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技術研發20年!準科創板IPO公司凱賽生物將進一步開拓長鏈聚...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科創板又迎來一家生物製造的高新技術企業!

上交所信息顯示,7月15日,上海凱賽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凱賽生物)的科創板IPO申請註冊生效。這意味著,凱賽生物的科創板IPO路程基本走完,已經成為一家準科創板上市公司。

生物法長鏈二元酸龍頭企業

凱賽生物成立於2000年,是一家合成生物學等學科為基礎,利用生物製造技術,從事新型生物基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自成立以來,經過近二十年的研發投入和技術積累,在生物製造領域積累了深厚的經驗,已發展成為全球知名的生物製造理論技術及產業化方法研發、製造平臺,並擁有上百項專利。

生物製造作為一種革命性的生產方式,以生物質為原材料或運用生物方法進行大規模物質加工與轉化,為社會發展提供工業商品(如新材料產品),生產過程綠色、條件溫和且具備經濟性,作為解決人類對傳統石化、化工產品的過度依賴,以及與之相伴的環境汙染、安全風險等問題的有效途徑,未來發展空間非常廣闊。

據悉,我國《"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十三五"生物技術創新專項規劃》中,都將合成生物技術列為"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技術體系"所需的"發展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之一。

而凱賽生物則是目前具有代表性及市場影響力的利用生物技術大規模生產長鏈二元酸系列產品的龍頭企業,產品佔據全球市場主導地位,於2018年被工信部評為製造業單項冠軍。

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系列產品通常是指碳鏈上含有十個及以上碳原子的脂肪族二元羧酸,重要精細化工中間體。傳統上主要通過化學法生產,凱賽生物採用生物法,具有產品種類更豐富、成本更低及更環保等優勢,主要用於高性能長鏈聚醯胺、香料、熱熔膠、潤滑油、耐寒增塑劑、粉末塗料等。

凱賽生物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產品獲得了國際知名企業的認可,主要客戶包括杜邦、艾曼斯、贏創、諾和諾德等全球著名化工、醫藥企業。

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凱賽生物實現營收13.63億元、17.57億元、19.16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33億元、4.66億元、4.79億元。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於生物製造產品的銷售收入,其中,生物法長鏈二元酸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9.62%、99.70%和99.56%。

除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產品外,生物基戊二胺、生物基聚醯胺等也是凱賽生物的主要產品。能在生物製造領域有如此建樹,與凱賽生物的研發水平脫不開干係。

以研發為核心的商業模式

凱賽生物在合成生物學、細胞工程、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等學科領域均設有研發團隊,公司採取自主研發為主、合作研發為輔的研發模式。

該公司在合成生物學、細胞工程、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等學科積累了大量研發成果,公司核心技術均應用於公司主營業務。截止目前,凱賽生物在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化工、生物高分子材料聚合與應用開發方面形成四大核心技術,並且以專利和商業秘密相結合的方式保護。

具體來看:

基因工程方面,凱賽生物利用合成生物學手段,開發微生物代謝途徑和構建高效工程菌,該項技術的現代基因工程編輯手段(如CRISPR/Cas9等)用於工業微生物代謝途徑改造。

生物工程方面,凱賽生物的微生物代謝調控和微生物高效轉化技術利用在線傳感器技術採集生物代謝過程各種生理參數,進行大數據分析,實施智能化控制過程。

生物化工方面,公司生物轉化/發酵體系的分離純化技術針對性地高效實現生物製造去雜質過程。

生物高分子材料聚合與改性方面,凱賽生物聚合工藝及其下遊應用開發技術研究生物材料聚合反應動力學和熱力學,設計相應的生產裝置和工藝,針對市場需求研究改性方法。

在對上述四大核心技術不斷深入研發,提升產品競爭力,降低產品成本的同時,凱賽生物產品質量、性能亦不斷提升。截止目前,該公司生物法長鏈二元酸(以DC12為例)的純度、透光率以及熱穩,公司對生物法聚合級產品制定的指標,檢測高溫下顏色穩定性都遠超市場同類產品。

