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老闆用這招幹翻一個網站!美國版大眾點評這次遇到麻煩事了!

2021-01-07 雷科技

「別忘了給五星好評喲~」


現在,無論進行了什麼形式的消費,只要店家有評分系統,我們都會收到類似的「叮嚀」。


評分系統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我們選擇的煩惱。對大部分人而言,瞅準好評多的店鋪去就是了,簡單快捷。


這就使得商家們對於好評十分看重,甚至在淘寶出現過「差評警告」的事件。


但美國的一個餐館老闆,卻反其道而行。


他公然號召顧客們為自己打一星「好評」,憑這個打分還能獲取店內消費折扣。


所長(ID:iwanwusuo)頗為驚奇,想要了解一下是什麼新套路。


一人挑翻點評網站


Cerretini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說起自己和「美國版大眾點評」——Yelp較勁的事,他總是面帶戲謔。


餐館開業後,為了快速擴大知名度,Cerretini選擇了入駐Yelp,成為點評系統下的一名商家。


沒想到的是,要獲得曝光,首先得購買Yelp的「店鋪推薦」業務。


咬咬牙,Cerretini掏錢試了兩個月,卻發現這根本沒用。


虧本買賣誰會幹呢?Cerretini果斷停止辦理業務。


這下好了,注意到數據異常,Yelp即刻聯繫了Cerretini,勸說他續費。


屢次交涉無果後,Cerretini發現店裡的五星好評不見了,幾個一星差評反而被置頂。


「那些打1星的人,甚至連我飯店的門都沒進過。」


面對這種操縱評價的行為,Cerretini的暴脾氣可忍不了。


既然Yelp要「去好存壞」,那自己乾脆「一差到底」。


隔天,他就在餐廳的門口放了一塊告示牌,言明:「只要在Yelp上給我們打1星,買任何披薩均可獲25%的折扣!」


這個反向廣告打得可謂絕妙,食客們出於好奇紛紛前往。


所幸餐館味道還不賴,得知老闆的遭遇後,顧客在1星的打分下,給出的卻都是好評。


1星佔總點評量95%的成績,贏得了Yelp史上得分最低飯店的榮耀。這種與其他商家迥然相異的風格,讓Cerretini的餐廳一下子火了。


Cerretini那邊蹦躂得歡快,Yelp這邊可高興不起來。


他們指責提供「折扣」的手段違反了平臺的協議規定,要求Cerretini立刻停手,否則將取消他入駐平臺的資格。


Cerretini才不管,他直接把事情經過曝到網上,讓網友評理。


大眾苦Yelp操縱評價的黑歷史久矣,紛紛投入Cerretini的陣營。


最終,Cerretini憑著自己的一系列操作,頑強地在Yelp上紮根,讓Yelp牙根痒痒的同時,靠著他們的客源賺錢。


「我是唯一一個在他們的比賽中擊敗他們的人,我給那家公司留下了汙點記錄。我挑釁他們,我羞辱他們。現在,他們就像躲瘟疫一樣避開我。」


Cerretini的話說來霸氣,所長(ID:iwanwusuo)也是聽得服氣。以一己之力,挑翻一個全美最大的點評網站,這樣的經歷怎麼能不吹一輩子!


Yelp?何方神聖?


下面咱們就來聊聊,Yelp,是個什麼東西


上文提到,Yelp號稱「美國版大眾點評」,這麼理解完全沒錯,因為它們大部分的功能都是一樣的。


什麼?你沒用過大眾點評?


美團呢?百度糯米呢?口碑呢?總有一款擊中你的吧?


對,Yelp和他們是一類東西。


那為什麼Yelp要與「大眾點評」對標呢?這就牽扯到一點歷史原因。


首先從時間上,大眾點評成立於2003年,Yelp成立於2004年。


大眾點評作為全球第一個獨立第三方消費點評網站,Yelp雖然只是落後一步,但稱咱們一聲「前輩」還是理所應當。


兩者又幾乎是領域內的領頭羊,所以Yelp能對標的也就只有咱們了。


其次,Yelp的點評模式、互動模式、盈利模式等等,一開始都與大眾點評十分相似。


這個層面上,又是咱們領先一步,看來Yelp這聲「大哥」還真是不叫不行啊!


