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髖關節假體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原理很簡單,就是用一種人工製造的「新」髖關節替代體內損壞的「舊」髖關節,因術後療效令人滿意,全髖關節置換術被認為是20世紀最成功的的手術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預測,到2020年以後,每年都會有近50萬臺次全髖關節置換術。
那麼患者做完手術以後,是不是馬上就能健步如飛?好多患者都有抱怨,為什麼術後這麼長時間了,我還是感覺它不是我的腿?為什麼我的腿不能像正常人那樣用力活動?
這些問題的解決,都要依靠術後正確的康復和功能鍛鍊!
一個成功的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只有結合良好的術後康復鍛鍊,才能獲得最理想的效果。今天,小編將和大家聊聊髖關節術後該如何進行早期康復。
術前宣教
在中國的很多醫院,術前宣教常常流於形式,甚至有些患者自身會認為,只要能找到一位手術技藝精湛的教授,術後就能恢復得活動自如。我只能說,純粹YY!
曾經有學者對132例髖關節置換患者及16名手術醫師的手術預期進行對比,發現患者在關節功能(蹲、跳等)恢復方面的預期遠高於醫師;
因此,術前宣教可幫助患者建立正確的手術預期,降低患者術前焦慮和恐懼,避免很多醫患矛盾。
術後即刻
術後患者回到病房,會有麻醉持續狀態;術後6小時後,麻醉失效,患者會感覺術側髖關節疼痛、無力感、活動受限。
此時,整個身體處於相對虛弱的狀態,應以休息為主,並在術後6小時後進食少量稀粥,補充能量。
術後當天
1、保持正確的體位
患者去枕平臥,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即患髖外展20-30°,雙膝關節及足尖向上),以防止髖關節脫位。在兩大腿之間放置隔離墊。必要時可選擇防旋鞋,絕對避免患髖內收、內旋。
2、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家屬幫助患者,自足跟部至大腿按摩患肢,促進血液回流,5-8次,每次10-15分鐘;最大限度的屈伸踝關節和足趾,並行患髖屈曲15°-伸直0°鍛鍊,反覆多次。
3、消腫止痛,預防肺炎
冰袋冷敷24小時以減輕疼痛,鼓勵病人進行深呼吸、咳嗽,預防肺部感染。
術後第1天
1、踝泵運動
仰臥位,慢慢將腳尖向上勾起,然後再向遠伸,使腳面繃直;每隔1小時5-10次,每個動作持續3秒左右。
2、股四頭肌等長收縮
仰臥位,繃緊大腿前方肌肉,將膝蓋往下壓緊床面,保持5-10秒後放鬆;每天4-6組,每組20次。
3、下肢活動訓練仰臥位,腳跟沿床面往臀部方向滑動,到小腿屈曲至45°停住,保持5秒;再緩慢將小腿沿床面伸直,每天4-6組,每組10次。
4、髖關節外展訓練仰臥位,雙下肢沿床面緩慢水平往兩側打開,再緩慢收回;每天4-6組,每組10次。
術後第2-3天
1、直腿抬高訓練
仰臥位,在床上繃緊大腿肌肉,膝關節保持伸直,做直腿抬高運動,不要求抬起的高度,但要有5秒的滯空時間;每天4-6組,每組10次;
2、臀肌訓練
仰臥位,夾緊兩側臀部,並嘗試抬高骨盆,保持5秒;每天4-6組,每組12次,每次間隔30秒。
術後4-7天
1、平臥增加關節活動強度
在患者膝關節的上方放一個沙袋(沙袋的重量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決定),或者在患者練習過程中,給病人施加一個與運動方向相反的阻力。
2、練習如何下地(坐位-站位轉移)
將步行器放在健側床邊,身體向床邊移動並置於床沿;
將健側腿移到床下,雙上肢幫助支撐上身,保持患肢與軀幹在一條線上,禁止扭轉患肢;
將患肢移動至床邊並保持患肢伸直,身體軸線向健側旋轉,患肢順勢而下;
將身體轉正,扶住助行器支撐站立,身體直立不能向前傾斜。
3、練習如何坐下
事先預備高位、直靠背帶扶手的座椅;
將手從助行器上鬆開向後抓穩座椅扶手,在雙手支持下慢慢降低身體,保持患肢體伸直在前方,再彎曲健側腿向後滑動身體坐下。
4、練習如何行走
將助行器放在身前20cm處,先向前邁患肢,健側腿再跟上。
注意轉身時,如果向患側轉,應先讓患肢向外邁一步,後移動助行器,再跟上健肢;如果向健側轉,應先讓健肢向外邁一步,後移動助行器,再跟上患肢。
術後7-14天
1、繼續加強臥位-坐位-站位的體位轉移訓練和臥位直腿抬高、屈膝屈髖練習;出院時應使
髖關節屈曲達70-90°,外展15°,外旋10°。
2、站立抬腳訓練
站立位,雙下肢交替抬起大腿,但不超過90°,在抬起後保持3秒,再緩慢放下;每天2次,每次3組,每組12個,且每組之間休息30秒。
3、站立位髖關節後伸訓練
站立位,髖關節外後伸展,但不超過15°,保持3秒,再緩慢收回;每天2次,每次3組,每組12個,且每組之間休息30秒。
4、站立位髖關節外展訓練
在站立位,髖關節外展,保持3秒,再緩慢收回;每天2次,每次3組,每組12個,且每組之間休息30秒。
5、微蹲訓練
站立位,雙腳與肩同寬,腰背挺直,腳尖、膝蓋朝向正前方,緩緩屈膝30°,保持10秒,再緩慢站起。每天2次,每次3組,每組12個,且每組之間休息30秒。
術後2-3周後
術後2-3周,髖關節周圍軟組織基本痊癒,關節囊較為堅韌,可在雙拐及單拐下完成上、下樓梯。
上樓梯雙手撐住單拐→健側腿先上臺階,站穩→ 雙側拐和患肢一起跟上,站穩。
下樓梯雙手撐住拐杖→雙側單拐和患腿先下臺階,撐穩→健腿跟上。
術後4-6周后,可棄拐練習行走。
其他術後注意事項
術後避免重體力活動,以防假體脫位、骨折或鬆動;
術後1月內,坐位時間不能超過1小時
術後6月內避免做內收、內旋、屈髖大於90°的動作,如不坐矮凳,不下蹲,不盤腿,不翹二郎腿等。
總之,髖關節手術後,要想恢復又快又好,康復訓練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