戊二胺、生物基聚醯胺(以PA56工業絲級為例)的各類指標更是達到被市場"獨寵"的狀態。據悉,此兩項產品在市面上無其他工業化產品可與之對比。

可以看出,凱賽生物在生物製造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已非一般企業可企及。並且該公司龐大的專利庫所造就的技術壁壘足以將許多同類企業甩在身後,此一點也足以證明凱賽生物對研發投入的重視。

報告期內,凱賽生物研發投入金額逐年走高,且佔比穩定。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6456.02萬元、8639.38萬元和9015.95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4.74%、4.92%和4.71%。

繼續升級研發體系,打造生物製造標杆企業

此次科創板上市,公司計劃募集資金46.99億元,將用於建設投資凱賽(金鄉)生物材料有限公司4萬噸/年生物法癸二酸項目、生物基聚醯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凱賽(烏蘇)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年產3萬噸長鏈二元酸和2萬噸長鏈聚醯胺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據悉,凱賽生物生物基聚醯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旨在提升公司聚醯胺產品領域的研發實力,有利於進一步升級和完善公司技術研發體系,並建立系統性的生物基聚醯胺產品應用開發研究中心,對支持凱賽生物研發創新戰略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凱賽生物表示,公司堅持研發驅動戰略,在生物製造的理論研究和產業化實踐兩大層面持續研發開拓,注重研發與市場的結合、研發與生產的結合,以市場有效需求引領技術研發的方向。公司的主要經營模式為通過不斷研發改進生產工藝、降低成本、提升質量,將技術優勢不斷向生產力轉移。

例如戊二胺方面,凱賽生物生物基戊二胺技術不斷實現突破,截止目前已完成中試,有望解決雙單體聚醯胺行業發展的主要瓶頸。該公司生產戊二胺主要用於自身聚醯胺系列產品的生產,部分提供給下遊客戶進行應用開發,公司的生物基戊二胺產品經下遊國際客戶驗證,已用於汽車表面漆塗料,該應用獲得歐洲新材料大獎(ECS Innovation Award)。

再如生物基聚醯胺方面,凱賽生物基於自產的生物基戊二胺與不同二元酸的縮聚得到生物基聚醯胺產品,如聚醯胺56,具有高強、耐磨、阻燃、吸溼、回彈性好等特點,可廣泛運用於紡織服飾、地毯、工業絲等領域。

目前,公司已經與紡絲、布料、地毯企業合作開發出了聚醯胺56的民用絲、地毯絲、工業絲等一系列產品;公司通過生物基材料對聚酯纖維進行改性,成功開發出了具有超仿棉性能的聚酯醯胺纖維產品。

據悉,凱賽生物打造的自有紡織材料"泰綸"被評選為2017年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最受關注纖維產品",並且連續兩年入選"中國纖維流行趨勢"。

目前,該公司目前正規劃建設高性能長鏈聚醯胺產能,未來將依託自有的長鏈二元酸和戊二胺優勢,進一步開拓長鏈聚醯胺市場。

據悉,凱賽生物目前產品覆蓋聚醯胺全產業鏈,包括生物基聚醯胺及其單體生物法長鏈二元 酸系列和生物基戊二胺。圍繞該產業鏈,公司已規劃了"三步走"發展戰略,即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系列產品戰略、生物基戊二胺產品戰略、生物基聚醯胺產品戰略。