雖說一步先步步先,但人家身上就真的沒有咱們可以學習的地方嗎?並不是的。


Yelp起步的時間並不比我們晚多少,在十幾年的發展中,也迭代出了許多極具特色的功能。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就是「AR利用」這項功能。


什麼是「AR」呢?百度百科上給的解釋是這樣的:


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技術是一種將計算機生成的文字、圖像、三維模型、音樂、視頻等虛擬信息模擬仿真後,應用到真實世界中,兩種信息互為補充,從而實現對真實世界的「增強」的技術。


很繞口是不是?別急,所長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這樣一個經典科幻場景,相信大家都會見過:


很眼熟吧,這就是所謂的AR技術。


通俗易懂一點地說,把虛擬的信息投放到現實中,讓我們能夠和虛擬信息進行互動,就像我們在翻一本真實的書一樣。


不過,Yelp畢竟還只是個點評網站,AR技術還做不到圖中這麼誇張的地步。


在Yelp中,用戶找到目標店鋪後,只要將手機照相機對準相應的方向,屏幕中就會顯示出店鋪的信息。


實際效果是這樣的:


對比大眾點評的平面顯示,Yelp的這種形式無疑更為生動立體,「信息」本身冷冰冰的感覺大大減弱,用戶篩選信息時產生的「不耐煩」也隨之減少,體驗更棒。


當然,以上見解都來自所長(ID:iwanwusuo)的個人使用體驗,不能代表全體用戶。畢竟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嘛。


美食點評鼻祖


Yelp和大眾點評這類網站,相信大家日常用得最多的,就是尋找「美食」的功能了。


那除了這兩大巨頭,世界上還有沒有別的頂級美食點評網站呢?


當然是有的!下面就讓所長著重介紹一下「食評界」的鼻祖——《米其林指南》。


相信「米其林X星餐廳」這個評價,大家應該耳熟能詳。


能評上米其林星級,是幾乎所有廚師的夢想了,但是同時,各位應該也都有這樣的迷思:


一個輪胎大王,怎麼跨界去做食評了呢?還做得這麼好?


追溯原因其實就一個:法國人愛吃!


100多年前,米其林剛成立的時候,私家車是個絕對的奢侈品。


奢侈品意味著擁有的人極少,米其林的目標用戶也就少了。


要如何才能從這一小撮人手上賺更多的錢?


輪胎是個消耗品,必須要讓用戶們多消耗,生意才會好起來。


要消耗必須得出門,最好還是出遠門。


如何鼓勵用戶們出遠門,提高對輪胎的消耗,成為了米其林公司的營銷目標。


米其林公司高層覺得,汽車旅行,就是個極好的主意。


結合法國人「愛吃」這個特點,米其林公司決定出版一本旅行指南手冊。


手冊中除了必要的旅行信息,還增添了許多對餐廳的介紹,包裝成一本別出心裁、倡導精緻生活方式的旅行指南。


結果,《米其林指南》一炮而紅!


後來,米其林公司乾脆把餐廳指南單獨劃分出來,專注於美食點評,就此一步一步成為了美食評論界的「聖經」。


那麼,《米其林指南》的打開方式是什麼呢?


首先我們要清楚,米其林對餐廳的評級標準,分兩個維度:食物和就餐環境


其中,星星圖案代表對食物的評級,叉勺圖案代表對就餐環境的評級,圖案數量越多,餐廳品質越好。


要想出現在米其林指南上,餐廳至少要獲得「一副叉勺」的標記,叉勺越多,代表就餐環境越奢華,最高可以到五副叉勺。


星星的含義更簡單,一共三星,分別代表:


米其林對星級評定的要求極為嚴格,所以身為星級廚師,壓力還是相當大的。


甚至有廚師因為被降星而自殺,看來每一行都不好幹呀……


是否上了米其林指南的餐廳就一定美味呢?其實也不盡然。


米其林的評級通過自家公司培養的美食密探到店試吃,撰文反饋,最後在指南中匯總評級。


但全球那麼多餐廳,評審員數量畢竟有限,口味偏好更是客觀存在,因此,不夠好吃的米其林,也是有的。


例如,紐約的草堂小餐(Lan Sheng Restaurant)和傾城餐廳(Café China),都有過一星的待遇。


後者目前還在榜單之中,如果以咱們中國口味做標準,大約怎麼都輪不到這兩家。


只能說,在全球範圍內,《米其林指南》算是一個極具權威的參考,但咱們也不用把它過度神化。


還是那句話,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目前在國內,米其林星級餐廳集中坐落在上海、香港澳門幾個地方。考慮到出行方便,上海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019上海米其林指南已經發布,為免大家辛苦尋找,所長把榜單搬了過來。


因為榜單太長,只能展示部分餐廳,完整榜單可到玩物所(iwanwusuo)公眾號回復【米其林】查看。


點評網站帶來了什麼?


