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統合失調症狀最新對照表,家長鬚知

2021-02-13 奕聰童夢

視覺系統具有追蹤、聚集、辨位、辨色、記憶等能力,視覺系統和手部動作是人類依賴最多的兩個部位。

常見的視覺不良表現              

1. 眯著眼睛看東西:腦部無法快速過濾掉不重要的視覺訊息,因此看東西的時候常常眯著眼睛來幫忙減少不必要的視覺輸入。

2. 無法順著一個方向:看書容易跳行跳字。

3. 不喜歡閱讀:通常不愛閱讀,或是很快就失去耐性。

4. 視覺區辨不良:玩「找不同」這種遊戲時,有明顯的的障礙,總是找不出兩張圖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5. 耐力差:在學校看黑板上課時,很容易就感到疲累。

6. 寫字漏東漏西:寫字時常常會漏掉筆畫,寫一串數字時也會少掉幾個。

7. 寫字不整齊:通常很難把一行字寫整齊,不是越寫越高,就是越寫越低。

8. 經常撞到東西:常誤判周圍環境中物品的相對距離,所以常常會不小心一頭撞上家具。

9. 容易迷路:方向感很差,常會迷路

聽覺功能統合不良

表現為大腦感知耳朵聽到的信息接受不良

常見的聽覺不良表現                  

聲音來源分辨困難:沒辦法單純藉由聽覺來辨識聲音的來源和方向,總是要轉頭到處看來看去,才能找出聲音是從哪裡來的。

難以專註:上課時只要教室裡有其他聲音,就無法專注於老師的上課內容。

聽覺理解力差:沒辦法了解或記憶他所聽到的訊息。

表達想法困難:對於要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有困難。例如,想表達「我覺得今天學校的午餐中,玉米濃湯很美味」可能會說成「那個湯我愛吃」。

抓不到談話的主題:有時無法感受他人談話的重點,例如,當別人正在討論畢業旅行事項,他會自顧自的說起他的寵物。

回答不切題:和別人說話時,無法針對別人的問題做出適應的反應,例如當被問到「你早餐吃些什麼?」他會回答「我平常最愛吃薯條」。

語言學習不良:懂得詞彙偏少,有時沒辦法使用正確的文法,語句,例如,「因為今天下雨,所以要帶雨傘」說成「要帶傘,所以下雨」。

觸覺失調

觸覺是孩子從在媽媽的子宮裡,一直到出生、成長過程中都需要運用的最基本的感覺。我們能感受到冷、熱、痛、癢等,都是來自觸覺。

在生活學習中,我們感受衣服的材質、感覺書本的材料、通過擁抱建立和同伴的信任,這些都是通過觸覺來實現的。

常見的觸覺過度敏感表現              

1. 不愛洗臉或洗頭:不喜歡臉或是頭被觸碰,例如洗頭或洗臉。

2. 不愛洗澡:不喜歡洗澡,或是堅持洗澡水一定要是熱的或是冷的。

3. 不愛穿襪:光是穿襪子這件事就可以搞得一個頭兩個大。他們總是        儘可能的把襪子脫掉。有些小朋友會無法忍受襪子的縫隙,有些小      朋友則無法忍受襪子穿著的時候有點歪掉。

