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跪坐姿勢,跪坐好處

2021-02-22 北京123國學網

對今天的中國人而言,跪坐是一件痛苦的事。跪坐其實是一種利大於弊的坐姿,是一種鍛鍊,對身體有諸般好處,這已有醫學證實。在古代,人們普遍都跪坐著交談,或者是跪坐著讀書、吃飯、休息等,而且古人的身體狀況還非常不錯。

跪坐對整個脊椎的生長發育和保養都是最佳的坐姿。《黃帝內經》上說:「粗守形,上守神!」這是在告訴我們,要保持形體端正。人的脊柱就像汽車的大梁,汽車大梁上放著發動機、水箱、變速箱等,大梁下再安上輪子,汽車就可以跑了;人的脊柱上也「掛著」人的五臟六腑,人的手和腳也象汽車輪子一樣,支撐點在脊柱上,這樣人就可以正常運動。

大家知道買二手汽車,不能買出過事故的車,出過事故的車,車的大梁會有變形,大梁變形汽車的油耗就會增加,整體汽車的損耗也會增加。人的脊柱也一樣,如果出現小關節錯位或脊柱側彎,就會導致五臟六腑不能在正常的解剖位置上,會影響相關臟腑的氣血運行,時間長了就會引起患者臟腑的病變。

一、跪坐的6大好處

每天跪坐30秒,防病、養身還養心

1、養胃、幫助胃排毒

胃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有儲存、轉運、消化食物的功能。因此,清晨採用跪坐姿勢,練習腹式呼吸,每天堅持,可以促進胃部血液循環,改善新陳代謝,增強胃部的消化能力。

2、治療腰痛

跪坐是非常養腰的,可以有效的治療腰痛,因為出現腰痛的原因大多數都是脊椎不正、血液循環不良等,這種情況我們只要每天早晨跪坐30秒,就可以得到改善。

3、防治膝關節炎

直身跪坐可以防治膝關節炎。做法是,晨起後或晚上臨睡前,兩膝跪在床上練習跪坐。跪坐時腰杆要保持直立、臂部儘量向後坐,儘量碰觸到腳後部。

4、保護足部、驅寒

晚飯後拿個拖鞋墊著膝蓋,跪在那裡,扶著沙發,挺直腰板看電視,肚子就會好受很多。此外,跪著走一走也有「引血下行」的作用,可戴著護膝做一做。

足部離心臟較遠,供血相對不足,跪著行走,氣血容易流向膝蓋,足部的供血也會充足一些,特別是對手腳冰涼的女性,還有一定的驅寒功效,當然有下肢骨病疾患的患者就不建議採用了。

5、緩解膝痛、通經活絡

我們跪坐的時候,可以按摩到犢鼻穴,這個穴位可以有效的緩解膝痛、下肢麻痺、屈伸不利和腳氣等,並且還能通經活絡、疏風散寒、理氣消腫。

6、安神、修養身心

跪坐還能安神,修養身心。所以,在煩躁的時候跪坐,可以舒緩情緒,一些難以心靜的朋友可以試試跪坐。

二、科學跪坐的三個步驟

1、兩膝著地,小腿貼地,上身挺直,臀部坐在小腿及腳跟上,目不斜視。

2、跪坐的時候不能將全身的重量用臀部坐落在兩腳上,而是用兩腿肌肉出力將身體微微撐起,使臀部與兩足之間有一張紙的間隔。

3、我們在跪坐的時候要將脊椎挺直,而且身體要感覺是微微浮起來的,這樣不僅可以養成良好的跪坐姿勢,而且還不會傷害到自己的膝蓋。

跪坐是一種很實用的養生方法,清晨或者晚上堅持跪坐30秒,能夠養胃、治腰痛、防治膝關節炎,還能修身養心。

三、跪坐的消亡,令人遺憾得歷史變遷

跪坐作為一個文化重要的符號標誌,隨著椅子的舶來,慢慢消亡在中華的文明中,隨之消亡的是我們中華文化中的很多優良傳統。

例如,朋友之間再也不可能「促膝談心」了,夫妻之間也無法「舉案齊眉」了……想想看,古人跪坐在席上,雙膝相依四目相對,身體距離與心理距離都離得很近,很容易坦誠相待相互交心。