"三步走"發展戰略彰顯出凱賽生物對自身實力的認證,而這份底氣則來自於其"硬核"的創新研發能力。從核心技術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系列產品到生物基聚醯胺,再到生物基戊二胺,凱賽生物始終用自己的實力在世界舞臺上訴說著中國企業的故事,展現中國企業的實力,一步一步成長為生物科學領域的標杆企業。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行業賽道」寬廣、技術「安全邊際」高 凱賽生物未來可期
    科創板IPO的凱賽生物就是可以實現這一目標的公司。  可以說,凱賽生物行業賽道非常寬廣、產品市場空間廣闊,同時手握四大核心技術,百項專利「傍身」,在技術、專利加持下,凱賽生物議價能力不斷增強,同時綜合毛利率水平不斷提高。  「行業賽道」寬廣  那麼凱賽生物到底是做什麼的呢?
  • 凱賽生物擬出資40.1億元 投資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等產業化項目
    山西省、太原市和綜改區三級政府將共同支持15億元人民幣資金,用於研發機構的建設和運營,研發機構由公司負責管理和運營。  股價遭遇破發  今年8月12日,凱賽生物剛剛登陸科創板。招股書顯示,公司是一家以合成生物學等學科為基礎,利用生物製造技術,從事新型生物基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 凱賽生物擬出資40.1億元,投資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等產業化項目
    來源:e公司今年8月12日剛剛登陸科創板的凱賽生物(688065)將投資目光投向了山西。凱賽生物10月11日晚間公告稱,公司擬與山西綜改區管委會合作,共同在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投資打造「山西合成生物產業生態園區」。同時,將投資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等產業化項目,出資額為40.1億元。
  • 2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業績"變臉",應將偽技術企業擋在門外 | 科創...
    在對行業和企業的影響方面,有觀點認為,作為科技創新的領頭羊,科創板主要聚焦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這些領域的發展將對我們的生活產生較大影響,這些領域的成長速度也有望更快,優質公司更容易凸顯。科創板自去年7月至今整體業績表現良好,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 今日IPO|合成生物第一股凱賽生物上市,長鏈二元酸全球佔有率超90%
    凱賽生物成立於 1997 年,專注於生物製造的產業化技術開發,已利用生物技術實現生物基戊二胺、生物基聚醯胺、長鏈二元酸等的大規模產業化。公司研發中心位於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兩個生產基地分別位於山東和新疆。凱塞生物是全球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利用生物法將該系列產品產業化的企業。其核心產品 —— 長鏈二元酸全球佔有率超 90%。
  • 2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業績「變臉」,應將偽技術企業擋在門外|科創...
    在對行業和企業的影響方面,有觀點認為,作為科技創新的領頭羊,科創板主要聚焦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這些領域的發展將對我們的生活產生較大影響,這些領域的成長速度也有望更快,優質公司更容易凸顯。科創板自去年7月至今整體業績表現良好,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 凱賽生物過會:今年科創板過會第53家 中信證券過7單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8日訊 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37次審議會議於2020年6月5日上午召開,上海凱賽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賽生物」)首發獲通過。這是今年過會的第53家科創板企業。
  • 聚焦長效多肽領域的新藥研發 前沿生物科創板IPO
    來源:挖貝網前沿生物藥業(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沿生物)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立足中國、面向全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致力於研究、開發、生產及銷售針對未滿足的重大臨床需求的創新藥。
  • 凱賽生物長鏈二元酸潛在市場巨大 儲備產品有望參與千億級市場
    凱賽生物產品競爭優勢明顯公司是一家以合成生物學等學科為基礎,利用生物製造技術,從事新型生物基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何謂生物製造技術?除了佔主導地位的長鏈二元酸產品之外,凱賽生物的兩款儲備產品:生物基戊二胺與生物基聚醯胺,2017年-2019年聚醯胺及戊二胺的銷售金額分別為509萬、3019萬和5805萬。但因為這兩款產品是在研發或試生產中產生的,因此不計入主營業務收入,會計處理上相應衝減研發費用和在建工程。
