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把壞脾氣發給親密愛人?學會情緒管理很關鍵

2020-12-26 思安瑣記

在親密關係中,很多人都習慣把壞脾氣發給親近的人,包括愛人、家人、朋友。

有些人在單位表現得特別優秀,但是回到家就把壞情緒發洩給了另一半。另一半也很無辜,好像關係越親近,就越存在互相傷害或者被傷害的可能。

其實,親密關係中存在不同的依戀關係模式。每個人與另一半相處的模式都帶著原生家庭的影子。很多人在學校、單位學習到了為人處世之道,但是這類彬彬有禮、有節制、有尺度的相處方式大多帶著一層「外衣」,把很多情緒包裹起來,讓真我隱藏起來。

回到家中,壓抑的情緒會選擇釋放、隱藏的真我會選擇展現。如果原生家庭帶來的本能依戀模式就是十分暴躁的模式,那麼大多數這類人也會對伴侶如此。

伴侶二人在各自原生家庭中習得的理念又有所差異,有些人認為男人就該賺錢養家,女人就得相夫教子,那麼在家中如果一方的行為沒有在「及格線」內,那麼兩個人必然就產生分歧,加上生活、工作壓力,簡直就是「一點就著」。

前幾天,單位裡一位特別爽朗的姑娘在工位上給老公打電話,越大越激動,也不顧其他同事都能聽得到,就直接邊打電話邊哭了起來。

矛盾就在於,老公總是覺得看孩子大部分應該女人負責,要麼是老婆要麼是老媽,自己工作很累了,沒辦法回家再用大把時間看孩子。

我這位同事呢,回到家中就得看孩子,有天自己跳了一會健身操,老公就念叨了她幾句。積壓了許久的委屈自然就壓不住了。

在電話裡,女同事傷心說道,每周末你在睡午覺,我卻在看孩子,有時候你還會打遊戲,而我鍛鍊一會,你就數落我。

我們周圍人聽著,心裡都為女同事感到心疼,這就是他們夫妻二人對於夫妻分工理解的不同。男女都在工作中承受壓力,為何回家只有女人必須看孩子呢。有時候,另一半不幫一把也沒什麼,但是不理解和不支持真的會讓親密關係產生諸多分歧。

心理治療師清流曾經在文章中提到,親密關係互害的模式大致可以分為三種,自上而下的傾倒失控、自下而上的迴避操縱以及同輩競爭類型。

第一種,自上而下的傾倒失控。這類人發脾氣很像小孩子,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就鬧得大家都過不好。比如生活中自己在別的地方受氣了,或者對方沒關心自己,沒讓自己滿意,自己就把情緒一股腦發洩給對方。這樣會讓對方精神和心靈受到很大傷害,這種情況不止出現在女人身上,男人有時也會這樣。

第二種,自下而上的迴避操縱。很多人會表現得像是自己受到了傷害,他們大多是迴避型依戀人格,對對方的溝通熟視無睹,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這樣的人不僅會給伴侶造成壓力,自己也得不到釋放和解脫,他們自己活得也很累。

第三種,同輩競爭類型。這一類就是倆人互相比著,相識孩子們在競賽,吵架時你嗓門大,我就更大,對方在事業上取得進步,自己會嫉妒,會想著把對方比下去。這種情況,在外人看來,就是覺得「何必呢」。

大家可以回憶看看,自己或者身邊人在親密關係產生矛盾時,是不是大多會出現以上三種類型的情緒反應呢。

其實,無論是哪一種,一旦把壞情緒發洩給了我們愛、愛我們的另一半,都是對彼此的傷害。當然,控制情緒也並非易事。

嘗試以及學習去控制我們的情緒,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提升在人際交往中的魅力,也能在親密關係中掌握一種張弛有度的節奏。