除米其林以外,食評界還有許多大咖,最具代表性的還有以下幾個:


1.「全球50佳餐廳」,人多力量大,每年要匯聚幾乎1000名評委來撰寫榜單;


2.La Liste,誓死捍衛法蘭西榮譽的鬥士,鍾愛法餐人士的必備寶典;


3.Zagat,大眾點評和權威餐廳評論的完美結合,愛對比的人必看;


4.TripAdvisor,全球最多人用、覆蓋面最廣的榜單,匯聚最大眾的口味;


5.Tabelog,日本的大眾點評,每個點評都像一篇文章,甚至可以刷食評打發時間。


每個指南的評判標準各有特色,且都在自身的領域深耕細作,只考慮單一層面的話,這些榜單都稱得上權威。


不多贅述,我們用一張表來看看他們的評判標準:

以上這些排行,基本涵蓋了各個菜系、各個口味的食評,如果你在這些排行裡都找不到想吃的美食,所長(ID:iwanwusuo)只能說:您是仙人,下凡委屈您了。


說到這裡,所長(ID:iwanwusuo)不禁再次感嘆,這類點評網站、讀物的出現,著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在沒有這些網站的時候,我們通過什麼方式解決「今天吃什麼」這種人生終極難題呢?


只能是「口口相傳」。


「我跟你說,對面馬路拐角第三個店面四樓有一家西餐廳,特別好吃!」


「是嘛,走,看看去!」


這種對話現在已經不常見了,要推薦一家心儀的店鋪,直接甩一個點評信息,簡潔明了。


而且,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上面的對話中存在明顯的「地域局限性」


口口相傳這種形式,只能推薦一些身邊的、近距離的店鋪,再遠一點就力所不及。


哪怕你的記憶再好,也不能說出「某省某區某個街道XX號」這麼詳細的地址吧。


最多表達一下,「我上次在廣州哪家店吃了XXX,感覺還行」這樣籠統的信息。


閒聊式的推薦,對方聽著聽著就過去了,不會記得你說了什麼。


但是有了點評信息就不一樣了,地址、開店時間、菜品、用戶評價……種種資訊一應俱全。


我們可以非常清楚的知道,去了那裡將得到什麼服務,極大程度上減少了「翻車」情況的出現。


只能說,點評類網站的出現,實在是棒呆了!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點好看:點亮這裡請所長吃米其林