若是放到今天,兩個人面對面坐在椅子上再「促膝」在一起,不但兩個人自己覺得彆扭,旁人看來也必覺得不倫不類。人與人原來誠摯地正面相對,變成了坐在椅子上側身相顧,或是隔著桌子拉開了距離,坦誠、信任的品格從此漸失……正因為在歷史上擯棄了跪坐(正坐)的禮俗,中國人的精神氣質也變了——端正平穩變成了歪斜不定,原本的典雅變成了漸沾市儈粗俗與慵懶散漫之氣。

而席居生活,實為一種「大起大落」的生活——坐臥得低,突然站起便顯得高,因為中間落差的距離很大。這種「大起大落」天生就是「四平八穩」的反義詞,容易形成一種果敢、銳利和具爆發力的性格。

而當中國人普遍都在高桌高椅高床上生活了以後,由於坐臥站立的距離落差小了,「大起大落」的感覺便沒有了。奇妙的是,這時候中國人的性格也走向了四平八穩,並且用「中庸」來解釋自己四平八穩的合理性,把古人的哲學概念也拖進庸俗的境地。實在有些遺憾!

跪勢練功對人體所起的特殊效用,確實為常見的坐,立姿式所不及。而且,要是將跪功中的跪立姿式變換為,跪坐姿式;則可以擴大其運用範圍。尤其是對陰虛陽亢和頭暈遺洩等上實下虛之症和心腎不交及脾、肝胃不調所致腹脹、胃痛等症,其效果尤佳。因上實下虛和中焦阻塞是一種普遍性症狀,有這些症狀的人練功往往是坐著不易使上浮之氣歸根,而立著又難以持久。所以就需要有一種折中調和的辦法,而跪坐恰好可以彌補其不足。跪坐功不僅對不易放鬆、難以入靜的人有幫助,而且在飯後不宜練功的情況下適時地跪坐一會兒,還會有助於消化。

瑜伽有跪坐功,這裡介紹的跪坐功與瑜伽的跪坐有些不同,就是跪坐時注意腳下功夫。兩隻腳在臀部下擺放,要發揮中國氣功的特點和優勢。中國氣功注重:「天門常開,地戶常閉」。「地戶」主要是指肛門前後的兩個重要穴位:會陰與長強。氣功中的「谷道常提」,就是作用於這兩個穴位,一則可使會陰真氣不漏,二則長強可促真氣發生。

具體方法:兩隻腳底掌自然朝上,腳跟向外,腳趾向內,腳背與腳底交疊在一起,形成一個鞍形窩座,然後將臀部坐在上面。窩座的高低以感到輕鬆舒適為準。窩座的底面(腳底掌)要貼住肛門部位,上下之間耍自然形成一股上擠下壓的張力,作用於會陰及長強穴,這樣便可產生「谷道常提」的效果,重點在下面,下實上面就必然虛。

初練時腿腳會有酸脹感,只要在腳背下墊只枕頭,或適時地跪立一會兒,站起來活動一下,都會大為緩解。而且經過一般時間的鍛鍊,自然就會習慣的。至於其它的要求,均同於氣功,只要保持放鬆,呼吸自然即可。循序漸進的原則,這裡也是適用的。

正坐是我國古代的居坐的一種方式,即席地而坐,臀部放於腳踝,上身挺直,雙手規矩的放於膝上,身體氣質端莊,目不斜視,也就是現在日本人的坐姿。這種坐姿初學之時不宜久坐,才不致坐傷筋骨。每次練習十或十五分鐘即可,待習慣再逐漸延長時間。

其實,人們現在坐在凳子上,雙腳垂直下來的坐法,實際上是從南北朝以後才傳入,是從當時西域國家傳來的,因此也叫「胡坐」。在唐代正規禮儀仍然以「正坐」為主,但社會上已經開始風行起了「胡坐」,到了宋朝,正座被胡坐所取代,但在重大禮儀場合依然使用正坐。

