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高等教育的高度普及,讓人們的思想在這時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讓人們不再像是以前一般封建迷信。而在以前的封建時期,卻也是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文化傳承,比如很多的風俗習慣至今也是為人津津樂道,而我們在接受了這些傳承的情況下,通過很多的典籍讓我們回往過去的歷史,我們發現以前的古人有著跪坐的習慣,其中甚至是歷史悠久,而不禁讓我們覺得奇怪,跪坐的會舒服嗎?以我們現在的情況,如果跪坐的話我們一會就會雙腿發麻。我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對古人跪坐的深入探討。
第一、跪坐的出現和起因。在以前,我們華夏這個民族。很早的時候的衣服為開檔,而又沒有座椅的發明,所以為了讓坐顯得更加體面。流傳起跪坐的方法,而跪坐就是:將臀放在腳上,上身挺直端正著坐,雙手自然垂放。這是跪坐中名為「正坐」的方式。這樣顯得無比端莊肅穆的坐姿讓很多人都接受。
而我們民族的思想文化覺醒的很早,更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很詳細的關於禮義廉恥的概念,當時的百家爭鳴更是讓思想有著一次大繁榮的發展。而其中對禮最為注重的自然是孔子的儒家,流傳起孔子門生更是數不勝數。在孔子的帶領下,弟子的遊教下,更是讓當時的很多人都學會了禮,其中就有著跪坐的方法。這也是為什麼跪坐會在古時候非常的流行,並且一直流傳,畢竟孔子的儒家在秦朝更是發展到了頂峰。之後的學識之徒基本上都能說孔子的門生。無疑讓更多的人恪守這個禮儀。
第二、跪坐的發展。隨著朝代的更替,慢慢的到了唐朝又一次的思想繁榮的時期,讓另一種跪坐的方式流傳起來,也就是「胡坐」。也就是雙腿盤著坐。這樣的比正坐舒服多的姿勢讓人們從心裡無比接受這樣的姿勢。隨之演變成,除了上朝和祭祀等非常重要場合外,都採用的胡坐的方式,所以我們從唐朝的畫像中都能看到胡坐的方式。
直到宋代真正的發明椅子之後,跪坐才正式的退出坐的姿勢。讓人們的雙腿不再受到壓迫。而在清朝更是發生過跪坐太久而猝死的事例,讓人為之震驚。不過跪坐的確是中華傳承的一種。雖然不會為我們現代所用,但也不能妄加批判,萬事存在都有其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