝為產品流通提供了條件和方便,將產品按一定數量、形狀、規格、大小及不同的容器進行包裝,而且在商品包裝外面通常都印有各種標識,便於辨認和售賣。3.促進銷售:精美的產品包裝,可以起到美化商品、宣傳商品和促進銷售等作用。
  • 9個月餅2388元?!杭城超市逛了圈,包裝驚豔的月餅真的香嗎?
    最近,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發布了《關於規範月餅生產經營行為的公告》,就從嚴把月餅質量關、合理進行月餅包裝、合規進行月餅廣告宣傳、規範月餅銷售價格、淨化月餅網絡銷售環境、加強社會共治等六個方面,進一步規範月餅生產經營行為。 其中一項專門針對過度包裝的問題。
  • 如何才能夠將月餅包裝設計的精美又樸素
    早在幾年前,對於過度浪費的包裝設計已經開始杜絕了,現在絕大多數的包裝設計公司都開始面向更加簡潔的設計,希望能夠從簡潔的角度設計出更加簡約高檔的月餅包裝禮盒。既然如此,如何才能夠將月餅的包裝設計的非常高檔精美,同時又不缺乏樸素呢?
  • 嶽派創意禮盒包裝設計|讓你看看什麼叫吃完月餅捨不得扔的包裝!
    月餅禮盒設計關鍵點「月圓人當圓」,月餅禮盒的包裝從開始對傳統文化的圖解式表達到個性化展現,再到如今的過度包裝,漸漸脫離了月餅本身存在的意義,變得浮誇和急躁。那月餅禮盒的包裝設計應該怎樣立足於傳統文化的核心,而又具有現代化的視覺語言?
  • 過度包裝「心狠手辣」?薯片上榜,圖4更過分,幾百一盒才4個
    大家也都知道,現在這個社會就是一個看臉的社會,說起美食來也是要看顏值的,所以我們現在買東西的時候包裝越來越精緻,都已經達到了過度包裝。有時候大家都是因為看到包裝很精緻才會購買,也不知道大家現在買東西是買包裝還是買產品呢?過度包裝「心狠手辣」?薯片上榜,圖4更過分,幾百一盒才4個現在過度包裝的現象越來越狠了,可以稱得上是「心狠手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