正坐雖然早已被歷史所取代,然其所蘊涵的文化內涵以及獨特的氣質仍然是有一定意義的。正坐講究的是心性內涵以及通過坐姿達到一種修身養性,修煉自身氣質,內外調合,和氣護身,從而達到形神兼備的目的。尋求的是一種內心與身體的和諧統一,更是一種哲理的升華。坐在地上,能感覺出是一種對自然精神的親近與追求。因而有些人才說,是更能體現華夏文化,精神境界的最佳外在表現。更能代表華夏原道精神。這不禁使我想到了這樣一句話,一個歐洲人在過了幾天日本生活以後,感觸道:我坐在地上,頭一次感覺到草墊中芳草芬菲的味道離我如此之近。我不是居高臨下的在遠離大自然的上空我行我素的生活著,而是變「矮」了,使得自己像大自然中的一部分一樣觀察著周圍的一切,剎那間與自然融為一體。 我感覺到那種和諧美妙的滋味,不是站在草坪上用著割草機那種生硬的感覺(大意)。 在現在人看來,恐怕已無法再了解這種形式了,他們怎能理解,兩個人面對面端坐著,一動不動一言不發好幾個小時?除非那是瘋子!但古代很多更高層次的理論哲理,就是在這種「瘋子」世界裡產生的。「當我端坐在地茵上的時候,狂傲的扶著琴,自然、端正的禮儀我都已具備,動心忍性,我覺得那也是一種對自己意志的修煉吧。諸子百家在我感悟中產生」一個哲人曾這樣總結過。所以,這就跟禪道的坐禪差不多,可見各國對哲學參悟的方式都是差不多。

「禮儀 一切萬物形態才自於禮儀」這是華夏原道論的中心思想。當你坐在板凳上,翹著二郎腿是否多少有些不莊重?無論跟你談話的那個人身份差距有多大,正坐是一種恭謹虔誠的方式。在更早的古代,君臣之間,上下級之間也要講究禮儀,不是像後世那樣上級只有居高臨下的份 。「君視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不是在表現一種奴顏婢膝,而是一種各司其政 達到一種和諧互不侵犯的關。 當你禮拜上級的時候,上級嚴肅恭謹的正坐,是一種最恰當的表達,正坐比較端莊嚴肅,雖然很辛苦,也表現了古華夏族處世嚴謹。 一是一 、二是二的態度。當你坐在凳子上,東倒西歪的亂靠著,雖說是狂蕩不羈、不拘小節,但不知見你的人看到正坐與胡坐,哪個心裡更舒服些。

禮,內在禮儀就是外在禮儀的更深層體現。古人凡事講究個「正」字與中和之氣。「故始有禮儀之正,方可有心氣之正也」 當你端坐著,也是對自身內在禮儀的一種修煉。

在中國傳統的禮儀中,怎麼坐是一項很重要的內容。最早的時候,沒有椅子,人們會客的時候都是坐在蓆子上,或者是一張叫榻的大床上,屁股放在腳後跟,叫坐。雖然不大舒服,可是在正式的場合下,必須得這樣坐,否則就是失禮。

到了東漢末年,一種名叫「胡床」的摺疊板凳,類似現在的馬扎,從北方的遊牧民族地區傳入中原,第一次改變了人們的坐姿。人們逐漸開始放棄坐這種難受的坐姿。到了唐代中期,胡床逐漸演化為我們習以為常的有靠背、扶手,可以讓雙腿自然下垂的椅子,並且在宋朝廣泛地流行起來。古代中國人的腿終於得到了解放。

椅子的流行改變的不僅僅是人們的腿腳,更重要的是對古代中國文化產生了相當的衝擊。這種四條腿的家具首先衝擊的是當時中國的坐禮。而坐禮的變化,又直接導致諸多社交禮儀的變化。接著椅子還影響到了房屋的內部風格。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窗戶的提高,以前人們的坐姿低矮,窗戶的位置也相對較矮,以使坐著的人能看到窗外的風景,椅子的出現使窗戶的位置明顯升高了。椅子的出現還對房屋內部風格產生影響,傳統的坐禮要求房間中間儘量開闊,作為人們席地而坐之用。椅子出現後,人們就不需要為席地而坐預留太大的空間,家具的數量因此也增加起來。

