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置換術後生活小常識

2021-03-04 健康骨骼視界

髖關節置換的術後有一些特殊之處,特別要防止髖關節脫位,為此將生活小細節作一介紹。

髖關節置換的術後要防止髖關節脫位。睡眠時,要放枕頭在兩腿中間,防止兩腿出現交叉造成手術髖關節脫位。

翻身時要保持軸向翻身,通常以沒有做手術的一邊向上,當然也可以將手術一側在上,但是兩腿之間必須要夾枕頭。

 


90°原則:
無論躺在床上坐起,還是坐在椅子上,或者坐在車內、飛機上,都要遵守90°原則。也就是保持髖關節屈曲不超過90°。

避免坐矮椅或軟沙發,若必須坐矮椅時,先要將關節置換的腿伸直,身體後仰,使髖關節屈曲度數不超過90°。尤其是不應屈身向前、墊高腳或交疊雙腳。

無論是由站至坐,還是由坐至站,都要遵循90°原則,避免髖關節過度屈曲超過90°。

起立時,應先將身體移到床邊或椅邊,伸出做手術的一側腳,靠沒做手術的好腿將身體支撐,並利用椅柄,慢慢把身體撐起,從而站起來。

(髖關節術後站起示意圖)

坐下前,先將曾做手術的一邊腳向前伸出,慢慢將身體移後直至「沒做手術的一側腳」觸到椅邊,屁股挨著床邊或座椅,利用椅柄或扶手支撐,身體緩緩坐下,勿把身體向前傾。

(髖關節術後坐下示意圖)

入廁時,建議使用坐便器,避免深蹲,因為深蹲的時候髖關節屈曲超過90度,有脫位風險。

上廁所坐下時,要先把做了手術的一邊腳伸直,「沒做手術的一側腳」慢慢屈膝坐在馬桶上。

(髖關節術後上廁所示意圖)

先穿壞腿再穿好腿:長柄鉗或穿衣輔助器勾住褲頭,放低至地面,先伸直做了手術的一邊腳,並把褲管套上,然後穿另一邊,把褲頭拉高至大腿,站起來把褲穿好。

先脫好腿再脫壞腿:把褲頭推至低過臀部,慢慢坐下,將褲推低過膝頭,先把沒做手術的一邊腳抽出,然後才用長柄鉗或穿衣輔助器把另一邊褲管抽出,切勿提高做了手術的一邊腳或彎身脫褲。

穿襪穿鞋需要屈髖屈膝度數較大,因此剛做完手術後,建議在別人幫助下穿鞋襪。後期癒合後,可以在輔助下穿脫鞋襪。

穿襪:先把襪套放在輔助套上,把輔助器的棉帶垂至地面,將腳穿入,再拉高襪套。脫襪時,以穿衣輔助器推低襪頭,露出足踝,將襪推離腳面。

穿鞋:穿鞋時可用長柄鞋抽,可避免髖關節過度屈曲,又可站著,一雙手扶著適當高度的家具或床邊,把做了手術的一邊向後屈起,然後穿鞋。

(髖關節術後穿襪示意圖)

洗澡時可站立及用花灑,若傷口未完全癒合,不建議使用盆浴。

如必須使用浴缸,則要使用適當高度的坐椅,或可用放置在浴缸內的衝涼椅或板。坐下前,先將雙腳貼近浴缸,將做了手術的一邊腳伸直,一隻手按著浴板的中心,另一隻手扶著步行架或扶手慢慢坐下。「健側腳」先移進去。做了手術的腳要與身體同時移進浴缸,切勿扭轉身體,並要保持腳伸直。

(髖關節術後洗澡示意圖)

建議利用長柄鉗拾物。不建議蹲下來拾物品,因為這樣會出現髖關節過度屈曲,有脫位風險。

(髖關節術後禁忌示意圖)

(髖關節術後拾物示意圖)

遵循「上樓時好腿先上,下樓時傷腿先下」的原則。

上臺階:沒做手術的好腿先上,踩穩定後,患腿在拐杖的幫助下跟著上一臺階。

下臺階:做手術的腿在拐杖的幫助下下到下一臺階,站穩後,好腿屈曲邁下。

 

    (髖關節術後上下樓示意圖)

坐車時,應先把前座椅子推後,留出足夠大的空間,並把靠背後傾,然後把身體慢慢向後移進去,再把做了手術一邊伸直放在前面。

坐公共汽車時,上下車跟上下樓一樣。上車應用沒做手術的一邊腳先踏上,下車就用做了手術的一邊腳先下,選擇近走廊或前面有開闊空間的座位,可把做了手術的一邊腳伸直。

(髖關節術後下車示意圖)