畢竟遇到一個愛我們的人不容易,為何要讓彼此帶著傷呢,是不是。

參考資料:清流《親密關係的情緒管理》

相關焦點

  • 搞定壞脾氣,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得從認識情緒開始
    想要搞清孩子紛繁複雜的情緒世界,讓他們學會控制脾氣,或許這些繪本可以幫到你。將抽象的「情緒」化為孩子可感受到的視覺體驗《我的情緒小怪獸》[西班牙] 安娜·耶納斯 著「情緒」是抽象的,想讓孩子了解情緒是什麼,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做好情緒管理,hold住壞脾氣,方能掌握人生大局
    情緒容易失控的人總是很情緒化,常常發牢騷;受到領導批評就抱怨;受點小委屈就咆哮。與搭檔欠缺溝通總也合作不到一起,工作難以開展,當所有人不配合工作時,獨自舉步維艱,想努力卻像是擊到了棉花上一樣有力使不出。生活給你個磨難,接下來有可能就是劫難。
  • 第四課:學會做情緒管理:好情緒是資本,壞情緒是成本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學會做情緒管理,好情緒是資本,壞情緒是成本。一、好情緒是資本,壞情緒是成本。好情緒是資本,壞情緒是成本。情緒太重要了。我們打個比喻,有一天早上你去上班,你是第二個到的,辦公室裡面的同事老張已經在公司了。
  • 男孩和釘子的故事:學會控制情緒,改變自己的壞脾氣
    小男孩脾氣很壞,只要有人稍稍惹他生氣,他就會用最難聽的話語去罵別人。因為他的壞脾氣,所有的小朋友都不願意和他一起玩,於是小男孩越來越孤獨,也越來越痛苦。男孩的父親知道後,便帶著他來到了後院,遞給了他一袋釘子,指著面前的一扇木門對他說:「每當你想要發脾氣的時候,就在這扇木門上釘上一顆釘子吧!」
  • 父母的壞脾氣,傷害最大的是孩子,別讓負面情緒影響孩子的成長
    父母是海洋,孩子是小船,當父母總是情緒暴躁,就像大海上常常颳起風暴一樣,孩子這艘小船,必然會在風浪的摧殘中,留下斑斑傷痕,父母應該學會控制不良情緒,別讓孩子變成了自己壞情緒的犧牲品。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尤其是負面情緒,會給孩子的內心,帶來無法彌補的創傷。
  • 你是否也是把好脾氣給了別人,壞情緒留給親人。
    把一天中的疲勞,怨恨,壞情緒全部帶給了自己的親人?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是想宣洩工作中的不滿?在單位受得委屈。想在親人那裡得到補償。也許認為親人會包容你所有的缺點。親人會忍受你的壞脾氣,會原諒你。所以才會肆無忌憚的發洩壞脾氣。這樣長久下去。真不是一件好事。這是證明你不夠成熟。
  • 對待最親密的人,請控制住你的脾氣
    我們會發現身邊有這樣一類人,對著外人和和氣氣,對著家人頤氣指使,這通常被稱為「窩裡橫」,在家人面前隨意發脾氣,有人說只有最親近的人才會感受到真實,但是,請不要再隨意發脾氣給親密的人了,因為你的脾氣很可能會傷害到他們。
  • 幼兒情緒管理啟蒙需要它《小燈泡情緒管理繪本》
    《小燈泡情緒管理繪本》是一套專門幫助孩子正當釋放壞情緒、培養健康心態的情緒管理繪本,孩子在故事中隨著主人公經歷著每一種情緒體驗的產生和變化,提高情緒認知和管理能力。很多兒童心理學家都指出,️ ~️ 歲是孩子性情培養的關鍵時期,人一生中80%~90%的性格特徵、志向理想、生活方式,都是在這個階段成型的。
  • 脾氣很臭,愛擺臭臉,的幾大星座,他們脾氣太壞了
    脾氣很臭,愛擺臭臉,的幾大星座,他們脾氣太壞了愛情裡原本就是要彼此忍讓互相了解的,只有誰更愛誰多一點,底子就不存在誰就應該忍受誰的壞脾氣。但是有的人在愛情裡的表達形式讓人有些難以了解,總是一副居高臨下的姿態。
  • 好好愛那個發脾氣的孩子,幫孩子學會管理情緒的5本書
    我想,每一位父母,在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一定被自己的脾氣折磨過,甚至影響到如今的自己,還是會在一些時刻歇斯底裡地發洩了出來,原來,歲月讓人變老,但小時候形成的一些秉性脾氣還在。有時我們會想,如果自己當年能得到情緒管理的訓練,脾氣應該會好很多。的確,情緒是可以管理的,而且需要訓練。
  • 十二星座中脾氣最大的的星座 十二星座中誰生氣時脾氣最大
    脾氣最大的的星座NO3:水瓶座平凡的人們脾氣就非常的差,但他們的脾氣並非那種經常發火的壞脾氣,而是他們的脾氣經常陰晴不定,讓人難以琢磨,還在感情中,這種情緒可以說是十分被動的。
  • 要學會情緒管理,格德斯面對比賽困難,要收收脾氣