在椅子出現前,人們的坐姿很低,以至我國的家具普遍矮小,常見的案幾與現在中國農村的炕桌高度差不多;椅子出現後,人們的坐姿明顯升高不少,自然而然,一些高足家具開始盛行,桌子也就應運而生,逐漸成為我國最主要的吃飯、看書的家具。而高足家具的出現,又引起了茶具、碗碟等等生活用品的改變。唐人因為席地而坐,坐姿低,為了方便飲食,都是用高足餐具,許多杯、碟、碗的底部都有幾個支撐的高足。到了宋代,餐具置於高桌上,身體的位置及人的視線都不一樣了,很難再看到高足的餐具了,碗、盤、杯等食器都變得玲瓏精巧。

椅子出現前,由於坐姿、案幾的低矮,人們圍在一桌吃飯很困難,所以,那是一般實行分餐制。聚餐時,人們分別就坐於各自案幾的後面,各有一套相同的飯菜,席地而坐,俎案而食。鴻門宴中,項羽、項伯東向坐,範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這五個人一人一案,是典型的分餐制。椅子和高足桌子的出現,奠定了圍坐吃飯的物質基礎,人們逐漸開始圍坐在一張桌子旁吃飯,直到八仙桌的出現,在一張桌子上吃飯已經成了習俗,分餐制也順應的改變為合餐制。

椅子最大的影響,莫過於國人的心理。在椅子出現前,人們在正式場合必須坐,這種坐姿現在看來是很難受的,恐怕現代人很難有堅持這種坐姿半個小時的。所以,古時的人們必須從小經過刻苦訓練,才能適應。孩子們學的第一項禮儀就是坐,其意義與新兵入伍要練正步相似。坐的訓練,除了能磨練孩子們的意志,更重要的是修身養性,因為再怎麼訓練,坐久了都會不舒服,內心就會焦躁不安,所以,坐訓練更是對自身心性修養的修煉,從而是內心與坐姿和諧統一,這樣才能達到完美的坐。因此,經過坐訓練的人們都有挺拔、幹練的氣質,都有嚴謹、堅韌的性格。