不建議作劇烈運動,尤其是衝擊性運動,如足球,籃球等,但完全康復後可以遊泳。適量輕巧運動也可幫助避免體重增加。

通過機場安檢時,體內的假體會引起安全警報,,一般情況向安檢人員說明情況即可,最好隨身攜帶醫院出院證明,必要時可出具醫生的相關醫院證明。

1.突然出現疼痛,伴有活動困難。

2.症狀緩解不佳,持續加重的疼痛,肢體腫脹。

3.手術切口出現問題,如發紅、發熱、滲液、裂開等等。

4.突然出現的胸部疼痛、呼吸困難或呼吸急促。

5.任何其他一些感染,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需及時尋求專科醫生就診。

相關焦點

  • 髖關節置換術後多久可以上下樓?髖關節置換術後的生活注意事項
    髖關節置換術後多久可以上下樓?髖關節置換術後的生活注意事項 髖關節置換手術獲得理想療效的保證,除了手術醫師精湛的手術技巧,還離不開患者術後的積極配合,因此,每一位行髖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都要懂得正確去使用自己體內全新組裝的關節,在這裡幫助大家匯總一下手術後的注意事項,希望每一位患者朋友都能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 髖關節置換術後多久可以恢復正常生活?
    髖關節置換術後多久可以恢復正常生活? 髖關節是否完好能直接影響到人們是否能正常行走,所以大家若是髖關節受損,就要及時去醫院做相對應的治療,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做一下髖關節置換手術來緩解自身的病情。
  • 什麼叫人工髖關節置換術?髖關節置換術後要注意什麼?
    什麼叫人工髖關節置換術?髖關節置換術後要注意什麼?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是目前治療髖關節損傷比較先進的一種方法,主要用於患者髖關節損傷比較嚴重,經過治療不能恢復其該有功能的損傷的情況,常見的有股骨頭骨折或壞死,這些都會嚴重影響患者到下肢的行走。
  •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常見問題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通過康復訓練,患者基本上都可以恢復到正常人的活動水平,即生活中各種活動都可以做。但取得這樣的效果需要有一定的前提:     第一,導致患者置換髖關節的疾病不是一些特殊的病。 值得注意的是,膝關節置換術後常常要求患者做伸直抬腿的股四頭肌鍛鍊,但這種訓練在髖關節置換術後並不建議做,因為容易對髖關節造成非常大的壓力。
  • 髖關節置換術後在院期間的功能鍛鍊
    髖關節置換術後在院期間的功能鍛鍊 醫學指導/三骨科 張慶文主任醫師、曾意榮主任醫師 文/三骨科一區 戴雪梅護士長、張水月護士 髖關節及髖關節置換術 髖關節的運作
  • 髖關節置換術後第二天,106歲老人能走了
    就在兩天前,老人家因股骨骨折,剛剛經歷了一場高難度的髖關節置換術,這場手術十分成功,也刷新了長沙市第三醫院骨科治療患者的最高年齡記錄。8月底,106歲的李婆婆在家不慎摔倒,左側臀部及大腿處疼痛不已,當時已無法活動。被家人緊急送往當地醫院,行X線檢查顯示左側股骨粗隆間骨折。
  • 為什麼髖關節置換術後不能內收和過度屈髖
    千尋安然(轉載需獲授權,並註明作者和出處) 歡迎關注 微信公眾號:一路康復 同名微博:@一路康復 我們康復類的書籍裡, 關於髖關節置換術後的內容
  • 做完髖關節置換術,多久才能走路?醫生:術後做好這點,幫助恢復
    髖關節置換術在現在生活中已經越來越普遍,而且現在的醫療技術越來越發達,患者在進行手術以後創傷變得越來越小,手術的速度也變快了,恢復的效果變好,恢復的時間也變短了。髖關節置換術是用於治療關節損傷的一種常見的方法,在進行手術以後能夠很大程度上緩解患者的痛苦,幫助患者恢復髖關節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現在由於醫療技術的發達,髖關節置換術只要在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裡面就可以完成手術,對於年紀比較大的患者來說需要需要住院觀察的時間比較長,而且現在治療的傷口非常小。
  • 名醫訪談 | 人工髖關節置換常見問題
    專家解惑: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就是通過開放手術的方式,使用人工的髖關節材料替換不堪使用的人體髖關節。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承重關節,對於人的站立、行走、蹲坐等日常活動都很重要,因而髖關節疾病常常明顯影響日常生活。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利用人工髖關節替代病變的髖關節,幫助病人解除疼痛、恢復關節功能,極大改善和提高了生活質量。
