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置換術後在院期間的功能鍛鍊

2020-12-26 騰訊網

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微信訂閱號【悅護理】專欄,逢周三推送!內容涉及各類常見病的護理科普講解與保健指導,實用、權威!敬請關注!

髖關節置換術後在院期間的功能鍛鍊

醫學指導/三骨科 張慶文主任醫師、曾意榮主任醫師

文/三骨科一區 戴雪梅護士長、張水月護士

髖關節及髖關節置換術

髖關節的運作

髖關節是承重的球窩關節。

健康的髖關節中,球和窩的表面是光滑的,表面被光滑的關節軟骨覆蓋。軟骨吸收應力,防止骨間直接接觸,所以球可以很容易的在窩中運動,從而完成日常生活中的走路,跑跳等各種動作。

髖關節置換術

原因:髖關節疾病,如:髖關節先天發育異常導致中老年髖關節炎,或者隨著年齡增加導致髖關節退變,或者由於外傷、飲酒、使用激素導致股骨頭壞死,或者強直性脊柱炎導致髖關節病變等,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不得不接受全髖節置換術。

髖關節置換術:利用手術方法,採用人工關節(假體)置換被疾病或損傷破壞的關節面,幫助一些髖關節嚴重破壞、因疼痛只能拄拐行走或長期臥床的患者實現行走自如的願望,重新回到正常人行列。