相關焦點

  • 跪坐的好處與正確姿勢
    跪坐,是華夏古人的傳統坐姿。正確的跪坐姿勢可體現優雅的體態,更能體現出中華文明端莊和謙恭的儀態。
  • 養腰姿勢——跪坐
    跪坐其實也叫做正坐,姿勢就是席地而坐,把臀部放在腳踝上,然後上身挺直,雙手規矩的放在膝蓋上,目不斜視。
  • 跪坐是一種利大於弊的姿勢,跪坐其實也是一種鍛鍊
    跪坐即雙腿跪地,屁股坐在腳上,此時,脊椎呈自然狀態,腰椎沒有特別受力,背肌可正常發揮效力,也可保持穩定性。對於很多人而言,跪坐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其實,跪坐是一種利大於弊的姿勢,跪坐其實也是一種鍛鍊,對我們的身體和腰部有著很多的好處。每天跪坐30秒1養胃、幫助胃排毒胃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有儲存、轉運、消化食物的功能。
  • 跪坐的好處
    膝蓋生骨刺是自然現象,骨刺壓迫神經造成疼痛,跪坐則能活血化瘀,增氣補血,對營養潤滑膝關節有利。跪坐有助於消化。老年人由於牙齒缺失、胃萎縮、唾液分泌減少、咀嚼力降低,常常影響食物的咀嚼,造成消化不良。研究發現,跪坐姿勢能擠壓內臟器官,增強內臟功能,還可按摩穴位,促進腸胃蠕動,有效地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狀。跪坐對肝臟有好處。
  • 跪坐的好處,你絕對意想不到!
    跪坐即雙腿跪地,屁股坐在腳上,此時,脊椎呈自然狀態,腰椎沒有特別受力,背肌可正常發揮效力,也可保持穩定性。 對於很多人而言,跪坐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其實,跪坐是一種利大於弊的姿勢,跪坐其實也是一種鍛鍊,對我們的身體和腰部有著很多的好處。胃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有儲存、轉運、消化食物的功能。
  • 古人跪坐姿勢背後代表著什麼文化?跪坐時會吐槽這個姿勢難受嗎?
    古代在椅子沒有發明普及之前,古人們很多時候都是跪坐的。我們在看秦漢三國等時期背景的電視劇時,也經常看到跪坐的場景。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古人這麼一直跪坐腿不會麻嗎?不會難受嗎?要知道我們現在跪一會腿就會酸麻難耐的。根據史書記載,現代意義上的椅子是在唐宋以後才有的。
  • 跪坐常用的有哪幾種?怎么正確練習?
    在瑜伽練習中,長用的跪坐方式為金剛坐和英雄坐,兩者之間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差異。下面分享下這兩種跪坐姿勢的正確方法。跪坐,不練習瑜伽的人,大多把它也叫正坐,指的是雙腿合攏,腳掌放平,臀部坐於腳踝的正規做法。
  • 跪坐減肥法,每天30秒
    仔細想想,我們會發現日本人中少見到胖子,原因之一是日本人很重視飲食營養全方位均衡,當然除了飲食習慣之外,「跪坐」文化可能也是享瘦大幫手!日本專家認為每天早上花短短30秒鐘做正確的跪坐姿勢,長期不僅可以矯正脊椎、改善血液循環,解決現代人常見的腰酸腰痛,還能預防肥胖和代謝症候群上身。
  • 每天堅持跪坐,身體可能會發生喜人變化,不妨現在開始做
    提到跪坐,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日本人,因為他們日常比較喜歡跪坐的姿勢,但國人卻不太習慣這樣的姿勢,稍微堅持幾分鐘就覺得不舒服。但實際上每天堅持跪坐,一些好處會不請自來。堅持跪坐,身體會收穫怎樣的好處?其實跪坐的姿勢是從中國流傳出去的,古代人非常喜歡跪坐的姿勢,是因為保持這樣的姿勢,注意力會更加的集中,能夠更好地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並且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神經會放鬆下來,在無形中釋放了壓力,改善了精神狀態。平時壓力較大的人,不妨嘗試一下跪坐的姿勢,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 跪坐的標準姿勢是怎樣的?它又是從什麼時候發展起來的?
    而在以前的封建時期,卻也是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文化傳承,比如很多的風俗習慣至今也是為人津津樂道,而我們在接受了這些傳承的情況下,通過很多的典籍讓我們回往過去的歷史,我們發現以前的古人有著跪坐的習慣,其中甚至是歷史悠久,而不禁讓我們覺得奇怪,跪坐的會舒服嗎?以我們現在的情況,如果跪坐的話我們一會就會雙腿發麻。我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對古人跪坐的深入探討。第一、跪坐的出現和起因。