4. 不愛刷牙:拒絕刷牙,非常討厭看牙醫。

5. 不喜歡剪指甲:找盡理由逃避剪指甲,每次都哇哇叫甚至大哭。

6. 拒絕梳發或剪髮:如果要動到他的頭髮,不是激烈反抗就是大哭。       梳頭髮,剪頭髮,洗頭髮,甚至是拍拍他的頭髮也會引起他很大的反     應。

7. 情緒起伏大:在高高興興玩遊戲時,常常會突然生氣,讓人難以對        付。

8. 對衣服材質挑剔:對衣服的材質挑三揀四,不喜歡新衣服,粗糙的       花紋,襯衫的領子,套頭衫,毛衣,帽子或圍巾等。

9. 挑剔食物:不願意接受新口味。有些小朋友會拒絕熱食,有些則排       斥冷掉的食物。

10. 拒絕陌生人的觸碰:除了父母家人與熟悉的人之外,會拒絕別人善       意的拍肩關懷等觸碰到身體的動作。

11. 不喜歡人多的地方:對於會產生觸碰行為的狀況,會感到不舒服或       有情緒化的反應。

12. 排斥輕微觸碰:對於他人不小心輕微的觸碰,也會產生不舒服與情       緒化的反應,因為表現出焦急,敵意或攻擊性。

13. 不喜歡會弄髒的遊戲:不喜歡髒髒的感覺,因此排斥如玩沙,手指       畫,黏貼,塗料,泥巴還有粘土等遊戲,就算只有沾到一點點上也       要立刻洗掉。

14. 疼痛反應過度:對於身體上的疼痛經驗反應過度,即便是一點小刮       傷也會大驚小怪。

15. 墊腳尖走:常可以看到他踮著腳尖走路,以減少跟地面的接觸的機       會。

    

   觸覺反應遲鈍表現                 

1. 反應遲鈍:除非是很強烈的刺激,否則好像對觸碰沒什麼反應。

2. 對於疼痛沒有反應:對於刮傷,挫傷,被切割到或是被射擊到所引        起的疼痛,似乎沒什麼反應。

前庭覺主要是接收臉部正前方視、聽、嗅、味、觸的信息,並做過濾及辨別,再傳入大腦,使大腦不至於太忙碌,注意力才能集中。

特別是長大以後視聽性質的學習,前庭覺影響最大。

常見的前庭發展不良        

1.寫反字:很容易會把某些字寫反,如b與d、6與9、p與q等。

2.常常喜歡從很高的地方往下跳。

3.不停的動來動去,才能夠維持身體的動作:搖來搖去,不停的抖動身體,根本沒辦法好好的坐下來。

4.對於加速以及旋轉的動作有很大的需求:喜歡在轉彎處追逐競速,做再多也不會覺得頭暈。

5.平衡感很差,常常跌倒。

6.左右分不清楚:這樣的孩子常常會分不清左右邊,尤其是在沒時間可以細想的時候。

7.無法暢通地把一行字從左到右讀完:中途一定會停頓,眨眨眼然後才重新聚焦。

8.沒辦法盯著一個正在移動的物體,常常跟丟。

本體感失調

本體感是我們對於身體的一種感覺,影響我們對身體的控制。

我們在書寫過程中對筆的控制,需要用到手部的肌肉、保持坐姿需要運用腰部的肌力、說話時需要口腔肌肉的配合,所以本體感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行為。

常見的本體覺失調                 

1.怕高:對於一般人都可以接受的高度也無法忍受;下樓梯的時候會異常的緊張,雙手緊握扶手。

2.不喜歡參加體能性的活動:例如跑步,騎腳踏車,滑雪橇或是跳舞等。

3.不喜歡爬樓梯:一上樓梯就覺得不舒服,常常貼著牆走或是緊抓著扶手。

4.容易覺得暈眩:不管是乘車,坐船,搭火車還是搭飛機,都很容易眩暈。平時被轉幾個圈就會失去平衡,頭暈甚至想吐。

5.不敢往下跳:儘可能的避免做從上面往下跳的動作。

6.不敢爬高:即使是雙手可以抓牢的簡單攀爬動作,他都不願意做。

7.擔心墜落:上下樓梯的時候,比別的孩子還常緊緊抓住扶手。

8.較偏好靜態活動:不喜歡玩會移動的玩具,喜歡可以在固定位置玩的東西。

以上就是3-12歲孩子常見的感統失調表現了,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學習表現來對照一下,看看自家的小朋友是否有以上現象呢?