*本文只討論後外側入路髖關節置換術術後功能鍛鍊。

人工髖關節置換的療效

髖關節置換術後功能鍛鍊

手術日

即刻開始踝泵運動:鍛鍊股四頭肌,促進消腫,預防血栓。

要點:下肢伸展,大腿放鬆,緩慢勾起腳尖,至踝關節極度背伸,再用力蹠屈踝關節,時間各維持3-5秒,重複10-20次。

術後第一天

1. 股四頭肌收縮:鍛鍊股四頭肌力量,促進功能恢復。

要點:膝後方放薄墊並下壓,使小腿產生向上抬離床面的趨勢,體會大腿前側的緊繃感,保持5秒左右放鬆。

2. 直腿抬高鍛鍊:鍛鍊肌肉,促進功能恢復。

要點:助力下直腿抬高30°,保持10秒,重複20-30遍,逐漸過渡到主動直腿抬高。

3.屈髖屈膝:鍛鍊髖關節功能,預防關節僵硬

要點:平臥,足跟不離開床面,保持膝關節向上,小腿向臀部緩慢回縮,屈曲髖關節45-60°,然後伸直。由被動練習過渡到主動練習。

4.髖關節外展鍛鍊:鍛鍊髖關節功能

要點:平臥位,足趾向上,挺直膝關節,整個下肢儘量向外展開,再內收至原來位置。由被動練習過渡到主動練習。

術後第1天——行走

正確的步態訓練包括——

1.雙足站立,雙下肢均衡用力,讓骨盆慢慢回到中立位。

2.站位——髖部屈曲練習,向上彎曲膝部與助行器的橫杆同高,注意髖部彎曲不能超過90°。

3.站位——髖部伸展,保持背部挺直,伸直患側膝並向後移動腿部(腰部不要向前傾)。

4.用助行器幫助訓練時,助行器先行一步,患腿跟上,助行器再移一小步,健腿跟上;重複。

上下臺階——上樓時健肢先上,下樓時患肢先下。

剩餘住院時間

作者簡介

戴雪梅,副主任護師,三骨科一區護士長。擅長關節疾病及關節置換術後的護理及康復保健指導。

作者簡介

張水月,三骨科一區護士。擅長關節疾病及關節置換術後的護理及康復保健指導。

覺得不錯,請點在看

相關焦點

  • 髖關節置換術後多久可以恢復正常生活?
    髖關節置換術後多久可以恢復正常生活? 髖關節是否完好能直接影響到人們是否能正常行走,所以大家若是髖關節受損,就要及時去醫院做相對應的治療,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做一下髖關節置換手術來緩解自身的病情。
  •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常見問題
    因為髖關節是一個球窩關節,當裝上人工髖關節後,它有一個穩定的過程。為了預防人工髖關節脫位,原則上,在術後六周之內不要做太多活動,真正的康復鍛鍊應該在術後六周以後開始。 值得注意的是,膝關節置換術後常常要求患者做伸直抬腿的股四頭肌鍛鍊,但這種訓練在髖關節置換術後並不建議做,因為容易對髖關節造成非常大的壓力。
  • 髖關節置換術後多久可以上下樓?髖關節置換術後的生活注意事項
    髖關節置換術後多久可以上下樓?髖關節置換術後的生活注意事項 髖關節置換手術獲得理想療效的保證,除了手術醫師精湛的手術技巧,還離不開患者術後的積極配合,因此,每一位行髖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都要懂得正確去使用自己體內全新組裝的關節,在這裡幫助大家匯總一下手術後的注意事項,希望每一位患者朋友都能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 什麼叫人工髖關節置換術?髖關節置換術後要注意什麼?
    什麼叫人工髖關節置換術?髖關節置換術後要注意什麼?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是目前治療髖關節損傷比較先進的一種方法,主要用於患者髖關節損傷比較嚴重,經過治療不能恢復其該有功能的損傷的情況,常見的有股骨頭骨折或壞死,這些都會嚴重影響患者到下肢的行走。
  • 做完髖關節置換術,多久才能走路?醫生:術後做好這點,幫助恢復
    髖關節置換術是用於治療關節損傷的一種常見的方法,在進行手術以後能夠很大程度上緩解患者的痛苦,幫助患者恢復髖關節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現在由於醫療技術的發達,髖關節置換術只要在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裡面就可以完成手術,對於年紀比較大的患者來說需要需要住院觀察的時間比較長,而且現在治療的傷口非常小。
  • 上海六院東院於曉巍:人工髖關節置換是怎麼回事?
    專家簡介:於曉巍,醫學博士,博士後,主任醫師,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骨科主任。1、換髖關節到底是怎麼回事?髖關節,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胯部或大腿根部關節,連接軀幹和下肢,承受上半身的重量,在日常生活和行走時起重要作用。
  • 全髖關節置換術後恢復性鍛鍊指南
    原創 風城黑鷹 美國醫人全髖關節置換術後恢復性鍛鍊指南老人因關節勞損,股骨頸骨折等原因需要做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很常見,術後恢復性鍛鍊非常重要。定期運動以恢復臀部的力量和運動能力,並逐漸恢復日常活動,對於髖關節置換術後的全面恢復很重要。骨科醫生和理療師可能會建議您在早期康復期間進行20至30分鐘的鍛鍊,每天進行2-3次這樣的鍛鍊。本指南可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運動和活動計劃,並由理療師和骨科醫生監督。