  • 早上跪坐30秒,和腰痛說再見!
    腰痛通常是因為「脊椎不正」、「用腳方式」、「血液循環不良」等三大原因,每天早上跪坐30秒,1個月左右腰痛就會明顯改善。 正確跪坐的方法 跪坐時,可以直接坐在榻榻米或地毯上,若是木地板或磁磚地板,可以墊一層瑜珈墊。
  • 每天跪坐5分鐘,堅持一個月後,這4個好處會偷偷找上你!
    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談到跪坐時,相信大家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日本人;在我們常見的一些影視劇或現實生活中,經常會看到一些日本人會採用跪坐的方式。要是追根溯源,其實跪坐這個方式是從中國傳到日本的,在古代影片當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古人都是跪坐著交談和吃飯的。
  • NG習慣:W型跪坐姿勢_打造寶寶漂亮腿型 這樣做就對了_嬰兒成長發育...
    圖片素材來源於華蓋  1、NG習慣:W型跪坐姿勢  在寶寶開始學爬、學坐階段,容易呈現膝蓋外翻的W型跪坐姿勢,學齡前的寶寶骨骼發育尚未穩定,寶寶跪坐時,他的腳大多成外翻狀這時候家長們最好儘量幫寶寶移動腳型,幫他回復到正常的狀態,不過還是儘量避免讓他跪坐比較好。  怎麼做:保持正確坐姿  家長應避免寶寶保持W型跪坐姿勢,需要隨時糾正不良坐姿。你可以鼓勵寶寶選擇盤坐,因為腿部變形造成大腿內側肌肉過於緊繃,可經常利用盤坐姿勢伸展緊縮的筋肉,加以矯正腿變形情況。你也可以給他坐小椅子,以減少不良坐姿對腿型的影響。
  • 古代跪坐禮儀的發展史
    早於先秦時期跪拜禮儀、等級、卑微無關,不摻雜任何感情色彩,類似現代日韓的跪坐姿勢,僅僅是一種「坐姿」而已。 到了先秦時期,從官宮到百家都是沒有坐凳,都是地面上平鋪蓆子席地而坐,唯一的區別是貴族膝下有個「跪的容易」-跪榻。 正確的跪姿:雙膝著地,屁股抵於腳跟而坐。如果向對方表示敬意,身體前傾伸直腰背,臀部離開腳跟,變為跪姿,雙手著地則變為拜姿。
  • 奚夢瑤cos表情包,示範正確跪坐姿勢,卻被皮衣搶鏡!
    在化妝的時候也不忘撒嬌賣萌,示範正確跪坐姿勢,模仿著乖巧表情包。不得不說,小明這波「乖巧」模仿得很像了。當然大家除了覺得可愛之外,她的穿搭也一直是引人關注的。紅色皮衣非常亮眼搶鏡啊,一個高高的馬尾非常減齡,皮衣裡面還穿了一件破洞短袖,搭配黑色小短褲,即使是跪坐著這大長腿也是引人注目!
  • 跪坐的消亡,我們丟失了什麼?
    但是,自從西方的椅子傳入中國後,就改變了中國人的起居方式,將平面變為立體。 唐代以前的人們,在室內仍以席為主,人們的主流坐姿仍然是席地而坐。需要一提的是,席地坐也是有規矩的,必須跪坐,當時稱之為正坐。跪坐就是臀部放於腳跟上,上身挺直,雙手規矩的放於膝上,身體氣質端莊,目不斜視。有時為了表達說話的鄭重,臀部離開腳跟,叫做「長跪」,也叫「起」。
  • 一禪:細解瑜伽金剛跪坐
    讓我們繼續思考和修正…… 下面請繼續跟隨一禪學練瑜伽的體式,讓我們來細解金剛跪坐:動作描述:金剛跪坐開始,跪坐具有鎖住氣血和氣力不向下擴散的良好效應,這是一個傳統瑜伽練習延續下來的姿勢,金剛為密宗術語,梵語vajra。
  • 早上跪坐30秒,喝一碗湯,和腰痛說再見
    腰痛通常是因為「脊椎不正」、「用腳方式」、「血液循環不良」等三大原因,每天早上跪坐30秒,1個月左右腰痛就會明顯改善。
  • 廣龍堂功法篇——跪坐
    打坐後一定要跪坐,跪坐是非常重要的,把屁股坐在腳後跟上,兩手放在膝蓋上,然後把腰,肚子輕輕往後一送,這樣就可以了,保持一種中正的感覺,這樣就可以了。跪坐可以因氣血下行,身體的很多問題都在膝關節上,膝關節往下不通導致的,跪坐能幫助打通膝關節以下的經脈,膝關節以下的經脈打通了,氣血就形成一個正常的運轉了,所以跪坐大家一定要堅持去做。每天堅持去做。
  • 日柔道復健師:早上跪坐30秒,和腰痛說再見
    日本柔道復健師、東京聖和整骨院院長金聖一,開業20年、治療30萬人次後,在其著作《「朝30秒の正座」で腰痛が治る》(暫譯:早上30秒跪坐治腰痛)中發表了驚人的事實:腰痛通常是因為「脊椎不正」、「用腳方式」、「血液循環不良」等三大原因,然而只要每天早上跪坐30秒,1個月左右腰痛就會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