相關焦點

  • 丟掉大眾點評!國外當地人都在用這些美食App
    出國旅行,品嘗異國美食絕對是一件頭等大事,畢竟1日只有3餐啊,可不能隨便打發了事。 但是,一到國外,大眾點評、美團這類的美食推薦app基本上失去了用武之地,畢竟上面的食客都是像我們這樣「盲人摸象」的遊客,對當地美食最有發言權的,自然還是當地人啦。
  • 大眾點評將與日本網站合作,推出訂餐服務
    日本知名餐廳指南網站 GURUNAVI 將與大眾點評、美團開展合作,今後加盟 GURUNAVI 的約 2.6 萬家提供外語餐單的餐廳將能夠在大眾點評上進行預約訂餐。而從人均支出項目與金額來看,在日本品嘗美食成為了僅次於購物與住宿的第三大花費項目,平均每位遊客在日本要花 3.2 萬日元(約 1856 元)用在吃飯上。今年 4 月, GURUNAVI 已經與攜程開展了類似合作,這次與中國最大本地生活服務網站大眾點評開展合作,顯然是想進一步增加來自中國遊客的餐廳預約。
  • 人在國外還用大眾點評?別開玩笑了
    這一篇我將在日本如何正確的使用美食攻略做一個細緻的整理,大家用心看吧!啟程之前,大家都會上網查餐廳的點評。用戶比較多的不外乎那麼幾家,我在這裡根據我的使用經驗,幫大家做個評判。 攜程上的日本餐廳榜單看一遍下來,我基本上認為是幾個人開個會,把米其林的榜單複製一遍,再統一降級。
  • 這份上海餐廳避雷名單,大眾點評絕對不會告訴你
    它們用現實告訴你,什麼叫作「通貨膨脹的偽餐飲評價」。在餐廳數量眾多、餐館種類齊全的上海,這種讓人糾結的餐飲體驗也常常出現。所以有經驗的食客都會告訴大家,別光看好評,也看看差評都在說什麼。這給熱愛吃喝卻日常踩雷的DT君提供了一個思路——全上海哪些餐廳最容易讓客人在評論區裡「口吐蓮花」?哪些菜系是上海餐飲界的踩雷大戶?哪個商圈聚集了更多「人間不值得」的餐廳?
  • 大眾點評聯合美國運通開啟「BIG DAY直播日」,27家大牌餐廳提供1元...
    探索餐飲跨界新模式,建立「享美食刷美國運通卡」用戶心智大眾點評必吃榜自2017年首次發布以來,基於真實海量用戶評價大數據和消費者綜合驗證,成為值得用戶信賴的美食指南。2020年必吃榜由美國運通首席贊助,聯合一眾入圍餐廳推出「BIG DAY直播日」活動,這是繼「首席評論官挑戰賽」後的又一活動高潮。
  • 大眾瞎點評
    2019年7月,小王在大眾點評上收到了同城一開鎖公司的私信,邀請他為店鋪寫一條好評,對方承諾會支付薪資。 閒來無事,小王洋洋灑灑100字杜撰了一個故事:今天忘帶鑰匙了,臨時找了一家開鎖的,師傅查了身份證很負責,很快就打開了,還教我如何保養鎖芯,體驗度很好云云。 開鎖公司確認收到好評後,付給小王幾十元的報酬。
  • 這份上海餐廳避雷名單,大眾點評絕對不會告訴你-虎嗅網
    「不管節假日,這店都很多人排隊,評價也不錯。結果我排到了不香也不甜!為啥要我排隊?」在豆瓣「我在大眾點評踩的雷」小組裡,一名北京網友對牛街的一家甄糕發出了關於良心的質問。它們用現實告訴你,什麼叫作「通貨膨脹的偽餐飲評價」。在餐廳數量眾多、餐館種類齊全的上海,這種讓人糾結的餐飲體驗也常常出現。所以有經驗的食客都會告訴大家,別光看好評,也看看差評都在說什麼。這給熱愛吃喝卻日常踩雷的DT君提供了一個思路——全上海哪些餐廳最容易讓客人在評論區裡「口吐蓮花」?哪些菜系是上海餐飲界的踩雷大戶?
  • 微信內測「附近的餐廳」,要做自己的「大眾點評+小紅書」?
    微信似乎要在發現欄目的一級入口裡再造一個「大眾點評+小紅書」。據億歐報導,有微信用戶在設置 - 插件(此前名為「微信實驗室」)裡發現了「附近的餐廳」功能,該功能目前尚處於灰度測試階段,只在廣州地區開放內測。
  • 出海記|大眾點評將與日本Ebisol合作 幫日本餐廳攬客
    參考消息網10月17日報導 日媒稱,餐廳預訂管理系統企業日本Ebisol將加強中國遊客的攬客支援服務,將與中國最大的餐廳口碑網站「大眾點評」合作開發系統,推動遊客走進店內。目標客戶為希望吸引訪日遊客的日本餐廳。力爭2019年9月之前向500家店提供。
  • 70後大叔創立日本版『大眾點評+支付寶』獲10.1億日元投資,已服務...
    日本是購物天堂,同時也是擁有全世界最多米其林餐廳的美食之國。吃,對於赴日遊客而言是很重要的消費場景,有著龐大的市場需求。然而,當前日本的本地生活信息平臺和在線支付方式都尚屬落後,這給大批中國遊客帶來了體驗上的不便。在日本境內,面對海量的餐廳,中國遊客還是處於「找不到、訂不上、講不通、付不了」的狀態。日本的餐廳也不知道如何更好地招攬中國遊客。