有時間可以帶孩子進行簡單的測評,感統失調並不是病,但是可以及時預防和發現、改善孩子的感統失調問題,為孩子一生的健康和學習打下基礎。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感覺統合?感覺統合失調嚴重嗎?
    感覺統合是大腦工作過程中的一部分,如果這一部分在進行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障礙就會引起整體問題。這就會出現我們常說的「感覺統合失調」。根據埃爾斯的觀點,感覺統合失調的主要表現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1. 身體運動協調障礙2.
  • 感覺統合失調的症狀以及訓練方法
    感覺統合失調分為:觸覺敏感、前庭失調、本體感失調、左右腦平衡失調、視覺統合失調、聽覺統合失調。
  • 感覺統合失調什麼鬼
    瑞士著名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曾經說過:「智慧的根源來自於嬰幼兒時期的感覺和運動發展」感覺統合是人類的一種本能是大腦必須具備的功能豪不誇張地講它的作用伴隨著我們的一生每個孩子從出生起,就不斷地通過人體的感覺系統來學習和積累生活經驗。人類的大腦在嬰幼兒時期是如何學習的呢?
  • 【感覺統合訓練】感覺統合失調的八大類型及表現
    視覺統合不佳主要表現:看書時容易漏子、掉字、寫字時,偏旁部首容易寫錯、不會做計算、學了就忘、抄錯題、甚至不認識字。  二、聽覺統合失調     什麼是聽覺?       聲波作用於聽覺器官,使其感受細胞興奮並引起聽神經的衝動發放傳入信息,經各級聽覺中樞分析後引起的感覺。音變的能力來自觸覺。
  • 科普專欄|感覺統合評定的方法
    腦癱兒童感覺統合觀察表觀察項目                         是          否          有時觸覺系統觸覺調節缺陷/觸覺防禦1、討厭刷牙、梳頭2、沒穿衣服時,討厭被觸摸3、討厭被擁抱4、討厭被弄髒觸覺辨別缺陷/觸覺遲鈍1、不能對觸覺輸入定位
  • 什麼是感覺統合?
    還有一些家長認為我們的孩子沒有必要上感統課,不知道感統課對孩子的作用。      為回復家長們的提問並向所有不了解感統課朋友們介紹我們民樂縣智博特殊教育培訓中心的感統教室及感統課。在此我簡單的向大家作以介紹。
  • 感覺統合(感統)能夠治療自閉症嗎?
    在昨天的文章裡,我們給大家說了「感覺統合」的概念,這裡不再贅述。那麼,我們今天來給大家說說」感覺統合「到底能不能治療自閉症。2012年,美國孤獨症委員會發布的調查報告結果中明確表示:感覺統合為無效的自閉症康複方法。
  • 【感覺統合訓練】感覺統合理論篇
    感覺統合是什麼?神經系統接收身體內外的感覺刺激,經過感覺統合的過程,神經系統不同的部分形成一個協調的工作整體,使個體跟環境的接觸順利,並感受到滿足。當大腦內影響到感覺系統的部分無法有效運作時,眾多感覺訊息在不適當的地方流通、作用,使該個體的認知、活動、學習與情緒發展異常,即為感覺統合功能失常。
  • 感覺統合教育的概念以及感統失調的表現
    感覺統合教育1.感覺統合——是指人體將各部分感覺器官輸入的信息在大腦中樞神經中進行整合併作出反應的過程。只有通過感覺統合,神經系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整體工作,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都不能發展。2.觸覺——是指分布於全身皮膚上的神經細胞接受來自外界的溫度、溼度、疼痛、壓力及震動的感覺。3.前庭覺——是利用內耳裡的三對半規管及耳石來探測地心引力並控制頭部在活動中的方位,及保持身體的平衡。
  • 感覺統合課程系列
    現在隨著知識的傳播和獲取越來越廣泛、簡便,很多有小朋友的家長,特別是家裡有特殊小朋友的家長,漸漸都知道什麼是感統(感覺統合)失調了。感覺統合是指個體對進入大腦的各種感覺刺激信息(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在中樞神經系統中進行加工處理形成有效的組合過程。
  • 感覺統合注意力寒假訓練班開班啦!
    科學家們經過多年研究發現:在排除大腦實質性損傷的情況下,兒童異常行為的發生有一部分是感覺統合失調惹的禍。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對外界的視覺、聽覺、觸覺、本體感覺、平衡覺等多種信息輸入的綜合、分解、決策的能力,通過將各種感覺整合分析後,來指導我們身體做出反應。感覺統合是培養機體正常學習能力和良好情緒的基礎,對幫助兒童強健體格、完善人格、塑造良好的社會行為習慣有重要作用,是兒童在學前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