  • 髖關節置換術後,會面臨哪些風險?這4點可能沒人告訴你
    生活中有部分人出現了髖關節病變,在治療髖關節病變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多方面的問題,例如在髖關節置換手術之後可能會面臨一些風險。因此在手術後應該注意身體的養護,防止身體健康受損。那麼,髖關節置換術之後會面臨哪些風險呢?
  • 髖關節置換術後如何坐車?這些上車步驟不能不留意
    髖關節置換術後關節活動會有一定時間的限制,因此如何對患肢進行活動十分關鍵。車子是平日常用的交通工具,如何坐車是患者需要重點注意的。我科護士小姐姐親身上陣示範正確的坐車方法。髖關節置換術後正確的上車方法是怎樣的?
  • 醫生分享:髖關節置換術後這樣做,康復速度特別快!
    人工髖關節假體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原理很簡單,就是用一種人工製造的「新」髖關節替代體內損壞的「舊」髖關節,因術後療效令人滿意,全髖關節置換術被認為是20世紀最成功的的手術之一。世界衛生組織(WHO)曾預測,到2020年以後,每年都會有近50萬臺次全髖關節置換術。
  • 96歲老人置換髖關節,術後第2天即可下床
    近日,96歲高齡的鄭女士在思南縣人民醫院接受了人工關節置換術,術後第2天便可下床站立行走。此前,鄭女士在家不慎摔倒受傷,無法站立行走,被家人送往思南縣人民醫院治療,通過系列檢查後診斷為股骨頸骨折。醫院關節外科主任張波帶領團隊組織全科室醫生,並邀請麻醉科等相關科室對病例進行討論,最終制定了詳細周密的手術計劃。隨後,醫生為老人實施髖關節置換術,手術不到半小時便圓滿完成。
  • 上海六院東院於曉巍:人工髖關節置換是怎麼回事?
    對於髖關節有嚴重疾患,伴有疼痛、關節活動受限,影響日常生活,且非手術治療(包括藥物治療等)無法緩解症狀者,應考慮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過去認為,60-75歲是人工髖關節置換的合適年齡,太年輕的患者由於人工關節壽命有限,需要二次甚至多次手術與「翻修」,因此認為手術對患者身體損傷太大;但目前來說,隨著人工關節的壽命的不斷延長,年齡已經逐漸變成一個相對的參考因素。對於年輕患者來說,更關鍵的則是考慮髖關節對生活質量的影響,而不能只糾結於年齡因素。
  • 揭秘:髖關節置換手術後,病人的真實感受是怎樣的?
    人工關節置換術主要目的是緩解關節疼痛、矯正畸形、恢復和改善關節的運動功能。很多患者沒有做髖關節置換手術之前,連一點路都走不了,生活嚴重受影響。那麼做了手術之後會是什麼感覺呢?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負重關節。
  • 髖關節置換手術費用是多少?現在換一個髖關節需要多少錢?
    髖關節置換手術費用是多少?現在換一個髖關節需要多少錢? 在現在,很多藥物無法控制的疼痛或嚴重功能障礙的關節病損,我們可以通過關節置換來達到良好的生活體驗。尤其對於髖關節和膝關節。
  • 八旬老人髖關節置換術後仍行走困難,康復科為其量身打造康復訓練...
    一、患者基本情況 患者王女士,88歲,在外院行全髖關節置換術,靜養一個月後,髖關節仍有疼痛,且活動受限,造成站立、行走困難,於是來到我院康復科尋求系統治療。
  • 髖關節置換術後的家庭康復
    睡姿睡眠時要放枕頭在兩腿中間,轉身時要以沒有做手術的一邊向上,臥在床上時勿交疊雙腳,康復治療師可為你設計床或坐椅的適當高度及提供改裝家具的方法。仰睡姿勢:不可交疊雙腳。側睡姿勢:關節置換的腿在下。2.穿襪先把襪套放在輔助套上,把輔助器的棉帶垂至地面,才將腳穿入,再拉高襪套。脫襪時,以穿衣輔助器推低襪頭,露出足踝,將襪推離腳面。c. 穿鞋穿鞋時可用長柄鞋抽,可避免髖關節過份屈曲,又可站著,一雙手扶著適當高度的家具或床邊,把做了手術的一邊向後屈起,然後穿鞋。
  • 髖關節置換大概需要多少錢?現在換個髖關節大概需要多少錢?
    髖關節置換大概需要多少錢?現在換個髖關節大概需要多少錢? [山東省立醫院骨科醫生袁林] 現在,很多藥物無法控制的疼痛或嚴重功能障礙的關節病損,我們可以通過關節置換來達到良好的生活體驗。尤其對於髖關節和膝關節。
  • 老人髖關節痛了10餘年,活動困難!髖關節置換手術「趕走」病痛
    60 多歲的黃大娘雙髖關節痛了 10 多年,經過多種保守治療仍然無法緩解,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 間歇性的疼痛,吃了很多藥,稍微緩一下,沒多久又疼了,太煎熬了。"(術前患者雙髖 X 光片)通過細緻檢查,發現黃大娘的雙髖關節發育不良並髖關節骨關節炎、雙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以左髖為重,關節畸形,活動困難。經多次會診討論,保守治療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黃大娘髖關節痛疼、畸形問題,建議行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