  • 這些堪稱海外版「大眾點評」的美食app,讓你不踩雷品嘗地道美食
    || Yelp - 吃遍歐美,高階版大眾點評在日本人心中,它相當於國內大眾點評。它家最大的優勢在於,你可以在挑選餐廳時就能查看到該餐廳是否有中文菜單或是會講中文的店員,並且餐廳的優惠信息你也能第一時間查看到,讓你能夠用最實惠的價格品嘗到最地道的美味。
  • 大眾需要點評模式,但恐怕不再需要「大眾點評」了
    文/東方亦落 12月12日,主題為「真實記錄·用愛分享」的第四屆大眾點評會員年終盛典召開。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有近三千萬的「評價LV」和「筆記達人」活躍在大眾點評上,貢獻內容超過了一億條。
  • 日本餐廳禁止「美食點評網會員消費」,原因是這樣的……
    大家挑選餐廳的時候會參考網上的評價嗎?最近日本一個超人氣的美食點評網,卻遭到許多店家設為「拒絕往來用戶」,連帶著使用該美食點評網的顧客也被禁止入內消費,這些店家到底有什麼慘痛經歷竟要如此?
  • 2018大眾點評必吃榜發布
    美團點評日前在上海正式發布2018大眾點評必吃榜。作為中國一個基於真實海量用戶評價大數據的美食榜單,大眾點評必吃榜在2017年一經推出即受到了美食愛好者們的喜愛。
  • 每個國家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大眾點評」——9大美食必備app推薦
    你現在出國旅遊還是「大眾點評」在手世界美食我有嗎?到了國外你會發現大眾點評似乎沒那麼好使了,畢竟評論的都是像我們這種的外來客,在別人的地盤,還是得聽當地人的。所以今天我們就來推薦一些熱門旅遊地的海外版「大眾點評」,裡面有靠譜的推薦、本地人真實的評論以及足夠詳細的餐廳信息。相信下一次你會吃的更加地道!01。
  • 日本餐廳指南網站GURUNAVI與美團點評合作 瞄準中國出境遊客點餐痛點
    12月12日據日本經濟新聞網報導,日本餐廳指南網站GURUNAVI將與中國大型點評網站等5家亞洲企業合作,使顧客能通過當地網站預約日本餐廳,其中與美團點評的合作於12月開始。GURUNAVI相當於日本的大眾點評,有50萬家餐廳諮詢,每月訪問人數6100萬人。
  • 大眾點評2020「必吃榜」揭曉,成都這58家餐廳上榜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趙張冬)7月24日,2020大眾點評「必吃榜」正式發布,來自全國44座城市的1288家餐廳最終入選。成都上榜餐廳共有58家,也是該榜單中川味小吃品類餐廳入選必吃榜最多的城市,有30家上榜。
  • 濟南一餐廳主打山東菜,登頂大眾點評口味榜
    最近,有關大眾點評"濟南魯菜口味榜"的消息,在網上引起了許多濟南吃貨的注意。原來,有一家叫林小峰孔府烤鴨的餐廳,自從衝上了該榜單榜首之後,一直都是第一名。今天就帶大家實地探訪這家餐廳。特點一:裝修古色古香,有儒家文化氛圍這家餐廳位於歷下區未來城東門,店門口很開闊,停車位充裕。在晚上,遠遠的看去,"林小峰孔府烤鴨"七個大字屹立在頂部,燈光閃爍,十分顯眼。從裝修上看,整個餐廳古色古香。首先,餐廳的外立面全部是木製結構,上面還有幾串大紅燈籠點綴。另外,瓦片也是仿古的青綠色溝瓦。
  • 2020大眾點評「必吃榜」發布 長沙30家餐廳上榜
    紅網時刻7月25日訊(通訊員 曾蓁)7月24日,2020大眾點評「必吃榜」正式發布。來自全國44座城市的1288家餐廳最終入選。本次「必吃榜」頒獎盛典首次採用線上直播形式,多位知名美食主播通過大眾點評App直播頁面一同參與公布城市榜上榜餐廳榮譽名單,並全新發布燒烤、小龍蝦、串串、冰品四大夏季熱門美食主題榜。
  • 在日本吃肉,你選擇大眾點評,我偏愛不刷分的Tabelog
    這個日本本土流量最大的美食網站,被稱為日本版的大眾點評,是日本吃貨們的美食聖經。不過相對於國內的大眾點評,Tabelog只專注在美食領域,也沒有刷分系統,全靠日本普通百姓一口一口吃出來。所以Tabelog的參考性和權威性可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