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50克,老冰糖50克,水3-4碗,泡60分鐘以上,沸後煎煮30-45分鐘,豆熟了就行,用陶砂鍋罐煎煮。在3-4小時內分2-3次溫服完。
這就是青皮黃豆,這幾年來深受大家喜歡的淡豆豉,就是用這種黃豆加上桑葉等原料發酵而成的。
適應症:
四季單純發燒,不畏寒,無流涕,無口渴,無咽痛,無咳嗽,注意,黃豆湯不適合所有的發燒類型,它所治的是除了發燒,辨不出其他症狀,這種發燒效果最好。
趙老師的應用經驗舉例:
1、無名發燒10天:2015年7月,某小兒,3歲,發燒10天,體溫在37度5-38度5之間,此外其他一切正常,精神佳,食慾大小便睡眠均正常,社區醫院服用美林多次,但3-4小時後即復發熱,轉院市第一醫院,排除了其他病症,診斷結論是:無名發燒,待觀察,囑續服美林。家長考慮到退燒藥的副作用,不願意再使用,經親友介紹找趙老師諮詢,給予黃豆湯,囑用青皮黃豆,老冰糖務必為純甘蔗汁熬製的。服用一次,體溫即降。次日續煮了一鍋,鞏固。體溫觀察一周均正常。
2、長牙發燒:幼兒長牙期,因免疫力調整,容易發燒,趙老師屢次囑家長給服黃豆湯,服用1-3次,均效佳。
3、免疫注射後發燒:不少孩子打完預防針會發燒,趙老師也是囑家長給服黃豆湯,效果佳。
注意:
1、黃豆所治的發燒為非炎症性,如果細菌病毒導致的感染性發燒,單服本湯,效果不佳,本湯所治為大腦主管體溫的神經中樞功能失調導致的發燒。這種發燒一般沒有太大的危害性,不需要服用退燒藥,喝些食療的黃豆湯甚妥當。
2、黃豆調節體溫的成份為黃豆苷,據文獻載錄,客家地區的老品種青皮黃豆,黃豆苷成份最高,客家地區的民眾,普遍知道黃豆湯退燒的民間療法。
彭子益的《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中記載:「黃豆養中養木養津液兼降膽經,溫病疹病要藥」,可供參考。
小兒發燒原因較多,又不會表述,本方試用1-2次無效,當尋找醫生診療。
所有的處方,包括食療方都有一定的適應證,不能適用所有情況,對黃豆湯既不要抹殺塗黑,也不要神化,希望大家都養成理性的思維,沒有任何一種醫學模式是萬能的。中醫有缺點,經方也有,西醫也,但各自又有優勢。某位知名的大咖因為孩子肺炎發燒喝了黃豆湯沒有效果,就在微博上大罵中醫,可見其思辨能力何其劣等。這種人黑中醫也黑不出水平,一笑了之,不值得辨駁。
有需要客家地區老品種青皮黃豆的,可以聯繫「客家小青姐」,她的微信號是:
客家小青姐的微信號:wp13174592623
或者掃下面的二維碼加好友
想獲取更多的小知識,加我們好友。
打賞老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