  • 凱賽生物「道法自然」威力巨大
    2003年,凱賽生物用此法開發出第一個產品二元酸。當時,杜邦是全球二元酸市場的主導者,有2萬噸的產能。基於生物製造法的優勢,凱賽生物的二元酸不僅質量可靠,而且一上市售價就比杜邦的產品便宜了三分之一。凱賽生物法產業化成功後不久,杜邦就將其經營二元酸業務的子公司英威達售賣給了科氏集團,迫使全球巨頭杜邦完全放棄了二元酸業務。  這就是「道法自然」的威力。
  • 凱賽生物科創板過會,長鏈二元酸同行新日恆力乘上風口
    近日,據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37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顯示,上海凱賽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賽生物」)成功過會,並在6月8日提交註冊。雖然該公司還未公布發行市盈率,但按照之前一些科創板頭部公司平均100多倍市盈率推算,凱賽生物發行市盈率也可能居高不下,與之主營業務相關的新日恆力(600165)或將獲得估值溢價。昨日(22日),新日恆力強勢漲停。
  • 凱賽生物籤約山西綜改區 80億元聯合打造合成生物產業園
    合計80億元出資 10月11日,凱賽生物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或子公司擬出資40.1億元,與山西綜改區管委會共同成立項目公司。後者擬以協調的國有主體、政府產業基金等主體合計出資39.9億元。
  • 一家IPO一家將啟動項目,長鏈二元酸迎來寡頭時代?
    生物法生產長鏈二元酸的國產技術更是推動了國內工程塑料、香料、醫藥和塗料等十幾個產業及幾十個相關行業的發展和技術創新。目前國內生物法長鏈二元酸規模化生產企業並不多,其中A股上市公司新日恆力(600165)5萬噸/年產月桂二酸項目年內將建成,現有產能5.6萬噸的凱賽生物則即將在科創板上市,未來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產業或將迎來高速發展期。
  • 科創板最強科技公司將上市,資金為何熱捧長鏈二元酸產業鏈
    剛過去的6月,科創板IPO審核節奏明顯加快,據統計,6月共有33家企業上會,創出了年內單月上會數新高。從事新型生物基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凱賽生物就在6月首發獲通過,成為今年過會的第53家科創板企業。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系列產品是凱賽生物主營業務,也是市場的關注點。A股上市公司中,新日恆力(600165)也有布局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產業,未來市值想像空間巨大。
  • 凱賽生物出資40億元與山西省共建合成生物產業園,加碼生物基新材料...
    10月11日下午,凱賽生物(688065.SH)發布對外投資公告,公司擬與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綜改區管委會」)合作,共同在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投資打造「山西合成生物產業生態園區」 (以下簡稱「產業園」),並擬將在產業園投資與公司現有主營業務關聯的產業化項目,其中包括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生物基聚醯胺等。
  • 合成生物界最大項目落戶山西,凱賽生物砸40.1億領投
    兩個月前,凱賽生物登陸科創板,此前作為新型生物基材料「獨角獸」,因擁有合成生物「硬核」技術,並作為全球生物法長鏈二元酸佔市場份額80%的主導供應商,上市首日市值即突破800億元,受到市場各方關注。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此次凱賽生物籤約,被整個合成生物產業界和投資界以及山西當地政府視為重要的投資項目。
  • 聖諾生物再次變道科創板IPO:研發費用率較低 科創屬性不凸顯|產業...
    文永均直接持有聖諾生物0.29%的股份,馬蘭文直接持有聖諾生物0.25%的股份,文、馬夫婦通過賽諾投資間接持有聖諾生物50.00%的股份,直接和間接合計持股比例為51.60%,二人為聖諾生物的實際控制人。 據四川監管局披露顯示,聖諾生物原於2019年6月5日申請擬在中小板或創業板上市,後變更至科創板。
  • 凱賽生物:近三年公司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產能利用率下降主要系公司...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8月27日訊,有投資者向凱賽生物提問, 董秘好,2年內如何解決國外銷售佔比太高風險,產品單一,利用率降低問題?國內客戶發展如何?能否開展及時儲備低價石油業務?
  • 證監會同意兩家公司科創板IPO註冊
    摘要 【證監會同意兩家公司科創板IPO註冊】近日按法定程序同意以下企業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江蘇雲湧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
  • 本周20家公司IPO上會,科創板再迎CDR
    本周從安排上或會相對緩和一些,目前共有20家公司的上會計劃已經出爐,包括科創板的10家,創業板的8家,以及證監會網站上刷新的2家。創業板:本周8家上會,欣巴科技依賴韻達股份創業板方面,上周共計安排了3場上會,共9家公司亮相併順利通關。