    這些衝突的背後,都是山東魯能進攻遲遲無果導致的焦躁情緒。幸虧下半場山東魯能接連打進兩個進球,才使得整支球隊焦躁的情緒得到了舒緩。格德斯在下半場情緒穩定多了,山東魯能第二個進球多少有格德斯的功勞,畢竟那次任意球的進攻,就是格德斯創造出來的機會。格德斯利用速度突破,造成對手犯規,從而製造了任意球。
  • 為什麼我們總是對陌生人太客氣,而對親密的人太苛刻?
    於是我們對領導和老師畢恭畢敬,對同學同事客氣相待,對朋友禮尚往來,我們在交際裡保持體面時宜的姿態,把握相處的距離分寸,然後,我們在親人面前終於能夠自在做回自己,不用掩飾,不用擔心後顧之憂,也正是這樣放鬆的,不計後果的自在感,我們也大意隨便的把最真實的壞情緒壞脾氣傾倒在了最熟悉親密的人身上。
  • 孩子脾氣差,父母如何應對?從腦科學和心理學解讀兒童情緒
    朋友家孩子小奕三周歲了,最近讓朋友頭疼不已,起因是小奕的脾氣越來越壞。比如,跟小朋友玩時,他非要別人都聽他的,一旦不如意,就大發脾氣,有時還會摔東西。再比如,小奕竟然嫌姥姥給他餵飯,還當著姥姥面說:「我不吃,姥姥討厭。」
  • 壞情緒助推腫瘤發展 5種飲品改善情緒
    壞情緒造成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內分泌系統在維持人體內環境平衡方面起重要作用。不良情緒會使體內一些激素如腎上腺素、前列環素的生成和釋放增加,對器官產生損傷,長期作用會造成機體損傷、修復功能紊亂,促進一些特定腫瘤(前列腺癌、乳腺癌等)的發生。壞情緒容易使人養成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增加患癌風險。
  • 【連載24】克制壞脾氣不能光靠「忍」,擺脫壞脾氣原來很簡單(沒脾氣才能有教育)
    同時壞脾氣的人讓家庭生活經常充滿火藥味,讓孩子的心理總是充滿負面情緒,積澱越來越多的負能量,成年後,習慣以傷害性的方式表達分歧,尤其容易衝著配偶和孩子嚷嚷,甚至動手,因為這兩者離自己最近,對自己威脅最小——於是我們看到,壞脾氣代代相傳,老子火氣大,兒子脾氣就差,到了孫子也不怎麼樣——家族輪迴鏈條就這樣形成,正如蒙臺梭利所言,「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
  • 當媽有了孩子之後,請允許你有壞脾氣
    回想在知道有孩子的時候,總是告訴自己,對待孩子一定要多一點耐心和包容,因為你的任何壞情緒對孩子的身心發育是有影響的。可是,等孩子生下來之後,在日常的雞零狗碎中,自己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差,越來越不耐煩。其實我也知道不單只是我,每一個媽媽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也會對自己的孩子發脾氣,甚至是打罵,這些都能夠理解,只是需要明白的一點,在這些事情發生的背後,要學會自我反省和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變緩和糟糕的情緒,至少起碼是有嘗試過。
  • 家長不用講道理,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是關鍵
    孩子的情緒無法釋放。 發脾氣是人們情緒的正常宣洩,是有益身體健康的。在孩子發脾氣的過程中,大多數家長做得最多的不是講道理就是阻止,甚至是命令孩子不要哭。實際上,這幾種方式,都無法讓孩子內心的情緒正確的釋放出來,孩子長期將情緒憋在心中,只會讓孩子更加委屈或者脾氣變得更加暴躁。
  • 種草 | 教會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小脾氣」--情緒管理繪本《我可以做的更好》
    美國幾百萬媽媽的共同選擇美國兒童情緒管理首選讀物《我可以做得更好》
  • 如何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方法擺脫壞情緒?
    &nbsp&nbsp&nbsp&nbsp疫情期間,有的戰友會出現煩躁、鬱悶、擔心等負面情緒。平時幸福感高,心理資源較為豐富的戰友,受負面情緒影響較小,可能只是一時低落。但心理資源較為匱乏,容易受負面情緒衝擊的戰友,就可能出現心理失衡。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方法能幫助戰友們找到本身擁有的心理資源,儘快擺脫壞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