  • 髖關節置換術後第二天,106歲老人能走了
    就在兩天前,老人家因股骨骨折,剛剛經歷了一場高難度的髖關節置換術,這場手術十分成功,也刷新了長沙市第三醫院骨科治療患者的最高年齡記錄。8月底,106歲的李婆婆在家不慎摔倒,左側臀部及大腿處疼痛不已,當時已無法活動。被家人緊急送往當地醫院,行X線檢查顯示左側股骨粗隆間骨折。
  • 髖關節置換術後生活小常識
    髖關節置換的術後有一些特殊之處,特別要防止髖關節脫位,為此將生活小細節作一介紹。髖關節置換的術後要防止髖關節脫位。
  • 醫生分享:髖關節置換術後這樣做,康復速度特別快!
    人工髖關節假體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原理很簡單,就是用一種人工製造的「新」髖關節替代體內損壞的「舊」髖關節,因術後療效令人滿意,全髖關節置換術被認為是20世紀最成功的的手術之一。世界衛生組織(WHO)曾預測,到2020年以後,每年都會有近50萬臺次全髖關節置換術。
  • 髖關節置換術後,會面臨哪些風險?這4點可能沒人告訴你
    生活中有部分人出現了髖關節病變,在治療髖關節病變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多方面的問題,例如在髖關節置換手術之後可能會面臨一些風險。因此在手術後應該注意身體的養護,防止身體健康受損。那麼,髖關節置換術之後會面臨哪些風險呢?
  • 髖關節置換術後如何坐車?這些上車步驟不能不留意
    髖關節置換術後關節活動會有一定時間的限制,因此如何對患肢進行活動十分關鍵。車子是平日常用的交通工具,如何坐車是患者需要重點注意的。我科護士小姐姐親身上陣示範正確的坐車方法。髖關節置換術後正確的上車方法是怎樣的?
  • 名醫訪談 | 人工髖關節置換常見問題
    專家解惑: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就是通過開放手術的方式,使用人工的髖關節材料替換不堪使用的人體髖關節。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承重關節,對於人的站立、行走、蹲坐等日常活動都很重要,因而髖關節疾病常常明顯影響日常生活。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利用人工髖關節替代病變的髖關節,幫助病人解除疼痛、恢復關節功能,極大改善和提高了生活質量。
  • 八旬老人髖關節置換術後仍行走困難,康復科為其量身打造康復訓練...
    一、患者基本情況 患者王女士,88歲,在外院行全髖關節置換術,靜養一個月後,髖關節仍有疼痛,且活動受限,造成站立、行走困難,於是來到我院康復科尋求系統治療。
  • 醫患合力 高齡老人在菏澤市二院成功置換髖關節
    中國山東網6月5日訊 (通訊員 於乃超) 近期,菏澤市二院骨三科成功為一位兩髖關節疼痛患者,實施了雙側全髖關節置換術。記者了解到,該例患者來自菏澤市,老年男性,出現兩髖關節疼痛多年,到多家醫院求治,均被診斷為雙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需分次做髖關節置換術。但患者家境貧窮,難以負擔兩次手術費用,後來經人介紹入住菏澤市二院骨三科。在主任黃彥傑帶領下,菏澤市二院骨三科進行科室術前討論,認真診斷分析後,為患者實行了雙側全髖關節置換術。
  • 為什麼髖關節置換術後不能內收和過度屈髖
    千尋安然(轉載需獲授權,並註明作者和出處) 歡迎關注 微信公眾號:一路康復 同名微博:@一路康復 我們康復類的書籍裡, 關於髖關節置換術後的內容
  • 關節置換假體使用壽命_髖關節置換假體可以用多久-健康百科
    關節置換術是指採用金屬、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材料,根據人體關節的形態、構造及功能製成人工關節假體,通過外科技術植入人體內,改善患者的關節功能,減輕疼痛,恢復運動,提高生活質量的一項手術方式。是治療終末期骨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股骨頸骨折的最有效的方法。
  • 揭秘:髖關節置換手術後,病人的真實感受是怎樣的?
    人工關節置換術主要目的是緩解關節疼痛、矯正畸形、恢復和改善關節的運動功能。很多患者沒有做髖關節置換手術之前,連一點路都走不了,生活嚴重受影響。那麼做了手術之後會是什麼感覺呢?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負重關節。
  • 96歲老人置換髖關節,術後第2天即可下床
    近日,96歲高齡的鄭女士在思南縣人民醫院接受了人工關節置換術,術後第2天便可下床站立行走。此前,鄭女士在家不慎摔倒受傷,無法站立行走,被家人送往思南縣人民醫院治療,通過系列檢查後診斷為股骨頸骨折。醫院關節外科主任張波帶領團隊組織全科室醫生,並邀請麻醉科等相關科室對病例進行討論,最終制定了詳細周密的手術計劃。隨後,醫生為老人實施髖關節置換術,手術不到半小時便圓滿完成。
  • 髖關節置換手術費用是多少?現在換一個髖關節需要多少錢?
    髖關節置換手術費用是多少?現在換一個髖關節需要多少錢? 在現在,很多藥物無法控制的疼痛或嚴重功能障礙的關節病損,我們可以通過關節置換來達到良好的生活體驗。尤其對於髖關節和膝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