  • 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有哪些?
    感覺統合失調的臨床表現可分為:本體感覺失調、前庭感覺失調、視覺系統失調、聽覺系統失調,以及觸覺系統失調。本體感覺失調又分為左右腦平衡失調和動作協調不良,前庭感覺失調又分為前庭平衡失調和前庭網膜失調,觸覺系統失調又分為觸覺過分敏感或過分遲鈍。 表現多為喜歡他人用力推、擠、壓。手腳喜歡用力揮動或用力做某些動作。動作模仿不到位,常望著手腳不知所措。俯臥地板時全身較軟,把頭、頸、腦提起特別困難。坐姿不夠穩定,坐時會東倒西歪。
  • 為什麼感覺統合對有些自閉症孩子沒什麼效果
    我們很多人都知道我們被診斷自閉症、發育遲緩兒童都有感覺統合的問題,那為什麼我們的孩子給他進行感統訓練時沒有什麼效果呢?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是指機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覺通路 (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等)從環境中獲得信息輸入大腦,大腦再對其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包括:解釋、比較、增強、抑制、聯繫、統一),並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
  • 為什麼感統失調的孩子越來越多?如何提升寶寶的感覺統合能力?
    對於育兒,「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掉了」是很多家長的心態。這樣的過度保護,會使得寶寶們失去了鍛鍊大腦和身體各大感統協調運作的機會,以至於很多寶寶有感統失調的情況。有些家長會說:「孩子現在還小,長大就好了!」、「樹大自然直」。
  • 感覺統合知多少
    什麼是感覺統合指機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己的感覺(視、聽、嗅、
  • 【感覺統合訓練】兒童感覺統合障礙的五種分類
    (3)前庭平衡功能障礙:指前庭刺激的統合存在問題。地心引力對人類的影響最大,人的翻、爬、坐、站、跑的學習與前庭功能關係密切。前庭功能影響了身體和周圍環境協調。由於胎位不正、剖腹產、爬行不足及早年活動不足都會引起前庭功能不足。
  • 家庭中的感覺統合訓練方法
    自90年代初興起的感覺統合訓練,是解決各類兒童行為問題的一種切實有效的新方法。它使許多孩子的行為問題在快樂的遊戲中不知不覺得到了改善,這種方法也很受家長們的歡迎,並悄然改變著許多家長的育兒觀。但由於各種原因和條件的限制,目前,正規的感覺統合訓練只是集中在相當有限的範圍之內,不能滿足大多數家長的需要。而且,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關鍵在於預防,越早訓練效果越好。
  • 感覺統合教育實用知識
    感覺統合的概念  人類生存所需要的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感覺包括聽知覺、前庭平衡覺、本體感覺、觸覺和視知覺。  感覺統合是將各神經系統傳導的不同感覺在腦幹部份做組織統合,如此中樞神經的各部位才能整體工作,使個體能順利地與環境接觸,並感到滿足。
  • 如何用玩具幫助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
    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缺乏自信,養成退縮、逃避的性格,不像一般孩子會主動玩玩具。通常父母不知如何教育這類孩子,許多人消極地將孩子安頓在電視機前打發時間。其實,看電視只是一種被動的活動,對提升孩子的能力沒有積極意義。相較之下,玩玩具是孩子主動參與的活動,唯有主動地動腦、動手的學習,才能形成神經的連接,對腦功能提升有幫助。
  • 家長要避免感覺統合訓練的這6大誤區,否則只是在做無用功
    誤區一:感覺統合能力好,孩子就注意力集中很多父母接觸感覺統合是因為孩子上小學後,老師反應孩子好動不安,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然後網上查原因,才開始接觸到感覺統合理念,發現孩子可能患有感統失調。因此,很多父母讓孩子進行感統訓練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注意力集中,上課能認真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